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中世纪的科学停滞之后,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又开始了对眼睛的解剖研究。和前人误认为晶状体是眼睛的接收器官不同,布鲁塞尔(在今比利时)的医生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3]率先提出视网膜可能是接收光的主要部分之猜想。1583年,巴塞尔(位于今瑞士境内)的解剖学家普拉特(Felix Platter)明确提出晶状体的作用是聚焦光线。他纠正了以前人们误认为晶状体位于眼球中心的谬误,指出晶状体位于眼睛的前方。不过他并没有提出在视网膜上形成倒像的概念。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认识到是晶状体把光聚焦在视网膜上,但是令他大惑不解的是,按照海桑针孔成像是倒像的说法,落在视网膜上的应该是一个倒像,而我们看到的东西并非倒立,于是他相信在视神经中传送的“应该”是正立的像。他煞费苦心地想解决这个矛盾,假设或在晶状体之前或在晶状体之后像再颠倒一次,但是没有哪个解释能真正令人满意。开普勒(Jo⁃hannes Kepler)认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不属于光学的范畴,他只好把对倒像的纠正归之于“灵魂的活动”。
17世纪,一位托钵修士沙伊纳(Cristo⁃pher Scheiner)剥去眼球后壁的不透明层,只留下半透明的视网膜,这样他第一次观察到了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倒像。达·芬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以为在视网膜之前会有某些机制把倒像再颠倒过来的假设是不正确的。科学结论并不是靠想当然得出的,即使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且提出者是聪明绝顶的智者也不行!
图1-4 维萨里《人体的构造》一书中包含了许多杂乱又详细的人体解剖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