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要“争分夺秒”

为什么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要“争分夺秒”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超过24小时的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可能不能挽救肢体的功能。并不是所有的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病人都应该接受动脉取栓手术治疗。一般来说,急性动脉栓塞后24小时以内的病人应该取栓,对于栓塞时间较长的病人则需要根据肢体缺血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取栓手术。

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后的取栓手术应该在确诊后尽早进行,因为越早改善被栓塞肢体的缺血症状,损害越轻,术后肢体功能就恢复得越好。一般来说,在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后8小时之内进行手术的病人,手术后不会遗留任何的后遗症,肢体只会有短时间的肿胀,一般1周以内就可恢复正常,而在24小时以内取栓的病人术后肢体会有较明显的肿胀,一般不需要进行筋膜间隙切开减压,但可能会有一定的皮肤感觉障碍,因为神经组织对缺血是最敏感的。超过24小时的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可能不能挽救肢体的功能。因此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的取栓手术应该是越早越好。

并不是所有的下肢急性动脉栓塞病人都应该接受动脉取栓手术治疗。一般来说,急性动脉栓塞后24小时以内的病人应该取栓,对于栓塞时间较长的病人则需要根据肢体缺血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取栓手术。例如肢体的感觉和运动依然存在,取栓后有恢复功能的可能,应该采取取栓手术。对于栓塞超过1周的病人,如果肢体仍然没有发生坏死,说明病人有较多的侧支循环,这种病人可能原来有较严重的动脉硬化,取栓的效果可能不佳,手术应该谨慎。当动脉栓塞的肢体已经发生大面积的坏疽时,取栓手术就不应该再进行了,因为这时手术不仅不能挽救肢体,还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导致病人死亡时应该及时果断的截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