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组织镇北堡千亩造林

组织镇北堡千亩造林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宁夏的绿化、植树造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年年都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1985年春,根据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宁夏军区广大官兵参加了镇北堡千亩沙枣林的植种活动。此次参加造林,投入兵力较多,军区机关、直属队、第五医院、守备第三师两个团投入了植树活动。

组织镇北堡千亩造林

宁夏军区位于银川新城区的新市区(今银川西夏区)境内,周围植被较少,土地沙化严重,每年春季常风沙弥漫,刮得天昏地暗,满院灰尘。宁夏的风不仅刮得大,而且时间长,尤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似乎风不止息,尘埃无尽,有人形象地比喻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可以想见的是,宁夏的风沙在人们心目中该是多么恐惧。因而宁夏的绿化、植树造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年年都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

1985年,刘学基与宁夏军区官兵植树造林

1985年春,根据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宁夏军区广大官兵参加了镇北堡千亩沙枣林的植种活动。此次参加造林,投入兵力较多,军区机关、直属队、第五医院、守备第三师两个团投入了植树活动。守备三师师长薛宝虎、政治委员孔瑛亲自带队,吃住在现场,和部队一起劳动,干得热火朝天。军区确定刘林固副司令员具体负责,戚国祥参谋长负责兵力调动,周忠彬主任负责现场宣传鼓动,后勤部张全僖部长及后勤部同志负责有关保障。期间,我和赵敏政委连同机关的同志赴植树现场劳动三天,每人都落实自己的任务。大家互相激励,单位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评比竞赛,劳动现场搞得很活跃。植树以保种、保活、保长大为目标,分片包干,实行三年包干制。后勤派出专门车辆,拉水进行定期灌溉,棵棵沙枣树苗在干部战士们的精心栽种和及时看管下,于荒芜的土地上扎下了根,成活下来,为银川大地披上了一片绿装。在进行千亩沙枣林植树的同时,军区直属队还在军区西门、北围墙内外营造了一条宽300米、长1000米的沙枣防护林带,成活率达90%,现在这些树都长成20多厘米粗的大树。春末夏初,沙枣花盛开,股股清香飘进营区,送来醉人芬芳。

宁夏军区机关部队支援地方绿化,前排左起:冯茂、刘国范、刘学基

银川虽系塞外之地,但由于受到黄河水利的灌溉,变得阡陌万里,稻花飘香,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一茬接一茬的指战员,来了走、走了来,在这片沃土上训练、施工、生活、劳动,不仅美化了宁夏大地,美化了营区环境,也美化了自己的心灵。1988年8月,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在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后,到宁夏军区视察并看望部队。我陪同他在营区散步时,他对我说:“老刘啊,你们树种得很多,看出你们下了很大工夫,你们还要换换树的品种,多弄些好的,下次我再来看。”现在,宁夏军区大院已是绿荫蔽日,树木成行,百花吐艳,鸟语花香,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此乃多少干部战士血汗浇灌的结果,也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从郑维山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时,西北部队贯彻小平主席关于绿化大西北的指示,连年大搞绿化,一年比一年抓得紧,几年大变样。“前人之树,后人之荫”,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亦是对他们辛劳的肯定,这种润泽后人的善事,定会淀下层层功德,形成亮节高风。本来,我很想把当年的工作总结找出来,再看一看,希望能更加具体地记录一些植树时的先进事迹,然时隔年久,资料已不存在,只能凭我的记忆干巴巴地记录这些。但是,那排排茁壮成长的沙枣树,就是他们英姿勃发的身影。对于当年宁夏军区部队植树造林的举动,被新华社以“昔日植树绿荫遮地,今日造林秣马厉兵的新闻通稿发往全国。

刘学基(左一)视察宁夏军区农场千亩果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