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乙肝病毒感染分期,“出手”良机莫错失

乙肝病毒感染分期,“出手”良机莫错失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旦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毒,就会对乙肝病毒进行围剿,双方就会短兵交接、持续对立交锋。此时,患者体内的病毒水平会反复波动,肝功能会相应出现持续或间歇异常。如果机体不能彻底杀死乙肝病毒,它就有可能“东山再起”,出现病毒水平反弹,肝功能异常,此时就是乙肝病毒的再活动期。一旦肝炎复发,就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一旦错失治疗良机,就会导致慢性乙肝的疾病进展。

第一期,免疫耐受期。处于这期的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虽然病毒含量很高,但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和人体处于“和平共处”的阶段,不一定急需进行治疗。如果强行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仅往往无效,而且更容易产生耐药,可能会引起疾病进展,可谓“得不偿失”。

第二期,免疫清除期。一旦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毒,就会对乙肝病毒进行围剿,双方就会短兵交接、持续对立交锋。此时,患者体内的病毒水平会反复波动,肝功能会相应出现持续或间歇异常。如果长期保持此种状态,可能会形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为了延缓和防止疾病进展,各国肝病防治指南都推荐慢性乙肝在此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第三期,非活动或低复制期。经过抗病毒治疗或机体免疫系统协同作战后,可能暂时抑制住乙肝病毒的复制。此时,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肝功能正常并出现血清学转变,这个阶段并不一定需要治疗。

第四期,再活动期。如果机体不能彻底杀死乙肝病毒,它就有可能“东山再起”,出现病毒水平反弹,肝功能异常,此时就是乙肝病毒的再活动期。一旦肝炎复发,就需进行抗病毒治疗。

因为这一期的患者,大多数年龄较大(在40岁以上),经历了前一次肝炎的“蹂躏”后,肝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不过即使是肝硬化患者也不应该丧失信心,放弃治疗。最近公布的“4006十年随访数据”显示只要坚持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不仅可使肝纤维化得到显著改善,甚至使得个别患者早期肝硬化得到逆转。

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是乙肝治疗的黄金时机,如果此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在病毒被抑制的同时,又得到免疫系统的帮助,能够“事半功倍”获得比较好的疗效。一旦错失治疗良机,就会导致慢性乙肝的疾病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