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主要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时间:2023-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方汉墓中出土的陶器种类众多,其中鼎、盒、钫、壶、樽、罐、灶、井、仓等九大类陶器相对常见,形制演变比较明显。陶仓是储藏粮食的设施。汉代的陶仓器身有圆体形和方体形之别。根据仓体形状的不同,分为罐形仓、筒形仓、方形仓、房形仓等。而在西安、洛阳等地出土的上书“粟”、“忝粟”等字样的陶容器,习惯上被称为“陶仓”。下文凡引用内蒙古地区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此报告。但Ⅲ型墓在简报仅举此一例,

北方汉墓中出土的陶器种类众多,其中鼎、盒、钫、壶、樽、罐、灶、井、仓等九大类陶器相对常见,形制演变比较明显。

图14 北方汉墓出土铜镜举例(二)

1.磴口纳林套海M13∶22 2.鄂托克旗凤凰山M7∶1 3.包头召湾M91∶26 4.甘泉M1∶2 5.磴口补隆淖M7∶9 6.庆阳彭原85M3∶1 7.离石马茂庄M14 8.涿鹿五堡M3∶36 9.包头召湾M62∶7 10.包头召湾M91∶26

(一)陶鼎

根据器耳形态的不同,分为两型:

A型,折耳。

根据鼎腹部形态的不同,分为三个亚型:

Aa型,扁圆腹。子母口,带钮器盖,圜底,蹄形足。根据耳、足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折耳,蹄足内聚。如山西朔县3M69∶1(图15-1,1)。

Ⅱ式,折耳外侈,蹄足内聚。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M25∶9(图15-1,2)。

Ⅲ式,折耳外侈明显,蹄足分散。如宁夏灵武横城M24∶3(图15-1,3)。

演变趋势:耳,逐渐增高,折耳渐外侈;足,蹄足内聚→蹄足分散。

Ab型,折腹。敛口,蹄形足。腹外中折处附加凸沿一周。根据鼎底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圜底。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3∶5(图15-1,4)。

Ⅱ式,平底。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43∶3(图15-1,5)。

演变趋势:器底,圜底→平底。

Ac型,直腹。子母口,蹄形足。部分盖上附钮。根据鼎盖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弧形盖。如靖边张家坬M3∶17(图15-1,6)。

Ⅱ式,拱形盖。如山西朔县3M170∶6(图15-1,7)。

演变趋势:盖,弧形→拱形;器身,矮胖→瘦高。

B型,竖耳。

子母口,微敛,圜底。盖作弧顶或拱形顶。长方形镂空附耳。根据器足及鼎腹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鼓腹,柱状足,三足较高。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63∶6(图15-1,8)。

Ⅱ式,折腹,扁蹄形足,三足内聚。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77∶9(图15-1,9)。

Ⅲ式,扁腹,矮蹄形足,三足分散。如内蒙古包头召潭M1∶2(图15-1,10)。

演变趋势:耳,竖耳增高;腹,鼓腹→折腹→扁腹;足,高→矮,柱状足→蹄形足,三足内聚→三足分散。

(二)陶盒

子母口,盒身呈扁圆形,平底。根据盒盖、腹部等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图15-1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Ⅰ式,盒盖呈弧形,下腹弧收。朔县6M96∶7(图15-1,11)。

Ⅱ式,盒盖呈覆碗形,顶有矮圈把手。下腹斜收。靖边张家坬M3∶25(图15-1,12)。

Ⅲ式,盒盖呈覆碗形,顶有矮圈把手。下腹斜直收,平底,矮圈足。如甘肃庆阳彭原82M2∶8(图15-1,13)。

演变趋势:盒盖,弧形→覆碗形;腹,下腹弧收→下腹斜直收;底,平底→圈足。

(三)陶钫

多直口,若带器盖则为子母口。短颈,或束颈。有的在腹部模压对称铺首衔环。根据腹部、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为四式:

Ⅰ式,深弧腹,高圈足微外撇。如陕西甘泉M6∶1(图15-1,14)。

Ⅱ式,腹部呈椭圆形外凸,圈足。如山西朔县6M16∶6(图15-1,15)。

Ⅲ式,腹部外鼓。圈足较矮。如宁夏盐池张家场M6∶3(图15-1,16)。

Ⅳ式,腹部外鼓不明显。低矮假圈足。如宁夏盐池宛记沟M3∶14(图15-1,17)。

演变趋势:腹,弧腹→鼓腹→弧腹;圈足,高→矮→假圈足。

(四)陶壶

根据壶的形态、口部、颈部的不同,可以分为盘口壶、敞口壶、喇叭口壶、长颈壶、扁壶、鸮壶等。

1.盘口壶

口部呈盘状。部分带博山式或圆顶器盖,多在腹部贴饰对称铺首。根据器足的形态,分为三型:

A型,假圈足。根据颈部、腹部形态的差异,分为三个亚型:

Aa型,细长颈,鼓腹。根据口、腹、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为四式:

Ⅰ式,浅盘口,垂腹,矮假圈足。如山西朔县6M55∶7(图15-2,1)。

Ⅱ式,浅盘口,鼓腹,假圈足较矮。如陕西靖边张家坬M3∶11(图15-2,2)。

Ⅲ式,深盘口,鼓腹,假圈足较高。如内蒙古鄂托克旗凤凰山M10∶3(图15-2,3)。

Ⅳ式,深盘口,折腹,高假圈足。如甘肃庆阳彭原85M3∶1(图15-2,4)。

Ⅴ式,深盘口,曲折腹,高假圈足外撇,呈喇叭状。如河北涿鹿矾山五堡M3∶5(图15-2,5)。

演变趋势:口,浅盘口→深盘口;腹,垂腹→鼓腹→折腹→曲折腹,腹部最大径位于下腹部→腹中部;假圈足,矮→高。

Ab型,粗直颈,弧鼓腹。盘口微敞,假圈足外撇。腹部饰宽弦纹带或对称衔环铺首。根据腹部、圈足、器底形态的变化,分为四式:

图15-2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Ⅰ式,弧腹,假圈足外撇,平底。如宁夏盐池宛记沟M1∶11(图15-2,6)。

Ⅱ式,鼓腹,假圈足外撇,平底。如内蒙古包头下窝尔吐壕M5∶7(图15-2,7)。

Ⅲ式,鼓肩,鼓腹,假圈足外撇,底部内凹。如山西离石马茂庄M55∶5(图15-2,8)。

演变趋势:腹,弧腹→鼓腹;假圈足,矮→高;底,平底→内凹。

Ac型,竖直颈,球形腹。盘口较深,多带博山式器盖。根据圈足及底部形态的变化,分两式:

Ⅰ式,假圈足较矮,大平底。如山西平鲁上面高村M1∶10(图15-2,9)。

Ⅱ式,假圈足较高,小平底。如山西朔县GM188∶11(图15-2,10)。

演变趋势:假圈足,矮→高;底,大→小。

Ad型,细长颈。盘口外侈,颈部微束,呈喇叭状,鼓腹。根据口、腹、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三式:

Ⅰ式,盘口外侈,鼓腹,矮圈足。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63∶7(图15-2,11)。

Ⅱ式,盘口外侈较甚,圆鼓腹,矮圈足。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59∶18(图15-2,12)。

Ⅲ式,盘口外侈较甚,鼓腹,下腹微折,高假圈足。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86∶21(图15-2,13)。

演变趋势:口,盘口逐渐外侈;腹,鼓腹→折鼓腹;假圈足,矮→高。

Ae型,短颈。矮圈足,腹部多饰对称衔环铺首。根据颈、腹、底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短颈较直,鼓腹,平底。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34∶1(图15-2,14)。

Ⅱ式,短颈微束,垂腹,平底。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0∶20(图15-2,15)。

Ⅲ式,短束颈,垂腹,底微内凹。如内蒙古磴口包尔陶勒盖M24∶8(图15-2,16)。

演变趋势:颈,直颈→束颈;腹,鼓腹→垂腹;腹部最大径,位于腹中部→位于下腹部;底,平底→微内凹。

B型,圈足。

根据圈足形态的不同,分两个亚型:

Ba型,圈足较矮。曲长颈,溜肩,鼓腹。根据口、腹、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三式:

Ⅰ式,浅盘口,圆鼓腹,矮圈足。如山西朔县3M195∶3(图15-2,17)。

Ⅱ式,浅盘口,圆鼓腹,矮圈足。如山西朔县5M1∶67(图15-2,18)。

Ⅲ式,盘口较深,口径增大,尖鼓腹,圈足外撇。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6∶1(图15-2,19)。

演变趋势:盘口,浅→深,口径增大;腹,鼓腹→尖鼓腹;圈足,直→外撇。

Bb型,圈足呈覆碗状。扁圆腹。如涿鹿矾山五堡M3∶4(图15-3,1)。

C型,平底,无圈足。根据颈部形态的不同,分为两个亚型:

Ca型,长颈。根据口、颈、腹形态的变化,分三式:

Ⅰ式,浅盘口,直颈较粗,折肩,下腹斜收。如山西朔县9M128∶4(图15-3,2)。

Ⅱ式,深盘口,颈部较粗短,溜肩,圆鼓腹。如河北阳原三汾沟M5∶8(图15-3,3)。

Ⅲ式,深盘口,细直颈,鼓肩,下腹斜弧收。如山西朔县3M74∶4(图15-3,4)。

演变趋势:口,浅盘口→深盘口;颈,长、粗→短、细;肩,折肩→溜肩→鼓肩;腹部最大径,位于腹中部→位于肩部。

Cb型,短束颈。盘口,溜肩。根据口、腹形态变化,分三式:

Ⅰ式,盘口,垂腹。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6∶9(图15-3,5)。

Ⅱ式,大盘口,圆鼓腹。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21∶2(图15-3,6)。

Ⅲ式,大盘口,弧腹。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20∶1(图15-3,7)。

演变趋势:口,盘口→大盘口,口径增大;腹部最大径,位于下腹部→腹中部。

2.喇叭口壶

喇叭口,溜肩,鼓腹,矮圈足。肩部饰对称衔环铺首。根据颈、腹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短颈,鼓腹。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土城子M7∶4(图15-3,8)。

Ⅱ式,颈部增高,鼓腹。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89∶1(图15-3,9)。

Ⅲ式,颈部微直,弧腹。如内蒙古包头下窝尔吐壕M2∶1(图15-3,10)。

演变趋势:颈,短颈→直颈;腹,鼓腹→弧腹;整体器形,矮胖→瘦高。

3.敞口壶

根据圈足形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假圈足。竖直颈,溜肩,圆鼓腹。根据口、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口微侈,假圈足较矮。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八拜M1∶4(图15-3,11)。

图15-3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Ⅱ式,侈口,假圈足较矮。如内蒙古盐池张家场M3∶12(图15-3,12)。

Ⅲ式,侈口外撇,假圈足外撇。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31∶2(图15-3,13)。

演变趋势:口,微侈→侈口→侈口外撇;假圈足,较矮→外撇。

B型,圈足。侈口,圈足外撇。根据口、颈、腹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平折沿,束颈,腹部微鼓。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28∶16(图15-3,14)。

Ⅱ式,侈口,无沿,竖直颈,圆鼓腹。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27∶9(图15-3,15)。

演变趋势:口,折沿→无沿;颈,束颈→竖直颈;腹,弧腹→鼓腹。

C型,平底,无圈足。根据口、颈、腹部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侈口,束颈,鼓腹。如内蒙古察右前旗呼和乌素M8∶1(图15-3,16)。

Ⅱ式,口微侈,直颈,鼓腹微折。如河北阳原三汾沟M4∶6(图15-3,17)。

演变趋势:口,侈口明显→不明显;颈,竖颈→直颈;腹,鼓腹→鼓腹微折。

4.长颈壶

敞口,颈部细长,溜肩,假圈足。多带器盖。根据颈、腹、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曲长颈,鼓腹,矮假圈足。如山西朔县8M16∶2(图15-4,1)。

Ⅱ式,竖直颈,鼓腹,矮假圈足。如河北阳原三汾沟M4∶5(图15-4,2)。

Ⅲ式,竖直颈,圆鼓腹,高假圈足。如山西朔县GM112∶14(图15-4,3)。

演变趋势:颈,曲长颈→竖直颈;腹,鼓腹→圆鼓腹;假圈足,矮→高。

(五)扁壶

根据器身横截面形状的不同,分为两型:

A型,器身横截面呈长椭圆形。根据器表是否有浮雕图案,分为两个亚型:

Aa型,器身无浮雕图案。直口,束颈,扁腹,方形圈足。根据有无器耳及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无耳,矮圈足。如陕西靖边张家坬M3∶13(图15-4,4)。

Ⅱ式,肩部饰双耳,高圈足。如甘肃庆阳王家湾82M2∶1(图15-4,5)。

演变趋势:耳,无耳→有耳;圈足,矮→高。

Ab型,器表饰浮雕卷云纹。直口,圈足。根据有无器耳、腹部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无耳,鼓腹。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0∶19(图15-4,6)。

Ⅱ式,肩饰扁耳,直腹。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1∶7(图15-4,7)。

演变趋势:耳,无耳→有耳;腹,鼓腹→直腹;整体器形,矮胖→瘦高。

B型,器身横截面呈梭形,形似皮囊。直口,圆唇,假圈足。根据腹部、圈足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图15-4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Ⅰ式,鼓腹,假圈足较矮。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M21∶1(图15-4,8)。

Ⅱ式,长弧腹,腹饰对耳穿孔,假圈足较高。如宁夏盐池张家场M8∶7(图15-4,9)。

演变趋势:腹,鼓腹→长弧腹,假圈足,矮→高;整体器形,矮胖→瘦高。

(六)鸮壶

通体呈鸮形,顶部开口,一般有圆形小盖,盖多饰三蒂或四蒂纹。

Ⅰ式,器身矮胖。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0∶12(图15-4,10)。

Ⅱ式,器身略瘦,双翅简化。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13∶7(图15-4,11)。

演变趋势:整体器形,矮胖→瘦高。

(七)陶樽

根据樽体形态的不同,分为两型:

A型,樽体呈筒形,平底,下接三蹄足。根据樽盖,樽体的变化,分为四式:

Ⅰ式,如陕西靖边张家坬M3∶2(图15-4,12)。

Ⅱ式,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2∶10(图15-4,13)。

Ⅲ式,如甘肃庆阳王家湾76M1∶2(图15-4,14)。

Ⅳ式,如陕西黄龙梁家山墓所出(缺器物号)(图15-4,15)。

演变趋势:盖,弧形盖→博山式盖→无盖;樽体,高→矮。

B型,樽体呈盆形,圜底,下接三蹄足。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98∶2(图15-4,16)。

(八)陶罐

根据口沿和领部形态的不同,分为矮领罐、折沿罐、小口罐、高领罐、侈口罐、敞口罐等。

1.矮领罐

矮领,直口微侈,平底。根据器型大小,分为两型:

A型,器型较小,器高在10~20厘米之间。

根据肩、腹、口底径大小变化,分为五式:

Ⅰ式,圆折肩,下腹斜收,口底相当。如陕西甘泉M15∶1(图15-5,1)。

Ⅱ式,溜肩,鼓腹,下腹斜收,口底相当。如内蒙古察右前旗呼和乌素M5∶3(图15-5,2)。

Ⅲ式,溜肩,圆鼓腹。口小底大。如山西平鲁上面高村M1∶12(图15-5,3)。

Ⅳ式,鼓肩,肩部饰对称双系,大平底。如山西朔县GM233∶6(图15-5,4)。

演变趋势:肩,折肩→溜肩→鼓肩,无耳→饰双系;腹,下腹斜收→鼓腹;底径小于口径→底径与口径相当→底径大于口径。

图15-5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B型,器型较A型大,器高在20~30厘米之间。

根据肩部、腹部形态的变化,分为五式:

Ⅰ式,大口外侈,鼓肩,圆腹。如山西朔县6M200∶1(图15-5,5)。

Ⅱ式,大口外侈,鼓肩,圆鼓腹。如山西朔县6M133∶5(图15-5,6)。

Ⅲ式,口略侈,鼓肩,鼓腹。如内蒙古磴口包尔陶勒盖M1∶7(图15-5,7)。

Ⅳ式,口微侈,鼓肩,鼓腹。如宁夏固原城西M4∶3(图15-5,8)。

Ⅴ式,直领,广肩,大平底。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91∶12(图15-5,9)。

演变趋势:肩,鼓肩→广肩;腹,圆腹→鼓腹,腹腔,深→浅;腹部最大径,位于上腹部→肩部;底,逐渐增大;整体器形,瘦高→矮胖。

2.折沿罐

口沿外折,大平底。根据口、颈、肩、腹部形态的变化,分为五式:

Ⅰ式,大口,折沿,无颈,折肩,下腹斜收。如甘肃庆阳野林墓所出(缺器物号)(图15-5,10)。

Ⅱ式,大口,折沿,短颈,溜肩,圆鼓腹。如宁夏固原城西M5∶1(图15-5,11)。

Ⅲ式,大口,折沿,短颈,溜肩,鼓腹。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3∶15(图15-5,12)

Ⅳ式,小口,沿面外卷,束颈,鼓肩,腹部以下急收成大平底。如宁夏固原北塬M3∶73(图15-5,13)。

Ⅴ式,小口,沿面外卷,束颈,鼓肩,腹部以下急收成大平底,底部内凹。如山西离石马茂庄M55∶1(图15-5,14)。

演变趋势:口,大→小;口沿,沿面外折→沿面外卷;颈,无颈→短颈→束颈;肩,折肩→溜肩→鼓肩;腹,圆鼓腹→下腹急收;底,平底→内凹;口底径相当→底径大于口径;整体器形,瘦高→矮胖。

3.小口罐

小口,鼓肩,下腹斜收,大平底。根据口沿形态的变化,分为四式:

Ⅰ式,小口微侈,尖圆唇。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八拜M2∶6(图15-5,15)。

Ⅱ式,小口微侈,尖圆唇。如山西朔县3M56∶10(图15-5,16)。

Ⅳ式,斜尖唇。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73∶4(图15-5,17)。

Ⅴ式,宽折沿。如山西朔县GM232∶9(图15-5,18)。

演变趋势:唇部,尖圆唇→斜尖唇→宽折沿。

4.高领罐

小口,沿面较宽,高领,鼓肩,下腹斜收,平底。器形较高。根据下腹部及底部形态的变化分为四式:

Ⅰ式,下腹斜直收,小平底。如山西朔县6M499∶1(图15-5,19)。

Ⅱ式,下腹斜直收,小平底。如内蒙古乌海新地M11∶5(图15-5,20)。

Ⅲ式,下腹弧收,小平底。如河北阳原三汾沟M3∶8(图15-5,21)。

Ⅳ式,下腹斜收,大平底。如内蒙古乌海新地M4∶2(图15-5,22)。

Ⅴ式,下腹直收,大平底。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73∶1(图15-5,23)。

演变趋势:器高大于腹部最大径→器高等于腹部最大径;底,小平底→大平底;整体器形,瘦高→矮胖。

5.侈口罐

侈口,方唇,束颈,平底。根据肩、腹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鼓肩,下腹斜收。如内蒙古察右前旗呼和乌素M10∶1(图15-5,24)。

Ⅱ式,溜肩,扁圆腹。如山西广灵鞍子山GM1∶3(图15-5,25)。

Ⅲ式,溜肩,鼓腹。如宁夏固原城西M4∶6(图15-5,26)。

演变趋势:肩,鼓肩→溜肩;腹,扁圆腹→鼓腹。

6.敞口罐

敞口,鼓腹,平底。根据颈部及器身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束颈,器身粗矮。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M7∶1(图15-5,27)。

Ⅱ式,粗颈,器身修长。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M2∶2(图15-5,28)。

演变趋势:口,敞口逐渐增大;颈,束颈→粗颈;整体器形,矮胖→瘦高。

(七)陶灶

按灶面的形状可以分为方形灶、圆形灶、半椭圆形灶、多边形灶、船头形灶等。

1.方形灶

A型,灶面略呈长方形,有三个灶眼。根据灶门形态、灶上附属设施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灶门接地。如内蒙古乌海新地M11∶7(图15-6,1)。

Ⅱ式,灶门开在前壁中间。如河北阳原三汾沟M9∶42(图15-6,2)。

Ⅲ式,灶门上方设挡沿。或在侧壁设挡风墙。如朔县GM210∶2(图15-6,3)。

演变趋势:灶门接地→灶门位于前壁中间;灶面不出沿→出沿,后壁和侧壁塑挡风墙。

B型,灶面呈正方形。根据灶门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如内蒙古乌海新地M2∶7(图15-6,4)。

Ⅱ式,如内蒙古杭锦旗乌兰陶勒盖M7∶7(图15-6,5)。

演变趋势:灶门接地→灶门位于前壁中间。

2.圆形灶

灶面圆形,灶底较灶面稍大。如磴口纳林套海M12∶2(图15-6,6)。

3.半椭圆形灶

按灶眼数量的多少,分为三型:

图15-6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A型,单眼。根据灶眼、灶面形态的变化,分三式:

Ⅰ式,灶台较矮,灶台上一圆孔状灶眼。如宁夏盐池宛记沟M6∶2(图15-6,7)。

Ⅱ式,灶台较高,前壁高出灶面。如宁夏吴忠观马湖M27∶1(图15-6,8)。

Ⅲ式,灶门上方的灶沿外突。如甘肃西峰彭原M1∶5(图15-6,9)。

演变趋势:灶眼,小→大;灶台,低矮→高;灶面出沿。

B型,双眼。

按灶眼的排列方式以及灶面是否有模印图案,分为三个亚型:

Ba型,双眼并列。根据灶面形态变化,分两式:

Ⅰ式,灶面略呈椭圆形。灶头圆弧。灶门长方形,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3∶1(图15-6,10)。

Ⅱ式,灶面呈前方后圆形。灶头平直。如内蒙古磴口补隆淖M8∶3(图15-6,11)。

演变趋势:灶面,平面呈长椭圆形→前方后圆形。

Bb型,双眼前后排列,无模印图案。根据灶台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灶台较低矮。如宁夏灵武横城M5∶5(图15-6,12)。

Ⅱ式,灶台较高。如宁夏固原北苑M4∶7(图15-6,13)。

演变趋势:灶台低矮→灶台较高。

Bc型,双眼前后排列,有模印图案。根据灶面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如陕西靖边张家坬M3∶4(图15-7,1)。

Ⅱ式,灶面出沿。如宁夏固原城西M2∶1(图15-7,2)。

演变趋势:灶面不出沿→出沿。

C型,三眼灶。

灶眼呈品字形排列。根据灶面形制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0∶2(图15-7,3)。

Ⅱ式,如宁夏固原北塬M1∶70(图15-7,4)。

演变趋势:灶面不出沿→出沿。

4.多边形灶

平面呈六边形,灶眼有三眼,也有五眼。如内蒙古磴口补隆淖M7∶1(图15-7,5)。

5.船头形灶

灶门呈长方形,两侧有挡风墙。根据灶眼的多少,分为两型:

A型,三眼。根据灶面、灶头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灶面平直,灶头尖。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71∶4(图15-7,6)。

Ⅱ式,灶面微鼓,灶头钝。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65∶4(图15-7,7)。

Ⅲ式,灶面微鼓,灶头前伸。如内蒙古包头下窝尔吐壕M3∶1(图15-7,8)。

演变趋势:灶面,平直→微鼓;灶头竖直→灶头前伸。

B型,五眼灶。根据灶面、灶头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灶面微鼓,灶头钝,烟筒竖直。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63所出(图15-7,9)。

Ⅱ式,灶面鼓突,烟筒向后倾斜。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77所出(图15-7,10)。

图15-7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Ⅲ式,灶面鼓突,灶头尖,前伸。风挡较窄。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93∶1(图15-7,11)。

演变趋势:灶面,微鼓→鼓突明显;灶头,钝→尖,平直→前伸;风挡逐渐变短。

(十)陶井

按井筒的形状,分为圆形井和方形井。井筒内多带滑轮或水斗,或旁立小俑。

1.圆形井

井筒呈圆形。根据井口形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圆形口。井筒呈圆筒状。根据井口形态的变化,分为四式:

Ⅰ式,无沿。如内蒙古凉城北营子M18∶5(图15-7,12)。

Ⅱ式,宽平沿。如内蒙古杭锦旗乌兰陶勒盖M6∶30(图15-7,13)。

Ⅲ式,折平沿,沿上安接弧形井栏。如宁夏彭阳古城M1∶7(图15-7,14)。

Ⅳ式,圆形井栏上立井架,井架之上立井亭。亭为模制四面坡。如山西朔县GM233∶4(图15-7,15)。

演变趋势:井口,直口→平折沿→井栏→井架→井亭。

B型,方形口,圆形底。筒腹较深,口大底小。根据有无井栏,分为两式:

Ⅰ式,无井栏。如内蒙古凉城北营子M12∶10(图15-8,1)。

Ⅱ式,方形口上设方形井栏。如内蒙古凉城北营子M21∶17(图15-8,2)。

演变趋势:井栏,无→有。

图15-8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C型,方形口。筒腹较浅,呈直筒状。井沿有十字形井栏。根据底部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无底。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0∶3(图15-8,3)。

Ⅱ式,有底,并且在底部设方形底座。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6∶1(图15-8,4)。

演变趋势:无底→有底。

2.方形井

井筒呈方柱形。根据井筒形态的不同,分为两型:

A型,井筒口大底小。根据井身、井沿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井身较深,井沿无井栏。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土城子M7∶2(图15-8,5)。

Ⅱ式,井身较矮,井沿设十字形井栏,井栏四边短宽。如内蒙古包头召湾M85∶3(图15-8,6)。

Ⅲ式,井身较矮,井壁斜直收,井沿设十字形井栏,井栏四边窄细。如内蒙古包头召潭M3∶1(图15-8,7)。

演变趋势:井身,高→矮;井沿,无井栏→有井栏;井栏四边,短宽→窄细。

B型,井筒口底大小相当。根据底部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无底。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24∶8(图15-8,8)。

Ⅱ式,多边形底座。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20∶2(图15-8,9)。

演变趋势:无底→有底座。

(十一)陶仓

陶仓是储藏粮食的设施。汉代的陶仓器身有圆体形和方体形之别。按照《说文解字》:“圜曰囷,方曰仓。”为了便于讨论,本书通称为“仓”。根据仓体形状的不同,分为罐形仓、筒形仓、方形仓、房形仓等。

1.罐形仓

直口或口微侈,折肩或圆折肩,腹部微鼓,平底。这类器物在陕西靖边张家坬M3的报告中称“囷”[33],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的简报中称“中口直腹罐”、“小口罐”[34]。本书将这类器物称为“仓”的原因有二:一是,据靖边张家坬简报,“囷”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曾有展出,器身上有墨书“麻”、“盐”、“白米”、“糜米”、“口穔粟”。而在西安、洛阳等地出土的上书“粟”、“忝粟”等字样的陶容器,习惯上被称为“陶仓”。可能因为随葬不同的谷类,墨书内容也不尽相同。二是,陶仓作为贮粮器,常5件或10件成组、成套随葬[35]。“囷”在靖边张家坬M3出土10件,“中口直腹罐”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M12中出土5件,M24中出土7件,在随葬品组合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罐类。另外,在宁夏盐池博物馆所收藏的汉代陶器中,有一类被称为“陶瓶”[36],应当也是陶仓。

根据口沿、腹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平沿,口稍大,折肩,腹壁向下略内收。如陕西靖边张家坬M3∶8(图15-8,10)。

Ⅱ式,平沿,圆唇,小口微外侈,圆肩,斜直腹微弧。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M12∶8(图15-8,11)。

Ⅲ式,侈沿外卷,折肩,腹较直。如宁夏固原北原M1所出(图15-8,12)。

演变趋势:口沿,大→小,平沿→侈沿外卷;底径与肩部最大径相当→底径小于肩部最大径。

2.筒形仓

仓体呈圆筒形。根据器口的形制差异、仓身与仓盖是否相连,分为五型:

A型,敛口。仓身和仓盖相连。仓盖呈伞形,稍出遮檐、顶饰瓦楞,平底,下设三足。根据仓体的形制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仓体呈直筒形。如陕西靖边张家坬M3∶10(图15-8,13)。

Ⅱ式,仓体略呈喇叭形。如甘肃庆阳王家湾85M2∶4(图15-8,14)。

Ⅱ式,仓体下腹微收。如宁夏彭阳古城M1∶16(图15-8,15)。

演变趋势:仓体,直筒形→喇叭形。

B型,敛口,较直,呈捉手状。仓身和仓盖相连。宽沿。根据足及仓体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平底。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三段地M7∶3(图15-9,1)。

Ⅱ式,平底,下接三蹄足。如宁夏盐池张家场M5∶1(图15-9,2)。

Ⅲ式,中下腹开一仓孔,腹底接三蹄足。如灵武横城M9∶9(图15-9,3)。

图15-9 主要陶器形制演变

演变趋势:足,无→有;腹,腹部无孔→腹部开孔。

C型,仓身呈口小底大的袋状,仓身与仓盖分离,盖模印瓦棱。根据足及仓体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如内蒙古磴口包尔陶勒盖M9∶4(图15-9,4)。

Ⅱ式,仓身下接三足。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6∶8(图15-9,5)。

Ⅲ式,口微敛。仓身腰部微鼓,上腹斜直壁。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16∶5(图15-9,6)。

演变趋势:足,无→有;腹,斜直腹→腰部微鼓。

D型,仓体较矮,略呈柱状。仓身上部开一小孔。根据仓盖、仓体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仓盖遍饰瓦棱纹,仓体粗短。如内蒙古磴口补隆淖M18∶15(图15-9,7)。

Ⅱ式,仓盖为圆形,瓦棱简略,呈辐射状。仓身上小下大。如内蒙古磴口补隆淖M9∶11(图15-9,8)。

演变趋势:仓盖制作简化;仓体,高→矮。

E型,仓体呈直筒形,带四蒂或三蒂纹盖。束颈,直壁平底。根据是否附耳分为两式:

Ⅰ式,口沿下无耳。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1∶4(图15-9,9)。

Ⅱ式,口沿下饰双耳。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2∶7(图15-9,10)。

演变趋势:口沿下无耳→饰双耳。

3.方形仓

仓身呈四角方柱形。根据仓盖、仓体形态的变化,分为两式:

Ⅰ式,仓盖较大,较深,遍饰瓦棱纹,仓体较高。如内蒙古磴口补隆淖M18∶13(图15-9,11)。

Ⅱ式,仓盖较小,较浅,瓦棱纹稀疏,仓体较矮。如内蒙古磴口补隆淖M2∶10(图15-9,12)。

演变趋势:仓盖制作简化;仓体,高→矮。

4.房形仓

仓体类似陶屋。仓盖呈两面坡形,坡面模印出竖条状突楞。正面中间模印竖长方形仓门,两侧有持戟侍卫。根据足部形态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无足。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10∶16(图15-9,13)。

Ⅱ式,仓底下接四个长条状扁足。如内蒙古磴口纳林套海M27∶21(图15-9,14)。

Ⅲ式,仓底四角加接曲尺状足。如内蒙古磴口沙金套海M16∶8(图15-9,15)。

演变趋势:足,无→有,长条状→曲尺状。

【注释】

[1]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6期,第1—52页。下文凡引用山西朔县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此报告。

[2]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下文凡引用内蒙古地区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此报告。

[3]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广灵北关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第4—18页。下文中凡引用山西广灵北关墓地的材料,皆出自此报告。

[4]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5期,第432—441页。

[5]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第59—62页。另见,《包头市郊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89—91页。

[6]除《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报道的以外,在磴口陶生井也发现了1座,见郑隆:《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7期,第347—351页。

[7]内蒙古文物工作组:《包头市西郊汉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第59—62页。另见《包头市郊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89—91页。

[8]李逸友:《包头市郊孟家梁清理汉墓十座》,《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8期,第70页;另见《包头市孟家梁汉墓》,《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2—93页。

[9]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磴口县陶生井附近的古城古墓调查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7期,第347—351页。

[1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第322—328页。

[11]王慧民:《中卫县半截子山汉墓》,《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61—362页。

[12]张郁:《1959年呼和浩特美岱古城发掘简报》,《文物》1961年第9期,第22页。

[1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试掘纪要》,《文物》1961年第9期,第27页。

[14]戴尊德、胡生:《右玉县常门铺汉墓》,《文物季刊》1989年第1期,第25—31页。

[15]张郁:《内蒙乌审旗的鄂尔多斯文化》,《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5期,第75页。

[1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西延铁路甘泉段汉唐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3期,第19—35页。以下凡引用陕西甘泉墓地的材料,皆出自此报告。

[17]朔县的简报中将6M151归入Ⅲ型,即“横穴土洞墓”,但文字说明“洞室内有棺椁灰痕”。从墓葬平面图也可见木椁的痕迹。可见这一部分“横穴土洞墓”中实则包含了部分木椁墓。但Ⅲ型墓在简报仅举此一例,其他同类型墓葬是否有木椁不得而知。

[1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凉城县北营子汉墓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第25—35页。下文凡引用凉城北营子墓地的材料,皆出自此报告。

[1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第1期,第1—18页。

[20]内蒙古磴口地区构筑砖室墓的墓砖有三种。一种为小砖,一般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5厘米;一种为大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8厘米,还有一种是大梯形,上宽28厘米、下宽23厘米,高28厘米,厚8厘米。大砖用以砌筑墓壁,大梯形砖用以券顶。用后两种规格较大的墓砖砌成的墓在简报中称为“大砖墓”。在洛阳烧沟汉墓中曾对墓砖的尺寸和形制有详细介绍(见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91页),烧沟使用的小砖(一型砖)长25厘米,宽12.5厘米,厚4厘米。与巴盟地区的小砖大小形状差不多。烧沟的大砖(二型砖)长37.8厘米,宽18.8厘米,厚9厘米,比巴盟的大砖要更大一些。二型砖在烧沟发现的数量并不多,且可能属于定制,没有流行使用。在黄陵上畛子汉墓(见杨元生、赵怡元:《黄陵县上畛子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第12—14页)中使用的砖长39厘米,宽19厘米,厚7.3厘米,也比磴口地区的大。磴口地区所谓的“大砖”只是相对于同一墓地的墓砖规格而言的。从随葬器物来看,大砖墓与小砖墓的器物组合和形制是一脉相承的,年代上前者较后者晚。在纳林套海墓地西侧曾发现两座砖窑址,应该是专门为墓地烧制墓砖的。为了方便讨论,磴口地区的砖室墓仍以墓室为分式标准。

[21]穹隆式顶有多种称呼,常见有“四角攒尖顶”、“四隅进券顶”、“四隅券进式小平顶”、“穹隆顶”等,具体构造方式和形制略有不同。从汉墓整体的发展规律来看,墓室顶部构造经历了平顶→屋殿顶→弧顶→拱顶→穹隆顶等发展阶段,最后统一定型在券顶和穹隆顶上(参见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156页)。因此,本书在以墓顶结构划分型式时,主要使用“券顶”和“穹隆顶”。其余“四角攒尖顶”、“四隅进券顶”等都可视为穹隆顶的不同构筑方式。

[22]宁夏文物考古所:《灵武横城汉墓发掘简报》,《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1—90页,下文凡引用灵武横城墓地的材料,皆出自此报告。

[23]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5年第2期,第28—40页。

[24]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25]李林:《陕西绥德县黄家塔汉代画像石墓群》,《考古学集刊》(14),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54—79页。下文凡引用绥德黄家塔墓地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出自此报告。

[26]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管会写作小组:《米脂东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3期,第69—71页。下文凡引用米脂官庄墓地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均出自此报告。

[27]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文物》1983年第5期,第28—32页。

[28]李林:《陕西绥德延家岔二号画像石墓》,《考古》1990年第2期,第176—179页。

[2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离石再次发现东汉画像石墓》,《文物》1996年第4期,第13—27页。下文凡引用离石马茂庄墓地的材料,若无特殊说明,皆出自此报告。

[30]由于铜器种类众多,命名多不一致。文中器名以图中所示为准。陶器、铁器皆同。

[31]洛阳区考古发掘队编著:《洛阳烧沟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3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3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第3—9页。

[34]魏坚编:《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38—160页。

[35]徐寿群:《仓、囷与“筒腹罐”之界说》,《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第66—72、65页。

[36]周赟:《宁夏盐池县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器》,《陇右文博》2007年第2期,第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