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继发性肺结核(Ⅲ型)

继发性肺结核(Ⅲ型)

时间:2024-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继发性肺结核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肺结核类型。1.诊断要点 ①病人年龄多为青年或中年;②有明确的好发部位,即两上肺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③浸润型肺结核病灶具有多形性的特点;④结核球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2.鉴别诊断 浸润型肺结核主要须与肺炎鉴别,后者临床及化验结果均有所不同,经抗炎治疗短期病变有吸收。MRI检查在结核球与其他肺内肿物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概述】

继发性肺结核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肺结核类型。其特点一是有好发部位,即两肺锁骨上、下区和下叶背段;二是病灶的多形性改变,即可出现浸润病变、增殖病变、干酪样病变、纤维化病变、空洞病变以及钙化与肿块样病变等。临床上可以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咳嗽、食欲减退和消瘦等。

(一)浸润型肺结核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特点是征象多种多样,可以以一种为主或多种征象混合并存,主要可见以下8种征象:①局限性斑片状影,以两肺上叶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多见;②大叶性干酪性肺炎;③增殖性病变,呈斑点状,边缘清晰,排列成“梅花瓣”或“树芽”状;④结核球,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2~3cm,边缘清楚,密度多均匀,可见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有时周围肺野可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称为“卫星灶”;⑤结核性空洞,可呈薄壁空洞或厚壁空洞,常见一条或数条粗大条状阴影与空洞相连,为引流支气管;⑥支气管播散病变,同侧或对侧肺野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或结节状阴影,有时呈“树芽状”;⑦硬结钙化;⑧小叶间隔增厚(图3-24)。

2.CT表现 CT表现与X线类似,但在以下方面更有优势:①可发现病灶内的小空洞和小钙化;②显示支气管播散结核病灶的“树芽状”改变;③详细了解空洞壁的情况以及引流支气管是否通畅;④了解结核球的细节征象,以便与肺内其他肿块鉴别;⑤可显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改变,与肺癌引起支气管狭窄不同的是其支气管狭窄范围更长,出现狭窄与扩张并存现象(图3-25)。

【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检查方法的比较】

1.诊断要点 ①病人年龄多为青年或中年;②有明确的好发部位,即两上肺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③浸润型肺结核病灶具有多形性的特点;④结核球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2.鉴别诊断 浸润型肺结核主要须与肺炎鉴别,后者临床及化验结果均有所不同,经抗炎治疗短期病变有吸收。结核球须与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错构瘤等鉴别,肺癌发病年龄较大,形态不规则,有深分叶征、短细毛刺征、小泡征、胸膜凹陷征等;炎性假瘤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无卫星病灶;错构瘤位置表浅,边缘清晰,可出现“爆米花”样钙化或脂肪成分。

图3-24 浸润型肺结核

A.胸部平片,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薄壁空洞(↑);B.左上肺大叶干酪性肺炎,可见虫蚀样空洞(→)

图3-25 浸润型肺结核

A.HRCT扫描,左上肺结核球,见弧形钙化;B.左上肺活动性结核,可见树芽征(↑)

3.检查方法比较 常规X线检查基本可以解决浸润型肺结核的大部分诊断问题,并在抗结核治疗后的随诊复查中成为主要检查方法。CT可以发现胸片难以显示的隐蔽性病灶和小的空洞及播散病灶。MRI检查在结核球与其他肺内肿物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单侧或双侧肺的中、上部多发的空洞性病变;②广泛明显的纤维化病变以及继发性改变,如双肺上叶收缩硬化、肺门影上抬、肺纹理垂柳状、支气管扩张等;③常见支气管播散型病灶。

2.CT表现 CT表现基本同X线表现,显示支气管扩张及小的播散病灶更清晰(图3-26)。

图3-26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T平扫,两上肺结核病灶,可见多发空洞及右上肺支气管扩张(↑)

【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检查方法的比较】

1.诊断要点 该型肺结核有三大病灶,即多发空洞、广泛纤维化病灶及支气管播散灶。

2.鉴别诊断 主要须与矽肺并发结核鉴别,后者可见中、下肺野的矽肺结节 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以及特殊的职业病史。

3.检查方法比较 X线与CT检查在该病诊断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RI检查少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