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期血液透析人群的生活质量分析

长期血液透析人群的生活质量分析

时间:2024-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透析前患者由于长期保守治疗、严格限制蛋白质入量,加之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症状,致使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4.与透析有关的因素造成的营养不良 透析不充分致使毒素清除效果差,食欲不能改善,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

(一)身体状况

在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感染、贫血神经系统并发症、透析性骨营养不良、心力衰竭、关节淀粉样病变、皮肤瘙痒等。

1.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心脏扩大、高血压和低血压、心包积液、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占透析患者死因的第1位。主要是由于原发高血压控制不良,导致长期贫血、水钠潴留、代谢毒素刺激、心肌钙质沉着等。

2.感染 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力低下问题,易发生感染,如各种细菌感染、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

3.透析性骨营养不良 表现有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混合性骨病。

4.贫血 因肾病本身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造成红细胞生成少所致。同时还有内毒素可破坏红细胞、抑制骨髓造血,透析治疗后残留血液不能回到体内的血液丢失也会造成贫血。

5.关节淀粉样病变 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手部的疼痛、麻木和运动障碍等一系列正中神经受压的症状,称为腕管综合征。它是全身淀粉样变的局部表现,其原因是β2微球蛋白(β2-MG)沉积在腕管、腕横韧带,使腕管内的正中神经、肌腱受压,导致手指关节活动障碍,大鱼际肌萎缩,握力低下,多合并弹响指。男性较女性多见。多发生在有内瘘的一侧,双侧发病者约占50%,透析时间多在5~10年。肌电图检查可早期诊断(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手术松解腕横韧带可缓解症状。

6.神经系统并发症 有尿毒症脑病、透析痴呆、外周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

(二)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营养不良又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频发感染,感染为透析患者的第2位死因,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营养问题至关重要。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透析前患者由于长期保守治疗、严格限制蛋白质入量,加之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症状,致使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2.尿毒症并发症 如代谢及内分泌紊乱亦可导致营养不良,尿毒症的代谢性酸中毒使机体蛋白合成减少、分解增加,从而导致负氮平衡,又如尿毒症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作用降低及生长激素减少,均可阻碍蛋白质的合成、使分解增加,引起负氮平衡。

3.由于服药或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营养不良 尿毒症并发症严重感染时,成高分解状态使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加速,合成减少,又如并发贫血时服用的铁剂或并发感染服用的各种抗菌药物,均可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亦可引起营养不良。

4.与透析有关的因素造成的营养不良 透析不充分致使毒素清除效果差,食欲不能改善,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

(三)家庭状况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小单位,同时家庭也是患者的支撑点。透析患者因病给家庭带来很多的压力,经济上的或生活上的困难以及家属心理上的负担。在透析患者这个大群体中,有患者家庭因为家中有透析病人而觉得累赘、负担从而抛弃他们的,也有家庭会因为有透析病人而更加团结和睦,为病人增加营养解决心理问题,陪他们共同渡过困难时期,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举家积极面对透析这个持久战的。因此家庭对患者从精神到物质的关心程度,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非常大。

积极处理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协调患者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减少由患者躯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引起抑郁和焦虑,是医护人员应当积极面对的问题。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出家庭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的影响;教会患者家属与患者沟通的方法,建立有效的家庭与社会支持,使患者获得更多来自家庭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使患者能够在最困难的时候情绪稳定,帮助患者渡过开始接受透析治疗的难关。在血透治疗间期,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解决社会、家庭中的问题。

(四)精神状况

尿毒症的透析患者存在以下心理问题:①对自身健康状况及能否康复的担心;②对治疗环境的陌生及体外循环的恐慌;③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④对其治疗费用不足的担心;⑤对其他患者的病情恶化的悲观。

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还取决于发病前的个体性格、家庭友人支持的程度以及基础疾病的病程等,心理问题会绝对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透析病人心理压力的原因有很多,饮食、液体摄入及药物使用方案、透析操作、疾病、失去工作、自由及寿命、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等。大约10%住院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心理疾病,这个人群中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常被低估,透析患者发生的最重要心理问题为抑郁、痴呆、药物和乙醇相关性病变焦虑及个性改变。

抑郁是现今社会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对于透析病人通常是对现实生活、外来威胁及理想毁灭的反应。临床表现包括持续的压抑心情、自卑和失望。病人主诉失眠、食欲缺乏、口干、便秘及性功能减退等,体征无特异性。具有关报道显示每500例透析患者中有1例会自杀,一次或多次企图自杀的患者更多。此类人群自杀风险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痴呆和精神错乱状态,可能与并发症的疾病有关(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败血症或低血糖),也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如脑血管病)或者与治疗或营养药品的使用有关,饮酒或者戒酒,或透析过程也有相关可能性。从医疗上保证这些患者获得最有效的透析(通过修订透析处方、透析剂量参数及控制重复循环程度)维持最佳营养状态及防治进展性神经系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慢性疾病患者容易产生愤怒情绪,不合作行为,对这种行为的应对方法是聆听患者倾诉,努力理解,从言谈中了解信息,从家庭、工作环境中寻找不合作行为的答案。在透析单位工作的医护人员要理智对待突发事件,必要时忍耐避让,避免刺激患者,防止危害事件的发生,并且也要保护好自己和其他患者不受伤害。对于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和表现出不合作行为,和可能对其他患者或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行为,应当进行危险评估,咨询精神病科医师并争取其协作是非常有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