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他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28]什克洛夫斯基并以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作品为例阐释了陌生化手法的具体运用,举例最多的是托尔斯泰。
他指出:“托尔斯泰的陌生化手法在于不称呼事物的名称,而是描述它,就好像初次见到它那样描述它,他在描述事物时,不直接利用它们的各部分的名称,而是把它们称为它们在其他事物中的相对应的部分”[29],比如,托尔斯泰在自己的文章《羞愧》中是这样将“鞭笞”这个概念进行陌生化的,“……把那些违法的人们扒光衣服,推倒在地上用鞭子抽打他们的臀部……抽打裸露的屁股”(同上),写到这里作家自己还做了注释:“为什么非要采取这种愚蠢的、野蛮的导致别人痛苦的手段,而不是其他的,如用针扎人的肩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用老虎钳夹住人的手或脚,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同上)这个例子尽管很残忍,但是对于托尔斯泰来说,的确是很典型的陌生化方法,一种常见的鞭笞、鞭打动作,通过描述和类比的方式将句子陌生化了。
不是以占有者一方的视角来理解所有制,而是以被占有方的视角来理解所有制,这正是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嘲笑了人类对其所拥有的东西只有话语权,而没有行动上的付出。看似离这个概念的定义越来越远,实则离这个概念的理解越来越近。在小说的结尾,这匹马被弄死剥了皮,它的尸体后来被一群狗和被一只母狼和它的幼崽分食掉。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霍尔斯托梅尔虽然死了,但是叙述方式和技巧没有变:“谢尔普霍夫斯科伊这个曾经出入社交界吃喝玩乐了一辈子的人的尸体被掩埋到土里却要晚得多。无论是他的皮也罢,肉也罢,骨头也罢,都毫无用处。……任何人早就不需要他,他早就成了大家的累赘,但是埋葬死人的活死人还是认为有必要给这具腐烂臃肿的尸体穿上好的制服,好的皮靴,把这具尸体安放进好的新棺材里,棺材的四角还挂上流苏,然后再把这口新棺材放进另一口铅椁里,把它运往莫斯科,并且在那里把前人的尸骨挖出来,接着就在原地把这具腐烂生蛆、穿着新制服和铮亮的皮靴的尸体掩埋起来,用土盖上了一切。”(46)这种把人的描写回归到作为生物的人来描写的手法就是托尔斯泰喜欢的陌生化写法。然而被下葬的肉身却还没有一匹被剥皮分尸的马有用,而这个所谓的马的主人尽管死后还没有一点用处,却得到“厚葬”。下葬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仪式,而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托尔斯泰运用的陌生化写法就是去仪式感,从而起到一种讽刺的效果。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在《战争与和平》第二卷末,作家写娜塔莎眼里的歌剧就采用了陌生化写法。
“舞台上有一些平的地板在正中,两边有代表树木的彩色纸板,后边有幕布垂到地板上。舞台的正中坐着几个穿红胸衣白裙子的姑娘。一个很胖的、穿白绸裙的姑娘,单独坐在一个矮凳上,凳子后边粘了一块绿色纸板。他们都唱着什么。 当她们唱歌完毕时,穿白衣的姑娘走到提词人的小棚子那里,一个胖腿上穿了紧绸裤的男子,拿着一根羽毛和一把剑走到她面前,开始唱歌并且摇摆手臂。
穿紧裤子的男子单独先唱,然后她唱。然后两人沉默着,乐队演奏着,于是男子开始用手指摸白衣姑娘的手,显然是等拍子,和她一起合唱。她们唱了一个合唱,戏院里所有人开始拍手喝彩,舞台上表演一对情人的男女开始微笑着伸开手臂鞠躬。”(338)
这就是娜塔莎眼里的歌剧舞台,显然毫无生气,毫无艺术之美可言,完全把阳春白雪的歌剧给俗化了,娜塔莎长期住在乡下,参加的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跳舞,对莫斯科城里歌剧中的舞台布景的接受就是几块拼接的带色彩的纸板,演员们的表演在她看来做作,不自然,甚至觉得他们很可笑。
“在第二幕中有代表墓碑的布景,字幕布上有一个代表月亮的圆洞,脚灯上都罩了灯罩,号角和低音弦琴开始奏出低音,左右两边走出了许多穿黑衣的人。这些人开始挥动手臂,他们的手里拿着短刀之类的东西;然后又跑来几个人,开始拖走那个先前穿白裙、现在穿蓝裙的姑娘。他们没有一下把她拖走,却同她唱了很久,但是后来又拖她,在布景的后边敲了三下金属的东西,于是全体跪下来唱祷文。这些表演被观众热烈的叫声打断了几次。”(340)
作家也用这种类似于纯粹写实的写法描写了第三幕和第四幕舞台上的表演。就是对道具的罗列,人物动作的逐一介绍。这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陌生化描写。本来作为一种艺术体裁的歌剧的舞台呈现是集服装、音乐、歌唱和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表演,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作家通过娜塔莎的视角呈现了歌剧的原始状态。一切事物的原初状态。娜塔莎的视角中的歌剧就是儿童视角中的歌剧。托尔斯泰的这种陌生化写法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娜塔莎作为自然人的淳朴、天真和简单。
托尔斯泰的陌生化写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卢梭的自然主义的反映。
【注释】
[1]Толстая С. А. Дневники. С. 35-36.
[2][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M].刘季星,李鸿简,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60.
[3]Эйхенбаум Б. М. РабОты о ЛЬве Толстом-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СтатЬи.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филфк спбгу. 2009. С.655.
[4]Шедрин Н. Полн. собр. соч. Т. 10.
[5]Толстой Л. Н. Полн. собр. соч. М.:Гослитиздат, 1952. т. 62. С. 377.
[6]转引自Эйхенбаум Б. М. Работы о ЛЬве толстом-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СтатЬи.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филфак СПбГУ. 2009. С. 641.
[7]Толстовский музей. Т. 2. С. 57-58.
[8]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著有《女性的屈从地位》。
[9]Эйх енбаум Б. М. Работы О ЛЬве толстом. СПб. : ФакулЬтет филологии и искусств СПбГУ,2009. C. 326.(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作者和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0][俄]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三卷)[M].芳信,刘辽逸,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00.(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卷数和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1]Тургенев И. С. Собр. соч.: В 12т. М. :Гослитиздат, 1956. Т. 11. С. 353.
[12][俄]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五卷)[M].冯增义,宋大图,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1.(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卷数和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4]Валолис С. Лев ТолстОй и Артур Шопенгауэр. ВилЬюс, 2000. С. 16.
[15][德]叔本华.叔本华经典文存[M].李瑜青,主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60.(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作者和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6][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智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3.(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7][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475.
[18][俄]列夫·托尔斯泰.克鲁采奏鸣曲[M].草婴,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6.(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作品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19][法]罗曼·罗兰.名人传[M].陈筱卿,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234.(以下引自该书中的引文只标出作者和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20][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智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1]转引自金亚娜.期盼索菲亚——俄罗斯文学中的“永恒女性”崇拜哲学与文化探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62.(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作者和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22]ДОстОевский Ф. М. Полн. собр.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х произвед. Т. 12. с. 209-210.
[23]转引自Эйxэнбаум Б. М. Лев ТолстОй: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СтатЬи. Русская мыслЬ. 1883. Кн. 2.С. 265.
[24]转引自Алданов М. ТолстОй и Роллан. C. 173-174, С. 178-179.
[25]Хайнади З. Беспримесная сатира (9 декабря 2011). Проверено 4 мая 2013. Архивировано из первоисточника 4 мая 2013.
[26]Бычков С. П. Толстой в оцене русской критики // Л. Н. толстой в русской критике: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2-е доп. изд. М.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52.C. 33.(以下出自该书的引文只标出作者和页码,不再另做标注。)
[27]Набоков В. Лекции по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збука. 2009. C. 232.
[28]转引自: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5.
[29]Шкловский В. О теории прозы. М.: Советский писателЬ. 1983г.
[30][俄]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四卷)[ M].臧仲伦,刘辽逸,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