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怎么被消灭的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怎么被消灭的

时间:2023-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Ⅰ、Ⅱ、Ⅲ三型,主要引起脊髓病变。脊髓灰质炎患者及携带病毒者均具有传染性,其中以发病前后传染性最大。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东南亚地区发病率最高。脊髓灰质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疲劳,营养充足,多饮水。

一、脊髓灰质炎的传播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分为Ⅰ、Ⅱ、Ⅲ三型,主要引起脊髓病变。发病时常伴有发热、咽痛、肢体疼痛等。一般多见于婴幼儿,大部分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并不发病,仅有约10%的人发病,其中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瘫痪,故又叫“小儿麻痹症”或“婴儿瘫”。

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问世前,本病是引起小儿肢体瘫痪、畸形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末普遍使用疫苗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

脊髓灰质炎患者及携带病毒者均具有传染性,其中以发病前后传染性最大。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的相互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用具、玩具、手等,经口摄入传播。

在发病早期,鼻咽部分泌物中存在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东南亚地区发病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而以夏秋季最多。过去本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随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应用,小儿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年龄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成人患者有所增多,且无明显季节性。

二、脊髓灰质炎的表现与诊断

从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体内到发病需3~35天,一般为5~14天。发病后有发热、乏力、多汗、全身不适、咽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或腹痛等,症状多数比较轻微;随后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部分患者为前次热退后1~6天再次发热)、头痛及颈、背、四肢肌肉疼痛,尤以活动时或变换体位时为重。有1%~2%的患者会发展为瘫痪,全身肌肉均可发生瘫痪,其中最常见于四肢,特别是下肢,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少数患者发生瘫痪后肌肉功能不能恢复,从而引起肌肉萎缩、肢体发生畸形,如脊柱畸形、足内翻或外翻、手下垂等,严重者不能站立或跛行。

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心肌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三、脊髓灰质炎的护理

脊髓灰质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疲劳,营养充足,多饮水。肢体疼痛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若发生瘫痪,在瘫痪停止进展后采用按摩、推拿等方法,帮助肌肉活动,以促进肌肉恢复,必要时可行矫形手术等治疗。

四、脊髓灰质炎的预防

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必须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主要且有效的措施,是我国计划免疫组成部分,接种对象为2月龄~7岁的儿童,一般在冬春季进行。

疫苗加工为5种糖丸:

√粉红色为Ⅰ型(可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

√黄色为Ⅱ型(可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

√绿色为Ⅲ型(可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Ⅲ型)。

√蓝色为Ⅱ+Ⅲ型。

√白色为Ⅰ+Ⅱ+Ⅲ型。

服用时宜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不能用热开水,以免杀死病毒。

未服过疫苗而与脊髓灰质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5岁以内小儿或孕妇,应及早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连用2天,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