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伊丽莎白·霍洛维,一个喜欢假装自己是个男孩的女孩,是霍洛维家族四代中的第一个女儿。她的名字来源于她的祖母和外祖母。她于1893年生于马恩岛,与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同年,两人之间相隔了一片大洋。她的祖父,一个名叫约瑟夫·戈斯的英国人,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游艇船长。有一天,西班牙国王掉下了船,戈斯救了他的命,他因此被封为爵士。从那之后,他的名字就变成了唐·约瑟·德高泽。她的母亲黛西,嫁给了威廉·乔治·华盛顿·霍洛维,一名美国银行职员。在萨迪五岁时,霍洛维全家搬到了美国。每年夏天,她都会回老家。她从没改掉她的马恩岛口音。她个性刚烈,喜好挑剔。最主要的是,她无所畏惧。
她有个小弟弟,她喜欢对他呼来喝去。在马萨诸塞州,霍洛维家先是住在比肯山的一栋宿舍公寓,随后住进利威尔的一间海边小屋,最终搬进了克利夫顿戴尔一栋位于莫顿大街上的房子。他们在那里安装了室内水管系统,并把所有窗户都换成了彩色玻璃。萨迪有一只橘色虎斑猫,名叫珊迪·亚历山大·麦克塔比什。她和她最好的朋友珠儿,总是在一起演戏玩儿。萨迪总是扮演所有的男孩角色,因为只有她有可以配裤子穿的衣服:“我是唯一一个有睡衣裤的人。”
在莫顿大街上,霍洛维家住的街对面是一家花店。它闻起来有股茉莉花的香味。一户爱尔兰人就住在两户人家之外。“有一回,那两个男孩把我弟弟推倒在地,想要打他,”萨迪说,她很喜欢讲述这个故事,“我跳到他们的背上,抓住他们的脑袋去撞地面。”不过,在莫顿大街长大的日子中,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一天,那两个男孩的母亲为了流掉一个她生不起的婴儿,将一根铁丝插进自己的子宫颈,却意外地杀死了自己。1
摘自“神奇女侠登场”,《全明星漫画》#8(1941年12月—1942年1月)
神奇女侠并非来自马恩岛[1],而是来自一座女人岛。“在古希腊时代,很多个世纪以前,我们亚马逊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民族,”在马斯顿撰写的第一个神奇女侠故事中,希波吕忒对她的女儿戴安娜公主这样解释道,“在亚马逊古陆,女人进行着统治,一切都井井有条。”呜呼,好景不长。希波吕忒打败了世上最强的男人赫拉克勒斯,他却偷走了她的腰带。这条腰带是由爱之女神阿芙洛狄忒所赐的,没有了它,希波吕忒就失去了她所有的力量。亚马逊族人变成了男人的奴隶,被绑在锁链上。她们发誓永远远离男人生活,以此换来得以逃脱的机会。她们航越大洋,直到找到一片未知的土地,并将其命名为天堂岛。她们在这里生活,被赐予了永恒的生命,就这么经过了许多个世纪——直到有一天,一名合众国军官史蒂夫·特雷弗上尉,驾着他的飞机坠落在了岛上。
《神奇女侠》,报纸连环画,1944年8月16日
“这是个男人!”戴安娜公主发现了他,她大叫着,“天堂岛上有个男人!”
她将他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个婴儿。她爱上了他。希波吕忒征询了诸神的意见。
“你们必须将他送回美国,去那里,同仇恨与压迫战斗。”阿芙洛狄忒如此建议道。
“你们必须派出你们亚马逊族人中最强壮、最聪慧的人,与他同去,”战争女神雅典娜说,“前往美国,民主和女性平权的最后堡垒!”
亚马逊族人中最强壮、最聪慧的人,不出所料,是希波吕忒的女儿。她随即驾着她的隐形战机,载着特雷弗前往合众国,“去协助他,为了自由、民主和女性族群而战!”2她带他来到一家军医院。在他伤好后,她加入了他所在的美军情报部,在那里,戴安娜公主乔装成戴安娜·普林斯,成为一位循规蹈矩、戴着眼镜的秘书。她用希腊文记录别人的口述,这点不止一次地险些暴露了她的身份。“这不是速记!”另一名秘书大叫,“这不是格雷格,不是皮特曼,也不是任何其他系统。”戴安娜:“这是——呃——亚马逊人系统!”3
当萨迪·伊丽莎白·霍洛维认识威廉·莫尔顿·马斯顿时,他们两人都在克利夫顿戴尔的重点中学读八年级。后来,霍洛维一家搬去了波士顿南部的多尔切斯特。在多尔切斯特高中,萨迪学习了希腊文。她十六岁生日时,她母亲给了她一本约翰·罗斯金所著的《芝麻与百合》。“一名女孩所受的教育,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材料,都应与一名男孩所受的教育完全相同。”罗斯金如此建议道。4萨迪从高中毕业后,她前往位于马萨诸塞州南哈德利的曼荷莲学院。这是全美第一所女子学院。
在那时,女性接受教育还是一件新奇的事情。直到18世纪末期,普通女孩们甚至不会学习写字。在这个新国家,人们对于女孩受教育方面的观点开始转变。在一个共和国中,女人们必须对这个世界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抚养她们的儿子,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公民。曼荷莲学院创立于1837年。大量的批评者一直孜孜不倦地告诫学生们,不要被这些关于平等的念头冲昏了头脑。1851年7月4日,在庆祝《独立宣言》签署七十五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来自附近男子神学院的C.哈特维,对聚集而来的曼荷莲女孩们诵读了他就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于1848年发表的《感性宣言》写下的一篇拙劣仿作。他称其为《亚马逊人的独立宣言》。
“我们认为这是个显而易见、无可争辩的事实,那就是:所有男人和女人生来自由且平等。”哈特维一边大声朗读道,一边感觉非常好笑。5
但是,女性参政论者并不觉得亚马逊人是荒谬的,他们觉得她们无比惊人。在荷马的时代,亚马逊人指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支女性战士种族。她们远离男人,独立生活。到了19世纪末,一些关注男性人类学家工作的女性参政论者开始相信亚马逊族的土地——一种早于父权社会之前就出现的古老母系氏族形态——确实曾经存在过。6“女性霸权的时代延续了很多个世纪——无可争议、自然而然、被所有人接纳,于它存在的各方面都合情合理。这被称为母权时代,或主母时代。”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于1891年如此说道。7
直到19世纪末期,美国女孩才开始大批地进入学院就读。有很多人像萨迪·霍洛维一样,进入于1889年所创建的女子学院“七姐妹”中的一所:曼荷莲、巴纳德、布林莫尔、拉德克利夫、史密斯、瓦萨以及韦尔斯利(神奇女侠也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神奇女侠学院)。其他有些人则进入了男女同校的学院。1910年,全美有百分之四处于十八至二十一岁的人进入大学就读;到了1920年,这个比例增长到了百分之八,其中进入大学就读的人中有百分之四十为女性。8
摘自“维生素人生的冒险”,《神奇女侠》#7(1943年冬)
萨迪·伊丽莎白·霍洛维作为曼荷莲学院的学生,1915年
到了1911年,萨迪·霍洛维整理行装前往曼荷莲时,“亚马逊人”所指代的是任何女性反叛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指的就是任何离家去读大学的女孩。“新女性”,她们被如此称呼,而她们想要像男人一样自由:她们所有人,都是亚马逊人。
萨迪·霍洛维长着一双分得很开的蓝色眼睛,赤着脚有五英尺高。她严厉、刻苦而沉默。在曼荷莲,她将长长的波浪状的黑发盘在头顶上,像个吉布森女孩。她穿长达脚踝的蕾丝白裙,将袖口卷到胳膊肘上。她加入了辩论社团、哲学俱乐部、烤豆子俱乐部以及合唱团。她为学生杂志《曼荷莲》工作。她非常勇猛,无所畏惧,会打曲棍球。9
争取接受教育的权利就和争取投票的权利一样艰难,在赢得投票权之前,受教育权必须得到彻底落实。“总有一天,当我们回顾这些关于女性是否应该得到投票权的争执时,我们会为此诧异不已,就如同现在我们读到反对女性受教育权时的反应一样。”1906年,曼荷莲学院的校长玛丽·伍利在巴尔的摩举行的美国国家女性参政权大会上所进行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10
伍利是一名孜孜不倦的女性权益支持者。伊内兹·海恩斯·吉尔莫,一名拉德克利夫的毕业生,于1900年创立了高校平等参政权联盟,这是首个高校女性参政权联盟。1908年,伍利着手将这场运动推进至全国,帮助建立了全国高校平等参政权联盟。11平等参政权联盟曼荷莲学院分会于1911年春开始进行例会,那是霍洛维进入校园的第一个学期。并不是所有的女子学院都热衷于女性参政主义,但曼荷莲学院是如此。整个院系完全是“女性参政主义者为上”,一名学生如此说道。到了1914年,当一名曼荷莲学生在英语1上交了一篇论文,题为《反对选举权进一步扩大的理由》,她的教授称赞了她的努力——“一篇由问题的一方立场做出的清晰表述”——随后与她在页面空白处展开了争辩。在霍洛维就读二年级的春天,曼荷莲学院告知学生,平等参政权联盟希望就扩大参政权举行一场辩论会,一名考古学教授同意代表认可女性投票权方加入辩论,“却没有任何人愿意加入反方”。到1915年,霍洛维毕业时,学生群体中有近半数的人加入了平等参政权联盟。12
玛丽·伍利并不仅仅是一名女性参政主义者,她同时也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并不是一种偏见,”她说,“女权主义是一种原则。”13
“女权主义”,这个直至1910年都还没有人使用的词,在1913年已经变得铺天盖地。它宣扬女性权益、自由以及一种与19世纪时人们所支持的“女性运动”截然不同的平等概念——那场运动产生于某种对史前母系社会“主母时代”的怀旧情绪,并非建立于平等原则,而更多的是基于此种看法:女性天生拥有更高的道德优越性。“所有的女权主义者都是女性参政论者,但并非所有的女性参政论者都是女权主义者。”正如一名女权主义者对此的解释。女权主义者们拒绝一种论调,即声称女性作为社会改革者,其道德优势来自与男性之间的性别差异——据他们所称,女性天性就较为温柔、亲切、忠贞、纯洁。与此相反,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性应该在政治、工作以及艺术方面拥有完全且平等的参与权,其论点为:女性在任何方面都与男人完全平等。
霍洛维(第一排,左侧),与曼荷莲学院的教职员,1915年
马斯顿与霍洛维,1914年
女性参政只是一个单一的政治目标。女权主义者所主张的平等涵盖范围更广,更激进且更艰难。“我悬在两颗天体之间的虚空中——一颗天体属于男性,另一颗属于女性,”1912年,伊内兹·海恩斯·吉尔莫在《时尚芭莎》上一篇题为《一个外星人的告白》的文中如此写道,“普通女性的责任和娱乐全都既枯燥又烦闷,而普通男性的责任和娱乐全都既有趣又富有魅力。”14能有人生存于两者之间吗?参与19世纪女性运动的女性们普遍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女性对性没有任何兴趣——没有性欲、没有饥渴、没有热情。而女权主义者则不同意这一点。他们想要将性与生育区分开来,如此,对于女人来说,性可以像男人一样成为一种愉悦,而非一种牺牲。1914年,格林尼治村的女权主义者玛格丽特·桑格创办了《女性反叛者》杂志。“女权主义最基本的根基”,桑格表示,在于女性对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拥有不受教会或政府干涉而成为一名母亲的权利”15。
玛格丽特·桑格,《女性反叛者》,1914年
像萨迪·霍洛维这样的新女性全心期望在政治中拥有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她们希望掌控她们的生育权,希望——如果她们选择结婚的话——能与她们所嫁的男人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希望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成为佼佼者,无论她们是否选择生儿育女。如何能成就这一切的方式尚未明了,显然,要达到与男性平等需要众人的努力。大量早期女权主义只是一种富人的幻想,一种少数人的平等。布林莫尔学院校长M.凯里·托马斯曾说过:“如果一个女人还需要自己打扫灰尘,她就没法成就任何事。”而对此,霍洛维则说:“哦,她当然可以了,只要她早上起得够早就行了。”16霍洛维总是想要成就每一件事。
霍洛维爱着马斯顿,不过身处曼荷莲学院,她并不特别介意与他分隔两地。“在十四岁时,我们已经经历过两人间最大的争吵,因此到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表现得很不错。”17马斯顿会从剑桥市搭火车去探望她。霍洛维喜欢去车站接他——有一辆有轨电车会由南哈德利开往学院区——但曼荷莲学院的姑娘们不被允许在没有年长女伴的情况下与一个男人同乘。“愚蠢的规定。”霍洛维这样评价。她向院长提出抗议。随后不论如何,她仍与马斯顿同乘。18
在霍洛维就读二年级的时候,伍德洛·威尔森,一名曾在布林莫尔学院任教的历史学教授参与了总统竞选。威尔森以民主党人的身份迎战一名在职共和党人威廉·霍华德·塔夫特,第三方候选人西奥多·罗斯福,以及社会主义者尤金·德布斯。全国各地的高校女生都热切地关注着这次选举。曼荷莲学院平等参政权联盟举行了一次模拟总统辩论、一次火炬游行、数次政治演讲、一场大型政治会议以及一场模拟选举。“是否让女性获得参政权的问题,显然成了所有演讲的首要话题。”在一篇题为《高校女生与政治》的报道中,《纽约晚报》如此写道。19这些亚马逊人,正在宣布独立。
在曼荷莲学院,霍洛维学习英文、历史、数学和物理,不过她最热爱的还是希腊学。20她热爱希腊的语言和故事,尤其热爱希腊女性。她最喜爱的书是《萨福:回忆录、文稿、演绎节选及文学翻译》,由亨利·桑顿·沃顿编撰翻译,首次出版于1885年。萨福生活在希腊位于爱琴海中的莱斯博斯岛上,时间约为公元前600年。她的诗作只留下了残片,而沃顿版是第一个完整的英语翻译版本。沃顿的“萨福”是一种维多利亚时代萨福形象的复兴,一种在女性学院中表现得尤为强烈的萨福式痴迷。“女同性恋者(lesbian)”一词——字面所指的正是萨福居住的岛屿,莱斯博斯(lesbos)——正是由那个时代开始,被用来指代一名会被其他女性吸引的女性,尽管那时它还并未成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莱斯博斯的萨福”已经成为女性爱的象征。21
萨福在曼荷莲学院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玛丽·伍利接受了学院校长的职位后,她安排珍妮特·马科斯——一名文学学者,同时也是一名女性参政论者——在英语部担任了一个职位。她们相遇时,伍利在韦尔斯利学院任教,而马科斯是学院新生。她们在一起同居了五十五年。221912年,在霍洛维就读二年级时,曼荷莲学院举行了七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学生们上演了一出原创剧目,名为《修正案第十三条》。这是一出音乐喜剧,讲述了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一个女权主义乌托邦。23在一场由伍利带领的游行中,学生们由希腊学系出发,打扮成特洛伊的海伦、珀涅罗珀、厄勒克特拉、安提戈涅、索福克勒斯以及萨福。24
霍洛维读了萨福著作的希腊文原版。“我并不怎么在意那些散文,”她说,“但那些诗作就大不相同了。”25
以下片段节选自片段31:
说不出话来——我的舌头
僵硬了;火焰在我皮肤下面
流动;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只听见我自己的耳鼓
在隆隆作响,浑身汗湿
我的身体在发抖
我比枯萎的草
还要苍白。26[2]
这使她战栗不已。
后来,很久很久以后,萨迪·霍洛维,这个来自马恩岛的聪明假小子,给DC漫画公司写了一份笔记,以向他们解释,作为一名亚马逊人,来自一座仅有女性的岛屿,神奇女侠会使用哪些感叹词,不会使用哪些感叹词。需要避免出现:“伏尔甘之锤啊!”更合适的说法是:“受苦的萨福啊!”27
“我仍保留着沃顿版的《萨福》,我仍然不时地读它。”在八十岁时,霍洛维这样写道。28她曾替一本书题赠,“Xpuδoφáh Φεpáπalvav Aφpoδiraς”:“阿芙洛狄忒的婢女,明亮如金。”她在书上签名,仅有两个字,“萨福”29。
[1] 原文为“Isle of Man”,直译为“男人岛”。——译者注
[2] 译文引自罗洛译著《萨福抒情诗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