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期坚持口服抗病毒药物,早期肝硬化可逆转

长期坚持口服抗病毒药物,早期肝硬化可逆转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坚持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时间越长,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改善程度越大,甚至可使早期肝硬化发生逆转。由此可知,肝硬化患者应该及早进行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才能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不往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的深渊行进。相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的治疗适应证更广。因此,肝硬化患者停药的危害非常大。

乙肝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乙肝病毒的持续高速复制,随时可能升级为肝硬化、肝癌。为了延缓疾病进展,患者应该树立治疗的全局观,积极抗病毒有效控制病情。

1.旧识,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一条道走到黑 一旦患上慢性乙肝,患者就会担心自己会“头也不回”地扎到肝硬化和肝癌的“怀抱”中。因为4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就有1个最终因肝硬化或肝癌死亡;乙肝患者患上肝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00倍。“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肝炎三部曲的梦魇,时刻萦绕在乙肝患者的心头。

10多年之前,乙肝患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比例确实非常高。因为当时缺乏有效的药物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医生也常常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医学界最早认为肝硬化是慢性乙肝发展的一个终末的阶段,不可逆转、不可恢复。

2.新知,疾病进展能延缓,早期肝硬化可逆转 现在已经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乙肝病毒高复制是导致肝硬化的“罪魁祸首”。肝硬化不再是一块踢不动的“铁板”,只要能有效遏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就能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

2004年在乙肝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06研究的3年数据证实,通过拉米夫定3年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可以把疾病进展减缓,肝癌的发生减少51%。这个结果首次证明了口服抗病毒药物能够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概率。

2010年4006研究10年随访数据出台,发现所有患者的乙肝病毒-DNA均小于300拷贝/毫升,83%的患者发生e抗原消失,39% 患者e抗体出现,患者的清蛋白、血小板以及ALT均较基线时有明显改善。

4006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如果早期肝硬化患者经过一个长期抗病毒治疗,不仅他们肝硬化的帽子有可能摘掉,而且疾病发展的危险性也可以大大降低。此外,坚持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时间越长,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改善程度越大,甚至可使早期肝硬化发生逆转。

3.关键,治疗要趁早,长期坚持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乙肝肝硬化治疗也需要赶早。越早治疗,获益越多;越拖时间,危险越大。一旦从代偿期跨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就有可能发生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肝癌,死亡率也随之陡增。如果在肝硬化代偿期任其自然发展的话,每年转换为失代偿的比例非常高,甚至可能高达每年20%左右。一个非平行对照的5年的临床研究发现: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过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只有不到两成的患者死亡率;而与历史数据对照发现,不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则高达80%。

由此可知,肝硬化患者应该及早进行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才能延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不往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癌的深渊行进。相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的治疗适应证更广。在肝硬化代偿期,不管肝功能正常与否,只要“大三阳”患者的病毒数≥1×104拷贝/毫升或“小三阳”患者的病毒数≥1×103拷贝/毫升,就应该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至于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只要检测出乙肝病毒就应该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在肝硬化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十分留意乙肝病毒-DNA水平。如果24周时乙肝病毒-DNA水平仍然可测,表示疗效不佳。新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荐,此时可以采用优化联合的策略:在原来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一种没有交叉耐药位点的核苷(酸)类似物,例如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不仅疗效好,而且耐药率低。

对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程,新版指南上没有明确规定,而是建议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治疗。因此,肝硬化患者停药的危害非常大。因为他们的肝功能本来就很差了,停药后如果病毒反弹,有可能嘣地一下引发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导致生命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