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铜的亮度

青铜的亮度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现在,仅周人当年安身立命、创业发展的宝鸡境内发现的三万多件青铜器中,有一万多件是生活在渭河两岸的农民建房耕地时发现的。青铜器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宝鸡境内目前出土的西周和秦朝的各种青铜器,多达三万多件。青铜文明时代,最早出现在五六千年前的西亚两河流域。端坐在渭河之滨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荟萃了数千件渭河两岸沉睡千年的青铜器精品。

青铜的亮度

2006年,一篇新华社播发的《一锹铲出西周青铜器六位农民意外发现窖藏文物》消息,成为当年岁末中国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新闻。这篇播发于11月10日的新华社消息说:“陕西省扶风县五郡村的六位农民日前在修水渠时偶然发现一窖青铜器,经考古人员发掘后主要出土二十七件(组)共计一百余件西周青铜器。专家认为,部分铸有铭文的青铜器涉及召公等四五个家族,有的铭文长达一百一十多字,对研究西周中晚期的政治、社会等具有重要价值。”截至现在,仅周人当年安身立命、创业发展的宝鸡境内发现的三万多件青铜器中,有一万多件是生活在渭河两岸的农民建房耕地时发现的。

青铜器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以青铜——这种由铜和锡合金铸造的宗教器物和生活用品,夏商时代已经出现。但那时这种贵重器皿,只有王室成员、贵族和掌握祭祀权利的神巫阶层拥有。然而,当这种人类最早的金属制品大量出现在渭河北岸的周原之际,这些一度只作为人神之间沟通工具的祭祀礼器和王室贵族专属用品的青铜器物,在大量酒器、食器、水器出现后,开始躬下高贵的身子,走向西周社会世俗生活。

一群赤裸着膀子的汉子出现在遥远的视野。火烈的骄阳炙烤下,他们每个人的皮肤都和眼前堆放的金光灿灿的黄土陶泥有着同样颜色。这些两三千年前在岐山县凤雏村周人都城岐邑劳作的人,是西周青铜器制作工厂的工人。他们是一群有明确分工,掌握了各种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劳动艺术家。这些人按照制范、冶炼等工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件青铜器具。制范工用眼前这些可以用来烧制陶器的黄土泥巴,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各种器物图样和纹饰,制作出鼎、壶、簋、尊等器具陶范,并在陶范内壁饰以花草植物、飞禽猛兽、山水云龙之类装饰图案。制作青铜器的陶范,一般有内范和外范,内范与外范相结合,才能组合成一个完整、可供装盛物品的青铜器具模具。青铜器的装饰图案和纹饰,一般在外范上;如果拥有这器物的王公贵族有特殊要求,以当时流行的钟鼎文为表现形式的铭文,也被一次性制作在陶范上,与青铜器一同诞生。

陶范制作好后,熊熊燃烧、温度高达摄氏一千度以上的熔炉里,已经熔化翻滚成液体的铜与锡合金,就被浇注进由内范和外范组合而成的陶范之中。铜水冷却之后,黄泥陶范被击碎,一只造型别致、纹饰生动的青铜器破土而出。刚刚制作的青铜器,是如黄金一般金光灿烂的土黄色,只是埋藏在地下经年之后,日积月累的锈迹改变了它们的本色,所以我们现在从几千年前的地下挖掘出来的青铜器,才是绿锈斑斑、青光幽幽的样子。

用于青铜器的陶范是唯一的,即制作一件青铜器,就要制造一套陶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模具。宝鸡境内目前出土的西周和秦朝的各种青铜器,多达三万多件。凭借这个数字,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整个西周和秦代,渭河两岸的关中平原,应该遍布着多少制造青铜器的作坊啊!

青铜文明时代,最早出现在五六千年前的西亚两河流域。原始社会末期,中国社会进入青铜时代。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制品,诞生在公元前16世纪商汤立国前后。尽管商代诞生了曾经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代青铜鼎——司母戊大方鼎,但殷商时期可以制作的青铜器品种只有鼎、鬲、觚、尊、瓿、罍等器物,制造工艺尚属发展阶段,也极少有铭文。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祭祀、赏赐和征伐。待到从渭河北岸周原崛起的周人为殷纣王朝送终,在渭河之滨发展改进青铜器制作技术后,中国的青铜冶炼和青铜器制作水平才达到历史上一个空前的高度。

1976年,一座西周时代的窖藏在渭河下游陕西临潼零口乡被发现。在这座被尘土掩埋两千多年的窖藏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尊圆形、侈口、鼓腹、双兽头耳垂珥、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附带方座的西周盛食器簋,也就是青铜制作的碗。这尊后来被命名为武王征商簋的青铜器,是周武王灭商后一位叫利的部下,为纪念武王灭纣之战,用周武王奖赏的铜铸造了这个簋。

武王征商簋底部有四行三十二个字,记录了周武王直捣朝歌的灭纣之战全过程:“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意思是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军队驻地赏“有司”利以铜,利觉得很荣耀,就用武王奖赏的铜铸造宝器,以纪念这件事。

青铜铭文的出现,不仅让青铜器成为艺术品,而且兼有了记录历史的意义。

汉宣帝是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这位内政上文治煌煌、固疆拓土上武功赫赫的皇帝,得到一只当时被称作美阳(即现在扶风县法门镇)的周原故地农民出土的青铜鼎,惊喜万分,以为是祥瑞之兆,欲供奉在宗庙以标榜后世。但这只青铜鼎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辨认青铜鼎铭文后得知,西周时期一位叫尸臣的大臣被派去到旬邑做官,周王给他赏赐了旗子、玉戈和华丽的衣服,于是这位叫尸臣的官员专门制作了这只青铜鼎。

这是历史上中国发现青铜器的最早记录。它的出土地点,就在让中国青铜之光达到顶峰的渭河流域。

得了赏赐要制作青铜器作纪念,祭祀、宴饮、朝聘、丧葬、征伐要制作青铜器。这还不包括鼎、方鼎、鬲、甗、簋、簠一类的食器,觚、爵、觯、角、觥、斝、盉、尊、卣方彝、罍、壶之属的酒器,盘、匜之类的水器,以及陈列器、乐器、兵器等。可见,几乎在整个西周时代,青铜器不仅渗透到了西周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且器形愈加丰富,用途更加广泛,制作工艺水平更加成熟,艺术和文史价值也更高。

端坐在渭河之滨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荟萃了数千件渭河两岸沉睡千年的青铜器精品。展室内那淡淡的灯光,将最明亮的部分照在静静安放的青铜器上。沉默的青铜器无声绽放的淡淡幽光,让人的思绪很容易回到渭河流域被青铜器的光芒照射得一片金黄的周秦时代。

一件叫作何尊的祭祀器上“宅兹中国”的铭文,让人怦然心动。这是“中国”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汉语书写的文字中。铭刻在何尊上的一百二十二个铭文,是周成王在祭祀大典上对王室小字辈的训诫。

那时候,西周都城已经迁至渭河支流沣水东岸的镐京。周武王在世时认为,商朝已亡,周人要统治天下,还需要占据中原之地,并设想在南洛河和伊水之间的洛阳建立东都成周。计划未及付诸实施,武王去世了。周成王即位后,先派召公到洛阳一带勘察都城位置,随后又和周公实地考察,决定在洛阳兴建东都。何尊铭文记述的是,在周成王决定在洛阳兴建成周的祭祀仪式上,以何尊制造者的先祖忠心耿耿追随文王和武王灭商,周武王当年曾祭告天下,将以洛阳为中心统治天下的历史训诫后代:“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后来,“中国”也就成了我们这个国家的称谓。

1946年10月,蒋介石六十寿辰在南京举行。在国民党教育部和文物研究院为庆祝蒋介石六十寿辰举办的抗战期间散失文物回归展示的“文物还都展览”上,清末道光年间岐山县京当乡发现的稀世宝鼎毛公鼎,终于结束了它将近一个世纪颠沛流离的生活,与世人见面。几十年来,让许多与毛公鼎命运相连的各界人士无法释怀的,不仅仅是这尊诞生于周宣王时代的青铜器所具备的文物价值,更有其中四百九十九个铭文所承载的那段历史,以及那些精美铭文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西周时期,渭河北岸的周原和关中境内渭河两岸,是青铜的世界。刚刚铸造的青铜器金灿灿,光芒四处弥漫。岐邑、丰京、镐京和其他一些贵族封地,星罗棋布的青铜器制作作坊火光冲天,热浪滚滚。专供周王室生活起居的生活用器、宗庙使用的祭祀用器、贵族宴饮使用的酒具、作战使用的兵器、王公贵族死后的陪葬用品,一件又一件从这里诞生,随即又随着岁月更迭,被埋藏在地下,或者散落郊野民间。但它们不朽的光芒依然在地下绽放微光,那些刻写在器物上的铭文,还在幽暗的地下无声讲述着这些器物和它的主人的传奇经历。

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都镐京,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临潼被犬戎所杀,周王室被迫东迁洛阳,西周到底在渭河两岸制造了多少金光灿灿的青铜器,还有多少青铜器和它所记述的秘密至今掩埋在地下,没有人能够说清。但有一个事实是,从渭河之滨点燃的青铜之光,随着周天子影响力不断扩大,也将那种耀眼如黄金的光芒洒遍了中国大地的南方与北方,东方和西方。直到后来的秦汉时期,青铜器的生命力和光彩仍在延续。

西周走了,秦人来了。

沉睡在渭河岸边地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

秦人,这个在渭河上游天水境内生活的时候,已经制造出了以印模打制青铜铭文秦公簋的民族,在从周王室的奴隶变成周王室盟友和西部诸侯国的过程中,很早就学会了制造更加精美的青铜器。只不过秦人在学习青铜器制造技术的同时,更汲取了青铜器器物所包含的那种冷静、尖锐、所向无敌的铁血精神。所以在秦人沿渭河向东的路上,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他们制造的如西周时期一样丰富多彩的青铜生活、祭祀用具外,已经将青铜铸造技术用于锻造质地精良的青铜剑、青铜铍、铜戈、铜戟、铜矛、弩机、箭镞、铜殳等可以征伐杀戮的青铜兵器。在现代人看来,由于青铜韧性限制,用青铜制造作战使用的剑,最长只能做到六十厘米,但秦国制造的青铜剑,长度竟可以达到一百厘米!

如果走进渭河岸边的秦俑馆,面对兵马俑坑里出土的四万件几乎全由青铜铸成的青铜兵器,我们只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青铜光芒锻造的那个青铜时代,是青铜器散发的冰冷、坚韧的幽光,照亮并开拓了秦人通往东方第一帝国的梦想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