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参谋长亡命寻组织帅营长异乡遇义弟

参谋长亡命寻组织帅营长异乡遇义弟

时间:2024-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康军阀刘文辉和四川军阀邓锡侯的合力围剿下,邛崃抗捐军起义失败了,作为抗捐军参谋长的何大禹,遭到了四川军阀的悬赏通缉。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胜利的消息传遍神州大地,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普天共庆。何大禹因几番寻找党组织未果,心中甚是不快。

地质构造上属龙泉山脉的牧马山,起于双流文星,经新津而隆起,绵延至彭山双河口。像一把巨大的龙泉宝剑,横亘于川西平原和眉嘉平原的东南面。

在新津境内牧马山麓的杨柳河畔,依山傍水坐落着一座乡村古镇——黄泥渡。黄泥渡是杨柳河新津段从平坝通往牧马山区的重要渡口上的集镇。它以渡口为中心,依山临水,向两头延伸。渡口以东是紧靠山崖的东街,伪乡政府就设在南端的杨柳河边,渡口以西是沿河而建的西街,是这里人居、商贸的主要场所。

在黄泥渡西街的上场口,坐落着一个竹木繁茂的四合大院,大院内雕檐映日,画栋飞云。雄踞在朱红大门两侧一对青石大狮子,向路人昭示着这家主人的富有和气派。大门上一副镏金扁联,上联为:

倚青天万迭云山

下联是:

翻瑞雪一江烟水

这便是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何姓水上运输大户的院宅。

何家大少爷因出生时,恰遇天降七天暴雨,杨柳河河水暴涨,淹没了沿河田野村庄,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所以其父给儿子取名为大禹,希望儿子的降临能像古代大禹一样治理水患,造福天下苍生。

何大禹生得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轮廓分明。他从小思维敏捷,聪明好学,仗义好动,因此儿童时期就成了黄泥渡西街的孩子王。

父亲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他长江船队的接班人,在何大禹五岁时,就为他请了一名家庭教师教他学习诗词歌赋、四书五经。还请了一位当地拳师教他习武。十五岁时,经友人提议,其父将他送到省府成都西北中学学习。

在西北中学他深受民主先进思想的影响,参加了“进步青年读书同盟会”。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进步书刊,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何大禹考入四川大学国文系学习。

在四川大学学习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战青年宣讲团”,通过各种形式的演讲,鼓励民众积极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捐资捐款。在愤怒声讨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三千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的示威游行中,何大禹总是冲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振臂高呼口号,面对市民慷慨演讲。

大学毕业后,在四川大学党组织的安排下,何大禹与六位进步青年一道奔赴延安。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下半年,何大禹受林伯渠派遣,回四川领导邛崃抗捐军起义,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川南革命根据地。他乔装回川,与四川省委取得联系后,星夜赶赴邛崃。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后,以天台山为根据地,在国民党的战略大后方打响了抗捐军起义的枪声。

在西康军阀刘文辉和四川军阀邓锡侯的合力围剿下,邛崃抗捐军起义失败了,作为抗捐军参谋长的何大禹,遭到了四川军阀的悬赏通缉。

他与曾经参加“红灯教”的家乡人,抗捐军先遣营营长的帅文虎一道,乔装打扮,从邛崃山脉到龙门山脉。两人却似:

失群孤雁,趁月明独自山巅飞,漏网大鱼,乘水势翻滚冲浪跃。心急不顾路高低,脚快有如脱缰马。

历时半年,几经辗转,历尽风餐露宿,饱受亡命之苦,才潜回老家。

此时的何大禹已不是当年细皮嫩肉的英俊书生了,而是被风吹雨打,饱经历练的青壮年。他面目清瘦,体格强健,炯炯有神的目光透出了更加坚毅的神情,稳健的步伐象征着他更加沉着干练。

帅文虎这位少年时代就沿街卖艺的武林好汉,也不是当年闹“红灯教”的初生牛犊了。在他饱受几次失败的痛苦后,性格更加疾恶如仇、敢作敢为。

帅文虎中等身材,虎头虎脑,一双摄人心魄的目光寒光四射,咄咄逼人,神情里透露出九条牛都拉不回的倔强脾气。他武艺高强、胆略过人。上房走瓦如履平地,地上奔跑,闪电难追。南拳北腿,铁掌鹰功无一不通。刀枪棍棒,纵马射击无一不晓。他善使双枪,出手之快,枪法之准,实为罕见,是江湖上有名的“快枪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10日、11日,朱德以延安总部司令的名义,连续发出七道命令,命令各解放区抗日武装依照《波茨坦公告》的规定,迫使日伪军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即日,朱德以中国人民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的名义,命令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投降。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胜利的消息传遍神州大地,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普天共庆。

何大禹潜藏于家中,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得不到党组织的指令,无法向党组织汇报邛崃抗捐军起义的失败情况,心中甚为忧虑,思想上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高兴得热泪盈眶,几个整夜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难以安睡。他要找到党组织,恢复与党组织的联系!

心中主意已定,何大禹第二天天刚露出鱼肚白,他就化装起程,直奔省委所在地、川大校园。他费尽周折,除发现省委所在地四周的可疑人员及遍布校园的特务暗探外,哪里寻得党组织的影子,后来他又到了西北中学、望江楼的“青年读书同盟会”去打听,仍然一无所获。一次、二次、三次……每次都满怀希望而去,神情沮丧而归。一晃,春节已来临。

这年春节,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人们欢天喜地,笑逐颜开,家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被压抑了八年的悲情此刻正转化为无比的喜悦,达到充分地释放!

何大禹因几番寻找党组织未果,心中甚是不快。为什么省委关闭,川大的党组织活动场所竟无人踪?为什么他所熟悉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销声匿迹?为什么“青年读书同盟会”遭到封闭?现在抗战胜利了,难道这些现象正常吗?何大禹百思不得其解。他心如乱麻,理不出一点头绪来。

正月初一,何大禹整天都未出门,街上的鞭炮声、锣鼓声、狮子灯、牛儿灯……对他来讲,全都索然无趣。他的心中充满了疑云,充满了惆怅。

傍晚时分,帅文虎头戴雪花呢新礼帽,眼架金边墨镜,左手提长衫,右手提一罐烧酒,怀揣两只熟鸡腿,兴冲冲地健步跨了进来。

“何哥,过年了,我们兄弟俩今天来个‘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如何?”

何大禹一见帅文虎前来,心中高兴,神情为之一振,把手一挥:“好,今天我们喝个痛快,以解我心中苦闷。”

两人来到何大禹独居的后屋,帅文虎放下酒罐,掏出鸡腿放在一张小方桌上。何大禹从厨房端来两大盘腊肉、牛肉、香肠,又捧了几大捧花生、胡豆,摆满了一小方桌。泡好盖碗茶后,在茶香飘溢的屋子里,两人对坐,举杯畅饮。

几口酒下肚后,何大禹将自己心中的愁闷向帅文虎一骨碌倒了出来:“帅兄弟,咋个我费尽周折到成都去寻找党组织,除遭到怀疑的眼光外,竟一无所获。找不到党组织,我心里憋得慌啊!”

“我的心里也像猫抓一样。日怪,这抗战胜利了,我们成都的党组织好像人间蒸发了似的。那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怎么也消失得一干二净?”帅文虎说完,一仰脖子,将酒杯喝了个底朝天。

何大禹给帅文虎倒满酒后说:“就是历尽千辛万苦,我们也要找到党组织,使党组织了解抗捐军起义失败的详细情况。不然的话,我们就成千古罪人了。”

“啥子千古罪人?我们两弟兄对党的忠心天地可鉴!”帅文虎用手指敲着桌子执言道。

又喝了一杯酒后,吃了一阵菜后,何大禹说:“在成都找不到党组织,我准备过完年后到延安去找党中央,向林伯渠汇报邛崃抗捐军起义的失败情况。”

帅文虎一听何大禹要去延安,兴奋不已,眼放亮光:“你要到延安去?我也要跟着你到延安,实现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你可不要像到成都去找党组织一样,不要我去噢!”

何大禹望着帅文虎坚定的神情,思索一会儿说:“好,我们哥俩一起奔赴延安!一路上也相互有个照应。”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来,兄弟敬您一杯!”

接着,他们憧憬着到达延安幸福美好的情景。

1946年春天,何大禹与帅文虎准备停当,轻装上路,徒步踏上北去的路途。沿途的山川是美丽的,被冰雪覆盖过的草根,而今已被春风唤醒,倔强地抖净了身上的尘埃烂叶,正争先恐后地露出了新牙。春流潺潺的溪水,欢快地跳跃着,向汹涌澎湃的江河奔去。

在无尽的春光中,他俩绕成都,过关卡,翻山越岭,穿行于雄关险隘,蹚过激流险滩。历尽艰辛,耗时两个月,迂回行程三千余里,终于到达陕北。

不巧的是,当何大禹与帅文虎雄心勃勃地到达陕北之时,正值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向解放区实行全面战略进攻之际。此时,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胡宗南正率30万大军,疯狂对延安大举进犯。

毛主席、党中央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为牵制胡宗南集团军,暂时放弃延安,转战于延安外围的崇山峻岭之间。

多如蚁群的国民党军队,在通往延安的大小通道设了关卡,有重兵把守。何大禹眉头紧皱,一筹莫展。经多方打听,方才知晓延安已落入胡宗南之手,党中央已不知转移何方。一股强烈的失望情绪笼罩着何大禹的心,这位刚强的汉子终于泪如泉涌。万般无奈,他与帅文虎商量后,只得悻悻打道回府。

在回经广元时,由于连续的长途跋涉,长时间的心中忧虑,何大禹生平第一次得伤寒病倒了。接连几天的高烧不退,使他神志不清,咳嗽不断。

帅文虎此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他钢牙一咬,硬着头皮背起何大禹到广元县城投医。在一家私人诊所,帅文虎巧遇原“红灯教”医生李大夫。

“哎哟,这不是小虎吗?你背的是谁?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李大夫见一汉子背着一个人急匆匆地跑来,打量一番后惊喜地叫了起来。

“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说来话长,什么都不说了,李医生,赶快给我大哥看病!”帅文虎也认出了当年的李大夫。

李大夫见帅文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当即对何大禹一番望闻问切后,对帅文虎说:“你这位大哥病情严重,要是再迟一天送来,恐怕我也无力回天了。但要治好他的病,非个把月才行。

“要个把月才能治好?能不能尽快将我大哥的病治好!”帅文虎急切地说。”

“这叫病猛如山倒,药除如抽丝。”李大夫解释道。

帅文虎说:“也罢,只要能治好我大哥的病,不说个把月,就是一年也行。只是麻烦你给我们安排个住处,等他康复后才能启程回家。关于医疗和租房费用不必担心,我会全额支付的。”

这李大夫听帅文虎这么一说,当即抓药煎汤,随后将帅文虎二人安置在后面紧靠河边的后屋里。

当天晚上,帅文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想:“现在何大哥病情严重,李医生说要一个月后方能医好,而我们所带银两已不多了,这将如何是好?”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他自言自语道:“我就是干上街卖艺的老本行,也要把何大哥的病治好。明天到关帝庙看看去。”

第二天清晨,帅文虎径直向坐落在县城西门外的关帝庙走去。

这关帝庙称不上高大雄伟,却是包容天地,吞吐大荒之地。庙宇大殿的柱子上刻有一副扯人眼球的镏金楹联,上联为:

赤面赤心,骑玉兔追风,骋驱时无忘赤帝。

下联是:

青灯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关公神像大殿的大门两侧也有一副镏金楹联,上联为: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显忠诚。

下联是: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昭大义。

这两副楹联将关公一身的忠义之气彰显无遗。

帅文虎给关二爷神像上香后,来到关帝庙前面的大坝子上,见正中一棵大黄桷树下设有一个大场子,平坦的地面上铺了一层河沙,使无论是练兵器的,或是练拳脚的,都能施展自如。黄桷树下摆着兵刃刀架子,架子上的兵刃锃亮,夺人眼目。地上还放着石墩、石锁、七节鞭、三节棍等。兵刃架子旁放有几条板凳,在板凳上坐着十几个小伙子,他们敞胸露膊,手上都戴着护腕,腰里都系着板带,下身穿蹲裆滚裤,脚蹬抓地虎快靴,一看便是练武卖艺的弟子。有两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光着膀子在场子里来回吆喝,可场外观众寥寥无几,场面十分清冷尴尬。

在关帝庙前的西南角上,有刚来的三个外乡人,在这里扯了个场子,像磁盘似的把人们全都吸引过来了。

场内一个叫李英杰的好汉,青神人氏。他身材精瘦,却生得一副道骨仙风,眉清目秀,眉宇间蕴藏着一股勃勃英气。此人从小双亲俱丧,被亲戚送往峨眉山学艺,学成了一身峨眉武功,特别是峨眉轻功十分了得,飞檐走壁,上房走瓦,如履平地。

另一个好汉叫陈善武,仁寿人氏。他中上等个子,浓眉大眼,虎背熊腰,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彪悍豪迈的雄风,他从小崇拜书上、戏中武艺高强,忠肝义胆的豪侠们。所以,从少年时就投名师门下,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硬功夫。特别是他的铁砂掌功夫了得,具有开碑裂石的力量。

第三位好汉叫张洪强,灌县人氏。他中等身材,黑黝黝的面皮,一对剑眉下的两只大眼睛透露着睿智的光彩,神情里蕴涵着刚毅的气魄和过人的胆识。他因少年家贫,不堪忍受当地一恶少欺辱,持刀杀了恶少后投奔青城山习武,练就了一身青城派功夫,特别是他的南派单刀出神入化,叫人称绝。

这三人不但武功高强,而且飞镖、飞刀也是上乘功夫,更为称奇的是,他们三人都善使双枪,具有百步穿杨的好枪法。

随着一声铜锣响,只见李英杰双手向四周围观者拱手道:“鄙人三兄弟,行走江湖,借贵宝地一隅,卖艺献丑,感谢各位父老乡亲前来捧场!”说完,腾空跃起一丈多高,一个大鹏展翅,稳稳地落在陈善武肩上,赢得围观者满堂喝彩。

接着陈善武大踏步来到场中央,将五块重叠的青砖一掌劈得全都断裂。紧接着,他气运丹田,猛喝一声,将一块青条石劈为两半,然后捡起残砖剩块,将其捏成粉末。惊得围观者瞠目结舌,顷刻,场子周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

最后一个是张洪强,只见他几个单手鸽子翻,来到场子中央,将单刀一亮,随着“喀琅琅”一声,如龙吟虎啸,雪亮的刀身一道厉闪,散发出微微的冷气。接着便是人随刀转,刀带人旋,好似一团白光从地上旋转到空中,根本不见人影。行家都知道,这套刀法叫“夜战八方藏刀式”,没有深厚的功力是无法练到这般炉火纯金的境界的。

下来,他又使了一套“六合刀”,只见白光四射,刺人眼目,刀法攻防兼备,刚柔相济,十分精道。人群里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时,一个彪形大汉带着一帮人拨开人群,朝场子前面挤去。帅文虎站在场外一高处把场子中的三人看得真切,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也跟在这帮人后面向前面挤去。

来到前面,帅文虎脚不停步地向对面的李英杰和陈善武走去。“帅大哥!”听到李英杰一声惊喜的叫喊,张洪强立即收招定势。喜出望外地向帅文虎围上前去。

李英杰见帅大哥到来,准备收场,便提着铜锣边敲边高声喊道:“有钱的出个钱场,无钱的出个人场!”说完将铜锣一翻,这铜锣便成铜盘了。围观者们还沉在观看精彩表演的兴奋中,都慷慨解囊,将银圆、铜圆、钱币纷纷放进李英杰的铜盘里。转了大半个圈子,李英杰手中的锣盘也堆得几乎要满了。

当李英杰来到刚进来的虎形大汉一帮人面前时,站在彪形大汉旁边的一位尖嘴猴腮的汉子,突然一拳朝李英杰的锣盘打去。

好个李英杰,他眼疾手快,迅速左手端稳铜盘,右手三个指头将对方手的求门抓住,往怀里一带,使个金狮缠腕,将尖嘴猴腮的汉子摔了个“狗吃屎”。行里人都清楚,这招叫“顺风扯旗”。

这时,从彪形大汉旁边又跳出一位五大三粗的黑脸壮汉,二话不说,一个“黑虎掏心”就朝李英杰当胸打来。

李英杰立即身形一闪,躲过了这一拳,然后“身子一蹲,脚下使出一个“扫蹚腿”。这黑脸壮汉便“扑噗”一声跌倒在地,被跌得鼻青脸肿了。

见两个弟子被李英杰轻易打翻在地,彪形大汉怒目圆瞪,大吼道:“休得放肆,你等搅我场子,抢我饭碗,还打伤我弟子,今日非讨个公道不可!”

帅文虎从旁一看,这彪形大汉,四十来岁,生得平顶身高,膀大腰圆,足可进丈。他胳膊似檩,大腿如柁,满脸络腮胡子,像活脱脱一个金刚。广元人都认得,这彪形大汉姓雷,名龙,他少年师从嵩山少林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他的“操掣连环掌”和“降龙十八掌”非常了得,铁砂掌也十分地道,是广元武林一霸。

关帝庙正中的大场子便是他的。今天他见这边新扯了一个场子,把人群都吸引过来了,使他的场子遭受从未有过的冷清,窝了一肚子的气,仗着自己是地盘业主,人手众多,武艺高强,就带着一帮弟子来寻衅了。

见彪形大汉气势汹汹地奔场子中央而来,陈善武叫李英杰退下,正欲上前迎战,被帅文虎制止了。

“让我来会他!”说着帅文虎已跨步上前,抱拳道:“请问贵师傅尊姓大名?”

彪形大汉怒发冲冠地说道:“本人雷龙是也,你也报上名来,免得我掌下死一个无名鬼!”

帅文虎一听他骄横的话语,回答道:“本人坐不改姓,行不更名,新津人氏,姓帅,名文虎的便是。今日我兄弟路过贵地,如有不到和冒犯之处,还请雷师傅多多包涵!这叫得饶人处且饶人,冤家宜解不宜结。”

雷龙骄横地道:“要我饶了你们可以,除非你赢得了我的拳头,不然的话,别怪我手下无情!”说着便呼的一声,使了个单手开怀,朝帅文虎门面打去。

帅文虎一见来势凶猛,噌地一闪身,躲开了这一拳。

雷龙紧接着又出了“操掣连环掌”,掣右手,探左手,掌风凌厉,非同凡响,一掌紧似一掌,朝帅文虎的脑门、前心、两肋旋风般地打来。

帅文虎挪腾闪跃,滚地腾空,使雷龙掌掌落空。帅文虎本想化解这场冲突,见雷龙掌风雄劲,招招狠毒,直取要害,必置自己于死地,心中怒火难按,决定教训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

“我也以掌相对,给他点厉害看看,叫他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想到这里,帅文虎胳膊往前一探,亮出“柳叶绵丝掌”。然后,身形一闪,在电光石火间绕到雷龙背后,用手掌轻轻一拍。帅文虎这掌讲的是按外伤内,虽然只是轻轻一拍,但雷龙背上感到有手钧之力。

只见他“噔噔噔……”地往前跑出十来步,顿觉两肋发胀,胸口发热,头发沉,脚发轻,一个跟斗栽倒在地。

武林中有句话:“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雷龙心里明白:“这帅文虎内功深厚,刚才的一掌已是手下留情了,要不然,自己定会一掌毙命的!”

帅文虎疾步上前拱手道:“雷师傅,恕在下失手了!”

雷龙从地上爬起来,喘着粗气抱拳道:“好汉让我长见识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前面的事一笔勾销,我马上滚出关帝庙!”

帅文虎急忙道:“雷师傅言重了,常言道‘不打不相识,不打不成交’,如果雷师傅看得起我等,何不交个朋友呢?”

雷龙羞愧难当,抱拳道:“后会有期!”说罢,灰溜溜地带着一帮人离开了。

围观的人群都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根本不相信眼前这位中上等身材,浓眉虎眼的精壮汉子能有如此无坚不摧的力量,竟一掌将广元武林霸主打翻在地。

局外人哪里知道他的来历。这帅文虎从小生性顽劣,12岁那年,父亲帅青山带他去朝拜峨眉山,在万年寺,他趁大人不注意,一个人爬到悬崖边去追逐群猴,被猴子一掌打下山崖,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际,刚好路过这里的万年寺智能大师飞身将他救起。

智能大师见这顽童胆大,又生得虎头虎眼,手长脚长身子短,是练武的好坯子,便对闻讯赶来的帅青山一声“阿弥陀佛”,表示要收这顽童为徒。帅青山见智能大师对孩子有救命之恩,也就点头同意了。

由于天性好,帅文虎在峨眉山学武三年,已经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功了。时值闹红灯教,智能大师便带着爱徒下山投身到驱除洋教士,杀洋鬼子的行列中去。

红灯教失败后,帅文虎便与智能大师潜回新津老家。从此,他的堂兄帅泽龙,堂弟帅子云也拜智能大师为师。在智能大师的精心传授下,帅泽龙、帅子云的功夫突飞猛进,帅文虎更是卓尔不凡。

这帅泽龙中上等身材,皮肤黝黑,蚕眉下的大眼睛里闪烁豪迈的光芒。帅子云身材修长,皮肤白皙,明眸皓齿,两道剑眉间透出勃勃英气。这帅氏三兄弟,后来被称为“帅氏三杰”。

两年过后,智能大师得伤寒医治无效而亡。

埋葬恩师后,帅文虎独自外出闯荡江湖,以卖艺为生。在江湖上,他先后结识了陈善武、李英杰、张洪强三位江湖义士。由于他们都是急公好义,忠肝义胆,扶危济困的好汉,志趣相投,歃血为盟,结为生死之交。四人之中,帅文虎年纪略长,武艺最为高强,见多识广,义薄云天,所以尊为“大哥”。从此,他弟兄四人一齐闯荡江湖,一起切磋武艺,还练就双手打枪,百步穿杨的好枪法,在江湖上名声大震。

离开关帝庙后,帅文虎四人找到一家僻静处的酒楼,共叙离别之情。

帅文虎说:“自两年前与三位兄弟分手后,我到邛崃参加了抗捐军起义,起义失败后潜回家乡,又与何大哥一道,赶赴陕北寻党中央未果。昨天,因何大哥得重病到达这里,不想今日便与三位兄弟相遇,真是缘分不浅!”

李英杰说:“我们三兄弟从重庆过来,准备到绵阳、江油一带找个清静处暂时定居下来,再作打算。现在的世道乱,漂泊江湖也难啊!”

帅文虎说:“现在国家满目疮痍,国势衰弱,民不聊生,我们虽有拳拳报国之心,普济百姓之志,但漂泊江湖也难成大事,不如三兄弟到我家去居住,与我们一道,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也不枉人生一世,不知三兄弟意下如何?”

陈善武高声道:“好,我们跟帅大哥一起干,就是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

李英杰与张洪强交换了一下眼色后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只要能为天下苍生谋出好日子,就是肝脑涂地,也值!我们听帅大哥的。”

帅文虎高兴地举杯道:“一言为定,驷马难追,干!”四只盛满豪情的酒杯碰在一起,一饮而尽。

走出酒楼后,帅文虎带着三人朝李医生的诊所走去。看望了还处在昏迷之中的何大禹后,李英杰将身上所带的五十个银圆拿出来说:“帅大哥,看来这位何大哥病得不轻,这是我们三人的一点心意,拿去给何大哥治病吧!”

“这……你们对何大哥的心意也太重了……”

“既然您对何大哥如此敬重,给他治病,我们理所当然要尽一份心了。这叫英雄惜英雄,爱此及彼嘛。”陈善武抢过帅文虎的话道。

“好,那我就替何大哥多谢三位义弟了!”帅文虎拱手感激道。

李英杰抱拳道:“帅大哥,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此别过,一个月后,我们到你老家去。”

“好,我回去后专候三兄弟的到来!今生今世我们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永不分离!如果我不在家,找我堂兄帅泽龙便是。一路保重!”帅文虎拱手道。

望着三兄弟远去的背影,帅文虎心中一股难舍难分的情感涌上心头。

一晃,一个月过去,何大禹的病已基本痊愈,但身体虚弱,元气不足。在李医生的建议下,他俩又住了半个月,待何大禹完全康复后才重新启程,踏上回家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