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面对八王寺……

面对八王寺……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王寺留有太多的历史印记。八王寺历经朝代的更迭,亲眼目睹了各个王朝兴衰的过程。考证八王寺的兴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那样的熟悉和无奈:除了遭受自然侵蚀,毁坏它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祸。去年从八王寺发掘出土的辽代古墓群,足见其文化历史的丰厚。值得欣慰的是,有关领导部门已及时制止了这些行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八王寺的汽水,它已是沈阳的一个老字号,一个著名的品牌了。八王寺是幸运的。

八王寺很有名。它悠久的佛教文化,它享誉全国佛教界的禅林、古井,把历史名城沈阳点缀得更加璀璨和厚重。这里新近又挖掘出土了辽代古墓群,尽管遗憾地遭到人为的破坏,但所有这一切使八王寺做为一方佛教胜地,一处历史景观,愈显其价值珍贵。面对它,不由人不生发思古之幽情,感叹历史之沧桑。

八王寺原名大法寺。它位于沈阳市大东区边墙路112号,它之所以易名,是与清初的一位王爷有关。

清朝犯人的木制脚镣

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的八王寺,掐指算来已590高龄了。在清崇德初年,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被清太宗皇太极封为武英郡王,这位王爷与世袭的“八大铁帽子”都居住在城内的王府,也被称为八王。非常偶然的一次,阿济格王爷从外地回盛京路过大法寺,见寺庙破败不堪,不知这位王爷本性是否笃信佛学,还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或者只是偶尔的心血来潮,就慷慨地施舍银两来重修大法寺。在崇德三年,大法寺被修复得焕然一新,毕竟是占了皇家的威名。当时的住持高僧,为了答谢阿济格王爷的施舍之恩,在寺院的左侧修了座八王祠,从 此大法寺就成了这位王爷的家庙。渐渐地,附近百姓就叫它八王寺了,这种叫法流传甚广,年深日久,慢慢地,人们就只知其庙为八王寺,竟不知大法寺为谁名了!王爷的尸骨早已化为乌有,而他出资修建的八王寺还存活着,难道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机缘”吗?阿弥陀佛!

八王寺很雄伟。当然,这是它以前的容颜。八王寺建筑的主体风格呈明代飞檐外挑的歇山式特点,棕门灰墙碧瓦,前后三层大殿巍峨高耸,雕梁画栋,气象壮观,是老沈阳的重要禅林之一。它座北朝南,三层院落,占地30余亩,大殿前的金刚台最具特点,是一座石头垒就的莲花台,为八王寺所独有。前为山门,门楣上方悬挂着与寺院庄重气氛相匹配的匾额,上书“大法禅林”四字;山门内塑有面貌威严的哼哈二将,高大威猛,人们翘首仰望,才能看清其脸面;钟楼、鼓楼建在东西两侧,晨钟暮鼓的响声似乎永远袅袅地响在天地之间;中为天王殿,四大天王的巨型塑像赫立其中,尽显神界的无比威仪;后为大殿,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菩萨诸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寺中举行礼佛仪式的主要场所;配殿里的千手观音、魔家四将,把法力无边的佛家境界,凸现殆尽。据说寺庙后院有一座十五六米高的塔,塔下面连着一个地宫,里面埋着圆寂僧人的遗骨、袈裟等物。在清代古寺兴盛时期,八王寺僧侣云集,有僧人百余,场面十分宏大。这里历来是香火鼎盛、香客如云的佛教圣地,声名远扬。

八王寺留有太多的历史印记。八王寺历经朝代的更迭,亲眼目睹了各个王朝兴衰的过程。虽说佛家尊崇超然物外的境界,如果物不在,哪来的超然?它590年的历史,浓缩了太多社会生活的影子,亦悲亦喜,波波折折,充满了起伏和动荡。八王寺在历史上曾被重修四次,分别是1638年,也就是阿济格王爷在崇德三年那次最为重要的修建,其次是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的修建,第三次是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在1928年民国十七年修建的是第四次。考证八王寺的兴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那样的熟悉和无奈:除了遭受自然侵蚀,毁坏它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祸。无数的兵燹之灾,加上愚昧的人为拆除破坏,使它几近绝迹。在日俄战争期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把战火拉到我们的土地上,使八王寺遭到了空前的劫难,古迹荡然;上个世纪60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八王寺又一次遭受大灾,它被拆得仅存前殿一栋。唉,难道真像佛家讲的劫难和轮回,这中间布满了宿命的格局和色彩?在它的命运生涯中循环往复着事物盛而衰、衰而盛的规律导向?

悠久的历史,必然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去年从八王寺发掘出土的辽代古墓群,足见其文化历史的丰厚。这一地区曾被有关部门规划开发,施工单位在工地上毁坏了不少墓葬。考古工作者发现的9座墓葬(有两处为遗址),竟有8座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让人痛心疾首。2004 年8月21日下午,发生了一件最不应该发生的一幕,一建筑工地发掘出大量古钱币,结果遭到某些人的哄抢,警方出面后,一陶瓮古币也只追回几十枚。这种破坏与保护相悖的做法,就这样不和谐地存在着。值得欣慰的是,有关领导部门已及时制止了这些行为。是啊,开发建设商业和居住小区无可厚非,如果拿毁坏文化遗产作代价,未免得不偿失,更是愚蠢至极的做法。人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大楼可以重新选址再建,而被毁坏的辽代古墓群,却是再也不可能重建了。

近代让八王寺驰名中外的,却是有“东北第一甘泉”称谓的八王寺井和八王寺汽水。八王寺井其实就是一眼泉,在寺院东南的50米处。关于这眼泉,还有一段故事,据《沈阳县志》记载:“康熙东巡,率以明驼载运京师玉泉水,日久沉淀,必以此井水洗之,合注两井之水入瓮刻痕以记,用竹竿搅之如捞水法,少时则玉泉水浮于上,澄清如故。以钓勺平挹取之,至刻痕而止,瓮半以下则为寺前井泉,不复进御矣。”从此以后,清朝皇帝凡东巡,都要饮用八王寺的清泉水,随之这泉水也被称为御用之水。由于泉水清冽甘美,当时盛京做豆腐,煮茶的买卖人,都在门前挂上“八王寺好甜水”的招牌以招徕生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八王寺的汽水,它已是沈阳的一个老字号,一个著名的品牌了。从1920年八王寺建立汽水厂至今,它生产的系列产品全国知名,被老沈阳人称为“中药汤”。许多人说自己是喝着八王寺的汽水长大的,说起他们那些有关八王寺汽水的回忆,真是津津乐道,回味无穷,人们对八王寺寄托了太多的感情。啊!一处高质量的井水,成就了一个著名的商业品牌,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一件多么值得深思的商业现象。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资源,打造名牌,创造财富,造福社会,这不也是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吗?

八王寺是幸运的。类似它这样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物古迹,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灰飞烟灭、销声匿迹的可谓数不胜数。虽说八王寺已不见当年高大巍峨、庄严肃穆的景象和香火鼎盛的场景,如今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座破败的让人揪心的大殿,还有两棵杨树和两棵柏树在默默地守护着它,无言地感伤着世事的沧桑。但现在有那么多的人在关心着它。市政府和大东区政府已经决定恢复它的原貌,与有关部门正在做着修复它的工作。

建立和谐沈阳,营造和谐社会。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一个和谐的生活景观,就应该呈现多元化的文化态势和氛围,重修八王寺意义非凡。正像沈阳市宗教事务局处长苗力所说:“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一笔。沈阳要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就应该重视宗教文化的保存。八王寺及其古井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是沈阳的知名品牌,不仅要保留,更应该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修复。”他认为,与慈恩寺、长安寺等庙宇受到空间、场地的限制而功能不全不同,八王寺庙周边建筑全部拆掉了,如果重修,就可以成为沈阳市佛教文化得以最全面展示的地方。

国泰民安,百业俱兴。保护文物古迹,发扬传统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如何传承我们的文明历史,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将会更加理智,更具科学的态度和前瞻的眼光。因为由于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所造成的损失,以及那些个教训实在太多太多了,聪明的人们是不会犯重复的错误的。

站在八王寺面前,倏忽间,一种幽静,一种肃穆,一种佛教的神秘力量,使人们浮躁的心灵渐渐平复下来……

现在,一座更加恢弘、壮观的八王寺已经矗立在我们面前,与全市最大的大东广场连在一起,成了市民旅游、休闲的一个新亮点。

如今的八王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