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值的计量方法
劳动过程是在自然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劳动时,劳动过程与自然过程合而为一。劳动过程形成价值,对价值的计量也就主要是对劳动价值进行计量。
人在劳动时要付出一定的劳动量,产生一定的效率。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23)商品的价值量为什么与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与人的劳动耗费的能量有关,与计量劳动价值的方法有关。
1.形成价值的劳动过程既有时间性又有空间性。
马克思认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与形成价值的劳动是同一劳动,不是两次劳动。从一般性方面看,形成商品价值的是抽象劳动,从具体性方面看,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是具体劳动。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在同一商品体中,统一在同一劳动过程中,体现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体现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统一的劳动过程是一个混沌的共象体,不仅有时间性,也有空间性即结构性,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劳动过程是包括了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诸多因素在内的一种活动,处于运动状态,是立体的。当我们说劳动过程形成价值时,一方面,是因为时间是各种具体事物运动过程与地球运动过程快慢的比较标准,过程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性,一切过程都是同一的,都可以在交换和比较中通约,它符合价值的最基本特点。另一方面,人们以时间代表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过程的均等化,事实上把时间看成为地球运动过程的一部分,看作是过程的代表,因而用时间来计量价值。把劳动过程看作价值,用时间来衡量价值,一切过程都可被时间衡量,都成为可能被实现的价值。
价值的实体是过程。过程既然不仅有时间性,而且有空间性,那么,价值就不应该只有时间这一种计量方法,而应该有时间和空间两种计量方法。马克思对此已有提示,他说:“不同的使用价值以不等的体积包含同一劳动时间或同一交换价值。一个商品如能以比其他使用价值更小的使用价值体积包含一定量的劳动时间,它的特殊交换价值就越大。”(24)商品的体积是与商品的质量、密度密切联系着的。马克思说:“劳动时间是劳动的活的存在,与劳动的形式、内容和个性无关。”(25)也就是只与能量有关。再联系马克思关于劳动转化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对于劳动创造价值不仅仅是从静态的方面进行考查,也从动态的方面进行考查;不仅从时间的方面进行考查,还从空间的方面进行考查;不仅从能量的转化方面考查,也从质量方面考查。由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所以主要论述了以劳动时间为价值计量单位的情况,对于其他问题尚未研究。
当人们舍去了过程的空间性而只把时间看作是过程的代表时,劳动过程与劳动时间就是同一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价值作为人的劳动的凝结,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劳动过程结束,才能把劳动的结果与时间相比较,得出劳动价值多或少的结论。在事物的过程作为价值被利用时,事物可能的使用价值实现为现实的使用价值,可能的价值也得以实现。
2.劳动力创造价值的方式和价值计量的方法。
(1)劳动量就是劳动时做功的能量。劳动力创造价值要支出劳动量,劳动量是什么?劳动量不是价值,但可使劳动对象转化为价值。马克思说:“劳动量没有价值,不是商品,而是使商品转化为价值的东西,是商品中的统一体,而商品作为这个统一体的表现,在质上相同,只是在量上不同。”(26)我们根据马克思的提示,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及普朗克量子论发展起来的现代物理学的新发现以及大量的生产实践,可以基本认定劳动量就是劳动力在劳动时所付出、支配和转化的能量。只有能量在质上才是相同的,劳动力只有运用能量做功,才能转化商品的存在状态,创造使用价值。劳动力运用能量做功的过程形成价值。
劳动力不仅仅是运用能量对劳动对象做功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还利用科学技术转变劳动对象形态使无用事物转变为有用事物。
在劳动力利用能量进行劳动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集中释放大量能量使劳动时间缩短,第二种是均匀释放能量使劳动时间持续延长。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会产生劳动结果,产生劳动效率。如果把劳动量看作是劳动时能量转化的量,则不同的能量利用产生不同的劳动结果和效率。
(2)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也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总价值量成正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是从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方面来理解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劳动生产率是劳动的效果即劳动产品的数量与劳动时间的比值。使用价值的效用与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用是用效率来表达的,劳动生产率高,表示使用价值的效用大,生产率低,表示使用价值的效用小。而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是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时间(参阅第四章)。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成反比,劳动生产率越高,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时间越短,单位产品所含的时间越短,在一定的时间内,劳动的成果数量越多,也就是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多。同种类的使用价值,不论其在生产时所含的价值多还是少,其实际效用价值是相同的。因而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因为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加而使总效用价值增加,从而使产品的总价值增加。例如,甲一天织2件毛衣,乙一天织1件毛衣。如果每件毛衣可穿1年,由于甲劳动生产率高,他所织的毛衣的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是2年,乙生产率低,他所织的1件毛衣可穿1年。从效用价值来说,投入劳动量大生产率高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多。
二是从能量、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方面来理解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由于劳动是一种运动,它服从一切事物运动的规律。如果劳动的一切条件包括劳动者的劳动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都相同,劳动者利用能量做功的速度在生产中表现为劳动速度。劳动过程产生一定的成果,劳动生产率是劳动速度的表达。
运用较大能量做功转变劳动对象的过程,表现为劳动强度增加。高强度的劳动,可使劳动过程加快。在相同的时间内,劳动速度越快,劳动成果越多,劳动生产率也越高。如果把原来的劳动速度看作是在一定能量基础上的劳动速度,把增大了强度的劳动看作是增加了能量的劳动,则这种现:
ΔE表示增加了的能量,m表示劳动力推动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资料的质量,ν1为原来劳动的速度,ν2为增加劳动强度后的劳动速度。在能量增加时,ν1不变,ν2增加。在劳动时,表现为劳动速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快,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劳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单一公式说明全部问题,但其基本原理是相通的。对于以上的基本原理,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
在一定的力做功的情况下,劳动过程通过一定的距离,或称路程。如果时间一定,速度快的过程通过的距离比速度慢的过程通过的距离增多。如果对价值的计量采用空间即过程长短计量法,则距离增多表示价值量增加,因而劳动量与价值量成正比。人们之所以要利用自然能源物质所产生的能量在劳动中加快转变自然事物的状态为人所用,就是因为能量利用是增加劳动量的一种方法,增加能量是为了增加价值量。
例如,甲与乙为业主丙生产毛衣。甲与乙的技术相同,用的材料、工具都相同。由于甲织毛衣时全神贯注,在相同的时间里,甲织了2件毛衣,乙才织了1件。这是因为甲投入的劳动量比乙大因而速度快的缘故。
假若在没有发现计时工具如钟表之前,人们对时间和速度的概念还不十分清楚,计量劳动效率采用距离长短的方法,业主丙以走路的办法衡量甲和乙所织毛衣的价值。当丙走出5千米后,甲已经织成了第1件毛衣。丙返回后即丙走了10千米后,甲已经织成了第2件毛衣,这时乙才织成了1件毛衣。如果甲与乙织1件毛衣所付出的能量都以丙走出一定的距离所付出的能量为标准,显然,甲付出的劳动量大。从丙所走出的距离看,他们的生产率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量成正比。甲和乙通过劳动过程,把自己的能量通过质能转化物化在毛衣中。他们消耗了自己的能量,消耗了自己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转变了毛线的存在状态,使之成为具有御寒使用价值的物品。毛衣形成的过程,成为价值。甲织2件毛衣的劳动量是乙的2倍。
马克思说:“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27)劳动力转变事物形态,是通过劳动者消费自身的使用价值,消费自身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力做功实现的。
劳动者自身的力是一定的,做的功有限,因此需要转化外部能量做功。转化的能量越多,做的功越大。在一定的时间里,劳动速度加快,过程通过的距离越长,如果用距离来表示价值,则价值增加;转化的能量越多,做的功越大,如果劳动速度一定,则过程通过一定的距离所需的时间就会延长。功若增大,不论是距离增加还是时间延长,都是价值增多,因而劳动量与价值量成正比。
价值依使用价值的存在而存在,价值增多或减少,都表现为使用价值的增加或减少,都通过劳动生产率表现出来。
上面所举例子,由于甲和乙织毛衣的效率都采用丙走路所通过的距离来表示,所以,甲和乙的劳动结果都用一定距离内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劳动生产率为单位产品中所含的距离而不是时间。
甲的劳动生产率为:
2件(毛衣)÷10千米=0.2件(毛衣)/千米
乙的劳动生产率为:
1件(毛衣)÷10千米=0.1件(毛衣)/千米
甲的劳动生产率是乙的2倍。
如果一定的能量以持续均匀的方式释放,做的功一定,劳动速度持续而均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数量也是一定的,劳动过程通过的距离也是一定的,价值量也一定。上面所举例子,如果甲织毛衣时不增大能量,做的功与乙一样,他织毛衣的速度就会放慢,在丙走了10千米乙织1件毛衣时,甲也只能织1件毛衣,甲某与乙某所创造的价值是一样的。
以上用距离的方法计量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价值与用时间方法计量的价值是一致的。现在,计量时间的工具如钟表已经普及,人们的时间观念也很强,不必用走路的方法计量劳动价值和劳动生产率。
还用上面所举的例子:如果用劳动时间来计量甲与乙所织毛衣的价值。甲织1件毛衣用了1小时的时间,乙织1件毛衣用了2小时的时间。甲所织1件毛衣的价值量只是乙所织1件毛衣价值量的一半,这与丙用走路的距离长短来衡量甲和乙织毛衣的价值量的多少是一致的。当乙在2小时内织完1件毛衣时,甲已经织了2件毛衣。甲的劳动生产率是乙的2倍,甲创造的使用价值的量是乙的2倍,其效用价值量也是乙的2倍。
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过程有快慢长短之分。通过时间,不仅可以比较具体劳动过程的快慢,也可以比较具体劳动过程的长短。这是由于过程不仅有时间性,还有空间性,所以劳动时间也可以用劳动过程通过的距离来表示。因此,具体劳动过程距离的长或短与地球运动过程抽象均等化的标准——时间的长或短相比较,就是劳动速度和劳动时间的关系。如果劳动总过程的长短即距离一定,劳动的速度和劳动时间成反比。
还以甲与乙织毛衣为例:甲织一件毛衣需1小时,乙织一件毛衣需2小时,甲的劳动生产率是乙的2倍。距离、速度和时间都与过程有关。地球运动每秒约为29.79千米,每小时约为107 244千米,地球运行107 244千米是1小时。上面的例子也可以这样说:甲在地球运行107 244千米的距离内,织了1件毛衣,乙在地球运行107 244千米的距离内,织了件毛衣。
三是从时间的相对性方面来理解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劳动时间相对缩短。如果以原有的时间计量价值,则价值相对增加。
例如,火车运输量为1 000吨,运行的距离是2 000千米,原来每小时运输速度为50千米,需要40小时。增加能量加大火车的牵引力后,运行速度加快,每小时运行100千米。运输同样多的货物,运行同样的距离需要20小时,比原来节省了20小时。如果速度提高后仍运行40小时,等于原来运输80小时。显然,增大能量可使运输的价值量增加1倍。
四是从价值实现方面来理解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生产率高的劳动通过市场实现的价值量增加。马克思对于劳动量与价值量成正比的原理有过论述:“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28)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是一种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虽然单位商品的实际价值量少,但单位商品的社会平均价值增多。例如上面所举例子,由于甲织2件毛衣用了1小时,平均1件毛衣为小时,乙织1件毛衣用了1小时,甲和乙织3件毛衣总计2小时,每件毛衣所用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2小时÷(2件+1件)=小时。甲所织毛衣实际价值每件为小时,但社会平均价值为小时。甲在1小时内所织的毛衣总社会平均价值为2×小时=1小时,乙所织的毛衣价值为小时。甲实现的价值增多,乙实现的价值减少。
马克思认为,如果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能实现,则劳动即为无效劳动,无效劳动无价值。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价值实现的界限,超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不能实现,因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就有了极重要的存优汰劣的作用。在取消商品交换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没有竞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失去了它的作用,不论以什么方式生产的产品的价值都可以得到实现,所以,出工不出力从而延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失去活力的又一重要原因。
(3)单位产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果单位产品的价值不参加社会平均,不采用相对时间标准计量,人们又不考虑产品的效用价值,则劳动生产率越高,时间一定,单位产品的价值量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降低。例如,原来1小时生产10个产品,每个产品的价值是6分钟。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1小时生产20个产品,每个产品的价值就降到了3分钟。
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从而与产品总价值量成正比的原理以及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与生活实际相符。当人们消耗大量能源物质创造价值时,社会价值量大增,单位产品价值量下降。
3.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人们利用能量创造价值量的多或少,通过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多或少表现出来,通过劳动生产率表现出来。人们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要千方百计地转换自然能量,想方设法利用自然能量,对能量的利用成为人们价值创造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虽然说增加能量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仅仅是增加劳动量的结果。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劳动量、科学技术、过去劳动的积累、自然生产力、劳动的熟练程度、分工和协作等等因素都可影响劳动生产率。在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诸多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重要:一是增加劳动量,增加做功的能量;二是采用一定的科学技术。由于在人的天然能量一定的情况下,利用其他事物的天然能量也需要采用科学技术。所以,归根到底,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劳动,可使劳动速度加快,在一定的时间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劳动产品增多,总价值量增加,使单位产品所含的劳动时间缩短。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采用加大能量的方法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使劳动生产率得到双倍的提高,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有人可能疑问:增大能量可使价值量增加,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如果时间一定,不增加劳动量仅仅是采用科学技术也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价值量还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如果是,则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又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不是一种矛盾?
如果时间一定,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总价值量增加,使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这与增加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总价值量增加,使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的道理是一样的。一是如果时间一定,因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用价值数量增加。使用价值数量越多,以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计量的价值也越多,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但单位产品的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是如果使用价值增多,其效用价值也随之增多,虽然单位使用价值的生产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使用价值的数量与效用价值成正比,总价值量增加。三是如果用相对时间来理解价值创造,则生产率高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比以原时间为衡量标准所创造的价值量增加。所以,人们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把加大能量和运用科学技术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增加使用价值总量,从而增加价值总量,又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由于劳动速度越快,劳动生产率越高,价值增加得越多,所以,人们拼命增加能源投入,拼命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目的是为了增加价值总量,增加价值实现量。因为社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都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人们才会把劳动生产率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里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会强迫工人进行高强度劳动。他们会把劳动额定得很高,会把生产流水线设计得很快,让工人没有喘气的工夫,甚至连上厕所、吃饭的时间都被挤占,这种劳动损害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他们的生命价值。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的财富是为了自身的需要,所以会以自觉的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的一句名言是非常经典的:“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出来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9)如果说以前我们对这句话体会不深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苏联共产党政权垮台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有人可能说,时间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现象,价值只是人们对有用事物同一性的一种说法,二者不能等同。因此,以上关于劳动价值的情况不适用于哲学的普遍价值。
产生这种疑问,是没有理解价值与过程的关系。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有过程,每种事物的过程都是运动的过程,其长短都要与地球运动过程相比较。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过程的抽象均等化是时间,而劳动也是一种运动过程,也要与地球运动过程相比较,劳动过程的快慢需要用时间来衡量和表示。我们把依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这种实际存在的抽象均等化称之为时间,用年、月、日、时、分、秒来表示,把有用事物的过程抽象称为价值,用货币符号元、角、分来表示,这是对有用事物之间进行交换时关于量的比较。因为时间概念如年、月、日、时、分、秒和价值概念如元、角、分是同源的,所以时间才成为价值的计量单位。共性的抽象具体可以因不同目的而有不同的用法。不论什么事物,只要它进入了人们的有用视野,它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
4.光速时间标准与价值计量。
由于光速运动过程与地球运动过程均等化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采用光速时间价值标准并不抛弃传统的地球时间价值标准。采用光速时间标准计量价值,与传统时间计量价值方法的最大区别是把时间与距离同体化。因为光速是恒定的,因而时间变量与距离变量就有了固定的关系,知道了时间就知道了距离,知道了距离也就知道了时间,只要时间增加1秒,距离就增加30万千米,或者说光运动了30万千米,就是时间经过了1秒,体现了过程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因为任何事物的过程都有时间性即顺序性和空间性即结构性两种表现形式,所以任何事物的价值都可用时间和空间两种方法来计量,采用光速时间标准,可使这两种价值计量方法的使用更灵活、更方便。
采用光速计量价值,也为价值计量进入微观领域提供了可能。价值的计量更为精确,成为信息时代衡量价值的普遍方法,人们不是用“时、日、周”而是用“秒、纳秒(10-9秒)、阿秒(10-18秒)”等时间单位来计量价值。
速度是由能量决定的,所以,光速价值标准使速度、距离、能量、质量、能量做功、质能转化等等的特征显露。能量可使价值量增加可能是要素价值论者产生迷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素价值论者忘记了能量必须要经过人的劳动,才能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转化为有用事物,而能量不在人的控制下转变符合人的需要的无用物为有用物只是特殊例外,人通过劳动把特殊变为普通。
采用光速时间标准,是人们价值创造的现实需要,也可促使人们加快价值创造速度。价值创造的速度越快,创造的价值也越多。例如,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为29.79千米/秒,是地球在1秒钟内运动了29.79千米,或者说地球运动29.79千米就是1秒。假若把光速30万千米/秒作为衡量事物过程快慢的标准,也就是说只有达到30万千米才是1秒,那么,地球公转速度要增加约10 070倍才算1秒。若以秒来计量价值,则我们现在的农业、工业很多产品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只有诸如网络经济才采用光速标准来计量。有些领域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秒”的价值的。比如人造飞船1秒钟就要飞行将近8 000米的路程。如果忽略了这1秒钟,就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采用光速计量价值,也使价值的代表——货币发生质变,人们必须采用流通更方便、本身价值更低的物质代替纸币。现在的电子货币就是这种变化的现实反映。
采用光速标准来衡量其他事物运动过程,则劳动速度越快,创造的使用价值就越多。反之,创造的价值就越少。现在的世界,处于工农业、服务业经济向光速经济转变的时代,人们大多采用传统时间和光速时间两种标准计量价值,这增加了人们对价值问题认识的难度。但是,有一点人们是认识得较为清楚的,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财富创造的速度会大大增加。而价值是使用价值多或少的量度,使用价值增加,价值也必然增加。这与劳动量与价值量成正比的规律相吻合,也与现存世界价值量的增加与积累程度增加相吻合。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缩短,它不仅影响价值创造,也影响价值实现。
【注释】
(1)《新消息报》2007年12月10日第24版。
(2)《韩非子·五蠹》。
(3)《价值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卫兴华,《理论动态》,总第1618期(2003年11月30日)第18页。
(4)《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90页。
(5)《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90页、112页。
(6)《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90页、112页。
(7)《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三卷,第925页。
(8)《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三卷,第924页、728页。
(9)《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 0 0 4年1月第2版,第三卷,第9 2 4页、7 2 8页。
(10)《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50页。
(11)《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35页。
(12)《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07页、215页。
(13)《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07页、215页。
(14)《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194页、221页、214页。
(15)《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194页、221页、214页。
(16)《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194页、221页、214页。
(17)《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07—208页、208页、211页。
(18)《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07—208页、208页、211页。
(19)《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07—208页、208页、211页。
(20)《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199—200页。
(21)《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04页、第216—217页。
(22)《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204页、第216—217页。
(23)《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53—5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第十三卷,第26页、18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第十三卷,第26页、18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4年12月第1版,第二十六卷ⅠⅠⅠ,第145页。
(27)《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49页。
(28)《资本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一卷,第370页。
(29)《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第四卷,第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