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诊断与鉴别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诊断与鉴别

时间:2024-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石分为胆固醇性、胆色素性和混合性结石,依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胆结石在胆囊或胆管内引起胆汁淤滞,易诱发胆囊、胆道梗阻和炎症,继而又促进结石形成和发展。慢性胆囊炎须与胆囊癌鉴别,胆囊癌引起的囊壁增厚显著且不均匀,同时胆囊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如有邻近肝实质侵犯则诊断更明确。

【概述】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

病因病理:在胆汁淤滞和胆道感染等因素影响下,胆汁内胆色素、胆固醇、黏液物质和钙盐物质析出、凝集而形成胆结石。结石分为胆固醇性、胆色素性和混合性结石,依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胆结石在胆囊或胆管内引起胆汁淤滞,易诱发胆囊、胆道梗阻和炎症,继而又促进结石形成和发展。

临床表现: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常见症状为反复、突然发作的右上腹绞痛,并放射至后背和右肩胛下部。急性胆囊炎常表现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伴畏寒、高热、呕吐。检查有右上腹压痛,墨菲(Murphy)征阳性。

【影像学表现】

1.超声表现 肝内外胆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结石部位以上胆管扩张,有时管壁增厚。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腔内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强回声光团可随体位改变而移位。泥沙样结石表现为胆囊内细小的强回声光点群,后方伴声影。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增大,轮廓不光滑,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强回声。慢性胆囊炎胆囊多缩小,胆囊壁增厚,回声增强,边缘毛糙。

2.CT表现 胆系结石的化学成分不同,可表现为高密度、低密度或等密度,单发或多发,胆囊内结石位置随体位变换而改变。胆管内结石发生梗阻,梗阻以上胆管扩张。急性胆囊炎平扫时胆囊增大,囊壁增厚,胆囊周围水肿;慢性胆囊炎则表现为胆囊缩小,囊壁均匀增厚,可见囊壁钙化。增强扫描可见增厚的胆囊壁均匀强化,囊腔和结石无强化(图7-7)。

3.MRI表现 胆系结石在T1WI、T2WI像上均为无信号或低信号影,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胆系内出现低信号充盈缺损。MRCP是诊断胆系结石的有效方法,可清楚显示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和数目以及梗阻部位和程度。胆囊炎在MRI也表现为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增厚,如有囊壁水肿,则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检查方法的比较】

1.诊断要点 ①胆系结石超声表现强回声光团,CT为高密度,MRI T1WI、T2WI均为低或无信号影,如有梗阻,则梗阻部位以上胆管扩张;②胆囊内结石则随体位变化而改变;③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扩大,囊壁水肿;④慢性胆囊炎多数胆囊缩小,囊壁无水肿。

图7-7 胆石症

A.胆囊结石:CT平扫胆囊内见不规则混杂高密度结石;B.胆总管下段结石:CT平扫胆总管下段见一圆形边缘高密度结石影

2.鉴别诊断 胆系结石表现典型,一般可明确诊断,如结石或炎症引发梗阻,须与胆管肿瘤鉴别,胆管肿瘤一般为低或中等回声,后方无声影,可见胆管壁受侵征象。慢性胆囊炎须与胆囊癌鉴别,胆囊癌引起的囊壁增厚显著且不均匀,同时胆囊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如有邻近肝实质侵犯则诊断更明确。

3.检查方法比较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石症和胆囊炎的首选方法,CT和MRI仅用于少数鉴别诊断困难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