首页 百科知识 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感染()

时间:2023-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型隐球菌起病隐袭,多见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约半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可以引起基底节区胶样囊肿形成,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沟、脑池内小的肉芽肿、结节和脓肿形成,脑膜增厚、充血等。隐球菌感染可以在颅内形成肉芽肿,即隐球菌瘤,可以单发也可多发。本例患者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3年,长期服用皮质激素治疗,因此导致免疫功能减低,具有感染隐球菌的先决条件。

【病史摘要】

女性,26岁,发热、头痛加重2周。

【影像所见】

图5-7A、B,横轴面T2WI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斑片状、点状稍高信号,脑回肿胀。图5-7C,DWI上病灶信号未见明显增高。图5-7D、E、F,增强扫描可见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多发点状强化,并可见大脑半球软脑膜广泛异常强化。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感染。

诊断要点:①双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多发稍长T2信号,基底节区病灶提示为隐球菌假性胶样囊肿或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②增强后病灶强化程度不一;③伴有广泛软脑膜强化。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本病需同其他感染性脑炎相鉴别。

1.结核性脑膜炎

(1)病变最多见于鞍上池、侧裂池。

(2)增强扫描有明显脑膜及结核肉芽肿强化。

(3)CT有时可发现点状或结节样钙化。

(4)如引起血管炎、血管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可导致局限性脑梗死。

(5)晚期,由于蛛网膜下隙内炎症性及纤维蛋白性粘连,可导致脑积水。

2.化脓性细菌性脑膜炎

(1)多有鼻旁窦、中耳乳突炎。

(2)大多急性起病,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明显。

(3)增强扫描可见硬脑膜及软脑膜强化。

(4)部分病例可出现脑缺血和脑梗死表现。

【检查方法及选择】

检查方法包括CT和MRI诊断。MRI能清楚显示基底节区病变,增强扫描可了解脑膜是否受累。

【临床病理和随访】

新型隐球菌起病隐袭,多见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约半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检查均和结核性脑膜炎颇为相似,临床常常误诊,只有通过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才可鉴别。该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常常经上呼吸道侵入体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可以引起基底节区胶样囊肿形成,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沟、脑池内小的肉芽肿、结节和脓肿形成,脑膜增厚、充血等。隐球菌感染可以在颅内形成肉芽肿,即隐球菌瘤,可以单发也可多发。本例患者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3年,长期服用皮质激素治疗,因此导致免疫功能减低,具有感染隐球菌的先决条件。

【评述】

新型隐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及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基底节区异常信号有助于提示本病。

图5-7 隐球菌感染性脑炎MRI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