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神棍舌战惧留孙

老神棍舌战惧留孙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杨戬成功找上夹龙山飞龙洞,见了惧留孙后,便狠打土行孙的小报告。老神棍见到惧留孙后,口头说得很客气,表示“高徒累胜吾军,我又不知,后被杨戬看破,只得请道兄一顾,以完道兄昔日助燃灯道兄之雅,末弟不胜幸甚”。第二天,老神棍负责诱敌,惧留孙负责收走土行孙的捆仙绳,随即用指地成钢术断土行孙的后路,一举拿下。老神棍、惧留孙、土行孙一起来到西岐相府,“众将知道擒了土行孙,齐至府前来看”,这就是要公审了。

37.阐教上下的龙争虎斗之五:老神棍舌战惧留孙

杨戬成功找上夹龙山飞龙洞,见了惧留孙后,便狠打土行孙的小报告。惧留孙大惊失色,马上动身来西岐收拾烂摊子。老神棍见到惧留孙后,口头说得很客气,表示“高徒累胜吾军,我又不知,后被杨戬看破,只得请道兄一顾,以完道兄昔日助燃灯道兄之雅,末弟不胜幸甚”。惧留孙听了后还没意识到暗里杀机,直接大大咧咧地和姜子牙定计擒拿土行孙。第二天,老神棍负责诱敌,惧留孙负责收走土行孙的捆仙绳,随即用指地成钢术断土行孙的后路,一举拿下。

老神棍、惧留孙、土行孙一起来到西岐相府,“众将知道擒了土行孙,齐至府前来看”,这就是要公审了。惧留孙虽然恨铁不成钢,但这是自己唯一的徒弟啊,总要想办法伸手捞出来吧,于是惧留孙开口问土行孙:“你这畜生!我自破十绝阵回去,此捆仙绳我一向不曾检点,谁知被你盗出。你实说,是谁唆使?”——“是谁唆使”四字真正可圈可点。惧留孙虽然不知道详细情形,但是也能猜到这个徒弟不会自己动念下山倒反西岐,一定是有人在暗地里使坏,或者说,他更希望有这样一个教唆犯的存在。

土行孙私自下山助邓九公攻打西岐,祸事已然闯下,问题是这个行为如何定性,从而决定罪名应该怎么判。如果他是在学艺期间与姜子牙有旧仇,乘隙主动下山帮助朝歌打仗,那么就应该算是首恶分子,严惩不贷杀鸡儆猴是免不了了;如果他只是在山上待得无聊,误走下山糊里糊涂地帮着邓九公对抗西岐,那么最多就是个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他是在山中被仇家掠走洗脑,逼迫他攻打西岐,那么就是个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是被人唆使方才走下山的,那么罪名还应该由唆使者来分担,土行孙的责任自然就更轻了。——惧留孙“是谁唆使”四字出口,与其说是了解徒弟,不如说是自己希望徒弟只是被人唆使利用,情有可原,希冀老神棍能手下留情,从轻处罚。

土行孙自然想不到师父的良苦用心,只是实话实说,当下交代了教唆犯申公豹是如何将天真纯洁的自己诱骗下山加入了反革命队伍,“弟子一时迷惑……动了一个贪痴念头”云云,最后恳求师父“道心无处不慈悲,饶了弟子罢”。

按理说,到这里罪行已经基本交代清楚,犯人只是个被唆使的从犯,犯罪事实清楚(主审官兼受害人姜子牙都一笔笔记着),后果未称严重(一个人都没杀伤),认罪态度较好(竹筒倒豆子),且有较硬的背景(老师和主审官姜子牙是同学),大家意思意思,罚个万把块钱就假释算啦。

惧留孙心里大概也是这么盘算的,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老神棍作为主审官丝毫没有“行孙贤侄,下不为例”的意思,反而一本正经地说:“道兄,似这等畜生,坏了吾教,速速斩讫报来。”

哇,搞大了吧,不用这么狠吧。

惧留孙大律师知道徒弟得罪了审判员姜子牙,老神棍记着仇呢,没办法,把柄在人家手里啊,看来这下子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惧留孙大律师马上退了一步,开出了己方的第一个条件:“若论无知冒犯,理当斩首。但有一说:此人子牙公后有用他处,可助西岐一臂之力。”——行啦,兄弟你留这小子一条狗命吧,我就把他留在西岐给你手底下将功折罪,要是封神结束了他还活着再回我夹龙山吧。

平白捡了一个得力部下,换了平常人估计马上就得点头同意,对惧留孙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可是老神棍是谁啊,那可是被元始天尊派下来主持封神大计的人,平日里连场恶战都要自力更生,人累心更累,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服软的家伙,如此良机,岂能不乘机顺风扯旗,大大地敲诈一笔。

于是姜子牙很沉痛地表示:“道兄传他地行之术,他心毒恶,暗进城垣,行刺武王与我,赖皇天庇佑,风折旗幡,把吾惊觉,算有吉凶,着实防备,方使我君臣无虞,若是毫厘差迟,道兄也有干系。”说话之时,摇首连连,痛心疾首之情溢于言表。

惧留孙这下方才大惊,吃不准老神棍到底是铁了心要报一败之辱,还是在乘机杀价,心想难道姜子牙还惦记上了我的捆仙绳?那可不成。两害相较取其轻,姜子牙你想敲诈我的捆仙绳,还远远未够班啊。

惧留孙当机立断,走下殿来,大骂土行孙:“畜生!你进城行刺武王,行刺你师叔,那时幸而无虞,若是差迟,罪系于我!”——看看,阐教门下的处事原则,就是明哲保身,一旦面对要受人牵连的祸事,立刻挑明立场,时刻准备着一刀两断。

土行孙这时已然完全吃瘪,苦着脸继续讨饶:“……邓元帅与弟子贺功,见我屡拿有名之士,将女许我,欲赘为婿。被他催逼弟子,弟子不得已,仗地行之术,故有此举。怎敢在师父跟前有一句虚语。”

惧留孙原本已做好了大义灭亲的准备,一听居然里面还有这么档子事儿,马上意识到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搞定眼前的成汤大军,转身向老神棍提出了第二个条件:“方才贫道卜算,这畜生与那女子该有系足之缘。前生分定,事非偶然。若得一人作伐,方可全美。若此女来至,其父不久也是周臣。”——利用土行孙和邓婵玉的婚约,设法招降邓家军,如何?

姜子牙原本打算先收土行孙当部下,然后再压压价看能不能再讨点好处,惧留孙的提议如果能成功,倒是能省自己一番手脚,当下认真思索这一提案的可行性,思量再三,终于定计,请散宜生出马提亲。

事实证明,邓九公上阵砍人是把好手,要他坐在帷幕里与人唇枪舌剑,那水平还是实在差得太远,基本上连自己属下太鸾都不如,三句两句就被套出话去,“被散宜生一番言语说得默默沉思,无言可答”。这也是,毕竟入赘这句话是邓九公自己说出来激励土行孙提高绩效的,也不是土行孙在营帐里YY自说自话,话一出口,覆水难收,老实人邓九公立刻表示压力很大。所幸邓九公帐下能人无数,太鸾立刻提议将计就计,假意应允婚事,再请姜子牙送土行孙入成汤大营完婚,打蛇打头,一举拿下。

很难说太鸾这招就是坑爹,后世里庞统献计,刘备诈称离川,诱杨怀高沛以送行为名暗藏行刺之举,在刘家军大营欢送宴上就地擒拿二将,乘机取了涪水关,以此为根基攻取了巴蜀地方。这两条计何等相似,都是诱敌深入己方地盘。但是太鸾的计谋最后是一败涂地,而庞统的计谋却一举成功,结局可谓大相径庭。

为什么太鸾能猜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说穿了还是对敌方心理揣摩得不够。

两国交战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大家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地玩命,怎么可能因轻轻巧巧的一句戏言就化敌为友,还要邓九公心甘情愿地送上宝贝闺女给土行孙完婚?所以土行孙邓婵玉联姻这件事,从一开始邓九公就不乐意,而心思通透的老神棍也知道邓九公不会愿意,要散宜生提亲不过是为了“寻隙”。结果太鸾不知道老神棍知道邓九公不愿意,他只知道老神棍不知道邓九公不愿意,而老神棍知道邓九公不知道自己知道邓九公不愿意。因此,真正蒙在鼓里露出破绽的是邓九公和太鸾,老神棍只是将计就计而已。双方一开始在心理战上就已经分出了上下,之后的一切都只是走流程而已。

老神棍一方有心算无心,邓九公还一厢情愿地打算在大帐里掷杯为号,老神棍都不给他这机会。宾主刚见面,礼单在手里还没读完呢,老神棍就动手了。“辛甲暗将信香取出,忙将抬盒内大炮燃着,一声炮响,恍若地塌山崩。邓九公吃了一惊,及至看时,只见脚夫一拥而前,各取出暗藏兵器,杀上帐来。邓九公措手不及,只得望后就跑。太鸾与邓秀见势不谐,也往后逃走。”——这还打什么,局势简直一边倒啊。土行孙趁乱擒下邓婵玉,回西岐城洞房去也。

邓婵玉被土行孙把生米做成熟饭,不得不就此下嫁,从此三从四德,死心塌地跟着土行孙当起了土夫人。第二天,邓婵玉上殿秉明姜子牙,自己从此与成汤划清界限,一刀两断,自愿前往邓九公军营中说降父亲。老神棍心中早已盘算停当,当下大力支持,表示“今小姐既欲亲往,吾拨军校随去”。于是邓婵玉“领一枝人马,打西周旗号,至(成汤)辕门等令”。

不得不说老神棍这一手釜底抽薪甚是厉害,当下就断了邓九公最后一条退路。我们现在来整理一下这几回中发生过的部分事件:1.邓九公许诺把女儿许配给土行孙;2.土行孙是西岐丞相姜子牙的师侄;3.西岐大夫散宜生前来成汤大营给土行孙说亲事;4.邓九公当面敲定土行孙的亲事;5.姜子牙应邓九公要求来成汤大营迎亲;6.土行孙带走邓婵玉在西岐城中完婚;7.邓婵玉率领一支西岐军队前来大营面见父亲邓九公。

有了这一连串的事实做证据,邓九公“阵前通敌,纵女叛逃”这个罪名已然坐实,什么诱敌深入、虚与委蛇之类的说辞,在事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整个过程简直是明媒正娶,有媒人,有聘礼,有男方家长迎亲,有女方家长接待,手续齐全,议程正式。虽然在迎亲过程中双方略有摩擦,但是这种事情大家都懂的,哪家小伙子接新娘不得跨越重重阻碍,摆平道道难关?女方爱出什么难题就出什么,男方自然也要带齐兄弟,文来文对,武来武对。邓九公喜欢在嫁闺女时摆个阵法给女婿破,你闯不进大营就娶不到我女儿,这也是人家的规矩啊。最后邓婵玉还领了一支周营军队游行了一圈,告诉天下,姑娘我就是西岐的人了。这让邓九公如何自辩,当真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邓九公听了女儿一番哭诉,自己沉思:“欲奋勇行师,众寡莫敌;欲收军还国,事属嫌疑”,按照纣王的脾气,休说女儿叛变,单是无法攻下西岐完成王命只怕也是个死罪。所谓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邓九公进也不得,退也不得,别无他路,只得投降。

只是邓九公到底也是一方诸侯,虽入困局,傲骨犹在,怎么也不肯轻易屈膝求饶。于是又是邓婵玉搭桥,姜子牙出城亲自迎接邓九公。可是邓九公见到了西岐的迎接队伍,犹然不知好歹一味摆谱,嘴上虽然说得好听,什么“末将才疏智浅,致蒙谴责……今已纳降,望丞相恕罪”,但是实际行动呢,见了姜子牙也不下马,“在马上欠背躬身”。这哪是投降的态度啊。倒是老神棍心思通透,面子完全给足,主动“勒骑向前,携九公手,并辔而言”,令“九公不胜感激”,就此老老实实给西岐卖命。但是邓九公这一表现,在老神棍的心里还是深深地栽下了一根刺,以至于日后邓九公不得重用,再也没有统帅大军独当一面的机会,始终被定位在战将一级,不得不时常亲临一线操刀砍人,终于在青龙关失手于哈将陈奇,这是后话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