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求评估是病人教育程序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评估的目的是要判断病人对疾病与健康的认知程度及行为表现,为制定教育计划提供依据。因此,在进行教育需求评估时应掌握以下要点。
(一)评估的基本原则
1.评估对象应为全体住院病人及有沟通障碍的聋哑人、小儿、老年人、精神病人、昏迷病人等。评估对象可确定为与病人生活密切的家属、陪伴人,急诊、危重病人急症期可为家属,恢复期则为病人。
2.教育需求评估与护理评估可同步进行。入院教育需求评估结果记在“病人护理评估单”上。住院教育需求评估结果记在“护理记录单(续页)”上。教育需求评估应贯穿护理程序的全过程。
3.评估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病人及其家属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对象。
4.评估中注意发现病人知识缺乏的线索及其行为表现,保护病人隐私。
5.评估后及时整理有价值的资料,在“病人护理评估单”阳性资料描述栏内,记录教育需求的特点。
(二)评估的基本内容
1.学习能力评估 重点评估病人的年龄、视力、听力、记忆力、文化程度,反应速度、疾病状态等。判断病人有无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心理状况评估 重点评估病人的情绪表现、个性特征、对疾病的适应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价值观等,判断病人有无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愿望和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社会文化背景评估 重点评估病人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烟酒嗜好、运动情况及性生活等,判断病人有无不良生活习惯。
4.以往学习经历评估 重点评估病人有无住院史、健康教育史,判断病人有无不良学习经历。
5.学习准备评估 重点评估病人及其家属参与学习的情况,包括病人对住院教育的了解情况、病人自理能力如何、病人家属是否愿意承担照顾病人的责任等,判断病人及其家属有无学习准备。
(三)评估的基本技巧
1.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治疗性关系,说明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医院提供健康教育服务项目,让病人有参与教学的心理准备。
2.交叉使用开放与封闭式提问方法获取教育需求信息。
3.善于利用护理评估的异常资料,获取健康教育需求的线索。
4.应用排队法对异常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病人的优势需求。优势需求有两个特点,一是病人最想获取的知识,二是在诊疗、护理活动中最需要让病人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