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种心律失常都可以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于躯体所引起的心身症状之一,对它进行心理治疗可取得较药物更好的疗效,而且无任何副作用。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报道说明,即便是器质性心脏病,它的心律失常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诱发或加重,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收效更佳。
心理治疗的方法较多:方法一,即精神分析方法,个体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后“把不受欢迎的情绪转化为躯体的症状,即躯体的语言,这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现象”。如果把隐藏在病人躯体症状背后的真正动机挖掘出来,并让病人与治疗者之间达到真正的沟通,躯体症状就会逐渐消失,这便是精神分析学说关于身心症状产生的机制及治疗原则的精髓。根据这一原理,心理治疗者必须千方百计使病人完成躯体—精神的再次转换。方法二,即行为分析方法,个体在紧张或暗示状态下产生心悸,并把这种心悸下意识的夸大作为心理应激的一种反应,以后每逢类似情况则发生心悸,这是机体在社会心理应激时所产生的退缩性行为。治疗的方法是对病人进行行为分析,帮助病人打破旧有的退缩性行为模式代之以新的应激行为。方法三,森田疗法,是治疗森田神经症的方法。方法四,即生物反馈方法,便于病人学会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的控制和松弛,以达到减轻应激反应对机体相关靶器官的伤害,有利于心律失常的转复。
心理治疗是病人与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其治疗效果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病人的领悟能力和所患疾病的种类;二是病人本身的素质与能力;三是医患之间关系建立的好坏。不管何种原因,采用何种心理治疗方法,只要让病人领悟到“隐藏在心律失常背后的真正动机”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整个心理治疗过程中,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据统计,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占有心血管症状病人的10%以上,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如存在社会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心律失常。可是临床上类似症状几乎90%以上被漏诊或忽略,使众多病人失去了治疗良机,因而,心理治疗应引起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