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5日,纪念俄罗斯伟大作家果戈理的国际学术会议于莫斯科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大学和赫尔岑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由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和圣彼得堡大学语言艺术系协办。来自爱沙尼亚、德国、法国、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美国、乌克兰、以色列、意大利、中国及东道主俄罗斯11个国家7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80篇。本次大会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0月5日至10月7日)在莫斯科举行。第二部分(10月8日至10月10日)在圣彼得堡举行。据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像本次这样在两地举行的国际会议在俄罗斯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1999年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的国际会议曾有四站:第一站是彼得堡,第二站是敖德萨,第三站是第比利斯,终点站是莫斯科。
在10月5日的开幕式上,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古捷林致开幕词,80岁高龄的果戈理研究专家尤·曼做了题为“谈果戈理与众不同的创造性见解”的报告,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学研究室主任玛丽亚·纳乌莫芙娜和来自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的阿·谢尔盖耶维奇分别做了题为“作为诗歌的果戈理小说”和“果戈理大世界的哲学与诗学”的主题发言。
本次大会提交的论文分“果戈理现象”“题材,主题,模式”“生平研究”“果戈理的《夜话》《零星作品集》《密尔格拉得》时期”“彼得堡小说”“关于《死魂灵》”“果戈理与戏剧”“果戈理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果戈理诗学在文艺学中的影响”“果戈理作品翻译”十个部分。本人亲临了圣彼得堡大会会场,聆听了各位与会者的报告。在此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果戈理的研究现状。
一、果戈理的本土研究。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语言艺术系文学史教研室的鲍·阿维林的《果戈理的〈外套〉和纳博科夫的〈死刑邀请〉》,尼·古斯科夫的《果戈理之死与苏联早期文学》,尼·卡尔波夫的《讽刺诗人作品里的果戈理传统》,波尔塔瓦师范大学的阿·尼卡连科的《关于果戈理的彼得堡小说和米·布尔加科夫的莫斯科小说的体裁属性》的主题发言将果戈理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做了很好的诠释,引起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圣彼得堡大学的斯·奇塔连科的《俄罗斯象征派诠释下的果戈理创作的神秘角度》和阿·格拉切娃的《果戈理关于“美”的理念和俄罗斯现代主义》重温了俄罗斯象征派对果戈理的诠释。如梅列日科夫斯基、勃留索夫、安德烈·别雷和列米佐夫从宗教哲学、美学等角度对果戈理诗学的阐释,与21世纪今天的果戈理研究专家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二、果戈理的比较研究。部分论文对果戈理的创作与外国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比如圣彼得堡的伊·卢基亚涅茨的《果戈理与卢梭:杜撰自己》,彼得堡大学列·波露芭娅丽诺娃的《尼古拉·果戈理与瓦尔特·本雅明的收藏诗学》,中国厦门大学的陈世雄递交的论文《古城泉州和果戈理的〈钦差大臣〉》。
三、果戈理作品的传播研究。主要包括果戈理作品的翻译研究和果戈理作品的银幕化。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田大为递交了论文《果戈理作品在中国的早期(1920—1949)翻译》,安娜·肖洛霍娃的《果戈理的〈狄康卡近乡夜话〉的英德文翻译》,鲍里斯·李福清的《谈果戈理〈死魂灵〉的中译本》,奥·斯维特拉科娃的《关于〈狂人日记〉的两个西班牙语译本》。对果戈理的比较研究和翻译研究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果戈理对外国文学及外国读者的影响。
来自法国的克洛特·德·格列夫女士在题为“20—21世纪之交(1980—2009)果戈理在法国的接受情况”的发言中,从果戈理作品在法国的出版情况、果戈理戏剧在剧院的上映情况、在新形势下果戈理研究的政治视角和法国是如何举办果戈理诞辰200周年庆祝活动的四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法国这个素有“浪漫之都”之称的国度是如何接受果戈理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09年果戈理诞辰200周年的生日贺礼,法国一家杂志社推出了《塔拉斯·布尔巴》的连环画报。在大会上我们有幸一饱眼福,这个制作精美的画册,既验证了在法国最早(20世纪80年代初)译介的果戈理的作品是《塔拉斯·布尔巴》的事实,又展示了法国人的绘画天才。从果戈理的接受和传播研究角度来看,果戈理影响至深,影响至广。
应该指出的是,为组织这次大会圣彼得堡大学和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研究所的确尽了地主之谊。彼得堡会议期间在“普希金之家”举办了《果戈理·彼得堡》摄影展,“普希金之家”文学博物馆还推出了《果戈理零星作品集》纪念展。邀请与会者在青年剧院观看了话剧《旧式地主》,并组织参观了亚历山大剧院博物馆。会议闭幕当天,除安排了告别晚宴外,还组织在圣彼得堡的果戈理寻踪活动。当然在莫斯科的与会者还有幸参观了果戈理博物馆,这是莫斯科为作家的200周年诞辰献上的丰厚大礼。早在果戈理诞辰百年大庆的时候,莫斯科就萌生了创建果戈理博物馆的想法。2009年3月27日果戈理博物馆落成典礼仪式在莫斯科隆重举行,历经辗转周折,筹划了一个世纪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在大会闭幕前总结发言中,大会组委会之一的普希金俄罗斯文学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说,与莫斯科相比,圣彼得堡表现出了对果戈理的极大兴趣,在圣彼得堡大会的听众明显多于莫斯科,听众中不仅有来自圣彼得堡各高校的学者、老师、学生(由于会场地方有限甚至无奈撤走了学生听众),还有中学的老师及外国留学生。
据笔者观察,专家学者不同角度的诠释,听众席里抛出的有趣提问,每天大会结束前的热烈讨论,听众积极热情的参与为圣彼得堡的学术会议营造了宽松、友好、热烈的气氛。
纪念果戈理诞辰200周年的国际会议于2009年10月10日晚在圣彼得堡落下帷幕。这次会议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以新颖独特的角度对果戈理的小说、戏剧、作品翻译及果戈理其人进行了研究,为听众们打开了发现果戈理文学魅力的大门。一个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各不同的立体的果戈理展现在与会者的眼前。此次大会是21世纪的一次学术盛会,是一次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果戈理研究之旅。
【注释】
[1][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六卷)[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70.
[3]Герцен А. И.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тридцати томах. Том втОрой. СтатЬи и фелЬетОны 1841—1846. Дневник 1842—1845 М. ,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1954.
[4]Герцен А. И.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тридцати томах. Том второй. Статьи и ФелЬетоны 1841—1846. Дневник 1842—1845 М. ,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1954.
[8][俄]尼·果戈理.死魂灵[M].王士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50.(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页码,不再另做标出。)
[9][俄]尼·果戈理.果戈理短篇小说选[M].杨衍松,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390.(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0]Набоков В.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збука. 2009. C. 104.
[11]Переписка Н. В. Станкевича 1830—1840 / Ред. , изд. А. Станкевича.Ⅸ-М. , 1914. C. 328.
[12][俄]卡普斯金.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M].北京大学俄语教研室,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28.
[13][俄]赫拉普钦科.尼古拉·果戈理[M].刘逢祺,张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6][俄]尼·果戈理.果戈理短篇小说选[M].杨衍松,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168.(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作品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7][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M].梁实秋,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98-99.
[18][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7.(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9][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2.(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