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隧道尽头的光线

隧道尽头的光线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画从英国回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半公益的组织里做联络员。唐画的郁闷在开着新车上班的第一天达到了顶峰。对于唐画来说,如果能够快乐地工作并且因为自己的工作而产生成就感,收入其实不重要,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为薪水而工作,然而,每个月拿着三千多的薪水,还要把自己变为一件虚伪的工具,显然就亏本了。于是唐画就要放下手里的工作,私车公用还兼免费司机。

文_艾小羊

有些账打死也不能算。唐画从英国回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半公益的组织里做联络员。所谓联络员,就是什么事没人做,你就去做,编得了程序打得了怪兽,翻得了围墙杀得了小强。风风火火地干了一个月,拿到手的薪水只有3600。唐画粗略算了一笔账,按目前这种水平,要把自己这么多年受教育的钱赚回来,还得工作78年,而显然,她不可能活到100岁,更不可能工作到100岁。

唐画想起即将回国时,同学说的话,“你们这些人回国,惟一的前途就是在老爸的公司帮忙,躺着拿钱,还美其名为继承父辈的产业”。唐画连这个资格都没有,双胞胎弟弟唐山本来准备留在美国,因为跟美国女友分手了,也回了北京,继承父业这种事,理所当然由男孩完成。

唐画其实不想被人看扁,按照自己的能力,依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份养得活自己的工作,干吗非要靠家里人呢?

然而第一个月薪水发到手,唐画还是有几分手足无措。会计田大妈给她工资条的时候,唠唠叨叨地说,你可把它收好了,第一个月就拿这么多钱,别人会眼红的,要不是看你从英国名校毕业,怎么能给这么多……当天晚上,唐画请同学吃饭,花了1600块钱,第二天查了一下工资卡,发现还有一万块,老妈昨晚又给她打钱了。唐画心里说不上是幸福还是辛酸,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放着一份待翻译的资料,她的手揉搓那几页纸,就是无法集中精力看上面的字,直到同事王子打水路过,说了一句,再揉也成不了人民币,唐画才猛然惊醒。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兴趣去做一件事,却未料对于眼下这份工作,兴趣越来越小。唐画并不缺钱,却不知不觉地开始在乎薪水。自己的同学,在外企工作,起薪都是8000,工作的确累一点,但若说自己的工作有多轻松,唐画倒也不觉得。 每天都像没做事一样,然而每天的事情却又做不完,帮领导写一份报告,陪慈善家吃个晚饭,翻译国外捐赠往来的信件,组织个公益运动会、公益旅游,因为一切都是公益性质,可能接触的人物三教九流,什么水准都有,然而无论捐赠者还是受捐者,都是大爷。

以前唐画以为捐赠者都是伟大的,受捐者都是卑微的,做了这份工作才知道,许多捐赠者都是有钱的流氓,你陪他吃个饭,他就以为可以跟你上床。唐画亲耳听到一个试图劝自己的同事去开房的企业家说,老子捐了500万,按市价,都够跟奥斯卡影后睡一觉了。女同事当时就哭了,说你这钱又不是捐给我们的。“你们雁过拔毛,以为老子不知道?”企业家的酒喝多了,把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全撒在小姑娘身上,领导不敢说话,捐赠的款项用途都已经安排了,要是企业家一撒娇,不捐了,领导吃不了兜着走。

王子说,干咱这么一行,说起来是为人民服务,其实还是为领导们服务。

王子这名字虽然取得很欠揍,却是个实在的大好人。他比唐画大不了几岁,家在农村。据说高考的时候是县里的状元,因为没有关系,虽然考了个名校,却分了个烂专业:社会学系。研究生读完,分到这个公益性质的单位,因为薪水太低,年过三十尚未婚娶。“学社会学的哪能发财?”王子对此似乎十分淡定,每次慈善晚宴的剩饭剩菜都被他打包回家,省下了一笔伙食费。王子的父母来探望他,见他经常带回家大鱼大肉,觉得特别有面子,回家好一顿宣扬。

有时候,唐画很希望自己像王子一样,将打包的剩菜当福利,可她做不到。她一想到自己的银行卡上父母给的零花钱比薪水还多,便既没有心情节约,也没有心情工作。

在英国的时候,唐画曾经参加过一个帮助单亲家庭孩子的社工组织,大家没有工资或者仅仅拿着很少的工资,却成就感满满,觉得在为理想而工作。周末聚餐,每个人会从家里拿一个做好的菜。唐画只会做刀拍黄瓜,起初担心被嘲笑,没想到收获了交口称赞。

那种细微的快乐与成就感,回国后却找不到了。

工作中遇到的每个人,都问唐画同样一个问题:英国名校毕业,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要多少年才能把留学的钱赚回来啊,这还不算从小学到高中培优的钱呢。高中同学聚会,当大家知道她的工作单位以及薪水情况后,没人问她帮助了多少弱势群体,是不是在工作中获得了比薪水更重要的成就感,而是各种阴谋论。有人说慈善的猫腻最多,你肯定有很多灰色收入;有人说,慈善是有钱人的事,你是不是就为了接近有钱人,放长线钓大鱼。唐画说我是为了理想跟兴趣,结果又有人说,只有你们这些富二代还在谈理想。

办公室一起去灾区送温暖,说好了大家吃住与灾民在一起,临到吃饭,领导拉着唐画悄悄到了村支书家里,桌上虽然没有生猛海鲜,却是有鱼有肉。唐画只吃了一点白菜,连白菜竟然都是用猪油渣炒的,想到那些只能吃蛋黄派,喝纯净水的村民,唐画忍不住问村支书,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骑摩托车去隔壁县城买的,古代给杨贵妃骑马送荔枝,咱们给上级领导骑摩托车买菜,东西好不好吃另说,咱表的就是个心意。”一桌人都被村支书笨拙而又狡猾的话语逗笑了,唐画甚至笑出了眼泪。

她坚信,挺着将军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的领导绝不缺这顿饭,可为什么一定要吃呢?唐画问王子,王子说,这你就不懂了。中国人最讲面子,里子可以丢,面子绝不能丢,让领导跟灾民一起吃蛋黄派,除非有CCTV的记者跟拍,拍完照样躲起来吃顿大餐,否则两边领导都觉得没面子,村支书显得无能,咱们领导觉得不被重视,这两边都不高兴的事儿,谁愿意做?

唐画的郁闷在开着新车上班的第一天达到了顶峰。单位占据的是一幢不大的二层楼,门口只有三个停车位,除了领导的一辆公车长期停在最左侧以外,其它两个车位只是偶尔停放来办事的人的车辆。唐画刚把车驶上停车位,保安便跑出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冒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来:“现在风声紧,你别把新车停在这儿。”“风声紧跟我有啥关系?”唐画头也不回地上了楼。

屁股还没坐热,领导的电话来了。

如果没有参加过奢华的慈善晚宴,没有看到领导与村支书不合时宜的家宴,唐画或许会听从领导的意见,把车停在旁边的小区里面,或者干脆将它放在自己家车库里,仅仅作为外出旅游的工具。对于唐画来说,如果能够快乐地工作并且因为自己的工作而产生成就感,收入其实不重要,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为薪水而工作,然而,每个月拿着三千多的薪水,还要把自己变为一件虚伪的工具,显然就亏本了。

领导很不高兴,不知是担心唐画《小时代》般的个人形象影响单位的清白,还是受不了员工的私车与自己的公车并排停放。

“我等会儿要出去,让唐画带你们去吧。”逢到大伙需要用领导的公车装慈善用品或者去拜访某个深居郊区的慈善家,领导永远第一时间扔出这句话。于是唐画就要放下手里的工作,私车公用还兼免费司机。这件事情做到第十次,她忍不住去找领导,说如果再这样,单位至少要给我报销油钱。领导神色凝重地说,年轻人,不要总想着钱。我们都在做善事,在为理想而工作……

第二天,唐画把车放在家里,第三天也是。从此她不再开车上班,总算把夹得自己生痛的那双小鞋给脱掉了。

当唐画向朋友吐槽小鞋事件,朋友淡定地说,每间办公室都有奇葩。唐画委屈得眼泪都快出来了,那人望着她,忽然开口道,你知道为什么你特别不能容忍自己被穿小鞋吗?唐画不满地喝了一口酒,“因为我心眼小”。“不是,因为你找不到平衡。我们忍受办公室政治是因为忍得好,可以涨薪升职,这些你没有。你原本是为了一点浪漫主义与济世情怀而选择了一份不赚钱的工作,可当你深入其中,梦想却破灭了。一无所有,还要忍受被穿小鞋,谁都受不了。”

唐画回家时,已经半醉,只记得朋友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不是你的选择出了问题,而是你的眼光出了问题,你不能决定别人怎么做,但你可以决定你看到什么。

睁开眼睛,已经是上午10点,唐画惊讶自己竟然清晰记得上述谈话,并且似乎整个晚上都在半梦半醒中思考它。

走进办公室,王子扬着几张手写的纸,兴致勃勃地说,三年前资助的那些贵州孩子,有十几个考上大学了。唐画抢过信纸,逐字逐句地看着,看到了草原、花朵与自己似乎艰难行进的隧道尽头中的一缕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