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如何应对学术不端

日本如何应对学术不端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9月底,东京大学即宣布对这批论文展开正式调查,在30天内设立调查委员会,原则上在150天内得出调查结果。因此,日本考古学协会于2001年6月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前·中期旧石器问题调查研究特别委员会”。藤村新一造假,几乎是日本媒体曝出的第一例学术造假重大丑闻。经东京大学内部调查委员会证实造假后,多比良及其助手被解雇,论文被撤回。有专家指出,日本学术不端行为频发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和激烈的研究竞争压力所致。

[封面]

不可承受之痛:日本如何应对学术不端

文 张弘 编辑 徐臻

小保方在位于神户的理化学研究所中穿着罩衫做实验

在道歉文化盛行的日本,学术“研究不正”行为需要付上极为严厉的代价,除了冻结资金、限制提交新申请外,还会责令退职

8 月中旬,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接到举报,6个研究室22篇论文涉嫌造假,主要涉及医学系和生命科学系,相关论文之前已经发表在业内权威《自然》、《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期刊上。举报者详细列出了数据和图表存在的问题,文件长达100多页。

9月底,东京大学即宣布对这批论文展开正式调查,在30天内设立调查委员会,原则上在150天内得出调查结果。

2014年时,美国《科学》杂志曾刊登一篇有关学术抄袭全球分布的文章。通过对arXiv——主要收录科学文献预印本的在线数据库上,几十万篇论文的分析得出,日本和德国、美国一道,属于论文“借鉴”率相对较低的国家。

然而在日本国内,科学家相继在诺贝尔奖项上斩获巨大声誉的同时,学术界也背负着造假不止的骂名。有数据统计,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间,日本媒体公开报道了36起学术造假案例。

学术造假,在日本被称为“研究不正”,主要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副会长黑木登志夫在一次座谈会中直言,日本是“研究不正王国”,并著有《研究不正》一书。他指出,2004年至2015年8月间,全球论文被撤回次数最多的十个人中,排名第1、第7和第10的,均为日本学者。位列榜首的,是东邦大学的麻醉学者藤井喜隆。2012年,他因伪造数据等行为被撤回论文183篇。

2014年,震惊全球的日本细胞生物学者小保方晴子造假的消息传出后,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移植主任乔治·达利告诉《纽约客》:“保护科学研究的最佳方式就是一种承认错误的文化”。

在道歉文化盛行的日本,学术“研究不正”行为需要付上极为严厉的代价,除了冻结资金、公示调查、限制提交新申请(2——10年)外,还会撤销并没收所获奖项、责令退职等。

学者“上帝之手”成学术规范的分水岭

2000年10月的一天,清晨6点,藤村新一出现在出土过70万年前石器的上高森遗址。走到挖掘坑,他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后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将里面的石头埋进土里。

他起身把脚下的泥土踩实,同时也将自己前30年的名誉——“石器之神”、日本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事迹编入高中教科书——永久地埋在了土里。

埋伏在附近的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用摄像机完整记录了这一过程。一周后,该报在头版刊登重磅新闻,揭露藤村新一借“上帝之手”挖掘出旧石器。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业余考古者藤村新一就以极高的效率,在日本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不断将日本的历史往前推到50万年前、60万年前、70万年前。他甚至豪言要挖出100万年前的旧石器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老师。

面对证据,藤村最初的回应是:“我中邪了。”随着事态进一步发展,他不得不承认:在上高森遗址发掘的65件旧石器中有61件是他事先埋入土里的,连当年早些时候在北海道发现的旧石器也全是假的。

日本考古学协会会长称此次造假事件“辜负了国民的信任”,是摧毁日本考古学基础的“前所未闻的行为”。内阁官房长官和文化厅长官要求彻查此事,并将审查范围扩大到其他旧石器时代遗址。因此,日本考古学协会于2001年6月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前·中期旧石器问题调查研究特别委员会”。

藤村个人后来遭到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除名,被日本考古学协会退会。在妻子与他离婚后,他一度住进精神病院,后来与另一名女子再婚时,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旧姓,改用妻子的姓氏。

藤村新一造假,几乎是日本媒体曝出的第一例学术造假重大丑闻。2000年成为一道分水岭,之前鲜有类似报道刊出,之后则进入了一个井喷期。

2003年起,隶属日本内阁的特别机构日本学术会议发表《科学上的不正当行为及其防止报告书》,要求各个学会制定伦理规范守则,正视学术不端现象。与此同时,国内兴起了许多相关讨论和研究。

各大研究机构也全面跟进。2004年12月,日本唯一的自然科学研究院理化学研究所(RIKEN,下称“理研”)颁布实施《应对科研不端的基本政策》,规定了“捏造、伪造、篡改”三种科研不端行为,明确了投诉、调查和惩戒的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流程,还制定了举报人保护机制。那时,理研绝不会料到,这一整套机制后来会被运用到自己的研究员、有“学术女神”之称的小保方晴子身上。

政府、科研、高校三保险

日本的学术造假,大多是由举报人揭露的。

2005年初,日本RNA学会成员指出,东京大学教授多比良和诚于1998——2004年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12篇论文无法重复实验结果。多比良和诚在日本生命科学领域赫赫有名,所进行的研究是诺贝尔奖的获奖热门。经东京大学内部调查委员会证实造假后,多比良及其助手被解雇,论文被撤回。

2011年,也是在接到举报后,东京大学证实该校教授加藤茂明在1996——2011年间,有43篇论文存在不当使用图片、故意捏造等行为,还有10篇论文需要修改。

此外,一有学术造假曝出,就被媒体拿来反复提及的还有大阪大学的老鼠基因研究事件;同样是大阪大学的杉野明雄“DNA复制事件”;以及庆应大学的不正当受领研究经费事件,等等。

有专家指出,日本学术不端行为频发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和激烈的研究竞争压力所致。面对学术圈强劲的不正之风,日本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府宏观引导,以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高校为主体的治理体系,以及从调查到惩戒的学术不端应对机制。

2006年2月,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担任主席的综合科学科技会议要求:文部科学省与大学等研究机构应当制定不正当行为被发觉时的调查及处分,且要在夏天就制定出。

主管教育的文部省主要从论文抄袭、篡改、盗用和研究经费不当使用两方面抓起,公布《学术不正行为对策》,明确要求: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协会应制定实验观察数据、试剂的保存制度;还应设立接受学术腐败内部告发的窗口,公开窗口的联系方式;被告发的研究人员有义务自行证明数据的真实性。

独立于日本政府的学术机构日本学术会议则从预防入手,对科研人员进行道德约束。其制定的《科学者的行动规范》,呼吁科研人员要正直、诚实、自律;对所从事的研究的意义、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积极的说明;积极参与本领域内研究人员的相互监察;避免研究经费的不当使用等。

在高校方面,屡屡被揭出丑闻的东京大学出台了《科学研究行动规则》,制定了对被告发的不当研究人员进行预备调查、正式调查(包括临时封锁研究室和研究设备)、审理和裁定的制度;大阪大学设立了研究公正委员会以及专门的对应窗口,学校印刷了专门的宣传图册。

“万能细胞”触发学术自净系统运行

2014年前,小保方晴子的名字还只是在学术圈流传。到年底,由于她反复强调“STAP真的存在!”,一跃成为谷歌年度话题人物搜索排名最高的女性;那句话也成为日本年度网络热门语排行榜头名;在《朝日新闻》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新闻里,“小保方事件”位列榜首,排第二的才是3位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小保方18岁就进入日本一流学府早稻田大学攻读生物,28岁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年仅30岁的小保方晴子升任理研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成为研究中心2000年成立以来第二年轻的科学家。

理研在日本的声望极高,其理事长野依良治就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还有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汤川秀树与1965年获得物理奖的朝永振一郎也在那里做过研究。

2014年1月30日,小保方在《自然》发表了两篇论文,称已经掌握了全新的多能干细胞制备方法STAP。据称,这种细胞是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

《朝日新闻》的社论写道:“这是一项可以改写教科书的大发现。”时髦漂亮、镇定自若的小保方还被日本媒体塑造为“学术女神”,从实验室的粉红和嫩黄墙壁,到贴着的可爱漫画,再到做实验时穿着奶奶送的“做饭围裙”不专业的做法,都被媒体和公众追捧。

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小保方将开启医学界全新时代时,举报人出现了,同时也触发了日本学术自净的整套系统。

论文发表6天后,有人在网上对小保方论文中的图片提出质疑,认为是拼贴而成的。接着一位自称“日本篡改、捏造及抄袭调查员”的网友在博客连发5篇文章,曝出她在2011年发表的两篇论文也有问题。

2月17日,理研宣布对小保方的研究展开审查。4月1日,理研调查委员会即认定小保方存在捏造和篡改两项学术不端行为。从举报到做出调查结果,仅仅过去两个月。

然而,身处造假旋涡的小保方并没有屈服。她在4月19日召开了长达3小时的记者会,面对300多名记者,她拒绝撤回已发表论文,还在强调“STAP是存在的”,要求再做实验进行验证。

理研同意了,但开出了条件:为她另开设实验室,实验室入口和室内安装3个摄像头,实行全天候监控,并指定第三方人员作现场公证。此外,细胞的培养仪器将上锁,出入实验室实施电子卡门禁管理。

重复实验还在进行之中,就传来了笹井芳树的死讯。

8月5日,小保方在理研的上司、也是她的第二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的笹井芳树自杀,终年52岁。笹井芳树去世时穿着熨烫得十分平整的短袖衬衫和宽松裤。他赤着脚,一双鞋整齐地放在自尽的楼梯间里。旁边的包里,整齐排列着三封遗书,一封给理研的管理部门,一封给笹井芳树实验室的成员,还有一封给小保方晴子。根据《日本时报》,笹井芳树给小保方留下的遗言是——“一定要制造出STAP细胞”。

对于笹井芳树的离世,野依良治悲痛地称:全球失去了一位无价的研究者。

但对小保方的调查依旧没有止步。最初负责调查小保芳的审查委员会委员长石井俊辅甚至因为自己的论文存在问题而提出了辞职。

9月,理研委托外部专家成立第二调查委员会,委员长是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所长桂勋。该委员会在12月26日发布报告,认定:“STAP细胞论文基本上已遭全盘否定,小保方晴子未能再现STAP,实验终止。”

随后,小保方被理研开除,博士学位被取消,还要退还科研经费、人工费以及验证实验费等,其中仅验证实验费就高达1500万日元(约78.7万人民币)。她的博士论文导师常田聪被停职1个月;与小保方博士学位相关所有老师都受到训戒,校长将5个月工资津贴的20%上缴;此外,小保方所在的理研发育生物学中心也于2014年11月重组,实验室数量被大幅裁减,曾经风光无限的理研,如今陷入了组织改革的狼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十分重视此事。他要求日本内阁的下属机构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CSTI)制定一套针对学术造假的防范与应对措施。9月,该会议出台《关于应对研究不正行为的有效措施》。

一年后,理研理事长野依良治辞职。

2016年1月,沉寂了一年的小保方晴子出人意料地出版了《那一日》,描述了她2014年的心路历程。书刚面世一个月,就卖出了25万余册。人们街头巷尾地议论着,但这一次,她只是个被消费的娱乐人物。

6月的一天,身穿蕾丝花边连衣裙的小保方现身京都,与日本小说家、僧人濑户内寂听对谈。这是2014年底后小保方的首次露面,她看起来有些“不一样”的面容在网络引发了整容的质疑。

谈及今后的打算,她说自己已经“没有太多资格”做研究,多数时候待在家里,只有去治疗抑郁症的少数情况下才会出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