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苷类药物抗病毒大大减少了肝硬化的出现和肝癌的发生,当然也有一些患者担心长期用药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病情刚得到控制后,会擅自停药,这种做法有弊无利,擅自停药会使慢性乙肝再次复发,修复的肝再次破坏,导致病情加重。核苷类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乙肝病毒-DNA的复制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并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所以核苷类药物的治疗必须长期服药。
核苷类药物抗病毒大大减少了肝硬化的出现和肝癌的发生,当然也有一些患者担心长期用药会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病情刚得到控制后,会擅自停药,这种做法有弊无利,擅自停药会使慢性乙肝再次复发,修复的肝再次破坏,导致病情加重。
现在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是儿时就感染乙肝病毒所致,这种感染可发生在胎内,常见于分娩过程中,也可于产后3年内。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机体不能识别,认敌为友而容忍其在机体中存在并复制,这种现象医学上称免疫耐受,导致病毒在肝细胞内长期存在和复制。
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可占肝细胞总数的10%~40%,而且新生的肝细胞又可再被病毒感染,如此,虽然机体成年后免疫系统完备,但要彻底清除这些病毒已做不到。病毒“寄生”于肝细胞内,每次清除反应(即肝炎活动)使部分肝细胞破坏,乙肝病毒被部分清除,病毒复制模板也被部分清除,但是总是不彻底,且可出现新生的肝细胞再感染,周而复始持续几十年乃至终身。
核苷类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乙肝病毒-DNA的复制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并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所以核苷类药物的治疗必须长期服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