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驿站长》

《驿站长》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普希金的《驿站长》,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一直被看作小人物主题的滥觞之作。主人公——可怜的驿站长维林博得了无数读者的同情。驿站长生活唯一的喜悦就是他的人见人爱的宝贝女儿杜尼娅,不可否认,女儿的离开造成老人抑郁而死。这个被父亲称为迷途羔羊的女儿直到维林去世后才回家探望。而小说中驿站长见到女儿后,回到家愈加郁闷,以酒消愁,渐渐憔悴老去,以致抑郁而死。听到父亲的召唤从屏风后走出来的杜尼娅,引起叙事者的注意。

杜尼娅是闺中待嫁的少女,遇到骠骑兵,与佯装生病的骠骑兵接触了几天就心生爱慕之情,也在情理之中,即使是骠骑兵骗取了她的爱情。但是小说中,我们从父亲去寻找女儿的过程中,得知杜尼娅生活得很好。不是老人找到女儿的家门时,亲眼看见了杜尼娅与明斯基恩爱幸福的样子了吗?女儿穿着华丽,俨然一位阔绰的少妇。“在这间装饰得很漂亮的房间里,明斯基坐在那里想事。穿着时髦、豪华的杜尼娅,则坐在他那张椅子的扶手上,就像一个坐在英国马鞍上的女骑手。她温情地望着明斯基,用自己戴满戒指的手指抚弄着他黑色的鬈发。”[14]难道他心里还为失去女儿难过吗?难道他看到女儿比在自己身边生活得幸福,不高兴吗?而小说中驿站长见到女儿后,回到家愈加郁闷,以酒消愁,渐渐憔悴老去,以致抑郁而死。

从小说中叙事者三次拜访维林家的变化可以发现女儿的离去对他的影响。第一次,当女儿在身边的时候,维林精神很好,还有兴致与叙事者喝茶。听到父亲的召唤从屏风后走出来的杜尼娅,引起叙事者的注意。“‘这是你的女儿吗?’——我问驿站长。‘是我女儿,’他带着心满意足的神情回答,‘她脑子好使,手脚麻利,活像她死去的母亲。’”(36)第一次经过驿站,这个小美人就给叙事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垂下了蓝色的大眼睛;我与她交谈起来,她在回答我的问题时没有任何的胆怯,像是见过世面的姑娘。”(36)当“我”第二次来到驿站,发现维林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已经从一个精神矍铄的男人变成一个瘦弱的老头。“驿站长裹着皮袄睡在那里;我的到来惊醒了他;他爬了起来……”(37)“我”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皱纹深陷、满脸胡须、佝偻着背的男人就是萨姆松·维林。窗台上的凤仙花已不见了,周围显得凌乱破败。短短的寒暄后,“我”迫不及待地问起他的女儿,本来语调忧郁的他,一下子皱起眉来,而且装作没听见我的问题,读着我的通行证。“我”的罗姆饮料终于让他打开了话匣子。我得知了杜尼娅和骠骑兵私奔的事。第三次“我”光顾驿站时,“我”既没见到驿站长,也没见到杜尼娅。维林已经死了,听现在的住户说,是酗酒导致的死亡。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据给“我”带路的瓦尼亚讲,杜尼娅回家探望父亲是坐着六匹马的马车,带着三个小少爷、奶妈和一只黑色的莫普斯狗,当听说父亲已经过世,立刻哭着奔向父亲的墓地。可见杜尼娅并不像父亲想象的那样糟糕,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生活富足,如果维林能活到此时,不是儿孙满堂,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吗?可是遗憾的是,他没有等到这一天,对女儿未来命运的过于悲观的预测导致其过早地损耗了自己。

也许有读者会认为杜尼娅的父亲不明事理,他的爱有些自私,既然他不能给女儿带来幸福,那么应该为女儿找到自己的幸福感到欣慰才是。根据维林的生活阅历,他很清楚,像骠骑兵明斯基一样的骗子在彼得堡很多,有很多年轻女孩轻信被骗,最后沦落到被抛弃流落街头的悲惨境地。所以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被过路的花花公子拐骗的姑娘,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他把姑娘养上一阵,就扔掉了。在彼得堡这样的小傻瓜很多,今天还披着缎子和天鹅绒,一转眼,第二天就和穷光蛋一样去扫马路了。”(42)所以维林企图把自己的女儿,这只“迷途的羔羊”带回家。但是他的努力失败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驿站长》是普希金对历史悠久的欧洲骗子小说的改写,尤其是产生于16世纪的西班牙的骗子文学,小偷、骗子是主角,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他们的历险记,不乏善良之心的骗子最后变成道德沦丧的罪犯,普希金将这种小说体裁俄罗斯本土化,将骗子小说中的人物结构重新布局:主人公是出身卑微的小人物(在骗子小说中通常是被骗女孩的父亲),骗子则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将骗子小说中骗子对自身生活的描写改写成对小人物主人公周围生活的历时描写。如果说骗子小说中具有讽刺搞笑的色彩,那么普希金的《驿站长》则是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传统的骗子小说通常是言情文学、自传文学和骗子历险记的混合体,普希金巧妙地吸取了这些特点,将爱情故事嵌入小说作为对维林最后不幸命运的铺陈。在骗子小说中有着维林一样命运的父亲形象很多,但是有着杜尼娅一样命运的女主人公却很少,因此对杜尼娅这个角色的处理是反欧洲骗子文学传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