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
西安发展了,来咱西安的老外可真不少,如果仔细观察老外在西安的举动,你就会发现有些老外真奇怪——
住在饭店吃在外。在大多数西安人的印象中,似乎凡是老外就有钱得不得了,其实不然,许多老外特别是年青的大学生老外,深知“节约闹革命”的道理,他们追求以最少的钱逛最多的旅游景点,所以不该花的钱决不乱花,该逛的地方一个不落。我们单位办了个小型的涉外饭店,住在这里的老外大都是西欧来的大学生,也许是由于饭店里的饭菜不合口味,抑或是价格太高,这些老外一律住在饭店吃在外。老外的住宿必须住在涉外饭店,这一点是入境规定,没有挑选余地,但吃可就自由多了。离饭店不远处的马路边有两个小餐馆,经营炒面、水饺、饼子、饮料等。不知怎么搞的,老外对这两个饭馆情有独钟,常来此就餐。饭馆老板很有心计,拍了过去一些老外在此就餐的照片挂于醒目处,并在招徕顾客的广告板上写了许多“欢迎您,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这里就是您的家”等洋文;各自请了两位稍懂英语的漂亮小姐招呼老外;改变了饭桌的放法,将吃饭的桌子并成一排,老外面对面就餐,可以很随意地交谈,就像西方议会厅的“圆桌”;桌面上摆上鲜花。一传十,十传百,这两个马路边的小餐馆据说甚至到了西欧一些国家的导游图上。
专买次品往回带。我发现许多老外在选择中国书画时,对一些书画名家的书法绘画作品兴趣不大,而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画工较粗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馆附近,一书画店挂了一幅陕西某著名画家的《牧童》,要价不甚高,三月有余,无人问津。而一群老外却对一位已退休在家的业余美术爱好者的《竹》指手画脚,最后高高兴兴买了离去。老外的这种特殊的文化需求也促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书画市场的诞生,西安众多的美术爱好者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应战。我们单位一工会干事看到这个行情,赶紧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在大雁塔租了个门面房,现场一边作画,一边售画。他画的是一些山水画及中国古代人物等,用他的话来讲: “和正规画家相比,那功底,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咱不求神似而求形像,专在老外中找知音。”他说,他的作品吸引老外靠的是现场作画“迷惑”老外,动作令老外眼花缭乱,以花哨取胜,以“物美”价廉取胜,每天收入四十元不成问题。当我问起他老外购买这种画的审美需求时,他说,老外购买国画作品,并不都喜爱中国国画,许多时候,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好比中国人到各地旅游都要带一些当地的特产一样,大部分老外购买书画作品,仅仅是为了回去做个纪念,东西方人在审美文化上确实还存在差异。
不爱现代爱古代。在西安的繁华地段,很少看到老外的身影,而在市区的文物古迹处,老外的身影随处可见。老外对时装不感兴趣却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古装感兴趣,如红布裹兜、粗布印花坎肩、皇帝帽、虎头布鞋,购买率很高。老外不喜欢中国的流行音乐,而对中国传统的民间打击乐——锣鼓情有独钟,置身于铿锵的锣鼓声中,老外随着强有力的节奏竟跳起了迪斯科,大呼小叫直喊“OK”。风靡西北五省的秦腔戏,没想到老外也喜欢,听不懂汉语的老外也随着场上的气氛笑得前仰后合,其实老外只是在乎与众同乐。一些老外将陪伴秦始皇两千多年的秦俑带回去作纪念,以示对中国古文化的敬仰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