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房颤动的用药目标

心房颤动的用药目标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恢复并维持正常心律 心房颤动患者最希望心律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来说,初次患病7天以内,药物复律的成功率高于70%。目前证明有效的药物有多非利特、依布利特、氟卡尼、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等。胺碘酮会增加地高辛在血液中的浓度,诱发中毒症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不应忽视抗血栓治疗。在临床中,不少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出院后擅自加大华法林剂量,仅1周左右就发现牙龈出血症状。

1.恢复并维持正常心律 心房颤动患者最希望心律恢复到正常水平。一般来说,初次患病7天以内,药物复律的成功率高于70%。目前证明有效的药物有多非利特、依布利特、氟卡尼、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等。而患病超过7天,成功率就降低至60%以下了。有效药物包括多非利特、依布利特等,胺碘酮也同样适用。

许多患者复律成功后,容易再次发作,仍需用原来的药物维持,不能感觉良好就擅自停药。此外,应定期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若有不适感随时告诉医师,以及早发现不良反应

2.不能恢复正常心律者,一定要控制“心跳” 有些患者即使早期用药,也无法让“心跳”回到原来规则的节奏。这时,首要任务是防止“心跳”过快,控制在每分钟60~115次。常用于控制“心跳”的药物,见表6-1。

表6-1 常用于控制“心跳”的药物

3.“遭遇”不良反应

①地尔硫、维拉帕米、美托洛尔及普萘洛尔的不良反应是血压下降和心率减缓。后两者还会诱发呼吸道症状,患有哮喘、支气管痉挛或阻塞性肺病者要谨慎选择。

②如果正在服胺碘酮,最好不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否则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胺碘酮会增加地高辛在血液中的浓度,诱发中毒症状。这两种药碰到一起,地高辛必须减量。长期服用胺碘酮还可能造成肝功能受损、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肤或角膜色素沉着等问题,需定期去医院检查。

③毛花苷C(西地兰)、地高辛等同属“洋地黄类”药物,自行服用时,剂量不易控制。如果感觉自己“心跳”节奏突然改变,或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失眠,视物模糊等,就该立即停药。

4.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终身预防血栓 心房颤动患者极易形成血栓,发生脑梗死的危险也是正常人的2~7倍,且年龄越大,风险越大。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不应忽视抗血栓治疗。

预防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药物包括两类:抗凝血药(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华法林疗效更优。

在临床中,不少持续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出院后擅自加大华法林剂量,仅1周左右就发现牙龈出血症状。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副作用,患者应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不能凭自我感觉吃药。

阿司匹林主要针对中青年人,或不宜采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口服剂量需达到75~300毫克。每日1次。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擅自将小剂量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合用,否则会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