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端正好 上高监司(套数,节选)
刘时中
众生灵,遭磨障②,正值着时岁饥荒。谢恩光拯济皆无恙③,编做本词儿唱。
〔滚绣球〕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④?旱魃生四野灾伤⑤。谷不登⑥,麦不长,因此万民失望。一日日物价高涨。十分料钞加三倒⑦,一斗粗粮折四量⑧,煞是凄凉⑨。
……
……
【注释】
【语译】
老百姓真不幸,遇上了这饥荒的年景。幸亏托庇您的恩德拯救他们,终于都保全了性命,所以我作了这套曲子唱出来听。
去年正当农田插秧时分,天气突然反常,盼不到及时的甘霖,四方的乡野上出现了严重干旱的灾情。谷子颗粒无收,麦苗焦枯殆尽,农民满脸愁云。物价因而飞涨,一天比一天猛增。用料钞调换新钞,十成要再加三成;而缴纳租税却要折四计算,一斗粗粮只合得六升。真是害苦了百姓。
可恨那些大户富家囤积粮食,伤天害理,昧尽良心。他们贪心不足蛇吞象,用卑劣的手段盘剥平民。在卖出的粮米中趁机掺瘪谷、放粗糠,这些人怎能不断子绝孙!
就这样米如珠贵,老老少少都断了炊顿。有钱也换不到粮食,一个个空着肚子饿倒在黄昏。不得已,寻上了榆树皮、野菜叶维持生命。黄精成了珍肴,蕨粉也代用作食品。鹅肠菜舍不得丢掉苦根,芦苇连茎带叶咽吞。大地上只留下杞柳和樟树劫后余生。
如果能喝上麻柘汁调上豆浆的稀糊,或是麸皮、糠粒煮成的薄羹,老百姓就已感恩不尽。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脱了人形,满街满巷都是这样的饥民。
有的人铤而走险,宰杀耕牛,盗伐桑树,不惜冒犯官府的禁令。还有的人家被时疫夺去了生命,无钱置买棺木,只得把家产贱价卖人。卖儿卖女更是常见,一家骨肉骤然生离死别,这是何等悲惨的场景!吃奶的孩子没人要,狠狠心抛入江心。哪里还找得到残杯冷羹?只见了好些这样溺死河中的弃婴,和岸上哀痛欲绝的母亲。不由我哽咽难言,悲伤难禁。
街上成排倒着饿毙的尸身,乞丐拦门行乞,你夺我争。就是财主有钱买不到粮食,也只能引颈伫望,等待末日来临。感谢您高监司作主,像汲黯那样开仓行赈。您不分白天黑夜,古道热肠,将救灾事务亲自过问。孤儿寡妇、病人残废无依无靠,您就按街按巷派出医生,设立粥厂普济危困。赃输钱,定额米,您一件件都公平处分。灾民们都感戴您的大恩,像枯木逢春,从绝路中得到了再生。
【赏析】
刘时中的《端正好·上高监司》共有两套,前套十五支曲,后套更长达三十四支,为现存元散曲中体制最为宏大的长套。两套曲都正面反映元代时事政治,拓展了散曲的表现题材,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社会生活画面,故有“曲中新乐府”之称。这里节选的是前套的七支曲(第一至第六,以及第十曲),表现江西饥荒后民不聊生的社会情状。
序曲〔端正好〕提纲挈领,透露出全套写作的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众生灵的“时岁饥荒”,二是高监司的“拯济”、“恩光”。作为献谒的作品,第二项内容自不可免(原套共用五支曲子,本书选入了〔货郎〕一支),但作者却足足以十支曲子的篇幅着力表现前一项(此处选录前六支),这就说明他真正的意图是在于反映民生的疾苦。
在次曲〔滚绣球〕中,作者回顾了大饥荒的形成过程。“去年”而强调“正插秧”,一来表明灾荒历时的久长,二来点出它正值青黄不接的节候。旱生四野,颗粒无收,这是“天反常”的直接后果,令人心悸。但更“反常”的是社会上出现的趁火打劫的情状:物价腾涌,钱钞贬值,赋税暗增。作者以“十”、“三”、“一”、“四”这些简单的数字,反映出触目惊心的经济盘剥。接着的〔倘秀才〕曲中,揭露富户、奸商囤积居奇,还丧心病狂地在谷米中弄虚作假,牟取暴利。“吞象心肠歹伎俩”,用来对付“煞是凄凉”的百姓,必然是雪上加霜。作者对这批人的为富不仁痛加斥挞,而对社会危机的责任者——朝廷官府噤口不谈,自有难言之隐。但在这两支曲中,却也已清楚地说明百姓此回的遭殃,实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
以下的三支曲子,沉痛地表现了灾民水深火热的苦难。首先是饥饿的煎熬。“甑生尘”、“米如珠”是总括的描写,作者随即列举了饥民觅食代用的种种野菜、树皮、草根的名目予以证实。或是“连根煮”,或是“带叶”,总之可以入口的都用来果腹。倘若能吃上麻柘豆浆、麦麸米糠,灾民们更是谢天谢地。到头来是“黄如经纸”、“瘦似豺狼”,奄奄一息,偃卧在长街之上、斜阳之中,这情景历历如在目前。其次是意外的灾变。一些饥民铤而走险,违犯官家的禁令宰牛斫桑,这种求生的举动不言而喻会受到官府的严厉惩罚;有些百姓染上了传染病,活着无钱治疗,死了都得不到及时埋葬,而家中仅有的一点田产,却因这些变故消耗一空。第三是骨肉的惨别。卖儿卖女,亲人拆散,甚至养不起又卖不去的婴儿只能抛入长江。“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是一幅何等悲惨的画面!作者以“哽咽悲伤”,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货郎〕一曲,在饥民濒于绝境之际,写出高监司开仓赈灾的德政。他夜以继日,亲临现场,怜孤恤贫,处分有方。老百姓遇上这样一位果决能干、古道热肠的清官,可谓“枯木逢春”,而读者到此也有柳暗花明之感。应该说,对这位有德于百姓的高监司,“编做本词儿唱”是不过分的,所以作者的献谒并不使人有谀官的反感。
无论从这里的节选,还是从整套原曲来看,作者都是真情实感,缘事而发,有意识地运用散曲形式来反映国计民生的社会重大问题。利用套数在容量和结构上的优势,做到叙事细腻,层次分明,稳步推进;语言上既朴实平易,又有别于一般散曲的俗滑,显得庄重、沉郁:这些都是本篇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