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硬膜外血肿指的是外伤后聚集于硬膜外腔隙的血肿,几乎都伴有骨折。临床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或者局部脑组织受压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疝。血肿本身绝大多数为均质高密度,位于颅骨内板下,呈双凸透镜样形态,边缘锐利,由于硬膜在颅缝处反折,所以硬膜外血肿基本上不会超越颅缝。血肿周围可有占位效应。如果强化扫描,可以看到血肿内缘的硬膜强化,血肿本身不会强化。
【概述】
硬膜外血肿指的是外伤后聚集于硬膜外腔隙的血肿,几乎都伴有骨折。临床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或者局部脑组织受压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疝。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比较典型,检出率也很高。血肿本身绝大多数为均质高密度,位于颅骨内板下,呈双凸透镜样形态,边缘锐利,由于硬膜在颅缝处反折,所以硬膜外血肿基本上不会超越颅缝(图1-22)。血肿周围可有占位效应。骨窗观察可以显示骨折部位和程度。如果强化扫描,可以看到血肿内缘的硬膜强化,血肿本身不会强化。
2.MRI表现 血肿的形态和占位效应与CT一样,信号改变根据血肿演变的时期不同而不同。
【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检查方法的比较】
1.诊断要点 ①外伤病史;②颅骨内板下双凸透镜形态病灶,不跨越颅缝;③CT表现为高密度。
图1-22 硬膜外血肿
CT平扫显示右侧额骨内板下方的梭形高密度灶
2.鉴别诊断 硬膜外血肿主要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3.检查方法的比较 由于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应当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只在必要时作为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