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运锋[1]
摘 要:媒介是公共危机中各种框架争相进入的平台,新闻报道因此常常具有一定的偏向。新闻框架主要包括“等同框架”和“启动框架效果”等两类。在心理上,新闻框架关注的焦点并非提供新的信息,而是通过激活长期记忆影响信念的权重认知。新闻框架在客观现实、信源现实、媒介现实和受众现实的转换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其本质是各方角逐建构公共危机现实权力、实现自身主张与利益合法化的工具。
关键词:新闻框架;公共危机;激活;建构现实
The Frame of Reporting Public Crisis:Concepts,Types and Mechanism
Gao Yunfeng
Abstract:Media are the platform where all kinds of frames try to get in during a public crisis.This has caused bias in themedia reports.The frame of reporting consists of two types,“equivalent frame”and“priming frame effect”.Psychologically,the reporting frames do not focus on providing new information,but on activating important perceptions in one's memory.The reporting frame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shifting of objective reality,information source reality,media reality and audience reality.And ithas become a tool for different parties to construct their public crisis reality,carry out their claims,and legalize their interests.
Key Words:reporting frame;public crisis;activation;construction of reality
“框架”是建构社会现实和影响舆论的重要方式,它帮助人们形成看待事物与问题的角度。在美国,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覆盖了广泛的公共危机议题,包括堕胎、毒品泛滥、虐待儿童、罢工、海湾战争、臭氧层破坏等等。实际上,新闻框架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政治传播研究的一项核心命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在此,本文拟对公共危机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在基本概念与效果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其作用机制和隐含的权力本质进行初步分析。
一、“框架”与“新闻框架”
1.什么是“框架”?
“框架”(frame)的概念由戏剧理论中的符号互动论者Goffman (1974)引入到传播研究中。他认为,“对情景的定义与我们主观进行事件组织的原则是相互一致的——至少是社会事件。建立框架是我们人类对世界如何变动的结构化理解的一般认知能力”。1对一个人来说,对事物的认知来源于对情景的定义。对于信息传播活动的研究,Goffman也是放在框架分析的背景中进行的,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2。Gamson等(1987)认为框架“暗示了争议是什么,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框架提供一个观点或报道的核心组织思想或报道路线,这一组织思想和报道路线为一系列事件赋予意义、加以串联。”3所谓的框架指“界限”(boundary),包含了取舍的范围,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人们借以观察客观现实;另一类则指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building frame),以此来解释、转述或评议外在世界的活动4。
在已有文献中,英文单词frame和framing分别表达“框架”的名词和动词的概念。臧国仁(1999)认为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和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5。对作为动词的框架,通常对其具体机制进行研究且有不同的说法。例如Gitlin(1980)认为是“关于存在什么、发生了什么和什么是重要的选择、强调和呈现方式的原则”6,Iyengar(1991)认为“框架的概念是指事件判断和选择问题的陈述或呈现方式的微妙的选择。”7
Eentman(1993)的定义相对比较全面,引用比较广泛。他认为,“框架”的形成过程(framing)基本上就是“选择”(selection)与“凸显”(salience),即选择认知现实的一些方面,使其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这样的过程推动人们对特定问题:(1)形成定义:判断正在发生的事情及其得失,经常根据文化价值观来衡量;(2)因果解释:确定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3)伦理道德评判:在道德层面评价当事人及其行为后果;(4)解决方案建议:提供问题解决方案,预测其可能产生的效果8。据此,“框架”实质上暗含着一种基于事实选择的预设,这种预设试图推动人们得出特定的是非判断。
2.“传播框架”与“思考框架”
根据用途,“框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传播的框架”,即一个人向其他人传递信息时所采用的语句、形象、语法、语调等。例如,利益团体在发生自然灾害事件期间强调民生议题,通过唤起人们对平民生活而非政治问题的关注引导公众把思考的重心放在经济捐助方面的作为,从而加强自身主张的合法性,采用的是一种“民生框架”。“框架”的另一类是“思考的框架”,即如何理解特定的场景,“框架”反映出对个体理解场景而言什么是相关的。例如,电视观众根据政府官员的经济主张来评价其在金融风暴中的称职水平,其认知模式就是建立在一种经济框架上的。
3.“新闻框架”
新闻框架是指新闻报道等媒介传播形态如何以人们熟悉和符合社会文化规范和特定环境的语言去解释一个复杂、抽象的问题,力图表明新闻事件的矛盾点在哪里,其本质是什么。如Gitlin(1980)把新闻工作者描述为“符号操作者”(symbol handlers),即挑选与主流社会框架一致的框架进行报道9。Gamson(1984)认为隐含在新闻中的观点最好作为“媒介包”(media packages)来理解,媒介的任务就是把各种随机事件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可以获得系统理解的“媒介包。”10
Iyengar(1991)对新闻框架的分类也可以推广到新闻框架中来。他把新闻框架分为“主题式框架”(thematic frames)和“插曲式框架”(episodic frames)两种11。所谓“主题式框架”是指报道集中于外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鼓励受众把贫穷归因为环境或公共政策等外部因素;所谓“插曲式框架”,是指媒介报道集中于个案,鼓励受众将社会问题归结为内部因素,如将贫穷归因为穷人缺乏上进或能力不足,将某次产品质量事故归因于个别企业质量检验不严格。
二、公共危机报道的新闻框架分类
承接媒介“议程设置”的脉络,围绕公共危机报道开展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新闻框架的传播效果,即考察“传播的框架”对形成“思考的框架”具有何种重要影响。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实验法等,研究范式则主要采取了心理学的认知模式和社会学的符号互动主义。
总体上,公共危机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可以分为两类。
1.“等同框架”(equivalent frame)
“等同框架效果”研究检验逻辑上等同用法不同的词或词组如何促使个体改变选择。研究显示,对同一事物进行积极或消极的论述可能产生“等同框架效果”。以一项经典的风险选择试验为例,Tversky等(1981,1987)对一组受试者问到:假设美国正在救援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爆发,该疾病将造成600人死亡。有两种救援方案,你会选择哪一种:假设采取方案A,200人将获救;假设采取方案B,600人获救的可能性是1/3,600人死亡的可能性是2/3。这两个方案实质上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A包括了一个风险避免选择,结果是确定无风险的,B则包括一个风险选择,结果是不确定的。结果发现,72%的受试者选择了A。然后,再问另一组受试者第二个问题:假设采取方案A,400人将死亡;假设采取方案B,无人死亡的概率是1/3,有2/3的概率致600人死亡,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这一问题与第一个问题实质上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以死亡人数代替生还人数。结果发现78%的受试选择了方案B12。这一调查说明,框架改变,个体选择也会改变。还有研究是关于特定行为或评价的。例如,Quattrone等(1988)的测试说明“带来95%的就业率的经济政策”比“带来5%的失业率的经济政策”更受人欢迎13。Meyerow itz等(1987)的调查也显示,被告之“不做乳房检查将降低发现可治愈乳房肿瘤的机会”的妇女比告之“做乳房检查将提增加发现可治愈乳房肿瘤的机会”的妇女更愿意参加体检14。
Maheswaran等(1990)对信息卷入度与框架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15。对98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对议题的卷入度高时,以消极框架传达的信息不仅比积极框架的传达的信息得到更详细地加工,而且更有说服力。当消极信息既包括高度信息,也必须含有感知度比较高的后果的时候,高卷入过程将把注意力集中在负面信息上。当对议题的卷入度低的时候,则积极框架比消极框架的传达的信息更有说服力。
图1 信息卷入度与框架对态度的交互作用
资料来源:Durairaj Maheswaran,Joan Meyer-Levy,The Influence of Message Fram ing and Issue Involvement,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Aug.,1990,365.
2.“启动框架”(priming frame effect)
“启动框架效果”通过强调与一个主题相关的背景,传播者可以引导受众在建构自己的观点时集中在这些事项上。例如,对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扩大对中国食品的检测范围”的报道使用经济术语发表会导致人们以其经济主张做评价标准;如果集中于外交政策,读者就会支持外交政策更强的观点。与第一类“等同框架效果”类似,“启动框架效果”也是通过让个体集中关注一个事物或一项议题的某些特征或面向。但与前者同一件事项不同陈述方式相比,后者集中于不同的角度。如Sniderman等(1999)的调查表明,当政府资助穷人架构为一种提高穷人进步的措施时,人们倾向于支持增加扶贫开支;但如果作为增加税收的框架,人们则倾向于反对增加资助穷人的开支16。
三、“激活”与“建构”:新闻框架的运行机制
一定意义上,大众传媒是社会现实的建构者。李普曼(1922)在《舆论学》中指出,人们是根据头脑中的图画而非客观的社会现实来决策,人的脑海中的景象是建立在媒介选择性的“提示”基础上的。通过为受众建构现实,给语句、形象赋予意义,新闻框架在环境、媒介与受众之间起到了整合和转换的作用。这种运作机制是具有其相应的心理基础的。
1.“激活”(activation):新闻框架的认知心理基础
框架与标准的说服模式有心理的重大差异。标准的说服模式逻辑是如果受众理解并相信信息,那么受众就会改变态度。据此,传播者的目标是改变受众对态度对象的信念。也就是说,传播者必须让受众确信态度对象具有一定的好的或坏的属性,这样他们沿着新信念的方向发生总体态度的改变。很显然,这一传播效果模式中,信息对受众而言必须是新的。换言之,信息影响观念是因为它包含了态度客体的正面或负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受众的知识或信念结构中必须是不存在的。比较而言,新闻框架效果并不诉诸提供新信息,而是通过激活受众长期记忆中业已存在的认知基模达到目的。正如McLord等(1989)所说:“框架一个议题并非要隔离开受众的认知,而是传播媒介与受众个体已有认知之间的互动过程。”17
“激活”的心理认知机制可通过Ajzen等(1980)的“理性行为理论”来说明。其公式为:A=∑ViWi。其中A代表对某一对象的态度,V代表对某一属性的具体信念评判,W代表信念的权重。该公式显示,改变态度可以通过改变信念或认知(即传统意义上的“说服”)与信念权重(框架效果)两种方式。在理性行为理论中,“权重”指某一种结果出现的主观概率判断,Anderson(1981)在其信息整合理论(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则把“主观权重”定义为关于事物属性的某一信念与态度的相关或重要程度,∑Wi=1。18因此,对某一议题观点的不同不仅有信念的不同,也存在个人在该议题不同维度重要性认知上的差异。框架告诉人们如何在冲突的信念中(如商品的价格/质量)加以衡量并做出“合理的”选择,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提供新信息,而是对各种观念的权重与相关程度的认知施加影响。
2.从客观现实/信源现实、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新闻框架的桥梁作用
在媒介建构社会事件的过程中,消息来源、媒介和受众都启动了主观的认知基模,显化(或省略)事件中的某一部分。张克旭等(1999)提出围绕新闻框架的是三种现实,即客观现实、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新闻框架一方面代表了客观现实如何被新闻媒介主观地呈现,另一方面代表了一般受众如何主观地解读新闻媒介的符号系统19。但笔者认为,对有组织的信源事实上存在着客观现实与媒介现实之间的另一种现实,即信源现实,政治精英、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团体都通过符号系统建立围绕特定议题的框架。所以,框架实质上存在于信源、媒介与受众之间,三方同时受到个人及社会标准的规范。
在四种现实转换中,信源现实、媒介现实、受众现实都有其话语结构,每个层次都有固定的形式要件。而选择、重组是现实转换的基本机制,从一个现实到另一个现实的转换必定包含对原有现实的运作,意味着某些信息的丢失与某些信息的强化。例如,台湾学者陈忆宁(2002)发现,当消息来源为政府官员时,媒体报道会采取主题框架的新闻呈现方式,而当信息来源为政党、民意代表时,媒体报道会采取输赢竞争式的策略框架的新闻呈现方式20。
关于四种现实之间符号系统的具体运作,已有文献通常关注的是媒介传播中体现的框架结构。如Pan等(1993)认为,框架隐含在讯息的一系列的结构当中,包括句法结构、脚本结构、主题结构、修辞结构等21。以电视或图片新闻为例,在摄像和摄影的每一阶段,取景、剪裁、整体编辑,仅依靠选择就足以让一个镜头或图片作为客观证据而具有的价值发生戏剧性变化,促使受众认定在电视或照片中所看到的一切就是现实。美国对海湾战争的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来自军方的精确制导导弹准确引爆目标的图片,其目的在于建立美军新型武器系统的良好声誉,企图平息民众对伊拉克平民可能受到伤害的担心。正如Walker(1992)所说,这些照片“造成了在遥远的地方靠电钮进行的一场不流血的战争的幻觉,在这场战争中被摧毁的只有军事目标。”22实际上,对精确制导导弹照片的使用误导了受众。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框架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危机现实建构的工具,这一视角提示我们不仅要关注作为“点”而存在的传播符号,还必须关注作为“面”而存在的、对最终意义生成和心理效果可能更为重要的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媒介是各种框架争相进入的平台,而信源、媒介、受众之间的框架并非完全一致,三者之间常常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冲突,都竭力试图使自己的框架成为主流。框架既有协助人们思考或整理信息的正面意义,又可能成为有限理性的人们刻板印象的主要来源,即可能“框限”了全面认知公共危机的活动。
参考文献:
1.Goffman,Ervubing.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10-11.
2.转引自: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88.
3.Gamson,Willliam A.,and Modigliani,Andre.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J].Richard D.Braungart.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1987(vol.3):143.
4.转引自: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88.
5.参见张克旭等.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3.
6.Gitlin,Todd.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Unmaking of the New Left[M].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6.
7.Iyengar,Shanto.Is Anyone Responsibl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11.
8.Eentman,Robert[M].Fram 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43):51-58.
9.Gitlin,Todd.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Unmaking of the New Left[M].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6.
10.Gamson.Willliam A.,and Modigliani,Andre.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J].Richard D.Braungart.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1987(vol.3):143.
11.Iyengar,Shanto.Is Anyone Responsibl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11.
12.Tversky,Kahneman.The fram 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J].Science,1981,1987(211):453-458.
13.Quattrone,George,Tversky,Amos.Contrasting r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es of political choice[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8 (82):719-736.
14.Meyerow itz,Berth E,.and Chaiken,Shelly.The effect of message fram ing on breast self-exam ination attitudes,intentions,and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500-510.
15.Durairaj Maheswaran,and Joan Meyer-Levy.The influence ofmessage fram ing and issue involve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0.8:361-367.
16.Druckman,James N.The implications of fram ing effects for citizen competence[J].Political Behavior,2001.9:225-256.
17.Mclord,J.M.,Pan,Z,&Rucinski,D.M.Fram ing a complex issue:A cas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meaning.Paper presten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1989:27.
18.Frank R.Kardes.消费者行为与管理决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9、90.
19.参见张克旭等.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M].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3.
20.陈忆宁.公共议题之游戏框架初探:以核四议题为例[J].新闻学研究,2002,(72):85-117.
21.Pan,Kosicki.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discourse[J].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3,(10):55-75.
22.在所有投向伊拉克的炸弹中至多只有7%是所谓的灵巧炸弹,而最多只有70%的灵巧炸弹击中了预定的目标,伊拉克平民遭遇到了严重伤亡.参见[美]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50.
【注释】
[1]作者简介: 高运锋,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