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短时间内代谢产物急剧被清除,导致浓度的迅速降低,血浆渗透压也随之降低。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称为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多见于尚未适应透析治疗的患者。为了避免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对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一般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短时间及每日连续透析的方法进行诱导。
1.发生原因 肾衰竭患者代谢产物及电解质在体内大量积蓄,如钾、钠、氯、尿素氮、肌酐、肌酸等在血液中浓度很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短时间内代谢产物急剧被清除,导致浓度的迅速降低,血浆渗透压也随之降低。由于血-脑屏障,脑脊液中毒素的清除速度较血液慢,形成了渗透压差,使血液中的水分进入颅内而发生脑水肿。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称为失衡综合征。
2.护理措施与预防
(1)失衡综合征多见于尚未适应透析治疗的患者。为了避免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对初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一般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短时间及每日连续透析的方法进行诱导。
(2)提高透析液中的钠浓度,可在治疗结束前1h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注射,提高患者血浆晶体渗透压,使患者能够适应透析治疗后再逐渐纳入常规透析。
(3)发生失衡综合征时遵医嘱给予降颅压等对症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