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肠通过时间测定

小肠通过时间测定

时间:2024-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肠通过时间测定是了解小肠运动功能的较好方法,是测定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食物从十二指肠到盲肠的通过时间。各ROI计数必须进行衰减校正和衰变校正,在显像过程中患者身体不要旋转,体位应保持一致,探头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也应保持一致。

小肠通过时间测定是了解小肠运动功能的较好方法,是测定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食物从十二指肠到盲肠的通过时间。利用与胃排空时间测定相同的原理,将不被胃肠黏膜吸收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食物摄入胃内,经过胃的蠕动排入肠腔,在体外用γ相机或SPECT连续观察食物由胃进入小肠、排入结肠的整个过程,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小肠通过时间和小肠残留率等参数,以了解小肠的运动功能。

【适应证】

(1)小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假性小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腹泻等。

(2)平滑肌源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等。

(3)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4)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药物治疗前后疗效的观察。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

1.患者准备 隔夜禁食(至少8h以上)。

2.试餐制备 37~74MBq(1~2mCi)99mTcSC或DTPA,加入到120g鸡蛋中搅匀,在油中煎炒至固体状,夹入两片面包中备用。

3.采集条件

(1)采用低能通用型准直器,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128×128或256 ×256,使胃、小肠和结肠均在探头视野中。

(2)患者在预先统一的时间空腹服用试餐,要求在5min内吃完。显像时,患者仰卧于探头下,从进食开始计时,在第1h内每15min采集1帧,每帧采集60s;在第2~4h每30min采集1帧,直到80%的试餐进入结肠。

(3)采用ROI方法分别画出胃区和结肠区ROI,计算出每帧图像中各ROI计数,经衰减校正和衰变校正后,画出胃排空和结肠填充的时间-放射性计数曲线,用平均小肠通过时间法(结肠半填充时间-胃半排空时间),或用反卷积分法按公式:h(t)=r(t)*e(t)计算出小肠通过时间。

h(t):小肠通过时间;r(t):结肠填充时间;e(t):胃排空时间;*:代表反卷积。

【注意事项】

(1)各ROI计数必须进行衰减校正和衰变校正,在显像过程中患者身体不要旋转,体位应保持一致,探头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也应保持一致。

(2)由于在小肠与结肠之间、胃与结肠之间存在着重叠现象,测量结果尚须进行重叠校正。

(3)试餐的组成、采集过程等因素对结果均会产生影响,因此各单位应严格控制检查条件,并建立各自的正常值。

(4)在显像的前几帧,可较好画出胃的轮廓;在显像的后几帧,可较好画出结肠的轮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