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分枝杆菌的细菌学诊断

分枝杆菌的细菌学诊断

时间:2024-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药物敏感性实验 用于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生素类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水平。这项实验通常是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故需时更长。可以精确地鉴定分枝杆菌的不同菌种,但操作复杂,且个别实验使用的药品有一定的危险性。该方法将阳性检出时间较L-J法明显缩短,从常规培养的8周缩短到3~14d,且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结核病的细菌学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结核病细菌学诊断的发展。

结核病常用的细菌学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痰涂片镜检法 这是全世界的结核病实验室都在使用的最基本的细菌学检查方法,其特点是简便、快速和价廉,当天出结果,但无法辨别死菌活菌;敏感性低,通常需5 000~10 000条菌/ml才能够得到阳性结果;特异性差,各种抗酸杆菌均可着色,需要通过进一步实验才可确定是否为结核分枝杆菌,有关这一方法的改进研究和评价很多,但由于检测原理的限制,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2.痰结核分枝杆菌常规培养法 这是鉴定死菌活菌的可靠方法,被誉为“黄金标准”。缺点是时间长,需数周才能报出结果,且敏感性低,涂片阳性标本只有约80%培养阳性;特异性差,各种分枝杆菌均可生长,需结合药物敏感性实验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才可确定是否为结核菌。

3.药物敏感性实验 用于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生素类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水平。这项实验通常是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故需时更长。

4.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主要根据不同分枝杆菌的理化特性,以生物化学的方法为主。可以精确地鉴定分枝杆菌的不同菌种,但操作复杂,且个别实验使用的药品有一定的危险性。

5.痰结核菌快速培养系统 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的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方法——痰结核菌快速培养药敏系统。该方法将阳性检出时间较L-J法明显缩短,从常规培养的8周缩短到3~14d,且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结核病的细菌学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结核病细菌学诊断的发展。主要问题是仪器与试剂的价格昂贵,难以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