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魏文学作品

汉魏文学作品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段评述曹魏文学。第四段评述两晋二十多位作家。评魏诗不称曹操,晋诗不称陶潜,是其局限。南朝骈体文学发达,文人普遍重视文采翰藻。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君王的爱好提倡,成为一种权威性的政治力量,给文人提供了驰骋才能的出路和条件,往往成为文学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刘勰对此颇为重视。燕昭王死后,即位的燕惠王听信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乐毅只得逃亡赵国。

本篇论述历代重要作家的才能、才华。全篇可分为五段。第一段评述虞、夏、商、周时代的作家。一开始提到九代作家的“辞令华采”,说明他对作品的文采很重视,把它作为衡量作家成就的一个主要标准。段中对商周时代产生的《尚书》、《诗经》仅作简述,因为其中许多作品作者不明,而且前此篇章对经书的价值已多涉及。对春秋时代列国外交活动中的一些言辞,因其富有文采,举了若干例子。于战国,除诸子、楚辞外,也举了若干游说、上书的例。第二段评述两汉作家。对三十多位作者作了扼要的评论,如说司马相如“洞入夸艳”,扬雄“涯度幽远,搜选诡丽”,“张衡通赡,蔡邕精雅”等等,都是很精当的。末尾指出西汉后期和东汉作者,作文喜欢称引古书,与西汉前中期不同,这一看法也见于《事类》篇。段中评述的作家,都是辞赋、各体散文作者,不及诗人。两汉诗歌,以无名氏《古诗》最为杰出,《明诗》篇有很高评价,但本篇所评述的作家,都有名姓,不及无名氏,所以只能舍而不论。

第三段评述曹魏文学。先是指出从全面看,曹丕诗文有其长处,不比曹植差许多,表现出不随俗浮沉的见解。之后评述十多位作家,也多精当之论,如曰“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便是。第四段评述两晋二十多位作家。其中指出,“潘岳敏给,辞自和畅”,陆机“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刘琨雅壮而多风”等等,也均颇中肯。评魏诗不称曹操,晋诗不称陶潜,是其局限。南朝骈体文学发达,文人普遍重视文采翰藻。曹操、陶潜之诗,文采不足,当时评价不高,钟嵘《诗品》置曹操于下品,陶潜中品,刘勰也不能超出这种局限。末尾于刘宋作家,以其世近,不作具体评述。第五段发表感想。指出西汉元封年间、汉末建安年间,由于汉武帝、曹操父子提倡文学,招纳文人,形成“崇文之盛世”,为后人所企羡。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君王的爱好提倡,成为一种权威性的政治力量,给文人提供了驰骋才能的出路和条件,往往成为文学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刘勰对此颇为重视。

本篇纵论历代作者,举出姓名者达九十多人,文笔简练,评论允当。《时序》篇评论历代文学发展大势,涉及作家不多,本篇可补《时序》篇的不足。

九代之文[1],富矣盛矣;其辞令华采,可略而详也[2]。虞、夏文章[3],则有皋陶六德[4],夔序八音[5],益则有赞[6],五子作歌[7],辞义温雅,万代之仪表也。商、周之世,则仲虺垂诰[8],伊尹敷训[9],吉甫之徒,并述诗颂[10],义固为经,文亦师矣。及乎春秋大夫,则修辞聘会[11],磊落如琅玕之圃[12],焜耀似缛锦之肆[13]。薳敖择楚国之令典[14],随会讲晋国之礼法[15],赵衰以文胜从飨[16],国侨以修辞捍郑[17],子太叔美秀而文[18],公孙挥善于辞令[19],皆文名之标者也[20]。战代任武[21],而文士不绝:诸子以道术取资[22],屈、宋以《楚辞》发采[23],乐毅报书辨而义[24],范雎上书密而至[25],苏秦历说壮而中[26],李斯自奏丽而动[27],若在文世[28],则扬、班俦矣[29]。荀况学宗[30],而象物名赋[31],文质相称[32],固巨儒之情也。

[1]九代:此指虞、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汉、魏、晋九代,宋代因“无劳甄序”,故不计在内。《通变》篇中也有“九代”,《时序》篇有“十代”,所指与此稍有不同。

[2]略:大要。详:审议。

[3]虞:虞舜。

[4]皋陶(yáo):虞舜的大臣。六德:《尚书·皋陶谟》载,皋陶对禹说“行有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并说诸侯只要恭敬地实行其中的六德,就可以保有他的国家。

[5]夔(kuí):虞舜时的乐官。《尚书·舜典》载:“帝曰:‘夔,命汝典乐。’”序:排次序,引申为掌管。八音:八类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6]益:虞舜的大臣。有赞:《尚书·大禹谟》:“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赞,辅佐。

[7]五子作歌:《史记·夏本纪》载:“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8]仲虺(huǐ):商汤的大臣。垂诰:《尚书·仲虺之诰序》:“汤归自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诰,训戒勉励的文告。

[9]伊尹:商汤的大臣。敷训:《尚书·伊训序》:“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训。”敷,陈说。训,教训。

[10]“吉甫”二句:《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诗经·大雅·嵩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吉甫,尹吉甫,周宣王的大臣。

[11]修辞:修饰辞令。聘会:聘问和集会。聘,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会,诸侯间的集会。

[12]磊落:形容众多。琅玕(láng gān):似珠玉的美石。圃:园圃。

[13]焜(kūn)耀:照耀。缛:文采繁密。肆:商店。

[14]“薳(wěi)敖”句:《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士会说:“蔿敖为宰(指楚国令尹),择楚国之令典,……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薳敖,即蔿敖,春秋楚国令尹。择:择用。令:善。典:礼,法。

[15]“随会”句:《左传·宣公十六年》载:“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肴烝。武季私问其故。王闻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闻乎?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武子归而讲求典礼,以修晋国之法。”随会:即士会,春秋晋国大夫。

[16]“赵衰”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秦穆公设宴款待晋公子重耳,“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从飨:随从赴宴。

[17]“国侨”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郑国攻入陈国,派子产向盟主晋国献捷,晋国责备郑国侵陈,子产据理作答,捍卫了郑国的利益。孔子称赞说“非文辞不为功”。国侨:春秋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

[18]“子太叔”句: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太叔:即游吉,春秋郑国大夫。美:貌美。秀:才秀。

[19]“公孙挥”句:语本《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又善于辞令”。公孙挥:春秋郑国大夫。

[20]标:突出。

[21]战代:战国。

[22]道术:指各家学说。资:地位、声望等。

[23]屈、宋:屈原和宋玉,战国楚国作家。

[24]“乐毅”句:《战国策·燕策二》载,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攻齐,下七十余城。燕昭王死后,即位的燕惠王听信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乐毅只得逃亡赵国。齐人收复失地,燕惠王后悔了,又害怕乐毅为赵所用,派人责备乐毅,并向他道歉,乐毅因此派人献书报燕惠王,说明燕昭王之所以信任自己,以及自己所以为燕昭王效力的原因,并用伍子胥助吴王阖闾攻楚,阖闾死后却为吴王夫差所杀,来说明自己不能为燕惠王效力。乐毅:战国燕国上将军。

[25]“范雎(jū)”句:《战国策·秦策三》载,范雎入秦,上书秦昭王,暗示秦昭王母宣太后擅政,穰侯等人无功受禄,威胁昭王的利益,希望昭王能召见他,以便当面献计。范雎:战国时魏人,入秦为昭王相。密而至:意旨隐密而深切。

[26]“苏秦”句:据《战国策》和《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诸侯的说辞雄辩而切中时事。苏秦:战国纵横家。历说:指游说之辞。中:切中。

[27]“李斯”句:《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听从宗室大臣的建议,将各国来到秦国的人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上书秦王,指出这一措施不利于秦国,秦王接受了他的意见,撤消了逐客令。李斯:战国楚人,后任秦丞相。自奏: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动:动人。

[28]文世:崇文之世。

[29]扬:扬雄,西汉末作家。班:班固,东汉作家。俦(chóu):同辈。

[30]荀况:荀子,战国思想家。学宗:学界宗师。

[31]象物名赋:《荀子·赋篇》有《礼》、《知》、《云》、《蚕》、《箴》等五篇,是最早以赋为名的作品。象物:描写物象。

[32]文:文采。质:质朴。ft

九代的文章,丰富而繁盛;这期间的言辞文采,可以大概地加以评议。虞舜和夏代的文章,有皋陶所说的六德,夔所职掌的八音,益辅佐禹的赞辞,太康五兄弟的《五子之歌》,文辞温和、意义雅正,是后代万世的典范。商、周时代,仲虺传下告诫之辞,伊尹陈说教训之文,尹吉甫等人,都作歌颂功德之诗,这些作品的内容含义固然属于经典,文辞也值得师从。到了春秋时代的大夫们,在聘问和集会时都修饰辞令,美好的言辞如美石聚集的园圃,光采照耀就像锦绣陈列的店铺。薳敖选用楚国好的法典,随会讲求晋国的礼法,赵衰因更有文采修养而随从赴宴,子产凭修饰辞令捍卫了郑国,子太叔貌美才秀而有文采,公孙挥善于言辞,他们都是以文采著称的杰出者。战国时代崇尚武力,而文士也不断出现:诸子以其学术思想取得声誉地位,屈原、宋玉凭借《楚辞》闪烁光采,乐毅给燕王的回信明辨而义正,范雎给秦王的上书含蓄而深切,苏秦的说辞雄辩而切中时事,李斯的上书华丽而打动人心,如果在崇尚文章的时代,这些人都会成为扬雄、班固那样的作家了。荀况为学界的宗师,又描绘事物命名为赋,有文有质,确实是大儒的情怀。

[33]陆贾:汉初大臣。

[34]赋孟春:无考,《汉书·艺文志》列陆贾赋三篇,已佚,此可能是指其中的一篇。选:通“撰”。《新语》:陆贾所作的供汉高祖借鉴历史兴亡的书。

[35]辩:辩说。

[36]贾谊:西汉作家。颖:指突出。

[37]陵:通“凌”,超越。轶:超过。飞兔:《吕氏春秋·离俗览》:“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

[38]惬(qiè):恰当。

[39]至:到,达到。

[40]枚乘:西汉作家。《七发》:枚乘作品名,为“七”体的首创之作。

[41]邹阳:西汉作家。上书:指邹阳的《上吴王书》和《狱中上梁王书》。

[42]膏:油脂,比喻文采。

[43]仲舒:董仲舒,西汉学者。

[44]子长: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字。

[45]丽缛:繁富的文采。成文:董仲舒有《士不遇赋》,司马迁有《悲士不遇赋》。

[46]诗人之告哀:《诗经·小雅·四月》有“君子作歌,维以告哀”之句。诗人:指《诗经》作者。

[47]相如:司马相如,西汉作家。好书:《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说他“少时好读书”。

[48]师范:学习。

[49]洞:深。

[50]致:招致,此有获得之意。辞宗:班固《汉书·叙传》称司马相如“蔚为辞宗,赋颂之首”。

[51]核:考核。

[52]“故扬子”句:扬雄《法言·君子》:“文丽用寡,长卿也。”扬子:扬雄,西汉作家。用寡:用处不多。长卿:司马相如的字。

[53]王褒:西汉作家。构:造,指创作。

[54]致:情致。

[55]附声测貌:描绘声貌。附,比附。测,量。

[56]泠(líng)然:轻妙的样子。

[57]子云:扬雄的字。属意:指创作。

[58]涯度:指内容立意的范围。涯,边。度,程度。幽远:深广。

[59]搜选诡丽:指用字奇丽。诡,奇异。

[60]理赡:内容丰富。赡,富足。辞坚:文辞确切。

[61]桓谭:东汉作家。著论:桓谭有《新论》,今不全。

[62]富号猗顿:王充《论衡·佚文》:“挟桓君山(桓谭字)之书,富于积猗顿之财。”猗顿:春秋时鲁国的富人,《孔丛子·陈士义》说他“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63]宋弘称荐:《后汉书·宋弘传》载:“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荐沛国桓谭。”宋弘:东汉大臣。

[64]爰比相如:《后汉书·宋弘传》说宋弘向光武帝推荐桓谭,认为他“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未与司马相如相比,此可能是刘勰误记。爰,乃,于是。

[65]《集灵》:指桓谭的《集灵宫赋》(一名《仙赋》)。

[66]敬通:东汉作家冯衍的字。

[68]《显志》:指冯衍的《显志赋》。《自序》:据《后汉书·冯衍传》,冯衍著有各类文章五十篇,其中有《自序》。

[69]蚌病成珠:语本《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也。”这里借喻冯衍的不得志正促成了他文章上的成就。

[70]二班:班彪、班固父子,东汉作家、史学家。两刘:刘向、刘歆父子,西汉作家、学者。

[71]奕(yì)叶:即奕世,累世,一代接一代。

[72]“旧说”二句:说旧说认为班固文章优于班彪,刘歆的学问精于刘向。傅玄《傅子》:“或问刘歆、刘向孰贤?傅子曰:‘向才学俗而志忠,歆才学通而行邪。’”

[73]《王命》:指班彪的《王命论》。辩:通“辨”。

[74]《新序》:刘向所作。该:完备。练:精练。

[75]璇(xuán)璧:美玉制成的璧。璧,平圆形正中有圆孔的玉器。昆冈:传说中产玉的昆山。

[76]难得:很难能够。逾:超过。

[77]傅毅:东汉作家。崔骃(yīn):东汉作家。

[78]比肩:并肩,意谓不分上下。

[79]瑗(yuàn):崔瑗,崔骃之子,东汉作家。寔(shí):崔寔,崔骃之孙,东汉作家。踵武:紧随其后。踵,追随。武,足迹。

[80]世:世袭。厥:其。风:家风,指文章写作的传统。

[81]杜笃:东汉作家。贾逵:东汉作家、学者。

[82]迹:循其迹而考求。

[83]李尤:东汉作家。

[84]鸿裁:宏篇巨制。鸿,大。裁,制,作品。

[85]沈膇(zhuì):即沉膇,形容才力低下。沈,湿疾。膇,足肿。

[86]马融:东汉学者、作家。

[87]洽:广博。登高:指作赋,《汉书·艺文志》:“《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88]吐纳:指创作。经范:合于经书的规范。

[89]华实相扶:指作品内容和文采相得益彰。

[90]王逸:东汉作家。博识:学识广博。有功:指王逸著有《楚辞章句》。

[91]延寿:王延寿,王逸之子,东汉作家。

[92]瑰颖独标:有奇丽突出的才能。标,显示。

[93]张衡:东汉作家。通赡:博学贯通。

[94]蔡邕:东汉作家。精雅:精深雅正。

[95]文史彬彬:文学、史学均有成就。《后汉书·张衡传》载,张衡曾在东观著作史书;《后汉书·蔡邕传》载,蔡邕也曾在东观撰补《后汉记》。

[96]隔世相望:隔代并称。张衡生活的年代早于蔡邕数十年。

[97]贞:坚定。

[98]赵壹:东汉作家。

[99]意繁:文意繁富。体疏:体制粗疏,如他的《刺世疾邪赋》,篇末系诗歌二首,文体不纯。

[100]孔融:东汉作家。笔:无韵之文,指书、表一类文章。

[101]祢衡:东汉作家。文:指有韵之文。

[102]偏美:指偏长于“气盛”或“思锐”。

[103]潘勖(xù):汉末作家。凭经:依据儒家经书。

[104]绝群:超群。锡命:指潘勖的《策魏公九锡文》。

[105]“王朗”二句:三国魏大臣王朗有《武铭》等作有名于时。

[106]卿:指司马相如,相如字长卿。渊:指王褒,褒字子渊。

[107]役:驱使。课:考求。

[108]雄:扬雄。向:刘向。

[109]取与:取舍,此指对“才”、“学”的取舍。际:交接处。

[110]分:区分。ft

汉代的陆贾,首先有了奇特的文采,赋写初春且著作《新语》,辩说的文辞非常丰富。贾谊才华出众,文思敏捷超过了骏马,议论恰当、辞赋清新,难道是凭空达到的吗?枚乘的《七发》,邹阳的上书,笔下文采丰润,言辞充满气势。董仲舒是儒学专家,司马迁是纯粹的史家,但都写了辞采繁盛的文章,也是《诗经》作者抒发哀思之类的作品。司马相如爱好读书,效法屈原、宋玉的作品,极擅夸张艳丽,从而获得了辞赋宗师的名声。然而考核取验他作品中的精妙含意,理念比不上辞采,所以扬雄认为“文采华丽而用处不多的是司马相如”,这话确实不错。王褒创造文采,以细密精巧为情致,形容声音、描摹状貌,轻盈飘逸蔚然可观。扬雄构思作文,文意最为深刻,看他的作品含义深广,选词用字追求奇丽,又竭尽才力钻研思索,所以能内容丰富而文辞确切。桓谭著述的论文,丰富得号称比得上猗顿的财富,宋弘称许并推荐他,把他比作司马相如,但他的《集灵宫赋》等作,取义偏狭浅陋且缺乏才气,所以可知他长于讽谕论说,却不善写辞赋之类需要文采的作品。冯衍向来喜好辞赋说辞,但不得志于盛世,他的《显志赋》、《自序》,就像蚌生了病后才形成的明珠。班彪、班固父子,刘向、刘歆父子,两代人文采相继,过去有种说法认为班固文采优于班彪,刘歆学问精于刘向,然而班彪的《王命论》清晰明辨,刘向的《新序》完备精练,就如玉璧由产于昆山的美玉制成,但美质难以超越原有的本质。傅毅、崔骃,文采相当;崔瑗、崔寔,紧随其后,能世代继承作文的家风。杜笃、贾逵,在写作上也有声名,但考查他们的才能,只能算是崔氏、傅氏的末流。李尤赋铭一类的作品,志在追求宏篇巨制,但因才力不足,难以振翅高飞。马融是东汉大儒,情思广博登高作赋,合于经书的规范,文采和内容相得益彰。王逸学识渊博有所成就,但无力写作华丽的辞采。王延寿继承父志,有奇丽突出的才能,他善于描绘事物的形貌,恐怕是枚乘传下来的技巧吧?张衡博学贯通,蔡邕学识精深雅正,他们都兼长文章与史学,两人隔代齐名。这真是竹子、柏树品性各异却同样坚贞,黄金、美玉性质不同而都是宝物。刘向的奏议,旨意深切而格调平缓;赵壹的辞赋,文意丰富但体制粗疏;孔融撰写书表类文体气势旺盛,祢衡创作诗赋类作品文思敏捷,都各有所长。潘勖依据经典驰骋才华,所以《策魏公九锡文》超群拔俗;王朗发愤著文以寄托情志,也在序和铭的写作中卓然有成。然而在司马相如、王褒以前,作家大多驱使才气而不讲究学问;扬雄、刘向以后,则多引用古书以助写作:这种创作的取舍不同之处,它们的区别是不能混淆的。

魏文之才[111],洋洋清绮[112],旧谈抑之[113],谓去植千里[114]。然子建思捷而才俊[115],诗丽而表逸[116],子桓虑详而力缓[117],故不竞于先鸣[118];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119];迭用短长[120],亦无懵焉[121]。但俗情抑扬[122],雷同一响[123],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124],未为笃论也[125]。仲宣溢才[126],捷而能密,文多兼善[127],辞少瑕累[128],摘其诗赋[129],则七子之冠冕乎[130]!琳、瑀以符檄擅声[131],徐幹以赋论标美[132],刘桢情高以会采[133],应玚学优以得文[134],路粹、杨修[135],颇怀笔记之工[136];丁仪、邯郸[137],亦含论述之美[138]:有足算焉[139]。刘劭《赵都》[140],能攀于前修[141];何晏《景福》[142],克光于后进[143];休琏风情[144],则《百壹》标其志[145];吉甫文理[146],则《临丹》成其采[147],嵇康师心以遣论[148],阮籍使气以命诗[149],殊声而合响[150],异翮而同飞[151]

[111]魏文:魏文帝曹丕,三国魏作家。

[112]洋洋:美盛的样子。清绮:清丽。

[113]抑:贬抑。

[114]去:离开,相差。植:曹植,曹丕之弟,三国魏作家。

[115]子建:曹植的字。

[116]逸:超群。

[117]子桓:曹丕的字。

[118]不竞于先鸣:不强于争先。竞,强。

[119]《典论》:曹丕所著,今不全。辩:通“辨”。

[120]迭用短长:说曹丕与曹植互有所长与所短。迭,交互。

[121]懵(měng):无知。

[122]抑扬:贬抑或褒扬。

[123]雷同:人云亦云。

[124]思王:曹植封陈王,谥思。势窘:指曹植曾与曹丕争为太子而失败,曹操死后,曹丕称帝,猜忌曹植,曹植处境困窘。益:增。

[125]笃论:确当的评论。

[126]仲宣:三国魏作家王粲的字。

[127]兼善:兼长各体文章。

[128]瑕累:毛病。

[129]摘:选取好的。

[130]七子:语出曹丕《典论·论文》,指建安时代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位作家。冠冕:喻最好的。

[131]琳、瑀:陈琳和阮瑀,三国魏作家。擅声:著称。

[132]徐幹:三国魏作家。标:显示。

[133]刘桢:三国魏作家。会采:会合文采。

[134]应玚:三国魏作家。学优:学识优异。

[135]路粹:三国魏作家。杨修:三国魏作家。

[136]笔记:笔札书记。工:工巧。

[137]丁仪:三国魏作家。邯郸:邯郸淳,三国魏作家。

[138]论述之美:指丁仪有《刑礼论》,邯郸淳有《受命述》。

[139]足算:值得一提。

[140]刘劭:三国魏作家。《赵都》:《赵都赋》。

[141]攀:攀附,追援。前修:前贤,前代优秀作家。

[142]何晏:三国魏作家、学者。《景福》:《景福殿赋》。

[143]克:能。后进:后代作家。

[144]休琏:三国魏作家应璩的字。

[145]《百壹》:《百壹诗》。

[146]吉甫:魏晋之际作家应贞的字。文理:为文有条理。

[147]《临丹》:《临丹赋》。

[148]嵇康:三国魏作家。师心:顺着自己的心意。遣论:发表议论。

[149]阮籍:三国魏作家。使气:纵任意气。命诗:作诗。

[150]殊声:指不同的作品。合响: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51]翮:指翅膀。同飞:喻指都很有成就。ft

魏文帝曹丕的文才,美盛而清丽,过去的评论贬低他,说比起曹植来相距千里。然而曹植文思敏捷才气俊秀,诗歌绮丽章表出众,曹丕思虑周详笔力迟缓,所以抢先争胜不占优势;但他的乐府诗清新激越,《典论》辨析扼要;看到两人各有短长,也就不会有无知的评论了。只是时俗世情的褒贬,往往人云亦云地雷同,于是使曹丕因地位尊贵而减了文才,曹植因处境困窘而增了声价,这不是确当的评论。王粲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而又细密,作文兼长各体,文辞少有毛病,选出他的优秀诗赋来看,该是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了。陈琳、阮瑀以善写符檄而声名远扬,徐幹以擅长赋论而显示美名,刘桢情志高妙又结合文采,应玚学识优异而得文名,路粹、杨修,很有笔札书记的写作工巧;丁仪、邯郸淳,也具有论说著述的美好才干:这些都是值得一提的。刘劭的《赵都赋》,能够攀附上前代的名家;何晏的《景福殿赋》,能够光采照耀后代作者;应璩的风尚情怀,有《百壹诗》显示他的志趣;应贞的创作条理,有《临丹赋》构成他的文采,嵇康自出心裁发表议论,阮籍纵任意气创作诗篇,不同的声音产生了共同的影响,各自展翅一起飞翔。

张华短章[152],奕奕清畅[153],其《鹪鹩》寓意[154],即韩非之《说难》也[155]。左思奇才[156],业深覃思[157],尽锐于《三都》[158],拔萃于《咏史》[159],无遗力矣。潘岳敏给[160],辞自和畅,钟美于《西征》[161],贾余于哀诔[162],非自外也[163]。陆机才欲窥深[164],辞务索广[165],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士龙朗练[166],以识检乱[167],故能布采鲜净,敏于短篇。孙楚缀思[168],每直置以疏通[169];挚虞述怀[170],必循规以温雅[171];其品藻流别[172],有条理焉。傅玄篇章[173],义多规镜[174];长虞笔奏[175],世执刚中[176]:并桢干之实才[177],非群华之韠萼也[178]。成公子安选赋而时美[179],夏侯孝若具体而皆微[180],曹摅清靡于长篇[181],季鹰辨切于短韵[182]:各其善也。孟阳、景阳[183],才绮而相埒[184],可谓鲁、卫之政[185],兄弟之文也。刘琨雅壮而多风[186],卢谌情发而理昭[187],亦遇之于时势也。景纯艳逸[188],足冠中兴[189],《郊赋》既穆穆以大观[190],《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191]。庾元规之表奏[192],靡密以闲畅[193];温太真之笔记[194],循理而清通:亦笔端之良工也。孙盛、干宝[195],文胜为史[196],准的所拟[197],志乎典训[198];户牖虽异[199],而笔彩略同。袁宏发轸以高骧[200],故卓出而多偏[201];孙绰规旋以矩步[202],故伦序而寡状[203]。殷仲文之孤兴[204],谢叔源之闲情[205],并解散辞体[206],缥渺浮音[207];虽滔滔风流[208],而大浇文意[209]。宋代逸才[210],辞翰鳞萃[211],世近易明,无劳甄序[212]

[152]张华:西晋作家。

[153]奕奕:美盛的样子。

[154]《鹪鹩(jiāo liáo)》:《鹪鹩赋》。寓意:张华在赋序中说,鹪鹩“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以此寓全身远害之意。

[155]“即韩非”句:《韩非子》中有《说难》篇,列举向君主游说进谏的种种难处,指出其往往会因此而获罪,也有全身远害的意思。韩非:战国末年思想家。

[156]左思:西晋作家。

[157]业深覃(tán)思:写作时用思极深。业,事业,指创作。覃,深。

[158]《三都》:《三都赋》。

[159]拔萃:出众。《咏史》:左思有《咏史诗》八首。

[160]潘岳:西晋作家。敏给:敏捷。

[161]钟:聚集。《西征》:《西征赋》。

[162]贾(gǔ)余:出售多余的能力,指才力有余。

[163]非自外:意谓不假外求。

[164]陆机:西晋作家。窥:看,此指显示,让人看到。

[165]索:寻求。广:指丰富。

[166]士龙:西晋作家陆云的字。

[167]以识检乱:陆云《与兄平原书》中称“视文乃好清省”,又说“文实无贵于为多”,可见他有意追求简练。识,识见。检,约束。乱,繁杂。

[168]孙楚:西晋作家。缀思:构思写作。

[169]直置:直接说出。疏通:通达。

[170]挚虞:西晋作家。

[171]循规:依照规矩。

[172]品藻流别:指挚虞的《文章流别论》,论述文体源流演变,已不全。品藻,品评。

[173]傅玄:西晋作家。

[174]规镜:规劝鉴戒。

[175]长虞:西晋作家傅咸的字,傅咸,傅玄之子。笔奏:指奏议一类作品。

[176]世执刚中:《晋书·傅玄传》称傅玄“性刚劲亮直”,傅咸“刚简有大节”。世,世代,此指父子两代人。执,持。刚中,刚毅中正。

[177]桢干:筑墙所用的木柱,此指支柱、骨干。

[178]韠萼(bì è):有光采的花萼。韠,有光采的样子。

[179]成公子安:西晋作家成公绥,字子安。选:通“撰”。时美:时有美篇。

[180]夏侯孝若:西晋作家夏侯湛,字孝若。具体而皆微: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此指夏侯湛模仿《诗经·小雅》作《周诗》,模仿《尚书》作《昆弟诰》,体制大致具备但规模较小。

[181]曹摅(shū):西晋作家。

[182]季鹰:西晋作家张翰的字。辨切:辨明切实。短韵:代指短篇。

[183]孟阳:西晋作家张载的字。景阳:西晋作家张协的字。

[184]埒(liè):等,等于。

[185]鲁、卫之政:语出《论语·子路》:“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这里比喻张载、张协才情差不多。

[186]刘琨:西晋诗人。多风:富于风力。

[187]卢谌:东晋诗人。理昭:说理明白。

[188]景纯:东晋作家郭璞的字。

[189]中兴:指东晋。

[190]《郊赋》:《南郊赋》。穆穆:美好庄严。

[191]《仙诗》:郭璞有《游仙诗》十四首。

[192]庾元规:东晋作家庾亮,字元规。

[193]靡:细。

[194]温太真:东晋作家温峤,字太真。

[195]孙盛:东晋史学家、作家。干宝:东晋史学家、作家。

[196]文胜为史:以文采见长而任史官。

[197]准的:标准。拟:追求。

[198]典训:指经典。

[199]户牖(yǒu):门窗,此指途径。

[200]袁宏:东晋作家、史学家。发轸(zhěn):发车,出发,指创作。轸,车。骧(xiāng):举。

[201]卓出:卓越。偏:偏差。

[202]孙绰:东晋作家。规旋以矩步:指循规蹈矩。

[203]伦序:有次序,有条理。寡状:很少描摹。

[204]殷仲文:东晋作家。孤兴:孤高的兴致。

[205]谢叔源:东晋作家谢混,字叔源。

[206]解散辞体:谓破坏了文辞的体制。

[207]缥渺浮音:轻靡浮华的音辞。

[208]滔滔风流:指影响大,流为一时风尚。

[209]浇:薄。

[210]逸才:卓越的文才。

[211]鳞萃:如鳞片一般聚集。萃,聚。

[212]甄:甄别。ft

张华的短小篇章,美好而清新流畅,他的《鹪鹩赋》的寓意,就是《韩非子·说难》的意思。左思有奇妙的文才,从事写作深于用思,《三都赋》尽显锐气,《咏史诗》出类拔萃,创作是不遗余力了。潘岳敏捷,文辞自然和顺通畅,文采之美集中于《西征赋》,多余的才力表现在哀诔文中,这些都出自内质不假外求。陆机逞才想要显示渊深的学问,辞藻力求广博丰富,所以文思能入巧,却不能控制繁芜。陆云明朗精练,凭他的识见约束繁杂,所以能鲜明省净地运用文采,善于写作短篇作品。孙楚构思为文,常常陈辞直率而疏通畅达;挚虞叙述情怀,必定循规蹈矩温文尔雅;他的品评文体源流,是很有条理的。傅玄的作品,内容多含规劝鉴戒;傅咸的奏议,秉承了父亲的刚毅中正: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不是百花光彩的花萼。成公绥写作辞赋时有佳作,夏侯湛模仿经典体制具备而规模都小,曹摅的长篇清丽华靡,张翰的短章明辨切要:各有各的长处。张载、张协,绮丽之才相差无几,可以说是鲁国卫国的政治,兄弟伯仲的文章了。刘琨作品雅正雄壮富有风力,卢谌作品情感显露说理明朗,也都是由时势遭遇造成的。郭璞的作品艳丽高超,堪称东晋第一,《南郊赋》既庄严美好、蔚为大观,《游仙诗》也飘飘然有凌云之气。庾亮的表奏,文思细密安闲和畅;温峤的笔札,遵循事理清新通达:也都是运用文笔的能工巧匠了。孙盛、干宝,以文才见长而为史官,他们追求的写作标准,在于以经籍为典范;门径虽然不一,辞采却大致相同。袁宏的创作才情高昂,所以卓越突出多有偏差;孙绰为文循规蹈矩,所以条理有序少有描摹。殷仲文抒写孤高的兴致,谢混表现闲适的情怀,都破坏了文辞体制,风格轻靡浮华;虽然流为盛行的风尚,但文意大为淡薄。宋代高超的文士,作品多如鳞片聚集,因时代较近容易辨明,也就无须鉴别评定了。

观夫后汉才林,可参西京[213];晋世文苑,足俪邺都[214];然而魏时话言[215],必以元封为称首[216];宋来美谈,亦以建安为口实[217]。何也?岂非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哉[218]!嗟夫,此古人所以贵乎时也。

[213]参:相比。西京:指西汉。西汉都长安,东汉迁都洛阳,长安在洛阳西,故称西京。

[214]俪:并,配。邺都:指三国魏国。魏定都于邺。

[215]话言:议论。

[216]元封:汉武帝时的年号,此指西汉元封年间的文学。

[217]建安:汉献帝的年号,此指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口实:谈论的话题。

[218]嘉:善,美。会:时机。ft

看东汉的作家们,可以和西汉相比;晋代的文坛,足以和魏代相配;然而魏代人谈论文学,必定首推西汉元封年间;宋以来称美创作,也以汉末建安时期为议论的话题。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这两个时期都是崇尚文章的盛世、招集文才的好时代吗?唉,这就是古人所以看重时代的原因啊!

赞曰:才难然乎[219],性各异禀[220]。一朝综文[221],千年凝锦[222]。余采徘徊[223],遗风籍甚[224]。无曰纷杂,皎然可品[225]

[219]才难然乎:语本《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

[220]禀:禀赋。

[221]综文:组织成文章。

[222]凝:凝结。

[223]徘徊:往返回旋。此指长久传播。

[224]籍甚:盛大。

[225]皎然:明白清楚的样子。ft

总之,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人们的禀性各不相同。一旦写成了好文章,就能成为千古长存的锦绣。洋溢的文采长久传播,遗留的影响更加显著。不要说作家作品纷繁复杂,作家的才华还是可以明白地品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