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国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放在冠心病的溶栓、手术治疗、介入等高科技的投入上,却对花钱少、效益大的一级预防(基层医疗保健、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过去对吸烟、肥胖、少运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危险因素分兵把守,结果事倍功半。因为很少人只有一个危险因素,而是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联防”更是差距甚远。
对于“三高”、动脉硬化等病症,很多朋友只做一些简单处理,并不重视,大都是等到发生心肌梗死、冠心病、脑卒中时再去治疗。此时,医生能给予患者的帮助很有限了,即使治好了,患者也不能恢复到和病前完全一样的状态。另外,许多获救的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卒中的存活者,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痛,事实上二次复发极其危险,病死率更高。防复发要持续服用安全性高的产品。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心血管病的首项内容,干预血糖、血压、血脂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三个重点。
冠心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加剧。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起病隐匿,幼年即可发病。待表现出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的症状时,多已严重纤维化,伴有钙化、溃疡的晚期病变,现代医疗手段难以使其转复。试验研究证明,早期粥样病变,通过减除危险因素可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某些药物对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晚期已出现复杂病变的粥样硬化斑块则毫无效果。所以,目前对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必须重在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两种预防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强度;后者是针对具有1个或1个以上公认的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等)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目前公认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现吸烟超过10支/日)、高血压、血脂异常、重度肥胖(超重30%以上)、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他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病变始于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能摄入,并加强运动。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大力宣传戒烟活动,特别是要阻止儿童成为新一代烟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