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肠镜检查穿孔鉴定案例

结肠镜检查穿孔鉴定案例

时间:2024-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大肠疾病的安全、有效、可靠、简便的方法之一,不但可明确钡剂灌肠X线检查未能明确的病变,而且能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并对某些大肠疾病进行治疗。2.检查前3d少渣饮食,检查前1d流质饮食,检查日上午禁食。检查前晚泻药清肠或清洁灌肠。1.穿孔 发生率为0.11%~0.26%,最常见为乙状结肠穿孔,结肠穿孔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大肠疾病的安全、有效、可靠、简便的方法之一,不但可明确钡剂灌肠X线检查未能明确的病变,而且能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并对某些大肠疾病进行治疗。广泛开展此项检查,可提高早期大肠癌的发现率,还能对癌前期病变和大肠息肉及时治疗。

【适应证】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便秘、腹痛、腹胀;

3.钡剂灌肠发现有异常;

4.不能排除大肠或末端回肠的肿物;

5.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6.某些炎症性肠病须做鉴别和确定累及范围及程度;

7.大肠某些良性病变为除外恶性变;

8.大肠息肉和癌诊断已明确,为了除外其他部位有无伴发性病变;

9.行结肠镜下治疗;

10.大肠某些疾病药物治疗的随访;

11.大肠癌手术后,大肠息肉摘除后随访;

12.大肠肿瘤的普查。

【禁忌证】

1.疑有大肠穿孔、腹膜炎;

2.严重心、肺、肾、肝及精神疾病;

3.多次开腹手术或有肠粘连者,应慎行结肠镜检查;

4.妊娠期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

5.大肠炎症性疾病急性活动期为相对禁忌证;

6.高热、衰弱、严重腹痛、低血压者,最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结肠镜检查;

7.不合作者及肠道准备不充分者为相对禁忌证。

【术前准备】

1.收集病史,介绍“患者须知”,争取患者配合;

2.检查前3d少渣饮食,检查前1d流质饮食,检查日上午禁食。检查前晚泻药清肠或清洁灌肠。现在有更简便的清肠方法,可根据不同要求按说明书使用。

3.准备好结肠镜、冷光源、活检钳、注射针、圈套器、高频电发生器、细胞刷、吸引器、润滑油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

分非透视下及透视引导下双人操作或单人操作法。

1.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做肛门指检,除外肛门狭窄和直肠肿物。

2.循腔进镜是结肠镜操作的基本原则,即视野中见到肠腔才能插镜,否则要退拉一下再找腔。

3.进镜中常有几个急弯肠段,如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脾曲、肝曲;找肠腔如有困难,可根据见到的肠腔走行方向行滑行插入,一般滑行插入20cm左右即现肠腔;如滑进很长距离仍不见肠腔,应该退镜另找方向再插镜。

4.插镜时应该无明显阻力,若有剧烈疼痛,切忌盲目滑进和暴力插镜。

5.在通过急弯肠段后,有时虽见到肠腔但仍不能进镜,相反有时会退镜,这时要退镜并钩拉取直镜身、缩短肠管,使结肠变直,锐角变钝角,再通过。若插入仍有困难,可改变患者体位或腹壁加压,避免传导支点和阻力的产生。

6.整个插入过程要尽量少注气多吸气。

7.一定要在视野中见到回盲瓣和阑尾口才能认为镜端已抵达盲肠,插入成功。

8.必要时可通过回盲瓣插入回肠末端20~40cm。

9.结肠镜观察和治疗应在插入内镜时就开始,但重点应在抵达盲肠后退镜时进行,应按先近端后远端的顺序进行。

10.见到阳性病变应取活检组织2~4块,立即放入4%甲醛(10%福尔马林溶液),并贴好标签。

【注意事项】

1.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部压痛,若无异常,10min后即可离去。

2.若有腹痛、腹胀、肝浊音界消失,应立即做腹部X线透视,如膈下有游离气体即为消化道穿孔,应立即外科手术。

3.书写报告单,应详细描述阳性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形状等,并解释检查结果。

【并发症】

1.穿孔 发生率为0.11%~0.26%,最常见为乙状结肠穿孔,结肠穿孔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腹腔外穿孔一般不须手术,予以禁食补液,抗感染治疗,1~2周后穿孔会自行愈合,腹膜后及皮下气肿可自行吸收。

2.出血 发生率为0.07%,大部分经镜下止血和保守治疗可获痊愈。

3.浆膜撕裂 也称不完全穿孔,较少见,一般不须特殊治疗,会自行愈合。

4.肠绞痛 一般为检查刺激所致,无特殊意义,能自行缓解。

5.心血管意外 结肠镜检查对心血管影响极其轻微,原有严重冠心病或心律失常者应慎重施行。

6.呼吸抑制 大部分与术前应用镇静或麻醉剂有关,一旦发生应立即复苏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