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发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标记的发光物质通过氧化反应获得能量,处于激发态,当返回基态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其发光强度与被测物质浓度相关。用于标记物的化学发光物质有:①氨基苯二酰肼类即异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如氨基己基乙基异鲁米诺(AHEI)、氨基丁基乙基异鲁米诺(ABEI)、半琥珀酰胺、硫代异氰酸等;②吖啶酯类;③苯酚类化合物;④咪唑类;⑤芳基草酸脂类。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吖啶酯类。吖啶酯(acridinium ester)是一种三环有机化合物,在碱性介质中易氧化,其氧化过程经历多价键的断裂,经过一个二氧酮的中间体,产生一个电激发的10-甲基吖啶酮,当它回复到基态时在430nm处释放出光子。吖啶酯的特点是:①分子量小,因而对被标记物的空间位阻小;②发光反应快速而强烈,背景噪声低;③直接发光,无需酶催化,反应时间短,误差小;④受pH和温度影响小,检测精确度高;性质稳定,试剂保存期长。
现以Bayer公司的ACS-180检测系统为例加以说明。
【试剂盒】
1.校正试剂 参见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2.吖啶酯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由于在碱性条件下水溶液中存在有内源性过氧化物,可使发光化合物缓慢地失去活性,故标记物应保存于pH 7.0以下。
3.抗体包被的顺磁性固相微粒 是以三氧化二铁为核心的聚苯乙烯颗粒,直径1~2μm,特点是表面积大,可吸附大量抗体;均匀地悬浮在反应体系中,类似均相反应,可有效提高反应效率。
4.试剂1 0.5%H2O2,0.1mol/L HNO3。
5.试剂2 <0.25NNaOH。
【检测步骤】 全部试验过程均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上按预设程序自动完成,整个检测过程用时20min左右。步骤如下:
(1)待测标本或校正试剂+吖啶酯标记的抗原或抗体+顺磁性固相抗体。
(2)37℃温育一定时间。
(3)磁场作用于磁性微粒使之沉淀。
(4)吸去上清液,除去未与固相抗体结合的游离抗原和(或)抗体。
(5)洗涤磁性微粒2次。
(6)加入试剂1。
(7)加入试剂2,使吖啶酯氧化处于激发态后回复基态,并发出光子,整个过程在1s内完成。
(8)ACS,180的光度检测系统读取发光强度并经数据处理计算待测物质浓度。
【资料保存及报告要求】 参见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质量控制】 见放射免疫部分。
【注意事项】
(1)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保持管路清洁畅通。
(2)性固相微粒保存于缓冲液中,易沉淀,应在加样过程中持续旋转混匀,避免加样不均。混匀时注意不可产生泡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