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血压引起血管重塑的病理机制

高血压引起血管重塑的病理机制

时间:2023-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接触铅可导致血压升高、中毒性心肌炎和心肌损害等。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死亡率与动脉中铅过量密切相关,心血管病患者血铅和24h尿铅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的证实,动物实验显示,铅能致心肌脂肪退行性变及小动脉尤其是肾、脑和心冠状动脉硬化。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死亡率与动脉中的铅含量过高有关,心血管病患者血铅和尿铅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长期接触铅可导致血压升高、中毒性心肌炎和心肌损害等。

(一)铅与心脏损害

近年来报道显示,当血铅上升到60μg/dl时,无论小孩或成人都可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心血管损害和功能紊乱。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死亡率与动脉中铅过量密切相关,心血管病患者血铅和24h尿铅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

铅可使心脏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细胞三磷酸苷(ATP)含量下降,心肌纤维出现炎性改变。铅中毒可引起动物的心肌呈弥散性退行性改变、收缩力下降、蛋白磷酸化和高能磷酸化过程受损等。急性和慢性铅中毒的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肌炎、心电图异常,如左束支传导阻滞、节律紊乱、房室传导异常、异位房性节律等,病理表现为心肌炎性及退行性变。Termya K等(1991)发现,铅负荷增高能引起心电图P-R间期延长,两者呈剂量-效应关系,血铅水平高于30μg/dl者,P-R间期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血铅者。铅作业工人心电图可发生Q-T改变,T波倒置。Chyeny Y等(1998)用X线荧光仪对775名48~93岁男性胫骨铅含量测量表明,65岁以下男性胫骨铅上升10mg/g可使Q-T延长5.03ms;消除混杂因素后,胫骨铅上升危险性为1.22,提示慢性铅蓄积可抑制心肌传导。

(二)铅与脂质代谢

由于神经系统有丰富的可被氧化的基质,因而对于铅介导的氧化损伤尤为敏感。研究发现,染铅小鼠脑脂质过氧化产物明显增高。且大脑不同区域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与该区域内的铅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铅可通过诱导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除此之外,铅还可通过降低质膜对ROS的防御能力和削弱细胞的抗氧化防御能力等间接地导致氧化损伤。如减少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抑制巯基依赖酶活性、干扰某些维持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必需微量金属元素作用或通过改变质膜的完整性及脂酸的构型来增加细胞对氧化损伤的敏感性等。故铅可通过诱导自由基的产生和削弱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的双重作用引起脑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铅可使体内的氧自由基增多,产生脂质过氧化,损伤心肌细胞膜和心肌微粒体膜,并能影响心肌微粒体膜的阳离子转运酶,使主动脉等血管细胞内钙离子超负荷,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积聚,引起膜离子转运失常,导致心肌细胞功能紊乱。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的证实,动物实验显示,铅能致心肌脂肪退行性变及小动脉尤其是肾、脑和心冠状动脉硬化。铅能使脂质过氧化增加,使SOD和·NO下降。对铅作业的工人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铅能增加总胆固醇,且两者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血铅与高密度脂蛋白(HDL)之间亦有相关性,研究显示HDL随血铅浓度上升而增加。由此可知,铅对脂质代谢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王世鑫探讨染铅对大鼠脾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血铅相互关系。Wistar大鼠经饮水(加0,18.4,184.0mg/L醋酸铅,分别供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自由饮用)染毒,测定脾脏NOS活力、NO含量、SOD活力、MDA含量。结果NOS活力高剂量染铅组7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90d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90d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60d、90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力高剂量组14d、30d、60d、90d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30d、90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高剂量组14d、60d、90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d时显著低于低剂量组,90d时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铅与脾脏NO含量呈倒S型剂量-效应曲线;血铅与脾脏SOD活力呈倒抛物线型剂量-效应曲线;血铅与脾脏MDA含量呈正抛物线型剂量-效应曲线。王世鑫认为铅可引起大鼠脾脏NOS活力、NO含量、SOD活力、MDA含量改变,表明铅可引起体内氧应激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

1.铅所致氧化损伤的特点 Pb2+可增强其他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作用。Pb2+本身并不会在脑组织突触间隙产生活性氧,但可以在其表面与Fe3+形成螯合物增强Fe3+在脑组织中的氧化还原作用,产生大量活性氧。铅引起的氧化损伤具有组织特异性。对14d鸡胚进行铅染毒,染毒后9h脂质过氧化积累达到最高,72h后正常。随着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诱导和GSH的减少,肝谷胱甘肽还原酶(GR)显著降低,但心脏和脑组织中的GR和GST活性随GSH的减少而改变,而且肝脑心脏组织中无硒谷胱甘肽过氧化酶(non-Se-dependentGPx)和SOD活性增强。72h后,尽管肝、脑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下降,但肝脑心脏组织中GST、CAT和SOD活性显著升高。

2.影响氧化损伤的因素 影响铅的氧化损伤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体内自身抗氧化系统:体内存在自身抗氧化酶,如SOD、CAT、GPx等。SOD可以歧化体内由Pb2+诱导产生的O·2,过氧化氢酶则可以清除体内产生的H2O2,GPx可以清除由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转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时产生的H2O2。体内一些营养型抗氧化剂如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也可以发挥抗氧化作用。②化学物:用醋酸铅染毒体外培养的中国仓鼠(CHO)细胞,MDA含量上升,CAT活性降低,但用N-乙酰半胱氨酸共同培养后,MDA含量和CAT活性均转为正常水平。体外将铅化合物与不饱和脂肪酸混合于37℃培养24h,MDA水平显著上升。铅化合物的种类、浓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量均影响脂质过氧化的程度。β-羟基茶碱可以明显地降低MDA的水平。③营养:食物中许多具有抗氧化性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进入体内可以发挥抗氧化作用。④体内微量元素:铅所致氧化损伤还和体内Zn2+水平有关,Zn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⑤铅所致氧化损伤与铅毒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氧化损伤解释。血中ALA作为铅中毒的先兆,可以在多个组织器官分布蓄积,并诱导产生O·2、OH、ALA自由基,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铅接触工人血ALA升高的同时,血Pb2+、正铁血红蛋白、原卟啉、SOD均发生显著改变,而且血ALA浓度与血Pb2+、原卟啉、正铁血红蛋白、SOD活性相关。铅染毒可以导致小鼠体内肝、肾、红细胞中GSH水平升高,谷胱甘肽水平升高是一种代偿反应,通过保持高水平的GSH可以减轻铅毒性。铅还可以抑制Na-K-ATP酶、ALAD酶活性,改变膜脂质成分,导致膜完整性和功能改变,以及改变膜结合酶的活性。铅所引起的溶血与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关。铅引起的肾组织脂质过氧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长期接触铅引起的慢性肾病。而铅引起的心肌微粒体酶的损害和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在铅中毒性心肌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 铅所致氧化损伤的表现体内有许多含不配对电子的氧衍生物,称为活性氧类(reactiveoxygenspecies,ROS)。铅或铅化合物进入体内后,利用化学荧光法可以测定体内产生的活性氧H2O2和O·2自由基,将Pb2+加入血红蛋白(Hb)溶液中,立即出现荧光反应,而且荧光强度随Pb2+-HbO3浓度升高而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可以使荧光强度减弱,但当以0.15mol/L的NaCl取代Hb后不会出现荧光反应,说明Pb2+和HbO2相互作用可以产生H2O2和O·2。H2O2和O·2介导脂质过氧化。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

研究表明,铅诱发组织中脂肪酸构成的变化及增加脂质过氧化物是铅的毒性机制之一。铅一方面作为氧自由基的启动剂而诱发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是启动脂质过氧化的关键因素,同时还可竞争性取代SOD活性中心的必需金属锌或铜而抑制氧自由基的清除酶SOD的活力,使血、肝、脑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如丙二醛(MDA)含量增高。另一方面,铅作为巯基的亲和物质,易与含巯基的酶或物质结合而使相应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下降和巯基耗竭,使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下降,进一步增强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毒效应,从而引起机体的损伤。

Pb2+与自由基生成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主要为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氧、脂氧自由基、脂质过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等。自由基参与心血管系统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自由基生成增多或相应抗氧化机制削弱都将导致氧化应激,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壁炎性反应等,从而引起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Pb2+致高血压大鼠体内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抗氧化剂、驱铅剂DMSA、活性氧(ROS)净化剂lazaroid、二甲硫脲(DMTU)以及SOD模拟剂tempol均可使其血压下降。

铅接触工人体内GSH浓度降低,SOD、CAT及GPx活性下降在脂质过氧化中起重要作用。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活性的降低也可说明脂质过氧化。李忠等对16名铅接触者、14名铅中毒者和20名非铅接触者进行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的测定,发现铅可抑制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而且其抑制程度与铅毒效应密切相关。对铅污染地区儿童血中的丙二醛(MDA)和SOD进行测定,MDA水平显著高于非铅污染地区,而SOD活性在污染区明显低于非污染区。长期低铅染毒大鼠可使心肌微粒体膜的Na-K-ATP酶、SOD的活性及血锌含量降低,心肌微粒体膜MDA及Ca2+-ATP酶活性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大鼠饮用含醋酸铅的水后,肾组织中MDA生成量明显增加,且不受GSH含量的影响。SOD活性表现为先受抑制后升高再正常的变化,与组织中锌含量先降低后正常的状况一致,提示铅可能通过取代酶活性中心的锌而抑制其活力,进而引起脂质过氧化。

沈波观察某印刷厂铅尘浓度相对稳定的从事排版、检字女工15名,年龄34~50岁,平均47.6岁。工龄12~19年,平均14.8年。车间铅尘平均浓度0.0248±0.016 7mg/m3。对照组为同一地区、同年龄组的从事食品卫生服务的女工15名。2组均排除吸烟、饮酒、半年服避孕药及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及近期急性感染等。铅暴露工人的脂质过氧化系统发生改变,表现为自由基清除物Cu-ZnS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可能原因为Pb诱发产生自由基引起机体脂质过氧化。自由基清除系统受损,Pb通过破坏O·2的清除酶SOD中二硫键与金属离子(Zn、Mn)结合,从而抑制SOD活性。Pb引起Zn下降,抑制体内产生Zn金属硫蛋白(ZnMT)能力,不仅影响ZnMT清除OH·,而且降低其对自由基破损的保护作用。

(三)铅与高血压

在高血压发病的众多因素中,环境化学病因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污染物重金属铅(Pb2+),特别是低剂量Pb2+,对心血管的毒性与高血压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急性、慢性Pb2+中毒、偶然性Pb2+接触及周围环境Pb2+暴露,都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高血压,在遗传易感人群中,Pb2+可以加速高血压的出现。散在性和周围环境Pb2+暴露人群血Pb2+水平一般在0.1~0.5mg/L,微量Pb2+与高血压的关系倍受关注。我国受Pb2+污染相当严重,Pb2+与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与高血压的关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流行病学 在人类职业性铅暴露中观察到,低剂量铅摄入可使血压上升,大剂量铅摄入反而不引起血压上升。Hu H等(1996)用骨铅作为铅暴露的生物标志物,采用活体X线荧光技术对膑骨和胫骨铅含量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表明:胫骨铅贮存可作为铅长期吸收及在皮质骨吸收的标志,当百分位数从10%增至90%时,骨铅含量由不到8μg/g上升到37μg/g,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5倍。Houston DK等(1999)用血铅与骨铅同时作标志物,发现当膑骨铅由10%上升到90%位数时,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上升1.86倍。Korrick SA等(1999)发现,非职业暴露女性膑骨铅蓄积量高于胫骨,分别是17.3±11.1μg/g和13.3±9.0μg/g,当骨铅由10%上升90%位数时膑骨铅达25μg/g,消除混杂因素后,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上升2倍。Staesstec JA等(1995)对13次一般人群和10次铅作业人群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消除混杂因素后,血铅与血压在男女性都有相关性,当血铅上升1倍时收缩压上升1mmHg(0.4~1.6mmHg),舒张压上升0.6mmHg(0.2~1.0mmHg)。研究人员对1 000多名孕晚期妇女跟骨和胫骨的铅水平进行检测后发现,随着骨铅水平的升高,血压亦呈上升趋势。骨铅水平反映了以前接触毒性物质的情况,铅并非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只是孕妇骨铅增加与妊娠高血压之间有一定关系。以前接触铅较多的人群高血压发生率也较高。

W Joel Schwartz对NHANESⅡ资料分析发现,血铅下降50%可使男性血压平均下降2mmHg,女性下降1mmHg以上,根据Framing-harm研究预测,这种改变在美国每年可减少24 000人患心肌梗死,100 000人患心血管疾病。如果全美儿童血铅均值下降1μg/dl,则每年能减少63.3万例高血压、3 200例心肌梗死和1 300例中风新发病患者。

2.铅致高血压的机制 铅诱发的高血压表现为血管对生理性刺激的反应异常,即动脉收缩性增强或自发性收缩。铅致高血压的机制如下:

①细胞内外钙平衡的破坏:许多实验证明,铅可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过量积聚,增加细胞内钙离子能使血管平滑肌的紧张性和张力增加,用去氧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处理铅暴露鼠尾动脉螺旋条发现收缩力加强,容易引起高血压。

②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通过作用于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连接处,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交感神经的兴奋使血管收缩反应增强。还可增加α2受体对刺激的反应性,以及心脏和血管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受体对刺激的反应性。

③细胞内外钠转运机制的障碍:钠-钾转运酶(Na-K-ATP酶)含有一个巯基,铅能与之结合抑制Na-K-ATP酶活性,与利钠素产生协同作用,引起水钠潴留。铅抑制Na-K-ATP酶活性,增加胞内Ca2+浓度,从而增加血管对如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等收缩性激素的反应性。驱铅剂DMSA能降低Na-K-ATP酶抑制,中止内皮素引起的静脉收缩和醛固酮释放,缓解铅诱导的血压升高。

④Pb2+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RAAS包括血管紧张素原、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液调节。重金属所致的高血压与RAAS的功能变化有关。慢性Pb2+暴露使血浆肾素(PRA)升高,并导致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及血浆醛固酮水平上升,Pb2+对RAAS系统的影响依赖于Pb2+的摄入剂量、途径、染毒时间,还与动物的性别和年龄有关,短期Pb2+暴露可以促进肾素的分泌,而慢性、高水平的Pb2+暴露则使肾素水平下降。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KS)和RAAS之间有密切的关系。KKS主要包括激肽释放酶、激肽酶、缓激肽等。激肽释放酶使无活性的肾素原成为有活性的肾素,激肽酶Ⅱ可将AngⅠ转换为AngⅡ,缓激肽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生成,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在激肽酶的水解下失活。KKS和RAAS在功能上相互拮抗但又相互影响。Pb2+致高血压大鼠在ACE活性增高的同时,激肽酶Ⅱ水平明显上升,使AngⅡ水平升高、缓激肽减少,导致血管收缩加强,血压上升。由于激肽酶水解缓激肽后产生的精氨酸可以生成NO,因而缓激肽的减少导致NO生成减少,血管阻力相应增加。RAAS和KKS之间的关系复杂,它们均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Pb2+在这个复杂网络中的作用方式及机制还未阐明。

⑤Pb2+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血管壁的结构改变是高血压病理学变化的普遍特征。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是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分,它的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血压和血管再狭窄的共同的病理基础之一。Pb2+浓度大于0.5μmol/L作用24h,使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密度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等血管平滑肌生长因子刺激的VSMC的 DNA合成,而锌、铜、锰、镍等重金属都无此效应。Pb2+可能是一种独特的VSMC增殖刺激因子。Pb2+在低浓度时可增加由丝裂原引发的细胞DNA合成及花生四烯酸聚集,但对未经丝裂原刺激的细胞,它并不影响DNA合成及细胞数量。低浓度Pb2+使VSMC细胞密度增高、接触抑制性降低、肌动蛋白丝较少且纤细,呈现快速分裂细胞的特点,而高浓度Pb2+使细胞密度降低,细胞边界粗糙、轮廓不清,肌动蛋白丝粗且排列无序,细胞内多见2个或多个分裂核,细胞蛋白含量增高,表明高浓度Pb2+抑制了有丝分裂的发展。由Pb2+引起的肌动蛋白丝的形态学变化显示Pb2+对VSMC细胞骨架的直接影响,而细胞骨架的变化与细胞表型转化以及细胞重塑等病理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探讨Pb2+致细胞骨架蛋白及核骨架蛋白表达影响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对阐明Pb2+致高血压形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主要有肾上腺素受体、5-羟色胺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组胺受体、多巴胺受体、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嘌呤受体、前列腺素受体及肽类和生长因子受体等。有关Pb2+对VSMC受体表达的研究较少。在Pb2+诱发的高血压动物模型中,有对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性持续缺失的现象,同时伴有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效应的增强,对于α2-肾上腺素受体的密度及亲和力均影响。随着Pb2+浓度的升高,动物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脏与主动脉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降低,但是肾脏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明显升高;血压与心脏、主动脉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呈明显负相关,但在肾脏呈正相关。Pb2+不影响体外培养的VSMC-β-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有学者证实,肾交感神经刺激或儿茶酚胺可以引发动物或人肾素分泌的增加,此效应通过激活肾内β-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由Pb2+诱发的高血压中,肾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和β-肾上腺素受体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但在其他类型的低肾素或高肾素模型中同样发现了类似的β-肾上腺素受体上调现象。低剂量Pb2+呈浓度依赖性方式降低VSMC的AngⅡ受体密度,此现象与Pb2+诱发的细胞增殖相伴行,但AngⅡ受体的亲和力未发生变化;经低浓度Pb2+处理的细胞在无Pb2+时依然出现高增殖状态,随着细胞传至一定代数,AngⅡ受体水平和细胞增殖也随之恢复正常。从低、高剂量处理细胞获得的条件培养基未使对照组的细胞密度及AngⅡ受体参数发生变化,表明Pb2+对于细胞的影响似乎是直接的,并非由稳定的可溶性生长因子介导。内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可以介导AngⅡ的促VSMC增殖效应,促VSMC增殖的一些生长因子也可以下调AngⅡ-Ⅰ型受体(AT1R)的基因表达或使其mRNA稳定性减弱。但是Pb2+选择性下调AngⅡ受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

血管结缔组织成分主要由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组成,它们构成了血管细胞的胞外基质,内皮、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均可产生基质物质。胞外基质的种类已经超过50种,但其功能与结构已较清楚者不多。胞外基质成分有胶原、片蛋白、网蛋白、串珠素、纤维连接蛋白、弹性纤维、血栓固定蛋白、富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等。血管平滑肌是血管中主要的细胞成分,它主要合成蛋白聚糖,包括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多功能蛋白聚糖、富含亮氨酸的硫酸软骨/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核心蛋白聚糖和双糖链蛋白聚糖以及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等。血管中的蛋白聚糖与血管弹性、血管通透性、脂质代谢、止血、凝血以及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其中,硫酸肝素蛋白多糖(串珠素)可以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其受体结合,bFGF以自分泌的方式促进VSMC生长;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Versican与透明质酸结合可削弱细胞间的黏附,使VSMC易于迁移、增殖。Pb2+抑制串珠素的合成,导致VSMC对内源性bFGF的应答减弱;Pb2+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Versican的生成,抑制VSMC增殖,这些现象与Pb2+诱导VSMC增殖的事实相矛盾,但是Pb2+诱导VSMC的增殖是否与它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无关,尚不明确。VSMC分泌的蛋白多糖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合、滞留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始动因素,但是Pb2+作用下蛋白多糖的减少似乎与脂质的聚集不能联系在一起。

⑥铅的肾脏毒性与高血压:在人和动物中,急慢性铅中毒都可引起肾脏损害,肾是铅的重要靶器官。在铅暴露人群中,高血压与轻度肾脏疾病密切相关。慢性铅暴露可通过两种途径经肾脏引起高血压。第一种途径:铅作用于肾小管使通透性上升,导致肾小球坏死,间质纤维化,肾小管变性。第二种途径:铅作用于RAS系统和Ca2+信号系统导致肾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铅干扰肾扩管性前列腺素合成及离子转移亦与血压升高有关。急性中毒血铅>0.6mg/L可引起近球小管损害,但不会引起高血压,同样铅引起血压进行性升高可不伴有肾损害。在铅诱发高血压和肾损害中,高血压不是肾脏损害的病因,而是肾脏损害的结果,铅在一定程度上是两者的病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