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化学反应,主要反应物质包括三联吡啶钌([Ru(bpy)3]2+)和电子供体三丙胺(TPA)。在电场中的阳电极表面[Ru(bpy)3]2+和TPA可同时失去一个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二价的[Ru(bpy)3]2+被氧化成三价[Ru(bpy)3]3+,这是一种强氧化剂。TPA失去电子后被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TPA+*,它很不稳定,可自发地失去一个质子,形成自由基TPA*,这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将一个电子递给三价的[Ru(bpy)3]3+,使其形成激发态的[Ru(bpy)3]2+*。[Ru(bpy)3]2+*不稳定,很快发射出一个波长为620nm的光子,回复成基态的[Ru(bpy)3]2+*。这一过程可以在电极表面周而复始地进行,仅消耗TPA,而作为标记物的[Ru(bpy)3]2+不被消耗,因此一个[Ru(bpy)3]2+可产生许多信号光子,大大增强了信号强度。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是以[Ru(bpy)3]2+为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免疫反应(反应方式类同于其他化学发光技术)和电化学发光反应分析待测物的含量。现以Roche公司Elecsys电化学发光系统为例加以说明。
【试剂盒】
1.校正试剂 参见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2.标记抗原或抗体 [Ru(bpy)3]2+经N羟基琥珀酰胺酯(NHS)化学修饰后可与抗体、蛋白质抗原、半抗原、激素、核酸等各种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标记物。而且[Ru(bpy)3]2+NHS分子量较小,不易影响被标记物的免疫活性和可溶性。
3.生物素化抗体或抗原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特异性结合能力的一对化合物,一分子SA可结合四分子B,Elecsys的试剂中,抗体或抗原与活化的B结合,进而可通过B与固相微粒表面的SA结合达到分离免疫复合物的目的。
4.固相载体 固相载体是带有磁性的直径约2.8μm的聚苯乙烯微粒,将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固相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
5.其他 TPA溶液和洗涤液。
【检测步骤】 全部试验过程均在Elecsys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上按预设程序自动完成。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检测步骤如下:
(1)在试管中加入待测样品、[Ru(bpy)3]2+标记抗体、生物素化抗体,37℃反应5~10min。
(2)加入SA磁性微粒,37℃反应5~10min,反应液输入流动池,磁性微粒在磁铁吸引下迅速沉积,附着在流动池底部的电极表面,其余反应液流出流动池,完成免疫复合物和游离成分的分离。
(3)将TPA溶液送入流动池,将残存的游离成分排出流动池,使流动池中充满TPA溶液。
(4)撤下磁铁,电极通电,[Ru(bpy)3]2+与TPA发生电化学发光反应,发出的光被光电倍增管收集。
(5)经换算得到待测物浓度。
(6)向流动池中送入清洗液,彻底冲洗除去反应物,即可测定下一个标本。
【资料保存及报告要求】 参见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质量控制】 见放射免疫部分。
【注意事项】
(1)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保持管路清洁畅通。
(2)所有定标液和质控液在操作前必须在20~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