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癌性脑脊膜炎(

癌性脑脊膜炎(

时间:2024-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及MRI。CT可观察脊柱骨质有无破坏;MRI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信号特征,与脊髓的关系及强化方式,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脊髓的蛛网膜下隙转移多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膜癌或松果体区肿瘤,少数非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或血液系统的肿瘤也可出现蛛网膜下隙种植转移。

【病史摘要】

女,37岁,腰痛8月余。

【影像所见】

图6-7A、B,头颅平扫图像,见松果体区分叶状稍长T1稍长T2占位性病变,信号不均匀,累及胼胝体压部。图6-7C、D,颈、胸椎平扫图像,见软脊膜下广泛结节状长T2异常信号病变。图6-7E、F,横轴面T2WI可见脊髓受侵,中央管未见扩张。图6-7G、H、I,腰椎平扫图像,见腰椎椎管及骶管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信号消失,充满不均匀等T1长T2信号肿块,横轴面T2WI见双侧神经根明显增粗。图6-7J,增强扫描见病变呈较明显不均匀异常对比强化。

【诊断和分析】

本病例诊断为生殖细胞瘤脊髓脑脊液种植转移。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有颅内原发肿瘤病史生殖细胞瘤;②脊髓表面的软脊膜弥漫、不均匀结节状增厚,马尾、终丝明显增厚、聚集,肿块可填充椎管;③病变可侵犯至脊髓内,神经根可受累;④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⑤部分病例可同时伴有硬膜外的转移。

【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

本病需与髓内原发肿瘤、感染性脊膜炎、脊髓结节病等鉴别。

1.髓内原发肿瘤

(1)无颅内原发肿瘤病史。

(2)病变位于脊髓内,表现为局部脊髓增粗,多无脊膜的受累。

(3)常合并脊髓中央管扩张。

2.感染性脊膜炎

(1)有感染病史。

(2)脊膜弥漫的均匀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3)脑脊液检查对于定性有重要意义。

3.脊髓结节病

(1)多系统病变,多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2)弥漫的软脊膜强化伴有脊髓周围部分肿块状的强化为本病的特征影像表现。

(3)激素治疗有效。

【检查方法及选择】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及MRI。CT可观察脊柱骨质有无破坏;MRI可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信号特征,与脊髓的关系及强化方式,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临床病理和随访】

脊髓的蛛网膜下隙转移多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脉络膜癌或松果体区肿瘤,少数非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或血液系统的肿瘤也可出现蛛网膜下隙种植转移。腰骶管蛛网膜下隙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转移可表现为脊髓表面蛛网膜弥漫的、薄片状的浸润或马尾“绳索”样增厚和脊神经根增粗,也可表现为蛛网膜下隙的结节状的播散。

图6-7 癌性脑脊膜炎MRI检查

【评述】

当怀疑为癌性脊膜炎时,应行头颅MRI查看有无脑内肿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脊髓血行性转移十分罕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