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节日风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凌河之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节日文化风俗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是每个家庭幸福和谐的集中表现。下面仅就凌河之源每年重要节日的特色及其来历概述如下:
春节,这是一年中的最重要节日
凌河之源(古称塔子沟)民间百姓非常重视春节。每年一进腊月,就有“年味儿”,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几乎都在“忙年”。有个顺口溜是:“二十三是小年,灶王老爷上西天,二十四扫房子(扫尘),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
凌源五月十三日关帝庙出会图
清朝乾隆年间建于凌源东街的关帝庙(也称老爷庙),每年的五月十三日举办庙会,这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以传神之笔描绘了当时庙会的盛况。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对子。”一到年三十,晚上把祖宗请回家,家家上供品,焚香烧纸,供奉祖先。这天夜里,合家欢聚,吃团圆饭。各房间整夜灯火通明,有些人家还要在院子里立一个十几米高的灯笼杆子,年三十晚挂灯笼,说灯笼杆子底下是姜太公待的地方。人们整夜不睡,谓之“守岁”。年三十夜也叫“年五更”,“禁忌”非常多,禁扫地,禁倒水,禁忌说“没了”“破了”不吉利的话,尽说些好听的“过年话”。三十晚上要包素饺子,午夜吃增岁饺子。之所以要吃素饺子,是为来年过个“素净”年。新结婚的媳妇要在年五更吃枣和栗子,取“早立子”之意。过年三十贴对联,最古老的对联是五代时蜀国君主孟昶写在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最普通的对联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最鼓舞人的对联是“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毛泽东在师范读书时写的春联。
年三十的午夜吃过饺子“发纸”之后,本家就给长辈拜年。长辈们还要给孩子们“压岁钱”。孩子和大人提着灯笼满街串,欢天喜地玩上一宿。各房间的灯也要通宵长明。
各家各户春节时的重要活动是:扫尘、贴春联,贴“福”字,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放爆竹,祈丰年,送穷神,拜年等。
年初一,亲戚朋友互相拜年。年初二,要摆供品敬财神。春节正月头初五,也有个顺口溜是:“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卷鸡蛋。”到初五也叫“破五”,要吃“破五的饺子捏小人嘴”图一年吉利。贴“福”字表示幸福好运气,古书《韩非子》说:“全寿富贵谓之福”意指既长寿、健康有财富,又高贵而有美德才叫有福,这当然是人人追求的目标。现在也应是对“福”的全面解释了。
总之正月十五之前,家家拜年、恭喜发财,村村热闹,办“秧歌”,踩“高跷”。秧歌会手领着到各家门前围圆场,唱“王二姐思夫”、“傻柱子接媳妇”等喜庆活动。
关于春节的来历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我国已有四千年历史。古代没有春节之称,而是把一年开始的第一天称“元旦”(元是第一或开始之意,旦是太阳升起图像,合起来是,新一年第一天太阳升起而称元旦)
春节为什么又叫“过年”呢?传说,古代有一种动物叫“年”,非常凶猛,每到腊月底,便从深山走入村庄,吃掉人和畜。人们怕被吃掉,躲在屋里,为驱除这猛兽,大家在院里燃爆竹,放烟火,到年初一,“年”过去了,人们出来道贺:“过年好。”
另外,古人把谷物成熟一次也称一年,甲骨文和金文的形象和含义都是谷物成熟丰收的样子。
“元旦”一词在我国历史上名称也不尽相同。《尔雅》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总之在夏、商、周各代,虽称呼不一,但都是一年复始,一岁增长的意思。
什么时候把农历元旦改称春节的呢?那是上世纪初期,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顺应世界历史潮流“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于是民国元年决定实行“格里历”,即公历(阳历),而把我国的农历又叫阴历。同时规定了农历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阳历)一月一日为元旦,传至今天。
元宵节,是春节的延续和高潮
正月十五这天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家家户户吃元宵,放花炮,门口挂灯笼,村村办灯会,耍龙灯,舞狮子。灯会里除几十对彩灯外,还要有几出“逗戏”。一个是头戴乌纱帽的“灯官爷子”,手执蝇甩子,打着三花脸,对面有一个“灯官娘子”,两个人骑驴对着扭,逗得众人哈哈大笑。两旁还有衙役护卫,大呼小叫维持秩序。还有一出是一个笨丈夫和一个花枝招展的媳妇骑驴对扭。丈夫傻傻的,媳妇俏俏的,旁边还有一个秃秃的老和尚盯着俊媳妇,前后穿梭,不时眉来眼去,逗人狂笑。老百姓管这叫“驴子会”。
民间武术太极拳深受群众欢迎,图为市领导丛日兴带领大家表演太极拳。
元宵节是民间闹灯、赏灯的节日,白天有秧歌会,夜里有灯会,舞狮子,跑旱船。有时各村的会都到一起比赛。家家以放鞭炮欢迎。还有猜灯谜,燃放烟火等活动。这一夜,家家欢天喜地,户户通宵达旦。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人们也经常谈论着几种说法。
元宵节是春节的延续,也是春节文娱活动的高潮。元宵节起于汉代。传说,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在东方朔的支持下,建议汉武帝在每年正月十五家家燃灯吃汤圆,借此机会能与家人团聚。也有传说,汉文帝是在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上台当皇帝的,而平乱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于是汉文帝每年正月十五日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到了隋朝、《隋书·音乐志下》记载隋炀帝时“每岁正月,万里来朝,留至十五日”,“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唐代此日为观灯节,更为兴盛。《大唐新语》说:“神龙之际(公元705年—707年),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贵族戚属及下隶工商,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连唐明皇也亲自为元宵节作诗曰:
明月重城里,华灯九陌中。开门纳和气,步辇逐微风。
神鼓连宵合,歌笙达曙雄。彩光不为己,常为万方同。
还有史书记载:皇帝、皇后也微服出宫,与民观灯同乐。到宋朝更加热闹。宋人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宋词:
东风夜放火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宋朝时元宵节之夜的动人场面。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热闹,干脆把灯节延长到十天,从初八始到十七止,使百姓尽情欢乐。到清朝,元宵节扩大了规模,更热闹。康熙时,因灯市离皇宫太近,为了安全,下令将灯市迁至前门外大栅栏、琉璃厂、东四、西四、地安门、新街口,以方便市民。皇帝则率皇后、妃子、官员出宫观灯,放烟火吃元宵。当时放烟火盒子,取夫妻和好相爱,生活和谐之意。
凌源地区的元宵节完全延续这些风俗习惯,从古至今,民间也非常重视元宵节。中央电视台近些年又安排了元宵晚会,而且地方各乡、镇都有灯会,市(县)政府还举行秧歌会演。白日狮子旱船,夜晚灯会上街,灯火辉煌,鞭炮齐鸣。大街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真是一片喜庆繁华的景象。
清明节,也是春节后的重要节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宋诗说的是,阳春三月,天清地明,柳绿花红,百鸟齐鸣,人们出门踏青游春的情景。凌源地区这一天也非常热闹。沿河两岸,南山北山到处是游春人群。清明,每年大都在阴历三月或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人们在这一天从事两项活动:一是游春踏青,二是扫墓祭祖。每到清明那天,凌河两岸、木兰山上及草帽山前,到处是清明踏青之人。而更多的还有另一种情景是“南北山坡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些人带着纸钱来到祖宗坟前祭扫,有些家还在清明日为死者修坟立碑致祭,因而,清明节又与封建迷信相联系。有些家庭焚烧纸人纸马乃至大修坟墓,造成浪费。有的引起严重火灾,使得政府不得不抓紧防火防灾之事。
清明节日的来历也为人们广为流传。
在二十四节气中,因节气而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因而,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远在周代时已经流行。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天清地明。到秦代,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每逢初一、十五及二十四节气之日,都要到陵墓上祭奠,既烦琐又劳民伤财。到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明皇宣布一道圣旨:“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当允许,传之永为常式。”从此废止其他节气上坟,只许寒食节上坟。但由于清明节的前一天就是寒食节,两日相接,所以后来清明、寒食统称为拜祭节日。既是郊游又能出去祭扫,两日合并使用。宋代宫廷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反映了宋朝时人们出郊春游的情景。明、清时又沿袭唐、宋民俗,到民国时又把清明节定为插柳、植树节,这样代代相传,清明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
陈毅元帅在《清明游西山》诗中说:“车如潮,人如海,清明游,相追攀。”现在每到清明,各单位特别是学校都到烈士陵园为先烈扫墓,进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也成为此节日不可缺少的生动课堂。
至于寒食节,还需要说一个历史故事
寒食节是清明前一天,有传说是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介子推。此事《荆楚岁时记》有记载。“晋文公与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推独无所得,子推作龙蟠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在清明前一天不得举火。”这书记载了晋文公与介子推流亡外国时,历尽千辛万苦,受冻挨饿,有一次竟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给晋文公充饥。但晋文公回国当了国君大封功臣时,却把介子推忘了。于是介子推背着老母亲隐居到绵山。晋文公发觉此事有误,派人去找介子推,在绵山上怎么也找不出来。晋文公采纳大臣意见,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结果介子推抱木而被烧死,晋文公非常感动,跪地大哭一场,下令全国在这一天禁止烟火。后来,晋文公在介子推被烧的大树里还发现一封血书,上有: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亡时常自醒。
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这是古代关于寒食节及清明节的一段动人故事。
清明节和寒食节祭扫的风俗,是在封建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习惯。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认为:人死变鬼,鬼也吃、穿、花、用,所以要给鬼送钱并置车、马、牛、人乃至于房屋楼阁。但是,到了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人死如灯灭”,根本没有鬼神,再要大烧纸钱,就是迷信的旧风俗习惯。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习尚叫“风”,社会条件不同形成的习尚,叫“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合起来就是“风俗”。而自然条件变了,社会条件也变了,人们就应该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清明、寒食祭扫的意义今天也失去封建迷信色彩,只留下怀念先人、寄托哀思,激励后人的意思,因此,提倡科学节俭方式:一束鲜花,一只花篮就能表达哀思,承接孝道,同样也是文明和进步之举,更是移风易俗的表现。
端午节,是民间三大节日之一
每年五月初五日,民间也叫五月节、端午节、端阳节。凌源地区也是除春节和中秋节外最隆重的节日了。每到五月初五,孩子大人争着起早,采集艾叶和桃枝、柳枝,太阳出来了,人们也回到家中。家家吃粽子,挂荷包,挂葫芦,插柳枝、桃枝和艾叶,早饭时,剥鸡蛋,喝雄黄酒,吃粽子,合家欢乐团聚过节。
端午节融入现代社会之中以后,人们更是以“端午”(端五)突发奇想。2010年端午节早晨,有位文化局长突发奇想,他以端五引出五句话向亲友祝贺:“端起快乐,放下烦恼;端起轻松,放下浮躁;端起逍遥,放下困扰;端起幸运,收获微笑;端起祝福,温情围绕;祝福端午节快乐。”这又是何等既传统又现代的温馨节日呀!
对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两个说法:
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华夏民族的图腾——龙。人们信奉龙图腾,每年五月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包在树叶、竹叶中,一边往水里扔,给保护本民族的神“龙”吃,一边自己也吃,最后还要划船比赛,举行竞渡游戏,以象征本民族龙腾虎跃、兴旺发达。
另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之说。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官至三闾大夫。他忠心保国,曾力谏楚王而不被采纳,终使楚国败于秦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百姓受难,自己美好愿望化为泡影,于是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渔夫闻讯赶来打捞,不见踪影。也有人拿着粽子、鸡蛋投到江里,认为鱼虾吃饱,也就不吃屈原尸体。从此以后,人们每到五月五日就要包粽子、煮鸡蛋、赛龙船以纪念屈原。
其实,春秋战国时就已有端午节的习俗了,但是人们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更有意义,每年人们都把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歌颂他的忠贞不渝、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永志不忘,不是更有现实意义吗!
七夕节是传统节日又赋予新内容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或称“少女节”,自古民间就流传着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设瓜果于庭中,向织女乞巧。
民情淳厚的乡村小景
南朝梁的殷芳小说中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几千年过去了,这个爱情故事不知寄寓了多少代痴男怨女对爱情奋不顾身的执着追求和美好期盼。因而,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非常多。唐朝诗人杜甫在《牵牛织女》一诗中说“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五代十国的诗人杨幞《七夕》诗:“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代秦观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鹊桥仙》词,把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以高度浓缩的56个字抒发得淋漓尽致,其词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词寓意高远,亦写景、亦抒情,情景交融。全词把男女之爱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歌颂爱情的不朽篇章。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古往今来已成为七夕节歌颂的主题。外国已有“情人节”,在中国,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中国的“情人节”。当今之时,每到这一天,无数青年男女都要在七夕之夜,看七夕节的专题节目,互赠短信和礼物,以表达心中对高尚爱情的想往和追求。更有优美的诗词相互传递:
青草河边望星空,举头寻觅牛女星。
一年一度相会日,当谢喜鹊最多情。
柔情似水两心同,银汉迢迢苦终生。
鹊桥只搭天河上,人间尚有不了情。
七夕节在国家没立法,因而,七月七日没有法定的假日,但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却越来越重。中央电视台办的“七夕”节目中,主持人扮成玉帝和王母,七夕之夜竟为走上人间舞台上的几对牛郎织女牵线搭桥,发奖庆贺。由此看来七夕节也成了举国上下追求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中秋节,是全年隆重而又高雅的节日
一年四季,气候条件最好又是收获的季节,使人们格外兴奋的节日,就是中秋节了。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明月似镜,大地如洗,丹桂飘香,合家欢聚,品尝丰收的瓜果梨桃,吃着各色月饼,把酒吟歌,欢度良宵。这也是塔子沟千家万户蒙、汉、回各民族的节日风俗。这一节日风俗盛况,在230年前成书的《塔子沟纪略》中就已记载。至今,各家各户仍在沿袭着这一节日民风。
中秋节,也叫八月节,吃的月饼,供奉的月亮,都是圆的,所以中秋节最深喻意是团圆,也是古往今来追求的崇高目标。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凌河两岸的百姓都说“五月节过早晨,八月节过晚上,春节是白天晚上都过”。这话是对三大节日的精辟总结。
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礼记》中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就是说,拜日在早晨,拜月在晚上。可见春秋时代就已有元旦拜日、八月十五祭月之举了。到了魏晋时代又有中秋赏月之风。直到唐代,八月十五既祭月又赏月的风尚才流行起来。李白、杜甫、王建等大诗人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赏月诗,但还没有中秋节的记载。到了宋代,中秋节就成了“闾里儿童,连宵嬉戏”(《东京梦华录》)的群众性的传统节日了。
沈铨“群仙祝寿图”
首先说中秋节吃月饼,一种传说是,殷周时为纪念闻太师,叫“太师饼”演变而来。汉时,张骞通西域,带回胡桃、芝麻,而出现“胡饼”、“红菱饼”。还有一种传说是,李渊建立唐朝后,派大将李靖扫边,八月十五胜利还朝,京城上下歌舞狂欢,通宵达旦。吐蕃商人献一种圆饼祝捷。李渊高兴地举起精美的圆饼,指着天上圆月高声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随即把圆饼赏给群臣,共庆胜利。以后,每年这一天都举行庆祝。还有说法是“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元朝末年,为加强统治,每十户用一把菜刀,派一蒙古兵监视。这个蒙古兵对这十户胡作非为,人们为报仇,利用中秋互赠月饼,饼中夹纸条而约定八月十五同时动手杀鞑子,举行起义。这些传说都还没把月饼统一名称,宋朝人苏东坡诗有“小果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说法,但直到明朝以后才出现了月饼的统一模式和称呼。随着时代推移,月饼由供月食品变成人间美食,至今已发展成各种特色,如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滇式月饼和潮式月饼五大宗。虽式样各异,但都是庆祝丰收和团圆之意。
其次,说中秋祭月、拜月。到了宋代,中秋拜月已成习俗,“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折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新编醉翁谈录》)
关于咏月。古代诗人咏月最多成就最高者首推李白。他一生爱月,生动地描写月姿、月色,令人心旷神怡。白居易的《琵琶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咏月名篇。最出奇的是宋代苏东坡的千古名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的中秋咏月第一佳作。另外还有许多关于明月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王游月宫”等神话传说,都把明月赋予最美好寓意,而和中秋赏月连在一起,所以从古至今,中秋节又是一个最充满诗情画意而又美好浪漫的节日。
重阳节又演变成“老年节”
每年的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这个时节,恰逢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是一年一度橙黄橘绿的好时节。《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也叫“重阳”。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鲧(gǔn)书》中说:“古以九为阳数,九月而又九日,因此称‘重阳’又称‘重九’,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
中国历代习俗主要是登高、赏菊、佩茱萸、放风筝。晋朝陶渊明就在重阳这一天“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到了唐代,过“重阳节”的盛况更是空前。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就是写每逢重阳佳节,人们在家思亲,在外思乡,登高饮酒的情景。
古代诗人骚客,重阳赋诗多是苦闷伤感,而毛泽东的词则与众不同。他写的《重阳》词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其名句却是雄视千古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朱德元帅的《赏菊》诗更有深意:“奇花独立树枝头,玉肌冰骨眼底收。且盼和平同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为重阳节诗话增加了光彩的一笔。
因为“九”字是最大的数,两九相会又是长久、吉利之意,菊花又是“长寿花”。因而重阳节又自然联系上老年人喝菊花酒延年益寿的好事。所以近些年又把“重阳节”定为“老年节”。每逢重阳节子女为老人摆酒,送粘(年)糕(高)、看菊花展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北京等大城市的广场和公园,重阳菊展竟然达到上千盆。
由此可见,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之风年复一年,蔚然成风!因而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又是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美好节日。
除上述重大节日民俗之外,凌源地区还有每年在“关公诞辰”日和“碧霞元君、圣母诞辰”全民庆祝致祭的风俗。
自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在朝阳街财神庙内建起碧霞元君、天仙圣母行宫,庙外有戏台,每年的四月十八日圣诞之辰,不分男女老幼,齐来财神庙焚香致祭,并且唱戏七天,求福求财。
凌河飘雪 冰清玉洁(梁国庆画)
乾隆十四年(1749年)东街关帝庙建成后,每年五月十三“关羽诞辰”之日,城内商家及百姓都要举办庙会。人们置关帝木像于八抬大轿中,到沿街各点巡行。当时有诗记其事:“三声铁炮震如雷,一骑飞奔探马来。报到今天行路线,东街出发北街回”。在庙会巡行队伍中,有30余人分别扮作生、旦、净、末、丑、髯角色,踩高木腿、唱昆腔俗曲,还有狮子旱船。沿街百姓齐观,热闹非常,直到1918年还举行一次,只是规模不如前,但是还有“满城金鼓响连天,众会齐先集庙前。五色云霞真烂熳,游人似海望无边”的盛况。
凌源是历史文化古城,塔子沟厅是乾隆时期就已存在的方圆五千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个红山女神的故乡,凌水流淌的地域,承接了历史文化的渊源,是连接关内关外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之纽带,而每年的各个重要节日,又是各族人民追求美好和谐的重要标志。如今,国家又将民族重大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以法定假日固定下来,更为我们地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佳节同庆,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