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的文学启蒙教师胡孝心

我的文学启蒙教师胡孝心

时间:2023-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式见到胡孝心先生那难忘的一幕,是在宁海解放的那个早晨。很快,传来消息,胡孝心先生担任了解放后宁海县第一任教育局局长。我正式受业于胡孝心先生的门下是在宁海中学读初中的时候。初三时,语文老师就是胡孝心先生。胡孝心先生不光是宁海的一代师表,也是一代杰出的文化战士。

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胡孝心先生

宁海遗惠小学(现为城中小学)在隆重纪念百年诞辰时,寄来了一大沓材料。其中记载着抗战时期缑城名师、宁海文化名人胡孝心先生担任教师与校长时的动人事迹。他身先士卒,大力在学校里发动广大师生开展抗日爱国活动,宣传爱国主义,讲授抗战主张,教唱抗战歌曲,演出抗战活报剧与话剧,并在大街上开办了“抗建书店”,发动广大青少年阅读进步书籍,使当时的遗惠小学成为全县抗日活动的中心,也成了进步人士的活动点。这些材料引起了我对恩师胡孝心先生绵绵无尽的回忆,虽然是一些点滴,却也形成涓涓细流。

在认识胡先生之前,已知道胡孝心的名字。因为我母亲也在遗惠小学教过书,还担任过教导主任。她老是向小学生的我讲述胡孝心先生学问很好,是宁海的才子,能写一手好文章,还会讲英语、普通话(那时叫国语)。这也冥冥中从小在我心坎中播下文学种子。

正式见到胡孝心先生那难忘的一幕,是在宁海解放的那个早晨。解放军从大南门黄土岭方向入城了。那天天气异常酷热,一队解放军由天主教堂方向走到白石头,然后从蔡家巷往北走去。荷枪实弹的战士一个个大汗淋漓,连军装后背都是一摊摊汗渍,腰里还插着一把蒲扇。我们大人孩子好奇地围在白石头旁看着队伍经过,默默打量着这支不同于国民党“长江部队”的工农队伍。这时,大家发现,在这一队战士中间,有一个脸孔白净的文弱书生,佝偻着背,走在队伍的前头。“胡孝心!是胡孝心先生!”认识的人带头喊叫起来!这就是胡孝心?这样,我第一次将胡先生的名字与他的本人对上了号。但那次胡孝心先生是给解放军带路还是干什么,至今对我还是一个谜。

很快,传来消息,胡孝心先生担任了解放后宁海县第一任教育局局长。后来才知道,这是宁海解放后第一任县委书记童先林推荐的,他是前童人,曾经是胡老师的学生,知道胡孝心先生是早在1943年就入党的共产党员,是一位老革命,又是宁海县教育界前辈,担任教育局局长的职务最为合适。

胡先生年轻时的照片,约摄于1939年

我正式受业于胡孝心先生的门下是在宁海中学读初中的时候。我1949年考入宁中春季班,1951年冬季毕业。初三时,语文老师就是胡孝心先生。他个子不高,身体显得赢弱,讲话慢条斯理,不高不矮,态度异常和蔼,一看就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于是,我一下子对语文发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宁海中学的老师大都是从外地回乡的,不少人学识涵养都很高。校长是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写到过的王育和先生,历史老师是柔石的战友俞岳先生。俞先生讲一口三门话,声音高亢,态度也容易激动。胡孝心先生温文尔雅,能讲一口普通话,这在当时的宁海是很难得的。后来我才知道,胡孝心是在北京慈幼院长大的,因此能讲地道的北京话。

胡孝心本身就是五四新文化在宁海的播种者和闯将,因此讲述五四新文化作品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充满感情色彩,特别是对鲁迅、郭沫若的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胡先生讲授的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鲁迅的《故乡》这两篇课文。

胡先生讲课不拘一格,不死扣语文课本,背诵教案,而是手持课本,边讲述边自由发挥。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30年代左翼文艺和人生体验,以及他对鲁迅先生的热爱与尊崇,因此讲课非常生动。他不是以声压人,而是以情动人。

特别是作文,胡先生更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想象力。他的作文命题也常常很自由、灵活,不太守旧、古板。有时候我为了偷懒,草草写一首诗敷衍塞责,胡先生看了也从不生气,只是提醒尽量不要以诗歌代替作文。特别是有一次,在学习了鲁迅的《故乡》之后,胡先生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作文题目“解放后的闰土”,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力,写出解放后闰土的新面貌。

抗建书店,1939年3月由中共城区党组织开办,胡先生为负责者之一

这一下我来劲了!发挥出读过不少小说的想象力,大大把闰土解放后的新生活进行一番虚构与描述,自鸣得意地把作文本上交。胡先生把批改后的《解放后的闰土》发下来了,对我这一篇除了进行一些圈圈点点之外,还额外写了一句评语:“文理通顺,大可造就。”

当然这句评语是胡先生对我的溢美之词,但完全没想到对我终生献身文学、当一名作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从此,我信心大增,决心在文学创作上努力,在宁海中学编辑《红领巾墙报》,并悄悄向《新少年报》等报刊投稿。虽不断被退稿,仍乐此不疲。这些,我在20多年前写的散文《启蒙师》中有过详细描述。在《中学,作家的摇篮》文章和讲课中也一再提及。我不能忘记胡孝心恩师对我走上文学之路起的启蒙作用。

初中毕业后,我离开家乡,就读锦堂师范和杭州大学中文系,以后就一直在杭州市文艺界工作。每次回乡都时间匆匆,难得邂逅胡孝心老师,可能由于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也可能年老体衰,偶遇恩师他也是谈话不多。而多次碰到胡师母,她倒是十分关心地问这问那,关心我的工作生活,并告诉我一点胡先生的消息。

这一直到近年,我与胡先生长公子教平兄联络上之后,几次在电话中长谈,他还电邮来胡孝心先生的很多材料,我才对恩师的一生有全面的了解。胡孝心先生不光是宁海的一代师表,也是一代杰出的文化战士。因此,在教平他们几个子女想为父亲出一本传记文集以示纪念时,我也拾遗追忆了这篇文章。正如前几年“晓汛亭”落成时,我题过一副对联:“教书传忠孝,育人见真心”,我把“教育”“孝心”全嵌在对联头尾,我觉得这是对胡孝心先生一生最好的评价,也是他人格的写照。

(2010.9)

胡先生全家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