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工作性质
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是人工控制系统,也就是在科主任掌管全局负责医疗、教学、科研下,护士长分管护理、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以及具体事物的管理与协调工作。由于血液净化中心的特殊工作性质,因此工作结构区别于其他临床科室。血液净化中心重要的结构因素分为医疗团队、护理团队、技师团队、工勤人员组。各团队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但是工作的内容和分工不同,团队间的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体制上医师或技师不归护士长直接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应用血液透析和特殊净化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从治疗意义上讲医护技是对于患者进行治疗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护理团队治疗工作效果的优劣,直接反映出医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与质量。从医疗护理服务的效果来看,护理工作是对医疗工作及技术工作的反馈与制约。为了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透析治疗,保证医疗护理质量,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达到共同奋斗的目标,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长需要更多的权限,需要对医疗团队或其他团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良好的协调。
1.对人员管理的特性
(1)直接被管理人员:护士是护士长直接掌控人员。护士所进行的任何操作、护理行为均需对护士长负责。护士长应根据工作需要制订工作计划、制度、原则、操作规程,制订护士素质提高与技能培养计划,制订新人技术培训和高年资护士继续教育规划。制订护理工作质控考核标准及方法,进行阶段护理工作考核。评估工作计划制定的有无偏差,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等。护士长应对护士工作的质与量进行评估,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应有效利用激励机制和经济杠杆,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建立团队中努力工作的氛围。护士长应当是严格遵守工作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掌握工作原则,成为护理工作的典范,规范护士全心全意做好护理工作。
(2)间接管理人员:护理员、卫生员在工作范围或技术上受护士长管理,工资关系由于医疗体制的改革,隶属于服务公司等关系单位。由于工作质量的优劣受到护士长的评价,从而影响工资或奖金收入的高低,因此间接起到管辖作用。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的护理员工作仅仅从事和学习简单的生活护理,如正确搀扶患者进出透析室,帮助维持秩序,为患者准备就餐和饮水等,此外还在护士长的安排下,做些医用耗材的准备或出入库的存放、床单位更换消毒等工作。卫生员仅仅从事卫生的清扫、擦拭工作。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分清不同区域的卫生清扫方法,以及进行医用垃圾运送处理,在杜绝医源性污染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护士长在工作中应随时注意他们的工作状况,评价工作质量,特别是把握卫生安全措施的实施,防止医源性污染的发生。
(3)直接协调人员: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治疗工作中,护师与技师是合作伙伴。由于技师负责机器设备的使用调试、维护和管理,护士负责各类血液净化机器的操作,因此,在工作中不能截然分开,但工作性质又迥然不同。在日本具有国家资格认定的透析技师拥有为患者穿刺、接血、回血的技能和权限。我国目前尚无透析技师学院(校),透析技师大多是从理工专业转行过来的工程师或技师,缺乏血液净化专门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目前常年工作在血液净化医疗机构的技师们能够熟练的进行血液净化设备的操作,掌握了对患者的接血和回血技术,但是,技师们仅持有经过考核被认可的资质,没有国家权力机构的统一考核和颁发的透析技师专业证书,对患者的直接操作缺乏国家的认可。同时,大多缺乏医学方面的正规教育,在医学知识的拥有上与医护人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也有从护理队伍转行过来的一些技师,持有医学知识又缺乏机电等理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患者治疗方案不同或血液净化的方法要求不同,常常需要护士长直接与技师协调沟通。在个体透析治疗方案问题上,技师应按医嘱进行透析液调配或机器调整,配合护士的工作。在安全层面上和消毒隔离等问题上,护士长有随时监管之责。
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的医师团队负责患者的医疗问题,与护理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护士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合作伙伴,是治疗方案的引领者。在治疗工作中护士要严格遵从医嘱,保持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无误。对患者状况的观察信息要及时向医师反馈,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患者的治疗安排、病情的变化、特殊情况的发生以及血管通路的建立等诸多问题,护士长都会从整体工作出发,直接与医师进行沟通和协调。
2.财力与物力管理特点 血液净化的医疗机构无论大小,均具备人员结构层次多,物资使用出入量大的特点。护士长的管理职责均应该包括财(奖金分配、成本核算)、物(固定资产、医疗耗材、办公用品)管理,对财力物力建账,进行科学管理与合理应用,掌控血液净化中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财力管理:财力管理是护士长对医疗消耗品、药品、医用物资的使用成本和办公用品、水、电、资源的利用所产生的耗材成本等,进行统计核算和掌握,并进行医用耗材预算和规划物品的请领。从经济利益出发,尽量节俭日常非必要开支,降低使用成本。对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医疗护理治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创收等进行统计核算,按医院规定的奖金比例进行奖金测算,按照工作分配量及工作质量、工作效果进行系数划分,对奖金分配进行测算。为了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进取精神,尽可能对员工为集体创收的效益进行统计和比较,根据按劳取酬原则进行分配,建立激励机制和制定奖惩细则。
(2)物力管理:物力管理分为两方面。①对中心的家具、办公器材、电器产品、被服、用具,医疗器具、仪器、设备、耗材等全部进行分类建账,并建立库房,定期清点统计,对耗损和请领物品进行出入的平账。②从业务上进行医疗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更新预算筹划和对医疗设备运转状况、维修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如透析机有无定期消毒、酸洗、有无定期检修。透析液及透析用水有无定期检测,报告依据是否妥善保存。为了保证医疗安全,护士长应制订督查计划,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医疗设备检修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制订和强化管理制度,将职、权、责分清。
3.时间与信息管理
(1)时间管理:护士长所制订的任何计划都应该具有时间性,没有时间限定的计划是空想,即便付之行动的计划也会流失。在工作中应根据要做工作的性质和预测未来情况变化,科学的计划时间,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短期任务目标或长期工作的任务目标,制订执行方案和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组织实施。在计划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取得最佳治疗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在计划制订之时,应该同时规定出评价计划,以及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的时间段和方法。在执行计划的同时,及时控制时间和掌握情况,纠正目标的偏离,使被管理者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信息管理:在工作中应当注意组织收集、保管和整合资料及信息。信息管理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往往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业务成就密切相关,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不注意资料的保管和收集,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给后人留下完整的可以说明问题和借鉴的东西。日常工作中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是医护人员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中,留给后来人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借鉴、工作成果、先进方法技术的提示与启蒙。护士长对资料的管理,包括制订资料收集、整理和保管的制度,制订对科研资料的保密制度;对长期使用资料的保管进行检查,对重要资料信息的收集保管状况和保密措施进行及时检查。对医院或国家利益有重大影响的科研资料,以及被定为密级的重要资料的保存,应当存放在医院档案室。提高法律意识,防止重要资料遗失和泄密。
(二)管理工作方法
1.制订工作目标,确定实施方法 根据工作任务,制订明确工作目标,使护理团队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范畴,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目标就是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减轻他们的痛苦,使患者恢复和保持相对的健康状态,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长期透析生活的护理支持。护士长要实施目标管理,一切围绕工作目标进行。
在确立工作目标后要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法。无论行政管理或业务管理在计划决策时都要进行切实的可行性分析。一定要注意将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结合,内外因素综合分析实现方案最优化;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加以分析,在不能兼顾情况下,应当舍去眼前而顾长远利益;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兼顾时,要以局部服从整体利益。领导者应当站得高看得远,全面地分析问题,决策千里。
2.科学管理、分工明确、规范工作、责任到位 在大量繁杂的管理工作当中,护士长要抓主要工作。监督护理规划的执行和落实,监督和检查护理质量护理水平,监督和检查医疗安全措施的落实,抓护理科研工作。重要管理工作要亲力亲为,占主要工作时间的60%~80%。护士长应当知人善任。在不同工种的多团队配合共同完成工作情况下,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科学分解工作和完善工作制度,恰当的将部分管理工作分配给组长,责任到人,这样的一般管理占工作量的20%~40%,既可以培养骨干的管理能力,又可以增加信任感。如考勤管理、库房管理、物品清点、临床教学、消毒隔离、规范操作管理等,根据骨干的工作能力,委以相应的责任,护士长从全局把握放手不放眼。护士长应制订护理工作目标、计划、制度及进行监督、评价标准,综合整体进行管理。
3.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进行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等思想教育,建立工作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的荣誉感。做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使员工感受到只要努力付出,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即有所得,在奖励付出的同时做到违规必究、惩罚分明,在法律和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建立制度的严肃性和建立公平公正原则。尽力解决员工困难与合理要求,维系情感链条,建立组织归属感。充分调动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使员工有成就感。通过良好的管理建立起朝气蓬勃的护理团队,和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思想教育是长期的工作不是走形式,不是一朝一夕。护士从思想的转变以致发展到行为的转变,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领导者应当允许属下犯错误和改正错误,应当以仁者之心善待他们。
4.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在技术操作、护理质控、业务管理方面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应当以卫生部的2010年《血液净化操作规程》(SOP)为行动指南,严格进行血液净化中心规范化建设。组织团队学习上级新的政策、方针、制度、法规,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监督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使工作者和监督者均有章可循。要领导团队按计划有序的进行工作,按计划实施、督察、评价、改进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避免时紧时松。做到执行到位,管理到位,督查到位、奖惩到位。建立工作作风严谨,有组织有纪律,特别有工作能力的护理集体。
5.将有序性原则应用于工作决策和管理实践中 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长工作的安排要注意有序性。注意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注意空间排列秩序和时间运行秩序。合理安排患者就医和工作秩序就是管理有章法,要使医疗、护理、技师等各个团队间密切地配合,形成治疗功能谐调的运作链条。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减少护理组与组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的摩擦,使他们所处的位置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工作有序性的提高可以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守其责、提高工作效率,维持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分析各团队间、护理组间的关系,掌握系统联系程序就可以自觉地对事物进行管理,将有序性原则应用于工作决策和管理实践中,运筹帷幄的完成大量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三)护士长应具备的品质与领导艺术
护士长是护士的聚焦点,护士长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气质风度影响周围的一片人。护士长应当成为护士的典范,在品质上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在形象上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在作风上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在工作上指挥有序、机智敏捷;在技术上全能熟练、为人师表;在接人待物上热情诚恳、干脆利落,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行为的感召力。护士长是最基层的领导,切忌把自己凌驾于护士群体之上脱离群众,应当如鱼得水工作在群体之中。管理者应具备优秀的品德、技能,培养自己精湛的领导艺术和良好的自控能力。应当具有自我提高的学习能力,和在金钱、荣誉及利益面前的廉洁自律能力,走人间正道,堂堂正正的做事,实实在在的做人。在管理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在护理小组中组长对3~5人之间工作管理是情感管理。
感情维系护士间工作的关系,虽然有工作职责的约束,但是感情好护士们便会在工作中互相帮忙,生活上互相照顾,工作中出现问题一起商讨共同应对。与别组之间从护理服务到护理质量往往进行暗中的切磋,对护理任务能够较好的完成。但出现差错有时会发生隐瞒,如果不是从其他渠道,往往不易反映到领导面前。如果护理小组中感情不融洽,护士们工作间的相互配合差,以各个护士个体应对患者,缺乏工作互补,产生的护理质量高低不齐,并且发生问题很快会相互反映到领导面前。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情感维系情况,是人性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血液净化医疗机构中以小组为单位,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护理工作层面中的普遍现象。
护士长面对的是所有多个小组的管理,光靠情感管理很难控制,需要情义加制度。在情感管理向制度管理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不满情绪,因此,一定要制度到位有章可循,管理才能到位。要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情感的亲疏,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能使大家心服口服。在管理中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是保证集体凝聚力的关键,也是使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公平才能使各路英豪臣服在纪律之下。以制度职责规范行为是最重要的管理方法,领导充分运用制度管理,才能长治久安,做好护理的管理工作。
2.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合理安排工作和关心护士 在工作中既要有工作原则,又要以人为本的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允许的范围内和职责之内,体谅和关心下属,解决她们的实际问题与合理要求,使她们能够安心并积极工作。诸如托儿问题、上班距离较远问题、家庭负担或健康问题等。
国家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h、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h的工时制度。在每周40h的工作时间内,根据工作需要和下属的实际问题,可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段,对真正存在实际困难的护士给予适当的关照,可以体现领导的关心。在国外,日本护士可以根据自己个人情况选择工作时间段和工作时间,只是所得的报酬不相同,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在管理中,当下属身体不适要求休息时,可以不必主观评价下属的体力可否工作,而忽视护士自身的感受。不要以“你不发热应当坚持”为理由强迫其继续工作,表现出对人权的不尊重。在经济所得与工作相关的今天,下属会很清楚评价自己的体力对于工作的承受力。如果不顾下属的感受硬性安排工作,虽然也能够完成工作,但是会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因体力不支或心理原因发生差错或事故。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增加群体的离心力。对护士带病坚持工作应当进行安全评估,一位护士感冒没有休息,虽然戴口罩,因为与同事共同工作、进餐、沐浴引起了6~7个人先后感冒,还传染了患者,影响了集体的工作力。因此应当正确对待和客观评估护士休假,以工作和患者为原则,以人为本进行处理。在工作中还应当关心护士注意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使用安全医疗器材,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充分的保护耗材。在从事血液净化工作的护士每年两次做乙肝、丙肝标记物检查,必要时提供乙肝疫苗,并且防止针刺事件的发生。
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既要考虑护士的体力合理分工,还要评估护士的工作能力委以任务。人的体力有强弱、能力有大小,要量才而使用才能保证工作质量。超出体力和能力范围的工作量是难以很好地完成和保证护理质量,正所谓萝卜多了不洗泥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护士的体力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可以逐渐适应,能力是在工作中培养出来的,需要时间与精力。应当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满负荷运转,使下属无暇相互探讨工作之外的话题,把整个的工作时间用于工作和考虑工作。但是工作量应有限度,不应无限制附加工作使护士过劳。并且关注和减轻护理职业压力,防止工作冷淡、情绪倦怠,在满负荷工作完成后可以组织业务学习。因此工作量的分配原则应当是确保护理质量和完成护理任务,科学的进行合理分配并与按劳取酬分配原则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领导主张。
3.以制度规范约束护士行为,注重人的教育与管理 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培养下属的事业心、工作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用规章制度约束护士行为,使他们把工作职责当做自己工作中的灵魂,为了完成护理事业的共同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克服困难,圆满完成护理任务。培养他们相互协作的精神,建立工作互补机制,创造和谐、友善的工作环境和能够相互支持的集体,使大家在这个集体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对工作中犯错误的护士,要教育从严,处理适度,要使他们真正懂得工作失误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规避方法,防患于未然,自觉地维护集体的荣誉。总之,教育与管理是提高护理团队思想素质与技术素质,保持团队优秀品德,建立高质量护理团队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护士长应当是因材施教、良好沟通的典范。
4.人才培养重在智能的开发不搞形而上学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清醒的工作头脑,灵活的应对各种情况的机变能力。对患者进行的各项治疗都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因盲目的施为所产生的差错和失误,提高工作的主动性。血液净化工作的复杂状况要求护士在坚持工作原则基础之上,头脑灵活的正确应对患者的各种情况,进行准确无误的各种治疗操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教育中要注重智能型护士的培养和开发,不能搞形而上学。血液透析治疗中血液在体外循环和机器运转情况下会发生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切忌由于教育方法的缺陷使护士头脑僵固,缺乏机变,无论何时何事何种条件下永远套用一种模式。在复杂的患者应对、病情应对和治疗操作的突发事件中,缺乏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和能够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即能力。因此,工作中需要教育下属在工作实践中以护理理论指导具体的护理实践,在掌握工作原则基础上寻求符合实际的更好的工作方法,不断提炼护理技术和提高护理质量。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往往适用于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工作。即使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方法,在实施中也会遇到特殊情况。要使下属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正确的标准的道理,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提高,从而提高护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
5.将操作技能管理与技术质控工作落在实处 操作技能管理与技术质量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保证治疗安全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长应当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和指导血液净化操作等各种治疗方法及操作规程,监督操作,培训和考核护理技术,保持护理技术的先进性和工作中日常操作技术的正规性。完善指控制度,规避医疗护理风险。制订治疗核对制度、差错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建立监督防范机制。同时血液净化机构从管理方面也应当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制订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管理。
在技术管理监督质控的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不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是切实做好实际工作。同时,护士的服务质量与操作水平能够体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实实在在地做好质控和监督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管理质量,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积极应对和正确处理,保障医疗安全,保证患者的利益,保证医护的权益。
6.扶植正气、遏制不正之风,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护士长在护理团队中应当扶植正气,鼓励护士们积极进取,努力工作让患者满意。要引导团队维护集体荣誉和热爱集体,建立和团结为共同的护理事业这样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中坚力量,并依靠这些力量完成临床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创造积极进取的护理团队同时,还要建立团结友善、坚持原则的工作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使护士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旗帜鲜明的维护正义。扶植正气、遏制不正之风,是建立优良团队的重要手段,领导者对错误的行为漠不关心和姑息迁就,就是对正确行为的否定和打击,并会使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保持冷静的头脑,正确的处理工作中矛盾纠纷的问题,小中见大积极疏导下属不满情绪和纠正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诚恳正直公正的对待下属,杜绝集体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