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身骨显像对于各种骨显像的使用方法

全身骨显像对于各种骨显像的使用方法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身骨显像是骨显像最常用的显像方式,它一次显像就能显示全身所有骨骼情况。由于全身骨显像的这一特点,非常有助于临床了解骨骼疾病的全身病变特点和分布特点,发现隐匿病灶,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系统的影像学依据。如因特殊原因所给显像剂的剂量低于上述剂量者,须适当延长采集时间,以弥补由此造成的计数率减低。

全身骨显像是骨显像最常用的显像方式,它一次显像就能显示全身所有骨骼情况。由于全身骨显像的这一特点,非常有助于临床了解骨骼疾病的全身病变特点和分布特点,发现隐匿病灶,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较为系统的影像学依据。

【适应证】

(1)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骨转移灶,治疗后随诊。

(2)评价不明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3)已知原发骨肿瘤,检查其他骨骼受累情况以及转移病灶。

(4)临床怀疑骨折。

(5)早期诊断骨髓炎。

(6)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7)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8)骨活检的定位。

(9)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10)探查、诊断骨、关节炎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11)评价骨病变治疗后的疗效。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

1.患者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静脉注射显像剂后,嘱咐受检者多进饮料,成年人在注射显像剂后2h内饮水应达到500~1 000ml,检查前先排净尿液,以减少膀胱对图像的影响,注意不要让尿液污染患者的衣物和身体。请患者摘除金属物品。因疼痛而不能卧床者,先给注射镇痛药物。

2.显像剂 骨显像剂以含P-C-P键的磷酸盐化合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有99mTc-MDP。它在体内较为稳定,血液清除率快,骨摄取迅速。成年人使用剂量555~925MBq(15~25mCi),体重高的患者可酌情加量;儿科患者剂量按9.25 MBq(250μCi)/kg计算,最小剂量不应低于74MBq(2mCi)。如因特殊原因所给显像剂的剂量低于上述剂量者,须适当延长采集时间,以弥补由此造成的计数率减低。显像剂使用方法为静脉注射。

3.显像方法 全身扫描和全身分段显像在静脉注射显像剂后2~5h内进行,必要时可在18~24h显像;肾功能正常的婴幼儿骨显像剂从软组织中的清除较成年人快,显像可在静脉注射显像剂1.5h后进行。

(1)仪器条件:γ照相机或SPECT仪,配置低能高分辨准直器,或低能通用型准直器。

(2)显像条件:能峰为140keV,能窗窗宽20%,使用全身采集软件,采集矩阵256×1 024(全身扫描),或256×256(全身分段显像)。显像方式有二:①全身扫描。扫描速度为10~20cm/min左右;②全身分段显像。每个部位采集2min以上,采集完毕后拼接成全身图像,或对图像分段拍片。图像采集时,探头应尽量贴近患者,设备条件允许下,可使用体表轮廓跟踪技术,以提高图像质量。

(3)体位:患者仰卧于显像床,全身显像的常规采集体位为前后位和后前位。尽量让患者感觉舒适、放松;患者的左右肢体和躯干位置应尽量保持对称;双手五指分开平放。根据需要和病情,患者及图像采集可以采用其他体位。

【注意事项】

(1)注射显像剂后2h内患者饮用足够的水。

(2)避免尿液、显像剂对患者体表的污染。如发现已经污染,应先清除后再显像,或做断层显像予以鉴别。

(3)显像前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防导致伪影。

(4)近期使用钡剂者,患者须将钡剂排出后再约检查。

(5)在显像过程中让患者放松平躺,不得移动躯体。

(6)显像前患者排空小便。对因病不能排空小便者,如诊断需要,条件许可,可在显像前给患者导尿。

(7)对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严重水肿患者,如图像质量差,根据需要,在条件许可下可适当推迟显像时间,以等待显像剂从软组织中排除,提高骨和软组织对比度。

(8)对于因各种原因全身显像无法清晰展示的病灶,可采用局部显像或(和)断层显像以提高图像分辨率和质量,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和局部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