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血液透析患者常用检验

血液透析患者常用检验

时间:2024-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粪常规及粪隐血试验:血液透析患者有不明原因血红蛋白下降,必须查粪常规及粪隐血,了解有无消化道慢性出血。肾功能:①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要求透析前血尿素氮在30.345mmol/L左右。②血肌酐透前要求在442~795.6μmol/L。⑤血糖正常值3.89~6.1mmol/L观察变化,可适当调整透析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血清离子:①总钙正常值2.0~2.75mmol/L血钙指矫正的总钙。低白蛋白血症病人需矫正。②超声心动,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有无异常。

(一)首次血液透析患者

必须要有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以及血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学检查、艾滋病抗体以及梅毒学清血测定。

(二)长期透析患者

1.一般每个月复查1次的实验室项目及参考值

(1)血常规:见表6-3。

表6-3 血常规

注:若三系均降低,需排除血液系统疾患,检查血型,以备重度贫血输血

(2)尿常规:适用于有尿量的尿毒症病人若血尿,需排除泌尿系肿瘤及获得性肾囊肿;白细胞尿观察有无尿路感染。

(3)粪常规及粪隐血试验:血液透析患者有不明原因血红蛋白下降,必须查粪常规及粪隐血,了解有无消化道慢性出血。

(4)凝血指标(有高凝状态或出血时检查):见表6-4。

表6-4 凝血指标

(5)肝功能:见表6-5。

表6-5 肝功能指标

(续 表)

(6)血脂:见表6-6。

表6-6 血脂

注:血液透析中应及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危险因素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7)肾功能:①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要求透析前血尿素氮在30.345mmol/L左右。尿素氮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衡量蛋白质的摄取情况及透析效果的一个指标。一般每次透析可下降60%~65%。②血肌酐透前要求在442~795.6μmol/L。正确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也与肌肉含量和活动度有关,透析后下降60%左右。③血BUN/Cr比值为10左右。④血尿酸在150~494μmol/L也反映氮质代谢情况,升高还可见于痛风病,透析时可清除每天产生和摄入总量的1/2。⑤血糖正常值3.89~6.1mmol/L观察变化,可适当调整透析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8)血清离子:①总钙正常值2.0~2.75mmol/L(尽可能在正常水平的低限,如2.1~2.4mmol/L)血钙指矫正的总钙。低白蛋白血症病人需矫正。②磷正常值0.87~1.45mmol/L。③钙磷乘积应<4.52mmol 2/L2(K/DOQI)。慢性尿毒症患者常有低钙、高磷血症,此时可补钙,同时降磷;若高钙高磷,停止补钙,同时应用低钙透析液及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需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及应用低钙透析液时,应每2周复查1次钙磷;钙磷乘积若>4.52mmol 2/L2,易造成钙磷的异位沉积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病等。

(9)电解质:见表6-7。

表6-7 电解质

2.一般每3~6个月检查的项目及参考值

(1)铁的检查:①血清铁蛋白(Fet),正常值15~200ng/ml,反映体内铁潴留的情况,若Fet<100ng/ml应补铁。②血清铁生化,见表6-8。

表6-8 血清铁生化

(2)血β2-微球蛋白:正常值<2.4μg/ml,若长期大于正常值的15~20倍时,易形成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此时应选择高效透析器或血液滤过透析。

(3)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其正常值10~65pg/ml,尿毒症透析病人,要维持正常的骨转化与代谢需要比正常人高的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此时应维持在150~300pg/ml(K/DOQI)。若大于此值,需活性维生素D维持或冲击治疗,此时应每个月复查1次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若<65pg/ml,需注意有无低动力骨病。

(4)影像学检查

①胸部X线:观察有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测量心胸比,若心胸比>50%透析脱水不足,存水可能性大;髋、肩及手指关节放大相,观察关节腔隙是否增宽,有无纤维性骨炎,周围血管及软组织的钙化。

②必要时行B超、CT、MRI、核素及血管造影检查,及时发现甲状旁腺增生结节和血管钙化程度。

(5)心电图、心脏超声观察心脏情况:①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②超声心动,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有无异常。

参考文献

[1] DHaese PC,Spasovski GB,Sikole A,et al.A multicenter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anthanum carbonate(Fosrenol)and calcium carbonate on renal bone disease in dialysis patients.Kidney Int,2003(85):S73-78.

[2] 戎受,梅长林.透析抗凝.见:梅长林主编.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115.

[3] 马序竹.NKF-K/DOQI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见:王海燕.王梅译.美国NKF-K/DOQI工作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3-317.

[4] 左力.常用药物的应用原则和合理用药.见:王海燕主编.肾脏病临床概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591-6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