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典型应用案例
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正在给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动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有力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近年来,北京市涌现出京东商城、任我在线等一批电商以及昌平区崔村镇南庄营村合作联社等合作社的应用案例,在做出特色、突破瓶颈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探索。
1.电商企业
(1)京东农业:走领先,多快好省
京东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公司,是目前为止市值最高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立足于优秀的运营及营销能力,京东为创新智能硬件产品量身打造了助推计划,帮助扶持中小创新企业成长,推进整个创新智能硬件行业发展,让创新智能产品直接到达消费者手里。立足于全球供应链,满足全球用户需求,采取了“全球化+本地化”的策略,计划通过跨境电商、境外直营、行业合作、投资并购等多种业务方式,向全球输出中国商品、中国品牌和优秀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对京东海量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及趋势,精准定位并整合品牌厂商和产业链优质资源,合作共赢。
未来十年,京东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智能物流为基础,布局B2C、C2C、金融等多元化电商生态,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面对面”,服务于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化转型。2014年,京东的战略主题是扬帆远航,重点围绕技术、O2O、金融、区域拓展、国际化等“五大战略”方向发展,继续为用户、为行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创新,帮助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化转型。打造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业务、平台业务、众筹业务五大板块,提供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构建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完善电子商务生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理念,与便利店、商超、服装店、药店、大卖场、家居连锁店等传统业态合作共赢。发挥京东供应链一体化优势,对线下便利店开放库存,并建立网上超市,发挥京东配送站“品牌好、服务好”的优势,以配送站为单位,联合商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本地生活服务。发挥电商大数据、运营等优势,与线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合作,打造“线上京东+线下商场”重体验线下智能店铺。渠道下沉,开拓三四线及城镇、农村市场,加速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等城乡双向流通,让城市居民和农民充分享受电子商务的实惠和便捷。构建农业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一是获取并输出农业产业链上各主体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形成信息交互平台。二是建立适合农产品、农资的城乡双向、全开放的物流平台。三是打造集农产品、农资及公共服务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电商平台,逐步推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利用大数据及供应链资源,开发适宜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服务平台。五是基于对先进技术和产业链资源的掌握,组建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技术平台。
(2)任我在线:走平价,大惠农家
北京任我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政府孵化器和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双孵化的产物。
“O2O零售渠道”项目(以下简称“任我在线模式”)源于2003年,十年来已投入资金近2亿元。自主研发了基于大数据的“物联网直销支撑系统”“线上线下融合的标准化连锁经营管理体系”和“新型的货源组织方式”,实现了“五融合”,即在商品、配送、销售方式、经营管理、人才五个方面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为产需直接对接提供包括交易、物流配送、货款结算、售前售后服务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形成现代化的流通服务体系。核心竞争力是:与线下综合超市、农贸市场相比客户体验得到大幅度提升(不出社区就近购物,线上预定足不出户送货上门),食品安全可追溯,经营成本降低30%以上;与线上网络销售相比配送成本降低50%以上,客户体验进一步提升——订货无限量、送货时间准确无误、无条件退货且退货手续极其简单。任我在线模式以蔬菜水果等初级农产品为切入点,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产品直接送到任我在线的配送中心,任我在线通过互联网商城和社区实体超市直接销售给社区居民。用配送中心和社区实体超市形成的O2O配送链条将线上线下销售的产品搭载运输,既解决了配送成本高的问题,又解决了配送过程的保鲜问题和销售过程的退货问题。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在互联网上销售“平价”蔬菜水果300多个品种,价格比早市还低10%,第二日即可免费送货上门,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公司已有在册员工300多人,已经在昌平和大兴城区开设了100个社区实体超市(Offl ine),网络销售(Online)覆盖百万人以上。在国内首次突破了B2C销售平价蔬菜水果、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的配送瓶颈。其中,社区实体超市作为昌平区和大兴区政府的菜篮子工程,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上千种。任我在线网上商城销售的品种数量是实体超市的几倍,未来可达十几倍。社区实体超市满足附近居民就近购物和15分钟快速送货上门等需求。周边居民若需要社区实体超市陈列以外的商品,可以通过任我在线网络平台、打电话或向店员口述等方式预订,第二天便可到店来取或送货上门,满足家庭一站式购物需求。任我在线是唯一一家在线上销售平价蔬菜水果且无限量订购、免费送货、无理由退货的电子商务企业。任我在线模式彻底解决了平价菜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用互联网销售平价蔬果等生活必需品的配送瓶颈,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3)沱沱工社:走冷链,新鲜日配
沱沱工社以农场为组织单位、以市场销售为驱动力,以互联网、物联网先进科技为手段,实现了农田与餐桌的对接。并自建农场实现蔬果有机种植、自建采购网络实现安全食品全球采购、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全国性销售渠道,同时自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成为中国第一家贯穿全产业链的专注有机、安全食品的电子商务公司。并整合了新鲜食品生产、加工、B2C网络化销售全产业链各相关环节,并依托“透明供应链”产品质量透明管理体系在食品行业供应链上的独特应用,将“新鲜日配”这一B2C领域难以逾越的梦想变成现实。网站以有机、天然、高品质为原则,向北京市高端客户提供农场直送新鲜蔬果、肉奶蛋禽、特色美味、有机美食、生活必需品等在内的9个大类、3000种商品。沱沱工社采用电子商务模式销售、移动手持模式销售、VIP首长制、大客户订制、供港等多种方式灵活销售有机蔬菜和食品。沱沱工社以“产品+服务+品类+营销推广”的形式形成更贴近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打造出沱沱工社的差异化能力,通过好产品、好服务、好品牌打造出信赖的商品、信赖的人、信赖的品牌。
(4)阿卡农庄:走体验,服务改变
“阿卡农庄”是阿卡睿尔旭控股的农业品牌,是由英国归国IT博士江宇虹创立的自有品牌。以O2O“体验式消费”为核心,从“观光型农业”走向“参与型农业”的纯市场化运作,改变传统农业重投资、靠扶持的局面,重资源整合,做“轻农业”。
一是改变营销模式,为农民创收。阿卡通过体验式消费,搭建“参与型农业”的商业模式,从卖产品变成卖过程,比如销售者买的不是菜,是土地1年的生产权和使用权;买的不是鸡蛋,而是一只鸡800天的生命周期;买的不是苹果,是一棵苹果树3年的生产权和使用权。
二是品牌与市场推广模式专业化。阿卡农品走品牌化运作路线,丰富的市场操盘经验、专业团队、先进的跨行业多手段推广模式,重塑精品农产品形象,完成都市农业从“传统”到“时尚”的生活方式定位。
三是信息化手段完成体验式消费的闭环。针对30—40岁核心消费群的移动化消费习惯,通过APP、微信、在线服务、手机移动端等信息化手段,开放生产信息,让消费者进入体验式消费当中,参与生产过程,建立信任和重复购买粘性,为优质的农产品获取溢价提供空间。
四是金融服务撬动农业的高速发展。2014年3月和中国移动、北京农商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主题信用卡的农业公司,开创了以移动互联、金融与农业跨业经营的崭新模式。所有阿卡农庄的会员可持阿卡农商卡随时随地直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购买农产品,享受零利息、零手续费优惠政策。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金融证券技术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一个从金融机构到农户,从农户到农副产品,从农副产品到交易中心,再从交易中心回到金融机构的闭合增值的系统。
(5)恒慧集团:走智能,交易新型
北京市恒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专注于食品品质、食品的安全、营养、卫生的系统性建设,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库架一体式全自动智能立体冷藏库技术为基础,研发制造冷链物流必备的低温保鲜冷藏冷冻设备。以智能集约化的物流供应链为市场基础,运用ERP管理整合批发市场、B2B电子商务平台等,创建以大数据体系为依据的新型交易平台,满足批发、零售、线上交易等多种销售需求,从而引导现有商业市场的升级和发展,促进新的消费模式的形成。
一是整合批发与零售于一体。采用经过改进的高效节能自动化进出货系统,提高了货品周转的快捷便利,大大降低人工的使用和管理成本。
二是整合实体店与B2B电子商务平台于一体。将虚拟网店和实体店融为一体,弥补了以往电子商务销售的弊端。使消费者可在此体验商品,享受到网购的优惠便利,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是整合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于一体。具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系统,接受数据处理中心的指令,形成货品的集中调拨和配送。实现不同品牌多种商品对同一用户集中配送,从而降低了企业人员成本及物流运输成本。
四是完善的自动化数据管理系统应用,运用WMS数据管理系统和自动调度系统,实现库存管理和货品出入全自动化功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人数。
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搭建一个完善的冷链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规范化、高效率的全程冷链服务平台,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要求。
(6)农夫市集:走民间,农村发展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在一群热心消费者和志愿者的推动下,于2010年9月成立,致力于北京本地家庭农场解决有机蔬菜和生态禽蛋肉产品销售困难、市场渠道狭窄、消费者信任度低的问题。四年来,农夫市集通过微博微信、农友拜访、媒体报道等方式,让数百万北京消费者了解到,京郊有很多有理想有行动力的新农人和家庭农场,在认认真真地从事有机农业,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在市集上,这些农友带着自己种的蔬菜粮食水果,自己养的鸡、鸡蛋、猪肉,还有自己加工的豆腐、果酱、麻酱、面条等,与消费者面对面地交流、交易。这种方式既增强了产销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也减少中间环节,让生产者能够得到合理的收入,也帮助消费者降低购买优质食材的成本。参与市集,以及来自消费者的支持和鼓励,让农友们更有信心和热情继续投入生态农业,发展壮大自己的农场,带动周围更多的农民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方式,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来增加收入,为北京市民提供安全放心优质新鲜的食材。农夫市集基本依靠志愿者管理运营,开集频率从创建之初的一个月一次,发展到每周2—3次市集,每次市集服务农友20—40户,前来赶集的消费者从几百人到数千人,估计每次市集的销售额在10万—25万元之间。四年来,市集为参集的北京本地家庭农场创造直接经济收入超过2000万元,间接经济收入(如吸引会员、农家乐、淘宝等)更多。
市集坚持采用开放的“参与式保障体系”机制,鼓励消费者、农友、媒体、专家和政府科研部门共同参与到对农友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中去,再加上农友都在京郊,消费者很容易自己去拜访,即使农友没有有机认证,他们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也比较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市集也因此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中建立了很好的口碑。“参与式保障体系”在世界各地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适合小农的有机认证方式,在巴西、印度、美国等地也取得了官方认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也在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合作,更好地实践这套体系。
各大媒体也对农夫市集和农友进行了大量报道,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经济半小时》、纪录片频道;《人民日报》(二版报道并配发评论);北京电视台、《中国日报》、《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市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也非常密切,带动了上海、成都、西安、深圳等地农夫市集的开展。
市集及其农友的生产、加工、销售工作也受到很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限制。虽然困难很多,但是市集在众多生产者、消费者、志愿者和各种伙伴的支持下,坚持了四年,并且稳步发展。
2.农民专业合作社
昌平区崔村镇南庄营村合作联社本着资源保护、合作共赢、环境改善、村民增收的原则,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探寻科学、合理、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以村为单位,以租赁村集体土地的公司、合作社、园区等为成员,构建崔村镇南庄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有崔村镇果业协会、川府菜缘农民专业合作社、六合城农业园、金苹果旅游公司、红高粱种植园,发挥各园区的产业优势,采取“政府+协会+村委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探索出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联社运营模式,努力打造都市农业产业链,探索出以村集体为轴、以村域内企业为点、带动村内农户就业、实现村集体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良性运营模式,并从政策引导、基础改造、合作协商、平台建设、打通渠道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发挥优势农产品销售新渠道、新平台作用,打造特色的优势品牌,真正使保护农业资源的镇在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形成了生产在基层合作社,销售在骨干合作社,市场在联盟的新型产销模式,充分发挥联盟主体技术、市场的优势和加盟合作社的资源、产品优势,互惠互利。以北京密农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北京栗联兴业板栗合作社等为销售平台,多措并举,强化产品品牌效益,拓宽产品市场链条,加大对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初步形成完整的产销渠道。一是搭建合作社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一品密云”。随着“一品密云”的不断完善,推进农产精品的电商销售;二是搭建二维码追溯平台。消费者将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追溯该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各种信息,有效甄别产品质量是否安全,同时也为该县优质农产品提供了二维码身份标签,提升密云农业品牌形象,实现优质优价;三是开通了密云合作社微信平台。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结合,提高“密云农业”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合作社与合作社联手,共闯市场,实现农社对接。通过与多家合作社沟通,协商,本着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购销模式,解决了基层合作社社员种难、卖难的问题;五是以产销联盟为依托,精心打造密云品牌。为提升密云农产品品牌形象与发展后劲,逐步实现了集“收购、包装、储藏、保鲜、运输、销售、配送、监管、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
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使冷链物流、农产品走出去,做到干线配送和城市配送、末端配送精准到位,形成冷链物流从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的体系由专人去做,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不断优化完善与农民的联结机制,构建企业、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执笔人:邱 睿(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
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北菜园”)建立在康庄镇小丰营村蔬菜产业基础上,近年来,合作社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上进行了开拓和创新,为高品质有机蔬菜销售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1.基本情况
北菜园的发起人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菜园”)成立于2007年7月,现拥有社员298户,注册资产2300万元,主要从事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加工、销售、配送等业务。2008年开始尝试电子商务之路,建立了网站http://www.veggiegarden.cn。2010年合作社通过“北菜园”的商标注册,还获得了进出口权。
2011年初,为了整合资源,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系,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绿菜园作为发起人,联合全县12个乡镇的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了“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合)社”,并成立了北京融亿天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菜园涉及蔬菜种植、果品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初加工、中药材种植等产业。联合社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2.电子商务开展情况
2010年,合作社与北京奥科美公司合作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通过去掉农产品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借助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以及物联网的相关技术,按照线上下单和付款、线下送货上门的方式,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合作社2011年全年和2012年1—6月份,共实现网上销售收入超过17万元,销售蔬菜8589公斤,蔬菜平均价格19.8元/斤。
(1)网上平台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农产品产业链的枢纽,是农产品交易的结算、控制、规划中心,因此,平台既要能实现各个网点、各部门之间的联络,又要便于消费者下单和信息反馈。北菜园开展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主要有:
①网站及网上商城:北菜园门户网站http://www.lvcaiyuan.com/。北菜园网上商城http://veggiegarden.cn/和365鲜网上商城http://365xian.net/;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http://wlw.221.gov.cn/shop/。
②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绿色家递网上商城http://www.jiadi365.com/。
③政府网络平台:北京221物联网监控平台wlw.221.gov.cn,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专家系统,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网http://www.bjnhgl.cn/coop.aspx?hzsid=266。
(2)合作模式
北菜园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采取的方式是和第三方电商北京奥科美公司合作,特别是在网络平台建设、直销柜安装、物联网技术、产品可追溯系统等方面。北菜园在一部分涉及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实行与第三方电商合作,以智能柜为例,具体合作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奥科美公司承担交付柜及管理系统的市场推广工作,负责与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谈判和协调。同时奥科美公司承担交付柜的制造成本,负责交付柜的安装、维修等后期维护工作,以及社区智能管理平台的日常运行操作、管理和维护等。合作社只负责提供并配送蔬菜产品。最终通过智能柜配送模式的蔬菜销售收入,奥科美公司和绿菜园合作社三七分成。
第二种,绿菜园合作社承担交付柜及管理系统的市场推广工作,负责与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谈判及协调,并出资向奥科美公司购买交付柜(一个交付柜大约2万元)。奥科美公司承担交付柜的安装、维修等后期维护工作,以及社区智能管理平台的日常运行操作、管理和维护等。通过智能柜配送模式的蔬菜销售收入全部归绿菜园合作社,但合作社每月向奥科美公司支付一定的运营服务费用。
(3)上网产品
北菜园合作社产品上网的种类有:无公害及有机蔬菜、进口及有机水果、干果、五谷杂粮、有机菌菇、特色产品(干枣、蜂蜜、挂面、鸵鸟蛋等)、有机鲜肉蛋奶、食用油调味品、饮品等。另外,有“宅配月套餐”、套餐礼盒等成套销售的产品。
从这些在网络销售的产品看,生鲜类的有高端(有机产品)蔬菜、水果、肉蛋奶,其他则为耐储存、有包装、分规格的食品。因此,北菜园电子商务产品的基本特征是高附加值、耐储存。
(4)网络订购
消费者可以直接或者通过北菜园网站、绿色家递网上商城,进入北菜园网上商城,选择商品,用网银或者支付宝交易平台进行网上支付。合作社通过管理平台收集订单,同时系统自动向消费者发送“订单处理中”的信息;收集到订单后,合作社便开始组织采收、包装、配货并粘贴对应客户的条形码,然后进入配送流程。有机蔬菜包装上贴有“追溯码”,消费者可通过追溯码查看到自己所购买蔬菜的一系列生产信息。
目前,网上订购的支付方式有三种。第一种,用户下达订单后马上通过网上银行等方式完成线上付款,价格为网站提供的参考价格。第二种,用户先向注册账户存入预付款,然后通过预付款支付,价格可以得到适当优惠。第三种,用户在收到订单产品一周内完成银行转账或线上支付,价格会被适当提高。
客户所在地有智能柜的,合作社将商品运输到智能柜,通过网络生成的条形码打开智能柜后将蔬菜放入智能柜;关闭智能柜门的同时,消费者收到取菜密码短信通知,消费者在智能柜上输入密码后,箱子自动开启,便可以取走所订购的商品。客户所在地无智能柜的,合作社为5环以内任何社区的用户,每笔订单金额超过100元的,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5)配送模式
①承诺“三个五原则”,即北京城区五环路以内、有机蔬菜达到5公斤以上(或每笔订单金额超过100元)的,合作社保证从采收到送货到家不超过5小时。这是目前北京市场所能提供蔬菜产品新鲜程度的最高指标。
②在北京城区的高档小区内安放智能配送柜,采取每天定点配送的方式保证当天将客户订购的蔬菜送到社区智能柜。
3.特点和价值
第一,北菜园合作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尝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依托当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创了蔬菜果品端到端销售的运作模式,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渠道。北菜园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信息技术方面,实行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合作。二是在物流配送方面,采用自有配送冷藏车配送。三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特别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信息化基础好。
第二,电子商务能够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是成功的优质蔬菜销售模式。目前高档优质蔬菜以超市销售为主,质优价高,因此经常出现因滞销而影响蔬菜质量的情况,使市民难以买到货真价实的优质蔬菜,而进一步影响销量,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优质蔬菜产销行业发展缓慢。而北菜园电子商务创新性地提出了蔬菜“5小时”新鲜度指标,同时由合作社组织配送,保证了蔬菜质量的可追溯性;未来还可能提供蔬菜采摘、配送全过程的视频监控服务(物联网),确保了蔬菜的品质。农产品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技术,满足了当代消费者灵活选择的需求,弥补了超市销售优质蔬菜的不足,有望促进高档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
第三,电子商务能够兼顾买卖双方利益,是两者双赢的蔬菜经销模式,消除了农民和消费者间的层层中间商,大大节约了销售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都可以得到实惠。合作社以平均低于超市同种类蔬菜产品30%的价格定价,仍然可以保证社员增收30%。
4.下一步建议
根据相关研究分析,2015年左右我国将迎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高峰。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对于实力还不够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电子商务市场,一定要走稳步伐,保证资金链条不断裂。
一是要进行市场分析,制定详细规划,稳步拓展覆盖区域。电子商务市场可以结合传统销售,初期以传统销售利润对网上销售进行支撑。在网上销售达到收支平衡后,可以逐步加快增加辐射区域的面积。
二是政府给予支持,鼓励社社对接模式。社社对接取得了一定成效,是一种引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型模式,值得鼓励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是合作社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信息化扶持政策,借助政府之力,逐步完善合作社信息化建设,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中一个主要的竞争利器。
四是形成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要在规范的合作社发展原则下,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纳第三方技术和资金力量,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执笔人:陈丹梅 张春林(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
(三)两种形式、一个承诺,绿菜园网络直销显成效
1.基本情况
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延庆县康庄镇小丰营村,成立于2007年7月,目前拥有社员298户,拥有资金2300万元,旗下有八达岭蔬菜市场、千余亩绿色蔬菜基地、500亩有机蔬菜基地、农资门市部、资金互助会等多个附属机构。
该合作社曾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心评为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2011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第一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示范”。
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发市场,探索有机农产品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也非常重视信息化在生产、销售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主要做法
2010年12月,该合作社开通了合作社自产有机农产品直销网站——北菜园网站http://beicaiyuan.lvcaiyuan.com,以“两种形式”和“一个承诺”开始探索网络直销。这种网络直销的模式改变了以前“有机蔬菜卖不上有机价”的尴尬境遇,为合作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两种形式
2011年1月开始,该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以农宅对接的方式向北京市民输送有机蔬菜,农宅对接主要有智能柜配送、送货上门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①智能柜配送
以中高档小区为试点,通过智能柜配送有机蔬菜。我专业合作社以北京圆明园小区、双花园小区、莱蒙湖小区为试点,为每个小区安装了智能配送柜。消费者通过北菜园网站http://beicaiyuan.lvcaiyuan.com订购蔬菜,合作社根据订单将消费者所订购的蔬菜直接放到小区的智能柜里,在合作社工作人员产品配送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取产品的开柜密码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消费者手机上,消费者根据收到的信息到相应的智能柜输入密码取菜,在消费者取菜之后关上智能柜门的同时,系统又会自动生成一条交易完成信息,并将这条交易完成信息反馈到合作社网络平台,合作社确定消费者已经把蔬菜取走,至此交易完成。
②送货上门
在没有安装智能配送柜的小区,五环以内5公斤以上的订单免费送货上门。
(2)一个承诺
以上两种农宅对接的形式,合作社都有一个承诺:有机蔬菜从采收到送到智能柜或者消费者手中不超过5小时。
合作社每天早晨8点汇总前一天的订单并进行配菜、包装、打印开启智能柜的条形码,这个时间控制在1.5个小时之内,10点之前工作人员必须由基地出发开始配送。同时有机蔬菜包装上贴有“追溯码”,消费者可通过追溯码查看到自己所购买蔬菜的一系列生产信息,实现了食品安全可追溯。
(3)成效初显
2011年,电子商务取得收入74.428万元,销售46516.25公斤蔬菜,其中通过智能柜销售27860公斤蔬菜,直接送货到家的蔬菜为18656.25公斤,平均每户订购蔬菜15斤,蔬菜平均价格16元/公斤。网络直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网络直销的形式,让蔬菜从生产者手中直接端上了市民的餐桌,得到了市民的认可,打开了合作社有机蔬菜的销路,使农民增收。
二是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市民,使市民得到了实惠。网络直销,减少了合作社蔬菜销售从采摘到上市的中间环节,市民购买到的有机蔬菜比市场上的价格要低3成左右,而且保证新鲜度。
三是网络直销的形式,在使农民增收、居民的实惠的同时,促进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方向
(1)配送蔬菜发展方向
每天早晨加工包装部门上班前半小时和下班前的两小时汇总当日订单,于当天13:00或22:00之前送到智能柜。13点之前送达,方便消费者晚餐食用,22点之前送达,方便消费者第二天食用。
(2)合作社发展方向
合作社于2011年4月成立了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合)社,旨在将全国各合作社最优质的农产品联合起来,进行企业化运营,打造一流农产品品牌。通过社区直营店、农宅对接、农超对接、直投菜柜、网络销售等新的销售模式进行集约化销售,不断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合作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农民的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合作社计划明年将智能配送柜安装到100个小区,预计全年通过网络直销方式可销售有机蔬菜60万公斤。
(3)物联网发展方向
2012年,年在市城乡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精心选出5个蔬菜大棚为试点,通过试点建设,提高了我合作社对温室大棚的实时监控和科学化管理的能力。合作社要进一步管好、用好这套设备,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合作社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执笔人:耿秋雨(延庆区农业信息中心)
赵玉忠(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
(四)房山网上联合社
房山区网上联合社http://www.bjfsnh.com/是房山区经管站于2008年10月依托房山农合网建立的专门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服务平台。开通运营以来,共发展会员130家,涉及社员8457人,带动农户12860户,推介产品599种,为会员累计创收4258万元。截至2012年6月,点击近12万人次,月均点击千余人次。
1.运行框架
网上联合社是依托“农合直通车”栏目而建,主要设置了合作社简介、工作要闻、产品展示、合作社文化(荣誉、管理建设、技术指导)等,旨在为合作社强化产品宣传,畅通对外交流渠道,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树立合作社文化形象。
2.管理原则
(1)普惠制原则
面向房山地区所有合作社开放。凡在房山区经管站备案、并具有提供宣传资料能力的合作社,均可成为网上联合社会员,均可享受网上联合社会员服务。
(2)申请原则
凡有意加入网上联合社的合作社,首先向所在乡镇的经管科申请,乡镇经管科审查条件合格,上报区经管站,并预约签约日期。签订《“网上联合社”入社合同书》后,区经管站发放用户名及密码,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合作社即可拥有一间自己的网店,同时成为网上联合社会员,并自主维护管理自己的网店。
(3)自愿原则
凡加入网上联合社的合作社,均是自愿接受区经管站提供的服务,同时要配合区经管站由于工作需要完成调查事项。
(4)自主原则
凡加入网上联合社的会员,对网店的维护均由会员自主维护,区经管站提供业务培训与技术支持。不具备自主维护能力的会员,可委托所在乡镇经管科协助进行管理维护。
3.服务措施
按照逐级申请的原则,在自愿、自主维护的基础上,实行普惠制免费服务,突出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管理方式。
(1)建立队伍,保障运行
每个乡镇经管科设立一名信息员,协助会员单位信息员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发布,确保会员完成网店建设与维护工作。
(2)指导培训,提高能力
定期开展技术培训,至目前共培训三期143名信息员近200人次,对会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80余次,有效地提高了会员网店的技术维护能力。
(3)专人维护,及时更新
主站由区经管站信息员负责更新维护。会员网店由合作社信息员(或乡镇信息员协助)进行自主维护。区经管站全面、及时更新各栏目的信息内容,最新政策信息还会以手机短信方式发送到合作社,保障合作社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信息内容。
(4)安装软件,有效沟通
为具备条件的网上联合社会员安装了TQ洽谈通和即时通讯软件,方便了会员与客户的在线交流商洽;方便了会员与区站、乡镇经管科信息员的直接沟通,保障了网上联合社功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5)有效宣传,扩升影响
注重网上联合社的宣传与推介。一是利用“房山农合网”中的“产品展厅”,将点击率较高的产品列为热门产品,放在首页进行展示。二是与业务相关的网站进行相互链接,目前已与农业部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中国农经信息网及农博网等流量较大的网站进行了友情链接,利用网络来扩大宣传力度。三是利用媒介宣传。2009年对运行较好,网店建设较为完善的50家会员制作台历进行对外宣传。
4.运行成效
(1)提升了知名度
有102家会员(占79%)的合作社会员认为知名度有明显提高。有101家(占78%)的合作社会员业务咨询量有明显增加。
(2)拓宽了销售半径
借助网上联合社这个平台有93家会员(占72%)的合作社会员销售渠道不断在拓宽。其中:有31家销路在村域范围内拓展,38家销路拓展到本乡镇以外,19家销路拓展到本市其他区县,有5家销路拓展到外省市。
(3)增加了农民收入
到2012年6月,网上联合社共促成交易2227次,实现收入4258万元,社均增收33万元,社员人均增收5000元。
(4)达成了合作项目和意向
会员借助网上联合社,累计促成88项合作项目及意向,创收1385万元。
(5)增强了交流与沟通
增强了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政府、合作社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有98家占75%的会员通过这个服务平台增强了交流。其中:经常联络沟通的有46家,偶尔交流的有52家。
5.下一步工作重点
针对网上联合社建设发展现状,房山区经管站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步加大对“网上联合社”会员的服务力度,延伸服务深度,以加强意识、提升水平、开阔市场前景为核心,从合作意识上加以引导,从技术管理上加以指导,从营销环节上加以重点培训,以制度管理提高网络安全,以内容建设促进信息更新,以产品为标志营建合作社文化。在不断深化服务的过程中,将“网上联合社”逐步建设成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的平台,繁荣发展的网上家园。
执笔人:陈丹梅 张春林(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
(五)“农业+合作社+互联网”模式
当前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面临一些问题,许多运营企业都难以形成规模和良性发展,面对中国特色有些水土不服,其主要问题是不能有效聚集用户群体,缺乏电子商务落地的手段和模式。农业用户群体分散,缺乏组织性,开展电子商务意识相对薄弱,采用常规的电子商务手段运营成本高且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如何破解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瓶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其中北京中农信达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信达”)近几年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方面的研发推广很有特点,为农业电子商务开展提供了借鉴,其具体做法为:
1.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服务群体,带动农业产业链电子商务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从2007年7月1日合作社立法之后连年翻番,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突破52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4000多万户,覆盖全国15%农户。
中农信达及时调整了电子商务运营定位,将农民合作社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北京建设了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运营平台(www.b2cf.cn),建设了农产品物流仓储基地和分销体系,筹建了全国农民合作社培训中心。通过设立北京总站,以及发展各地方县级合作社服务加盟分站,开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涉及农资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农产品采购商和专业协会等上下游用户群体的网络运营体系。
目前,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拥有合作社会员15万多个,农业和农资企业50多万家。三年来通过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平台累计成交3260笔交易,交易额达到6个多亿。在2010年度农业百强网站评审中,进入农业综合网站前十位,确立了行业内的门户地位。
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着眼于破解合作社销售难和物流对接等难题,在全国组织开展各种农业产供销对接活动和开设农爸爸特产社区连锁专卖店,为合作社产品提供“会议展示+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平台+连锁店销售”的全方位网上网下营销策略和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先后举办各类大型农产品展会、对接活动30多场。其中,政府采购、农超对接、农教对接、农资对接等活动反响强烈。
2.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电子商务落地
目前农业电子商务单纯的网上服务只能留住一部分会员,必须采用线上和线下综合服务手段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实现电子商务落地。抓住了合作社用户群体后,如何利用好平台,聚集人气、交易活跃和形成良性发展很关键,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中农信达摸索了一整套运营方法,效果显著。
一是会议培训,在北京和各地分站常年开展合作社会议培训,聚集各方面资源为合作社提供管理、品牌建设、认证、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对接、投融资和项目申报等方面培训和咨询活动,两年内已累计培训超过5万人次。会议培训极大促进了合作社信息网活跃度,提高了知名度,整合了多方资源为合作社服务,参会合作社会员收获很大,中农信达合作社培训已成为业内的品牌,得到合作社和参会各方的普遍好评。
二是展示展销会,合作社产品普遍存在销售渠道不畅,没有实力建设销售渠道,中农信达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展示展销平台,为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餐对接和农技对接等活动,促进了合作社产品销售。
三是农资团购降低合作社采购成本,通过中农信达合作社信息网农资团购平台,能在更广范围开展农企对接团购农资,最大限度降低合作社采购成本,发挥合作的力量。
3.依托农经系统,助力合作社信息网运营
农经系统是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中农信达与农经系统开展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农信达为农经系统开发了农村财务管理系统、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系统、农村一事一议系统、三资管理平台和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软件等,并在全国推广应用,用户群超过60万,多年的积累和品牌效应为合作社电子商务运营提供了坚实基础。
经过三年的不断发展,“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平台已帮助多家合作社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以山东省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平台运营进行说明。
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7日,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为社员提供产、供、销、技术咨询一条龙服务。现有社员2850户,带动非社员3000多户,有果园5000亩,果蔬标准化基地1500亩。
2011年2月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为中农信达文登市分站会员,借助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免费发布相关生鲜蔬果产品信息,在产需对接频道上建立蔬果供求专场,提高网络营销水平。积极参加中农信达每月举办的线下合作社运营培训会议与产品对接活动,提高合作社运营管理能力,亲密接触超市采购商,一对多和一对一相结合的沟通模式主动推销农产品;把握市场行情动向,适时调整销售策略,提高产需对接成功率。并注册建立“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独立门户网站开展生鲜蔬果系列农产品网上营销,网络已成为其重要营销工具。
2011年9月20日,山东省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等12家合作社在中农信达农超对接项目组的带领下到超市发采购物流部进行参观洽谈。会后经过中农信达农超对接项目组多次沟通,超市发采购到达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采购,共采购苹果30余吨,货值近20万元。并决定将把文登市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作为超市发在文登的直采基地,进行长期的采购合作。
执笔人:陈丹梅 张春林(北京市城乡信息中心)
(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
近年来,北京市郊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发展初期各旅游点分散、信息渠道不畅通、服务标准不统一,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休闲旅游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建立了北京乡村旅游网,作为各休闲旅游景点的宣传展示平台,为市民通过网络了解郊区休闲旅游景点、推动休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休闲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网上信息、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等,即休闲旅游业电子商务的需求日益高涨。
大美田园休闲文化有限公司顺势而生,该公司依托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积极配合北京市旅游局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措施,通过搭建连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端和消费市场端的桥梁,为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消费市场提供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服务。
大美田园公司的核心理念在于为市场提供最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管理与传播优势,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建立品牌,形成连锁经营,打造北京市乡村旅游的门户网站。
大美田园公司的整体发展思路为:以门户网站为纽带,将京郊观光休闲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连接起来,通过为京郊观光休闲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提供服务,获得增值收益。
下面将京郊观光休闲产业链分为景点开发、电子商务、后续服务三个环节进行分析。
1.景点开发
(1)大美田园俱乐部
大美田园公司甄选一批软硬件水平较高的乡村旅游点签约进入大美田园俱乐部成为会员,并对其进行线路整合与包装。会员景点资料在大美田园网站免费公开发布、索引和推广。目前,大美田园已经在京郊签约150个园区和景点,共推出各种京郊旅游产品近300个。大美田园为俱乐部会员提升营业额,提供旅游项目策划、市场调研,不定期组织管理培训、理念培训、产品创新培训、市场推广培训等。
会员要有一定主题特色、具备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认证、有一定规模、设施及管理符合大美田园俱乐部的要求。会员签约大美田园不需要支付费用。签约之后,大美田园将为会员挂牌,并收集园区资料,将内容加载进大美田园网站,如果园区因特色鲜明而被列入主推园区,则可免费参加推广活动。
会员跟大美田园的结算方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消费者直接在大美田园网站付费,则大美田园定期将园区应收款项支付给园区。另一种方式是消费者直接在园区付费,则园区定期与大美田园结算。
(2)旅游产品市场策划
大美田园引导消费趋势,主打低碳旅游与环保旅游牌,通过市场推广不断扩大知名度与提升话语权,成为京郊乡村旅游市场的知名品牌。
大美田园通过策划主题旅游,向客户推出特色线路、明星景点,提升景点软性价值,拉动偏远景点,让消费者更易选择,方便出行,极大地调动消费市场对乡村旅游的热情。大美田园还周期性地推出特价景点(或线路)和各种营销手段,来组织乡村旅游客源,成为京郊旅游市场重要的市场策划和组织者。
(3)特色农产品消费
大美田园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将京郊休闲园区与京郊特色农产品两大块资源强势整合,以终端消费市场的强劲需求带动资源方发展。一方面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形成可消费的特色京郊游产品;另一方面,坚持寻找并整合健康、安全及具区域文化特色的京郊特色农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大美田园网站方便快捷地实现京郊游产品与农产品的消费。
(4)《大美田园》杂志
《大美田园》杂志作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的会刊,也是大美田园公司传播推广京郊休闲农业的重要窗口。杂志的核心理念是:宣传京郊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传播休闲农业的现代营销理念,推动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成为连接消费者与京郊的桥梁。
《大美田园》杂志为双月刊,创立以来已发表过数百篇休闲农业行业动态报道及人物专访、京郊旅游景点园区介绍及京郊特色农产品推荐。所有这些都围绕服务于休闲农业,通过对京郊乡村旅游、京郊特色农产品等资源进行的大量翔实充分的报道,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到休闲农业项目中来。既为京郊各类资源方、经营者、农民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又为消费者提供可以了解京郊休闲农业及其相关景区、产品的窗口。
为了更好地提升《大美田园》杂志作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会刊的影响力,以便更有效地传播京郊休闲农业,每期杂志的发行面向三个方面:各区县政府部门、业界单位或个人、消费者。
2.电子商务
(1)网上展示
大美田园(http://www.ileisure.cn/index.htm),这个平台具有六大搜索功能,即景点搜索、线路搜索、主题搜索、业态搜索、地域搜索、资讯搜索。大美田园俱乐部的150个园区和景点的线路信息、活动组织、费用等信息均在大美田园网站公布。网站会不定期地向消费者推荐新鲜项目、超值线路,同时网站也向景点会员准确反馈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和市场活动可以提升各景点的知名度,将更多的景点展示在大美田园网站,也为网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
大美田园网站目前的品牌商品有温泉、滑雪、农庄、客栈、采摘、特色景区、精品线路、副食特产等等。另外,网站推出趣味社交服务,在网站的“田园江湖”频道为旅游发烧友、圈子经营者提供社交圈互动天地,覆盖各种旅游爱好者的兴趣点。
(2)咨询预订
大美田园网站目前已经实现网上社区平台互动、网上预订与支付系统功能。预订的方式有电话预订和网上预订两种。电话预订,消费者拨打大美田园客服电话,订购成功后,将收到一条包含预定产品验证码的手机短信,凭此短信,可直接到景点消费产品。网上预订,消费者登陆网站,在网站在订购景点产品及特色农产品。
(3)网上支付
大美田园网站的支付手段完善,利用支付宝、在线网银、移动POS刷卡、大美卡(储值卡)等多种支付手段实现网上支付功能。
大美田园为集团大客户或企事业单位提供团队旅游及福利卡业务。主要产品是主题采摘卡、京郊旅游卡、京郊特产卡等,消费者可以拨打大美田园的400客服电话或上网预订选择景点园区、线路、农产品进行消费。
大美卡是大美田园公司与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共同推出的,是北京第一张京郊休闲旅游与京郊特色农产品相结合的消费卡,卡内囊括京郊百余家休闲园区、近百种直接来自绿色产品基地的农副食品,并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应时更新特色景点及京郊特色农产品采摘。例如,2012年世界草莓博览会在昌平举行,大美卡签约了分布昌平、通州、房山、海淀、密云等区县7000多亩的草莓园,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大美卡的消费资源。为了方便游客使用,大美卡还整合了草莓采摘园周边的乡村旅游线路,游客既能选择个性化的景点出行,也可选择不操心的套餐化服务,所谓套餐化服务就是为游客提供吃、喝、住、行于一体的全套行程安排,省去了游客出行的操心。
3.售后服务
通过大美卡在网上订购农产品,产品的配送方式为:有机蔬菜、水果、柴鸡蛋类产品五环内免费快递上门,每周二、四发货,需提前2天预约;其他特色农产品五环内免费快递上门,每周一至周五发货,随下订单随发货。也可以选择自提。
大美田园网站还为会员提供详尽路线,天气状况,路状信息,投诉处理等多种售后服务。
大美田园的电子商务模式重点在于将零乱无规则的休闲旅游进行品牌化、标准化,并通过卡式业务面向集团用户提供团队旅游及福利卡等服务。通过这一模式,大美田园将乡村休闲产业链进行高效整合,借助市场动力整合乡村休闲产业各资源机构,强化营销,积极开拓乡村休闲产业消费市场。以大美田园网络运营平台为载体,将景点推荐给消费市场。通过调动消费市场对乡村休闲旅游的热情,挖掘市场潜力,提升乡村休闲产业水平,在多赢的格局中产生充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执笔人:陈丹梅 张春林(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
(七)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成立于1995年,是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国际批发市场联盟理事会成员、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支持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五十强”市场,是北京市十大批发市场之一,是搞好首都“菜篮子”的重点工程。农产品电子交易和物流配送体系是目前中央市场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推动这方面工作,中央市场专门成立了致力于电子商务的北京吉诺安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中打造“安食网”电子商务品牌,建设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平台。
1.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1)指导思想
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要以实施“四化同步”战略为统领,以推动实现农民生产、商家经销、市民消费安全农产品为宗旨,以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诚信水平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商、物流企业等为对象,以协助企业打造放心农产品品牌为导向,发挥政府、社会及市场多方面作用,汇集线上、线下各种资源,融合技术的、体系的、机制的各类优势,全面开展鲜活农产品诚信生产经营云服务,推动推进鲜活农产品交易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振市场消费信心,为我国流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贡献。
(2)原则
以应用为主导,立足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需要,将满足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消费者的需求作为重点。
以数据为核心,将云服务定位于以数据为核心的基础性服务,全面打通鲜活农产品诚信数据链,面向社会开放诚信数据。
以共享为重点,统一建设云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实现资源集中、信息共享和管理统一,大力增强共享能力。
以协同为要旨,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协同制度建设以及社会化、市场化协作机制建设,确保服务取得实效。
(3)目标
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五年时间,建立起基本覆盖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商、物流企业的诚信生产经营云服务体系,总体上达到“21521”目标,即20%的鲜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具有全程公开的诚信档案,10%的鲜活农产品经过诚信认证并可追溯,5%的鲜活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流通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统一配送”的方式销售(其中统一配送率达到80%),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20%以上,流通成本降低10%以上,一批鲜活农产品品牌成为知名品牌,鲜活农产品生产者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更加便捷安全。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大型国有综合批发市场,中央批发市场承担着保障首都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和服务三农的社会职能。为了更好地履行上述社会职能和发展现有业务,中央批发市场确定了以电子交易系统建设引导市场价格、以物流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和降低中间成本的发展方向。
中央批发市场现代流通平台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在一年内建设和运营包含电子拍卖和网上交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以食用菌拍卖为切入点,逐步将中央批发市场的生产基地、批发商、经销商和大宗客户纳入到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第一阶段,中央批发市场将初步具有平抑市场价格和农产品追根溯源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争取2—3年内做到交易品种全覆盖,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中央市场交易额的20%;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包含物流配送和安全监控的物流平台,向现中央批发市场的商户和规划建设中的新中央批发市场商户提供仓储和城市配送服务。通过第二个阶段工作,中央批发市场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务将初具规模,并将具有从田园到餐桌的主要环节的食品安全监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同时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机对接等多种供需直接对接方式,最大限度地压缩中间环节,中央批发市场平抑市场价格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争取在五年内,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中央市场交易额的50%,北京城内物流配送产品金额达到中央市场北京市内交易额的50%;同时通过和生产基地及当地政府深入合作,共同开展生产基地到中央市场的城际配送服务,以及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加工服务。通过第三个阶段的工作,力争帮助中央批发市场成为区域内最现代化和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够更好地履行保障首都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和服务三农的社会职能;同时通过中央市场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和物流管理,力争将中央市场打造为北京市民餐桌上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的知名认证品牌。
中央市场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业务以农产品对接销售为中心,其业务主要体现为农校对接、农机对接、农网对接和农超对接等对接方式。依托于中央市场实体和品牌的电子商务公司将是大宗客户(院校、中小学、机关单位食堂、餐馆、零售网点和超市)供需直接对接的单一入口,同时向大宗客户提供一致的交易、支付和配送服务。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公司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货源,直接向基地和厂家采购,或者委托给中央市场的大批发商。
2.总体架构及特色内容
(1)总体架构
中央市场现代流通平台项目是通过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管理实现农产品供需对接的现代化交易平台和物流信息系统。在上游,该平台服务于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中游该平台服务于中央市场的批发商,对下游服务于终端零售网点和大宗采购商户。该平台整合上游生产企业、中游批发商和仓储运输等物流企业打造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实现资源优化,降低物流成本,增进效益;同时该平台包装供应链的交易、物流、支付环节向终端客户提供一致、安全和可靠的客户体验。从交易上说,该平台提供多种直接交易方式,实现从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合作社到批发商的直接对接,以及一批到零售网点的直接对接,压缩所有中间环节。
(2)主要内容
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订单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的建设、农产品竞价中心、农产品招标采购和移动终端,其中农产品竞价中心和农产品招标采购是平台的特色内容。
大宗农产品具有交易量大、价格变动大、保存期短的特点。农产品竞价中心首先围绕食用菌业务展开,在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的帮助下,食用菌的一级批发商在竞价中心放货,其他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在网上集中时间下单竞价。参考荷兰式花卉拍卖,一级批发商事先设定被拍卖产品的最高价。竞价开始后,农产品的价格按一定幅度从初始最高价向下降,第一个叫停的人报出他需要购买的数量,此时的实时价格便是他的购买价格。如果在第一位交易者购买后农产品还有剩余,那么农产品价格继续下降,开始新一轮的竞价。这种竞价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交易迅速,非常适合时效性强、易腐烂的农产品交易。
彻底压缩批发阶段的二批、三批、四批等中间环节,创造出批零对接的创新模式,降低中间成本。提供物流、支付、融资、追根溯源等配套服务,使批发商和零售商同时获益。食品追根溯源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竞价中心将在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扫码跟踪,实现从一批到零售的追根溯源。另外,将和农业部12316网站合作推出食用菌价格指数,借助价格指数提升对全国市场价格的影响力。
3.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中间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弊病。通过压缩中间环节,实现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机对接、农网对接等多种供需对接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缺乏对农产品在流通体系流转过程的跟踪,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产品流通迫切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通过农产品电子交易以及与之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监控农产品各个流通环节,为食品安全监控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央市场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项目正是顺应农产品流通发展新趋势而诞生的项目。该项目依托中央市场在北京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影响力,通过现代化的流通管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直接整合供需双方要求直接对接的强烈需求。该项目创立了“以电子竞价实现批零对接”和“以电子采购招标实现农批对接”,将形成具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该项目通过手机终端方式打通农产品上中下游是融合我国农产品流通现状和现代科技的创新思路,而将现代供应链的订单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引入批发市场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2)经济效益分析
农产品现代流通平台项目实施后,将引导中央市场现有农产品交易逐步从多环节、价格不透明、流通服务水平低的现状走向供需对接、价格透明和现代供应链服务的新阶段。项目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够为市场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降低了商户进货成本和物流配送成本,节省了商户进货的时间,能够为商户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同时,由于成本降低,销售价格必将降低,使市民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鲜活农产品,惠及周边市民。
执笔人:刘 斌(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
(八)任我在线开创新型商业流通模式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高科技企业——北京任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研发了“民生商业生态系统”(简称:系统或任我在线模式),北京任我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其在北京的示范、推广和运营。任我在线从2003年开始用十年的时间投资1亿多元,以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边实践边研发了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生产企业远程直销经营管理、社区店经营管理、网络销售经营管理、仓储管理、商品分拣、配送管理、货款结算、财务管理、人员管理、ERP管理、客户关系等众多管理系统的“云系统”及电子商务模式的连锁经营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各环节数据的共享,提升了流通各环节的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形成了O2O生活必需品电子商务模式。
任我在线模式以互联网云系统为基础,以系统运维企业为支撑,通过第三方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配送中心、社区连锁体验超市、网上商城),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和生产企业生产的生活必需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在不减少第三方服务企业利润的前提下,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流通费用61%。节约的费用一部分用于回馈生产者提高生产利润,一部分用于回馈消费者,让消费者降低生活成本,获得真正的实惠。
1.主要做法
以合作共赢为前提、资源整合为手段将产品生产者、社区店经营者、网购经营者、物流企业进行有机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消费者、生产者、流通服务者相互依存的民生商业“生态系统”。用“社区便利店+网购”作为产品销售和生活服务窗口,为产需双方提供交易服务和售后服务;用配送中心+社区店形成物流配送链提供物流服务;用互联网支付平台提供货款结算服务。让品牌生产者做主角把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1)网购+实体店销售形式
①实体店在店面销售的同时充当网购的配送终端。通过“云系统的统一调度”降低了网购的配送成本、提高了网络经营的信誉,使网民在互联网上放心地订购平价生活必需品。
②网络销售使社区店经营品种得到了良好的扩充,增加了店面的吸引力。
(2)以互联网云系统为支撑,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
实现网售店售一体化经营。实现远程控制,为生产者直销奠定了基础,大幅度降低店面和网络经营成本,使规范经营社区店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现代化第三方服务支持产需对接,生产者做主角
①安全。经营的蔬菜水果是由农民直接提供的无公害产品,并且可以提前进行安全监测;生活必需品有品牌企业直销,确保货真。
②实惠。同品质蔬菜水果价格不高于早市,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不高于大超市。
③方便。消费者可以到店购物,也可以打电话或上网订购,免费送货上门。
2.取得成效
(1)满足了消费者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做到货真、价实、便利
货真:有效避免了商业环节造假,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生产环节诚信体系的建立。
价实:直销后,流通环节的减少,生产者也增加收入;为了吸引消费者,必定会让利,增加促销活动,使消费者享受实惠。
便利:对于年轻人而言,不出家门就可以上网或打电话订购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不出社区就可以购买到蔬菜水果等货真价实的生活必需品。而且通过一定的申请,可以享受预订生鲜九折的优惠。
(2)打造社区生活管家,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信息
将社区内及周边生活服务的服务商(比如电脑维修、保洁、保姆、水电装修等)全部集中在系统服务平台上,当居民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拨打统一的电话或登录同一网址,即可预约或查询相关服务,服务商在服务后,通过专业的客服回访以及居民网络评价系统为服务商打分,最终筛选出一批服务好收费合理的服务商,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3)为政府提供管理服务
利用电子商务及时分析市场需求;监控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过程;实现订单农业及订单生产,使生产企业按需生产,良性发展生产;产品均为生产企业直供,保证了食品安全。
(4)维护生产者的利益
在不承担销售渠道投资和销售经营管理成本降低的前提下,生产者掌握了产品销售的主动权。逐步实现订单农业,有效避免农产品卖难现象;不用再向经营者出让大部分利益或者让经营者占压流动资金;增加了收入,加速了资金周转。
社区店综合了多个生产企业的产品,提高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克服了单一菜店或单一企业产品品种单一,吸引力不足损耗大的弊病。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生产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5)保证了服务商的收益
社区店经营者。依靠企业直销形成的货真、价实,依靠网购+社区店形成的方便,依靠免费管家服务,赢得了消费者信任和依赖;依靠互联网无限扩充经营品种的功能形成小店面大市场,大幅度提高销售额。依靠“互联网云系统”降低社区店经营管理成本。依靠生产者直销降低了经营的流动资金避免了商品积压的风险。社区店综合了多个生产企业的产品,提高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克服了单一菜店吸引力不足损耗大的弊病。进行网售店售一体化经营的社区店加入“商业生态系统”,销售收入至少扩大3倍以上。
网络销售经营者。突破了互联网销售品种的限制:改变了现有互联网销售企业不能销售平价生活必需品的现状。突破了互联网订购起定量的限制:实现了买一棵葱都可以免费送货上门的互联网订购最佳状态。解决了互联网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社区店在进行店面销售的同时,形成了零投入的配送站,社区兼职配送人员资源丰富,成本低。突破了互联网销售配送成本高的瓶颈:干线配送与社区店店面销售配送搭载,末端配送依托社区店完成,形成了最低的物流配送成本。
(6)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收益
一是收入来源多。除了可以像传统物流企业一样获得店面配送服务费外,还可以获得网络销售配送服务费,且费率更高。二是运营成本低。通过支撑系统的统筹调度,车辆的满载率更高运距更合理。三是管理成本低。使用统一的经营系统进行管理,可以共享到很多环节的数据,管理效率更高,用人更少。
3.应用前景
“任我在线云系统”各模块均已开发完毕,处于不断的升级过程中,与之配套的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形成,现已在北京市开设100个社区实体店,网购辐射人群240万人,为互联网上销售平价蔬菜水果、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开了先河,实现了“同品质蔬菜水果销售价格不高于早市,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不高于大超市”的承诺,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销售额持续上升,度过养商期后将可实现全面盈利。
任我在线民生商业生态系统完成了产业化示范之后,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如何依托电子商务重建公平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新型商业流通渠道,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以成交额为基础按固定比例收取服务佣金,有效控制了流通渠道的囤积居奇、扰乱市场、损害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的行为,同时电子商务经营系统即是良好的信息披露系统,形成政府保障民生、宏观调控、平抑物价、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的抓手,数据采集的通道。
执笔人:徐 一(北京任我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九)诺亚农场: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开拓蔬菜高端消费市场
北京诺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蔬菜高端消费市场为主渠道,以让消费者吃到安全新鲜的高质量有机蔬菜为宗旨,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公司位于平谷区马昌营镇,现有土地1500亩,已建成各类型温室260余栋,使用面积达到300亩,总投资6000万元。园区可每年为2000户家庭提供优质有机蔬菜、食用菌、小杂粮和猪、鸡、羊产品。
1.创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
诺亚有机农场紧抓高消费人群的消费心态,全面转变传统蔬菜发展思路,针对高端消费市场为其量身定做了“基地+高中端社区居民”的订单式、会员制有机农场发展模式。农场产出蔬菜仅面对入会会员进行销售,以季度,半年,全年划分入会期限,结合每周配送次数和每次配送品种、重量制定会费标准。按照会员会费标准,将各品种高端有机蔬菜进行科学搭配,为会员定期配送上门。此种模式在销售方式,销售对象,服务方式等方面打破了传统蔬菜产销模式,使会员不出家门就能够食用到可满足全家的高品质,安全健康的有机蔬菜,其先进的理念,个性化的服务是农场产品吸引高端消费人群的重要手段。
2.强化技术支撑,保障产品质量
高品质才有高价格,产品质量是吸引高端人群消费的基础条件。诺亚有机农场在生产过程中将技术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与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发展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由发展中心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并引进了以色列、日本、荷兰和挪威等国先进的有机种植技术,以有机生产技术体系和有机循环体系两个方面的共十项技术创新为支撑,形成了一套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适合北京地区的有机蔬菜种植管理体系,确保了产品100%高质量率。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Wi-Fi全覆盖
2012年4月,诺亚农庄与中国联通平谷分公司合作,在农场内接入联通专线,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农场大棚、办公区、休闲娱乐区无线信号全面覆盖。一方面为农业生产应用各项物联网技术和设备提供网络支撑,同时为员工生产管理、信息发布、网上销售等活动提供保障,还可以为到农场参加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的客户提供方便的网络服务。
(2)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温湿度控制。采用物联网温湿度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对设施大棚内温湿度进行监控,在监控平台可以准确掌握设施温室内温湿度数据,按作物生长需求通过对讲机系统及时有效地指挥各棚室生产管理员采取措施进行调控。可利用水空调和自动卷帘机装置,通过增减温度和卷放棉被为果菜类蔬菜提供适宜的温度,从而使果菜类的花芽发育良好,提高座果率。同时,农庄独创了半自动开关风口系统,实现快速及时对棚内温度进行调控,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节水灌溉和自动施肥。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以色列滴灌设备和韩国微喷设备进行节水灌溉,防止水分的忽干忽湿,并保证每棵蔬菜都有充足的水分,同时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而自动施肥器的应用可以将沼液、有机植物专用肥茶等有机肥均匀施入土壤中以便供作物吸收。
三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补光。利用传感器监控设施对大棚进行监控,当遇恶劣天气光照不足时通过补光灯为蔬菜提供光照,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
(3)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远程监控
为进一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注入高端蔬菜产业现代化元素,诺亚有机农场在生产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利用摄像头对生产基地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搭建网络平台,使入会会员可通过网络视频随时了解基地蔬菜的生产过程和作物生长情况,查看蔬菜生产管理过程,做到有机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完全受控。从而以直观的形式给会员吃了一粒“定心丸”,使其买着安心,吃着放心。
3.利用新媒体技术,扩充企业宣传渠道
(1)通过短信、电话、微信,实现客户远程点菜
一是,为了方便上班族点菜,农庄定期将可供菜品名录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客户手机,上班族可通过短信预定菜品;二是,搭建农场微信平台——诺亚有机微信,通过微信及时更新可供菜品、促销活动、农事体验等各类信息,方便上班族通过手机及时了解农场信息,通过微信,方便快捷地选择喜欢的菜品。自2013年2月开通微信以来,受到近800余名客户的关注,发送信息150余条;三是,在配送蔬菜的盛装箱里放一张点菜单,老人可以通过打电话直接点菜,方便客户选下一周的配送菜品。
(2)建立多种宣传渠道,强化品牌认知程度
一是,搭建“诺亚有机”网站(http://www.noahorganic.com/)。通过网站对诺亚有机农场开展宣传,将诺亚农庄从有机种植、生产管理到有机蔬菜宅配一系列情况进行宣传。对诺亚农庄所供应的蔬菜品种、会员套餐价格、配送方式等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客户可以通过网站全面了解到诺亚农庄有机种植保障体系;通过网站开展有机蔬菜知识普及,让客户了解有机蔬菜从育苗、种植、管理、存储到配送各个环节的知识,让小朋友了解蔬菜的种植、生长相关知识;通过网站使客户利用视频监控24小时查看生产过程,参与有机蔬菜生产的监督。
二是,搭建微博“诺亚有机”(http://weibo.com/u/2457244881)。创建新浪认证的官方微博,通过微博,让客户及时了解诺亚农庄的新动态、新活动和新菜品;通过微博实现农场和客户的互动,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收集客户的需求和建议。诺亚农庄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新,保障每天都有新信息,累计发布信息千余条,收到客户评论、建议700余条,有效地实现了农庄与客户的互动沟通。
三是,搭建微信平台。通过“诺亚有机”微信平台,为客户提供微信点菜服务。方便客户全面了解到诺亚农庄关于有机种植、诺亚产品、套餐价格等各项服务。目前有50%的客户会员通过微信与诺亚农庄建立联系,由销售人员通过微信与会员互动,联络感情,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为了反馈会员,诺亚农庄会在固定的周期,在微信上发布一些推广活动,让会员体验专属会员的特权。
四是,创建网上销售平台。目前,诺亚有机正在积极筹备进驻京东商城,继续拓展销售渠道,宣传诺亚有机品牌,为客户提供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菜品套餐。
4.几点体会
(1)政府引导,是撬动农业物联网应用的杠杆
农业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利润相对较低,而物联网建设初期需要一定的投入,对大部分农业企业而言有较大的困难。政府如果在建设初期能够对农业企业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农业企业在生产销售中通过使用物联网得到效益,将会促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销售中的推广。
(2)人才保障,是推动农业物联网应用的关键
诺亚农庄为了保障各类物联网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应用,特意招聘了一名专业大学生负责设备、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监控,保障了物联网设备和系统长期有效地运行。而正是长期应用,才让诺亚农场逐渐体会到物联网的先进性和实效性,逐步通过物联网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强化了品牌效果,从中得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3)信息化全流程应用,是树立诺亚品牌的保障
诺亚农庄从育苗、种植、生产、销售到客户反馈,全流程应用了物联网、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手段,让客户不仅能够了解、监督蔬菜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能与诺亚进行交流反馈意见,而诺亚农庄通过客户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增强了服务能力,提升了品牌价值。
执笔人:张士良(平谷区农委)
(十)“社社对接”探索安全农产品网络直供服务新模式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提升食品安全的要求,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从2012年以来开展了“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服务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坚持“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探索在“有组织的生产者与有组织的消费者”之间,建立产消直对、集约高效、安全稳定的优质农产品产消新渠道,搭建了“京合农品”农产品网络直供服务平台,以参与式保障体系(PGS)为核心,建立以诚实互信为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机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有效推动农产品的产消衔接,推动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和农业包容性创新的信息经济发展模式。
1.主要做法
(1)开展“一对一”的试验性研究
①成立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在中心党组的指导下,通过中心工会倡导和发起,首批149名职工自愿加入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专门召开了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成立大会,表决通过了《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了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社务会等合作社组织机构,初步形成了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运营组织构架,实行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在职工中倡导健康消费的理念,帮助职工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农产品的消费成本,最大幅度地保障农产品消费的安全水平。
②建立“一对一”的“社社对接”关系。按照生产合作对象有安全生产认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管理规范、热心社社合作、具有配送能力等条件,选取延庆区康庄镇的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联合社作为“社社对接”试验研究的合作对象,达成了合作试验研究意向,签订合作契约,“社社对接”正式启动运行。
③开展消费合作社与生产合作社的互动。为化解消费者与生产者因生产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所产生的不信任感,市农研中心项目组建立了参与式保障体系(PGS),实施了一系列产消双方参与式的互动活动。通过实施消费合作社社员到生产合作社基地的访问交流,组织消费合作社社员参与农事体验,亲眼见证有机农产品安全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技术,了解所购蔬菜规范的生产过程、严格的生产条件和真实的生产成本。同时,邀请生产合作社管理者和社员代表到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做客座谈,让生产合作社社员了解消费合作社社员的真实想法,知道消费者是如何重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以及消费的需求。
④建立服务职工的新载体。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职工,建立了消费合作社社务会,由单位的工会积极分子组成,大家作为义工开展各项服务工作。通过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职工的真实消费需求,定期召开消费合作社社务会会议,通报合作社活动情况,开展职工培训讲座,丰富职工的食品安全知识,促进职工之间的交流,编辑印发《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简报》,以社会活动、产业典型、绿色生活、社员语录等栏目的形式,宣传消费合作社活动、发展动向,促进职工之间的交流,在单位形成良好的氛围。
(2)将“社社对接”从“一对一”拓展为“多对多”
①搭建“京合农品”网络服务平台。2013年,以“社社对接”为基础,以公益服务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建立安全优质农产品网络直销服务平台——“京合农品”,应用现代交易技术和方式,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团体配送和网络交易,实现安全优质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终端,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与更多的团体消费者实现直接交易,逐步形成了以“京合农品”为品牌的“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直销服务模式。同时,为了保证平台的运行,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消费合作社管理系统”“生产合作社管理系统”“智能化配送管理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和“电子支付系统”等六个子系统。
②探索公益运营的服务体系。一是组织各消费合作社的代表成立“京合农品”专业委员会,承担商品选择、商品议价、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和社员管理等工作,制定基本规则,实行民主管理和集体决策。二是专业委员会代表消费者协调外包服务制度,委托首农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发挥国有企业的公益性职能,负责“京合农品”的业务流程、信息流程、资金流程和配送流程,承担产品集成、统一分拣、集中储运、统一配送、资金结算、质量检测和社员服务等日常运营工作,做到产品成本透明化、运营成本透明化、物流成本透明化,接受专业委员会的监督。三是委托奥科美公司负责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与维护,建立完善消费合作社和社员管理系统,提供智能配送体系的全程技术支持。
③进一步加强产消信任关系。提出了城乡相互关爱的理念,多次组织各家消费合作社社员代表到平台供应基地进行农场访问,加强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了解,感知生产者的做事原则;同时也多次组织专家对生产合作社进行质量安全和流通方面的培训,传递建立产消信任关系所需的生产理念,促进生产方对关爱理念的理解和坚持。同时,不仅组织消费合作社社员到生产基地去观看有机产品的生产过程,还组织社员代表到农户家中做入户调研,与农户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种菜过程的各种细节、困难,倾听关于种出有机菜的感人故事,并在社员当中做好宣传。
(3)推动“社社对接”从研究试验向商业模式转变
①探索消费合作联盟运行机制。一是建立消费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各单位消费合作社代表定期交流沟通,了解需求。充分发挥各单位工会对终端消费者的组织协调作用,为京合农品的公益服务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推进“京合农品”移动资讯服务功能的开发建设,为社员提供交互式移动终端服务。三是加大对消费合作社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推进农场访问活动,加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沟通与相互关爱,着力提升消费合作社对“京合农品”的品牌信任度、认知度和消费体验度。四是在巩固原有消费合作组织的基础上,稳步扩大消费合作社的覆盖面,探索在居住社区建立消费合作试点。
②探索生产合作联盟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产品专区,推行众包方式,带动有一定规模、管理水平并具有集成能力的合作社,积极联合其他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参与到专一产品的全产业链中,保障产品资源的有效供给。二是实行契约管理,与农场签订合作契约、在规定产品种类、严格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引导合作社合理制定“京合农品”专供产品排产计划,加强专属基地质量管控,最大程度丰富产品种类。三是引导农产品的相关专业协会、绿色食品办等专业部门进入到对生产合作联盟的服务当中,为生产合作联盟提供支持。
③探索安全食品联盟运行机制。利用“京合农品”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集合能力和“首农”的品牌优势,以“众包”方式,建立有信誉保证和准入机制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开放性服务平台,把北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生产基地、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大力培育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联盟,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北京农产品质量的提升。研究制定安全食品联盟的准入标准和体系框架,把符合准入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吸收纳入该联盟,重点解决单一供应商基地产品种类有限、自有物流配送成本高、产销不平衡等共性问题。
④推动服务平台的开放性。始终强调“京合农品”不只是商业化的生鲜电商平台,而是将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服务和管理平台。“京合农品”网从开通运行起,就一直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全方位多角度的需求,完善“京合农品”网络服务平台,突出安全消费、智能管理、社区互动和参与保障。特别是更加直接友好地面对消费团体和生产团体,使更多符合条件的消费者、生产者能够便捷地加入,使“社社对接”从市场的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服务更多的职工和城市居民。
⑤尝试农业的消费众筹。北京生鲜农产品具有批量小、售期短、季节性强等特点。为了使消费者第一时间品尝到最新鲜、最优质的产品,京合农品与当地农场合作,签订诚信采购契约。根据不同水果的成熟季节,通过网上预订的形式进行销售,以订单形式纳入农场销售计划。使农场有计划地安排采摘、备货和运输,按实际供应配送,短时间内迅速发货,减少了农产品的库存风险、物流成本和日常损耗。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启动了新消费合作社的活动开展,激发了新社员的消费欲望,把更多的线下社员带到线上消费。
2.主要成效
以“社社对接”为核心模式的“京合农品”网络服务平台,坚持“服务式管理”的理念,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提高合作社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效组织优质农产品的销售,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全产业链的主动性,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生产向服务领域转变和延伸,为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推广过程中,该项目得到了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的充分认可、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北京新闻、《北京日报》、《人民邮电报》都专门做了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对该项目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目前,“京合农品”已集中了近百家北京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台湾地区农渔会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和粮油、水产、饮料及名优特产等八大类上百种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从生产基地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终端,得到了越来越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认可。2014年消费总额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倍以上,客单值达到218元,是2013年的2倍。同时,“京合农品”服务平台上线的直供农产品,比同类产品的平均市场价便宜20%左右,有机蔬菜更是便宜40%以上。
(1)建立了智能化集中式的配送方式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中,物流是关键。鲜活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导致配送运输成本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承担更多的物流费用。但“社社对接”模式与传统配送到一家一户、客户签收的物流配送方式不同(对客单价有一定要求),生产方按照每周2次的集中配送时间安排,实现鲜活农产品24小时内集中式、一站式配送到消费合作社的智能配送柜,大幅减少了配送节点,发挥了物流的规模化优势,有效解决因用户分散造成配送效率低下的问题,降低了配送成本(每单配送成本减少30%—40%),又很好地保障了产品的新鲜度,减少了流通中的损耗,突破了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到货信息直接反馈到消费者的手机上,不用再等待消费者签收,进一步提高了配送效率。
(2)建立了服务平台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强化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筑牢网络交易诚信体系。一是要求所有农产品供应方都有专属的直供基地,并经专业委员会实地考察。二是所有在线销售产品都要有安全、绿色或有机认证以及质量标准认证。三是建立健全产前与产中指导、产后检测、合格后上市的层层把关、全程控制机制。四是强化流通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减少二次污染,建立质量全程追溯体系。五是产消双方签署合作契约,从法律层面上约束生产者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建立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促进生产者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
(3)搭建了多个主体参与的公益运营架构
该模式的参与者包括消费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维企业,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或企业都很难组织协调如此众多的参与者,要实现公益化的运营,需要由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将不同参与者组织到农产品的产、供、消的链条中,使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两个不同的组织体系实现更好的对接。目前产消直对的“多对多”的“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商业模式初步形成。
(4)初步形成了消费合作联盟和生产合作联盟
在单位工会组织的组织和倡导下,单位职工积极响应,形成了“社社对接”模式中有组织保障且较为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消费端。在产消直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带动下,具有一定信誉和安全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农民生产合作社组织,优秀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社社对接”模式中的有组织保障、较为稳定的团体生产端。
(5)初步建立了具有公信力的安全农产品直供服务模式
农产品电子商务受到各类平台的重视和投入,成为涉农电子商务的热点。但“京合农品”不同于一般的电子商务平台,其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网上联合社,是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由各职工消费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共同建立、共同拥有、共同管理的。非营利性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具有政府平台的公信力,具有其他电商平台不可替代的自身优势。
(6)通过电子社区融合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沟通互动
“京合农品”网络服务平台在消费合作社创立、网上订货、社区促销体验活动、新品种上市前,组织消费者通过多种渠道与生产方交流互动。将单户农民、单一合作社的农产品采摘、农场访问等提升为社团订制、休闲农业等产业化方式运作,开辟农产品流通多位一体的模式。2013年又开通了“京合农品”微信平台,每周两次定期向消费者发布有关“京合农品”的相关信息,介绍生产计划、新品种、农民种植有机菜的心路历程。消费者可以分享农耕的乐趣与疾苦。为进一步拓展品种范围,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京合农品”服务还为北京与台湾两地农民合作组织学习交流提供平台,聘请京台两地农业专家及优秀合作社理事长,现场为北京农民合作组织传授经验;同时举办台湾农渔会百大精品直销推介会,介绍台湾农渔会从原料提供到产品制作严密的监管经验,并在“京合农品”平台开设了台湾产品专区,使消费合作社社员直接从网上购买到原产台湾的精品美食。
(7)以标准化方式促进生产合作社渠道建设
在参与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过程中,很多农民合作社对生产、销售的品种和数量缺乏计划安排,生产合作社生产、加工、运输方式粗放,与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标准接驳不上,供应的产品种类不稳定,时常出现线下有货和线上缺货的矛盾。基于以上问题,“京合农品”网络服务平台建立了生鲜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销售、消费的大数据挖掘系统,为合作社提供实用和易操作的生产管理系统、绿色履历信息采集与追溯系统,组织生产合作社进行质量安全和流通方面的培训,促进生产方引入“京合农品”服务平台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农场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可追溯、标准化、信息化,在有机农业领域构成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安全农产品保障体系。
(8)“社社对接”能够有效精简流通链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从最初合作的北菜园来看,通过社社对接的带动,在发展职工社区模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居住社区模式和会员制的众筹模式,找到了一条农产品直供的流通新途径,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130万元、2013年的500万元,到2014年12月份已经突破了1500万元,从原来10%左右的蔬菜按照有机蔬菜的价格销售,到目前70%左右的蔬菜都可以按照有机蔬菜销售,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3.面临问题
“社社对接”发挥社会合作伙伴的作用,跨出了实践产业互联网理念的重要一步,依托“京合农品”网络服务平台开发的“云农场”平台等系统,如合作社产销管理、物联网监控、微信商城、智能配送柜,已经开始在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使用。但是,“社社对接”项目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运营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成立了“京合农品”专业委员会,但是各工作委员会的职责还不够清晰,作用发挥不够突出,特别是经营主体缺失。
二是宣传推广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在消费合作社的推广中,由于各参与方在利益分配上还不够清晰,导致人力资源明显不足,消费合作社社员的消费粘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安全食品联盟体系框架,但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的鉴定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4.未来发展
北京的优质农产品实际上并不少,只是信息化时代乱象丛生,面对泛滥的信息,以致消费者对产品辨别力大幅降低,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在用户与农户之间打造一个信任模式,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辨别需求,同时也让农户的产品有销路。同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农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农村信息化已延伸到农户,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供了机会。
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智能产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从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智能产消服务管理平台,逐步推动形成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把政府的管理职能寓于为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的服务之中,带动农民合作社的联合发展,为农民合作社搭建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全程服务渠道。
一是建立智能化农产品生产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合作社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建立消费者参与式安全保障服务平台,拉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距离,真正落实对消费合作社的品质承诺。
三是建立众包式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发挥农民合作社参与全产业链的主动性,推动农民合作社从生产向服务领域转变或延伸。
四是建立数据分析及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一网多用”的农民合作社生产与经营性云计算服务和消费大数据分析平台。
五是推进消费合作社联盟、生产合作联盟、安全食品联盟和第三方服务体系的完善,最终形成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安全农产品供应新模式。
执笔人:魏 杰(市农研中心)
(十一)新发地打造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注册成立,依托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多年积累的市场资源及社会影响力,积极探索开发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将现有的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提档升级,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整合农产销行业的信息流、物流、现金流,逐步探索出上下游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成本、平抑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屏蔽农产品安全隐患,促进农业产、供、销紧密结合,加快传统行业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主要做法和成效
(1)依托市场资源优势,构建B2B电子交易平台
2010年12月30日,新发地农产品电子挂牌交易平台举行启动仪式,标志着新发地市场由传统的三现交易,即现场、现货、现金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型。通过整合技术资源、行业资源、金融资源、市场资源、政策资源,构建面向全国涵盖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交流、农产品金融结算的农产品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平台提供信息互动、电子交易、资金结算、物流配送、政府监管、质量安全追溯等六大解决方案,形成全国性农产品大生产、大供应、大流通格局,最终建成服务全国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价格形成及发布中心、结算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依托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优势资源,平台通过整合上游生产、种植基地的农业合作社、市场经销商、下游终端消费单位的资源,利用现货挂牌的交易方式,通过信息的发布,进行针对性的集团采购,从而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损耗、提高物流效率。2013年,通过挂牌系统全年实现总交易量31.7万吨,总交易额为8.9亿元。
新发地于2011年成立绿色直通车队,目前有70辆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且配备全球卫星定位、监控系统的配送车辆。新发地电子交易平台结合城市配送,在主功能板块增添物流车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物流配送车辆的实时定位、车辆监视控制、车辆调度管理、车辆报警处置、车辆物流管理、网上查车服务、手机查车服务、短信查车服务等功能。提升了鲜活农产品运输保障能力,实现鲜活农产品配送集约化精细管理。
(2)借助知名电商平台,搭建B2C网上商城
通过与京东、天猫、1号店合作,开设新发地官方旗舰店,把新发地市场的地方特产、进口水果、干果等名特优农副产品纳入线上平台。目前每家旗舰店商品品类已达到300余种,每天订单量在100单,每月平均销售额约80万元。下一步将逐步整合市场经销商、代理商、配送商资源,通过提供策划、技术运行、客服、集货、分拣等专业运营服务,增加市场经销商的销售渠道,采取一周一报价,保证产品价格最优惠、质量最新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人际网际互动,让广大市民通过网络就能采购到品种多样、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
(3)搭建门户网站,为平台提供丰富资源
新发地农产品交易网(http://www.xinfadi.com.cn/)作为新发地批发市场的门户网站,是新发地批发市场信息汇总、信息整合、信息发布的中心,承载着新发地市场政策法规、市场动态、农产品价格等信息的发布功能。通过价格信息、供求信息、产业信息、仓储物流信息等,为客户提供农产品市场动态及价格波动情况,每天日访问量10万余次,信息发布总量1万余条,价格信息更新量2000余条。新发地农产品交易网与新发地多种电子交易模式相呼应,为电子交易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和客户资源。
(4)创建新发地价格指数,提供“风向标”导向服务
新发地价格指数服务对象为政府部门、生产基地农户、经纪人、餐饮等采购单位。盈利点为短信增值服务与会员费等。每周四进行指数对外发布,形成农副产品全品类各项数据3000余条,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粮油、调料、禽蛋六大类,并计算每个品种的同比涨幅、定基涨幅、环比涨幅等指标,形成专业报表发往农业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以及CCTV2、CCTV7、BTV卫视等各大媒体企业。2010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出4.4%的高点之后,新发地农产品价格及价格指数被相关国家政府部门与CCTV、BTV等多家媒体用作农产品价格监控与预警的重要信号,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流通企业掌握农产品价格波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5)建立农产品共同配送联盟,满足多客户需求
由北京物流协会农产品分会(简称BLAFPC)牵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及20多家会员单位共同组织的北京市农产品直采直供联盟于2012年6月20日正式成立。通过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集成一大批农产品供应商、流通服务商和需求方,形成农产品流通的产业链,实现农产品流通供需双方的规模化对接。会员中新发地商户492家,新发地配送商户141家,外地合作社和基地176家,超市12家,餐饮企业96家。实现农产品年配送量4亿公斤,交易额15亿元。
2.几点启示
(1)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观念
新发地借助互联网思维,从实体型企业转型升级,搭建农产品在线挂牌交易、农产品网上商城、农产品网上团购、农产品价格指数发布、社区分销配送、物流及仓储管理等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不仅拓展了企业销售的新渠道,而且极大地培育了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
(2)建立大数据系统,助力企业运营决策
信息化以及农产品交易平台的搭建,重点在于从系统数据中挖掘价值。有利的数据转化,大数据的统计对助力企业运营和决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借助成熟平台,开拓新的推广渠道
如今互联网领域里企业自建交易平台的很多,曾经的“大蛋糕”已所剩无几。对于电子商务网站,要卖出东西就要有用户浏览网站,而现在的流量,包括网络搜索流量、网络推广流量、新媒体流量等方式,费用都比之前上涨265%。企业自身要打造这样一个平台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实力和人才实力,尤其是农产品这种利润微薄的行业。借助成熟的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以店铺模式在全网经营,节省了精力,实现了精细化的管理。
3.未来发展
(1)建立农产品标准化规范系统
利用农产品B2B交易平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农产品标准化规范系统。对品种规格、大小、质量等基础数据进行细化分析、研究,制定新发地大宗交易平台企业模式化的标准规范。同时在流通环节、仓储环节、采购环节上建立不同程度的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的形成,逐步制定、完善、推广应用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工作。
(2)增加城市配送车辆,完善B2B平台功能
响应北京市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等举措,计划购置100辆CNG清洁型能源汽车。扩大城市配送规模,使用低排放环保型车辆。同时将业务信息、订单信息、会员信息、车辆信息更加高效地结合。一个订单的生成自动匹配将要发往所在地区的车辆,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自动化,规范各项工作环节,实现每个订单平均提速10分钟。
(3)与生鲜电商合作,打造新发地电子商务楼宇
新发地市场周边约有30多家零散电商企业,依托新发地市场庞大货源体系,与生鲜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新发地电子商务服务区。集中整合电商资源,形成专业化、高效率、规模型产业,打造新发地电子商务楼宇,上层办公,底层分拣,项目将于2015年6月完成,预计每天分拣量达到1500单,货物吞吐量5吨。
(4)开发手机APP移动终端,建立O2O服务新模式
一是结合新发地现有的100多家便民菜店,辐射四五百家居民社区。计划建设北京市区范围内的线下自提点,通过O2O这种“线上旗舰店+社区便民菜店”模式为社区服务。老百姓只要线上下单,就可以在线下取货。即使是一根葱也可以这样买,而价格甚至比超市和菜场还便宜,没有任何物流费用。二是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研发新发地便民菜店手机APP移动端系统,以每家店铺为中心辐射方圆5公里内的居民社区,通过手机端的交易平台搜索附近新发地的店铺,下单、支付、自提、送货。并且利用按钮网络的传媒方式,在附近所有社区的电梯建立九宫格宣传栏,在一个格子里放置新发地二维码,即可用手机扫描下载新发地手机客户端应用。
执笔人:徐 洋(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十二)密云合作社互联网营销走进移动e时代
密云区是国家生态县,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近年来,区(县)委、县政府结合实施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和“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发展定位,不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推进密云农业品牌建设,市场开发取得了实质成效。2013年5月“一品密云”移动电商门户实现在线运营,成为全国首家政府主导农民自主经营的手机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至此,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走进了移动e时代。
1.与时俱进,谋思路促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密云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00家,其中:种植业276家,果品业294家,养殖业396家,产销业109家,农机业25家,手工艺4家,农宅2家,联合社1家,民俗旅游93家。合作社注册登记成员82956户,占全县农业人口户数86.4%。获得三品认证的专业合作社85家,获得商标的专业合作社66家。密云农业以合作社为载体,创新地走出一条“一产、二产、三产相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制度规范化的基础上,也实现了销售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成为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桥梁,推动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政府引导,搭建移动电商门户
为推动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移动电商门户建设,2013年1月份密云农合中心与北京世通和信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利用科技创新手段,促进密云民俗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打造具有密云特色品牌的农产精品移动电商门户——“一品密云”,实现移动互联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
“一品密云”移动电商平台建设项目遵循“党组织引领,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农民获益”的原则,由密云县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组织、策划,相关部门配合,世通和信承建、运营。为确保平台运营质量,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结合本地区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将第一期入驻的合作组织锁定为采摘与民俗旅游行业的骨干合作社,并先后对60余家合作社开展了5次产品宣传与培训会,引入商品销售70余种,并签订了商家入驻协议和一品密云服务保障协议,健全入驻“一品密云”移动电商门户的有关合作社信息,包括合作社特色产品介绍、周边景区环境、游玩特色、行车路线等内容,并将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到后台数据库,为“一品密云”电商门户平台投入运营做好了充足准备。
3.广告宣传推广,扩大受众范围
为做好“一品密云”移动电商门户上线推广,扩大受众群体范围。密云县合作社服务中心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具体包括:
(1)线上广告:自“一品密云”在各APP市场上线后,一是通过北京门户千龙网、北京农经网、密云农业等网站进行专题宣传;二是在新浪、人人网站注册官方微博,对合作社游玩特色、农产精品进行发布介绍,提高“一品密云”的访问量及下载量;三是在汽车论坛、旅游论坛、自驾游QQ群、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等地,组织策划公司开展“五一”“十一”黄金游、金秋郊区团队游等活动。
(2)线下宣传:2013年,密云县合作社服务中心与《北京社区报》合作,利用4个月的时间对“一品密云”进行专版宣传,每周一期。以入驻“一品密云”电商门户的采摘合作社与民俗旅游合作社为重点,从不同角度展示介绍密云县合作社发展成果以及游玩特色,共计专版登刊16期,宣传合作社共计54家,每期受众群体30万人次。
(3)开通“密云合作社”微信平台。为更好地宣传推广“一品密云”手机移动电商平台,中心于2014年5月开通了“密云合作社”微信公众平台。游客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密云旅游、农产品信息,预订密云休闲旅游服务,品味密云风情,在每期信息后面标注了“下载一品密云手机移动电商平台,享受更多优惠!”来推广“一品密云”电商平台。目前密云合作社微信平台宣传合作社60期,粉丝量达1万多人。
(4)建立本地商情展示系统。结合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实际,以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为总控平台,北京悦民佳誉种植合作社、北京石城村民俗旅游合作社为试点建立本地商情展示系统。该系统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密云县农民合作社精诚合作的水平,在密云县农产品物流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实现“以民俗游带动农产品精品建设与销售”,拉动了密云县农产品销售环节的产业升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创新举措,具有重大作用和示范意义。
4.平台运营,彰显发展潜力
2014年5月,“一品密云”移动电商平台完成了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分为服务器软件系统和手机客户端软件系统。其中服务器软件系统主要提供合作社信息更新、日常维护、接收订单等内容;手机客户端软件系统为游客登录界面,主要提供查看信息、预订、评价等服务,最终实现了民俗旅游展示、预订子系统、农产精品展示销售子系统、民俗旅游资源地址导航子系统、农产品本地商品展示销售子系统四大功能模块的有机融合。截至2014年底,累计用户1.4万余人,日活跃用户平均800余人,峰值达1500余人,月活跃用户稳步提升,已达7000余人,直接成交量约600多单,直接成交金额100多万元,考虑运营不够规范所造成的间接交易所带来的影响,累计经济效益达400余万元。充分体现了用户活跃度和用户黏度,展现了系统的价值所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政府支持,部门联动。该平台的建设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农委的大力支持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使得平台得以顺利实施;二是创新了用户的感受体验,让游客以全新的方式来了解密云农产品和民俗旅游;三是拉近了游客与密云县合作社之间的距离,让位于大山深处的合作社更方便快捷地展现在游客眼前;四是整合了密云多家合作社资源,为今后在服务和管理上的创新打下了基础。五是充分利用线下广告资源,与《北京社区报》合作,为“一品密云”设立专刊,进行为期一年的宣传,提高了合作社的知名度。六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电子化交易,推进了传统农产品交易市场现代化交易的整体改造,实现将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充分结合。七是通过科技创新,打造密云农产品品牌销售门户。在合作社服务中心的引导下,合作社、营销企业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可以在准入认可的前提下,通过开放后台账户的形式,允许各合作社及营销企业直接进入到本销售系统中,在网络上以商品销售、民俗旅游、农家乐、采摘活动等形式宣传自己的产品,促进销售,打造精品,促进了密云经济发展。
5.建立二维码溯源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密云县作为北京市水源地,具有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条件。因此,众多商超、农贸市场、社区居民都对密云“绿色”有强烈需求。随着“一品密云”移动电商门户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完善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2014年5月,按照“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搭建了密云农业二维码塑源数据平台。通过逐步完善物联网技术,把农业生产监测管理、运输监测管理、仓储监测管理、智能交易管理、质量检测管理及过程控制管理等节点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效监管,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追溯,保障密云县农产精品的安全性,从而保障“密云农业精品——‘一品密云’”的形象和口碑。到2014年,该平台入驻农产品合作社30家,入驻民俗旅游合作社30家。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并填写验证码后确认该合作社的产品是否获批使用“密云农业”商标。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了双重保障,更好地获取消费者对密云产品的认知度,既提高了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又塑造了密云优质产品品牌形象。
6.规划未来,注入新生力量
“一品密云”移动电商门户雏形已经建立,随着密云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力量的不断注入,针对“一品密云”移动电商平台,密云县制定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1)招大引强,扩大电商门户规模
随着“一品密云”移动电商门户的不断完善,影响不断扩大。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计划通过筛选、评星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引进区域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精品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行业骨干合作社等入驻电商门户,巩固“一品密云”市场地位,提高客户端下载量及访问量,形成合力,抱团闯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新纳入3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50家农产品行业骨干合作社,“一品密云”客户端下载量超过100万。
(2)扩大本地商情展示系统辐射范围
按照以点带面的原则,逐步实现在骨干合作社、旅游接待中心、密云游人密集区域,以高清电视等为宣传媒介,集中展示密云民俗旅游导游信息、密云农特产品宣传和旅游预警、安全预警信息等,最终实现以网络化手段、简便易用的操作界面,组织、引领密云本地旅游资源、优质农产品的资源展示和销售,对进一步提升密云县农民合作社之间横向合作,促进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一品密云”移动电商门户平台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以其巨大的潜力,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密云农产精品销售打造出一个集网上销售、认证、溯源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电子商务门户平台,形成集密云文化、旅游、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商务门户,将密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起来,有望以巨大的经济潜力促进密云县农产品牌商品的开发,进一步拉动密云县农民合作经营升级,引导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民的增收梦。
执笔人:赵铁梅(密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
(十三)北菜园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新路
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北菜园”),建立在延庆区康庄镇小丰营村蔬菜产业基础上,2011年,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发起人,联合全县12个乡镇的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了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联合)社,并成立了北京融亿天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旨在将各合作社最优质的农产品联合起来,进行企业化运营,打造一流农产品品牌。北菜园涉及蔬菜种植、果品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初加工、中药材种植等产业。联合社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北菜园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发市场,重视信息化在生产、销售中的应用,多种模式不断开拓和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民增收、居民实惠的同时,为高品质有机蔬菜销售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合作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开展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
(1)合作社制度严明,确保产品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
从北菜园成立和发展看,合作社的制度比较明确、严格。对于成员来说,可以从3个关键点获得收益:第一是承包,合同规定合作社与社员按照3 : 7分配利益;第二是当年盈余分配,合作社当年可分配盈余的60%按交易额返还;第三是成员账户,当年可分配盈余的40%按一定方式量化到成员账户中。同时配合严格的岗位管理程序、生产技能培训等,既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又确保产品的品质,为网上销售产品提供产量、品质的保证。
在联合社中,各成员合作社实施“六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销售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
(2)新技术应用确保产品可追溯
北菜园重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应用。如,实施严格的产品检测制度和产品跟踪制度,建立了蔬菜追溯码系统。作为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现代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之一,通过“221物联网监控平台”,将物联网应用在生产、农产品的检测、仓储、流通等环节。保证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发展,做到生产可监控、源头可追溯、物流可追踪、产品可召回及安全可预警。
(3)专业营销公司,走市场化运作道路
北菜园成立的北京融亿天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走市场化运营道路,为农产品开展网络销售提供专业化、企业化管理。通过客户管理系统对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进行自动化分析,目标是缩减销售周期和销售成本、增加收入、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的市场和渠道,提高客户的价值、满意度、营利性和忠实度等。借助计算机对线下和网络客户进行管理和拓展。
2.主要做法
(1)市场定位
北菜园电子商务的市场定位是北京高端市场,消费群体主要针对高档社区、外资企业、机关团体、科研部门等中高收入人群,这些客户追求优质的生活品质,消费水平较高。目前已安装智能柜的高档社区、机关单位有圆明园别墅、莱蒙湖别墅、SOHO尚都、市农经办(市农研中心)等。合作社计划2013年在100个小区安装智能配送柜,预计全年电子商务销售有机蔬菜60万公斤。
(2)产品定位
由于大部分农产品具有鲜活与易腐特性,保鲜时间短,储存环境与条件要求苛刻,储存成本较高等特性。北菜园网上销售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有:无公害及有机蔬菜、进口及有机水果、干果、五谷杂粮、有机菌菇、特色产品(干枣、蜂蜜、挂面、鸵鸟蛋等)、有机鲜肉蛋奶、食用油调味品、饮品等。另外,有“宅配月套餐”、套餐礼盒等成套销售的产品。(见表7-1)
从这些在网络销售的产品看,生鲜类的有高端(有机产品)蔬菜、水果、肉蛋奶,其他则为耐储存、有包装、分规格的食品。北菜园电子商务产品的基本特征是高附加值、耐储存产品。
表7-1 北菜园合作社电子商务网站农产品明细表(2012年11月)
(3)三种形式,一个承诺
①网上销售
2011年北菜园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北菜园网站,实施农产品网上交易。支付方式有三种:第一种,用户下达订单后马上通过网上银行等方式完成线上付款,价格为网站提供的参考价格。第二种,用户先向注册账户存入预付款,然后通过预付款支付,价格可以得到适当优惠。第三种,用户在收到订单产品一周内完成银行转账或线上支付,价格会被适当提高。网络销售平台主要有:
A. 网站及网上商城。北菜园门户网站http://www.beicaiyuan.com。北菜园网上商城http://veggiegarden.cn/和365鲜网上商城http://365 xian.net/;市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http://wlw.221.gov.cn/shop/。
B. 第三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绿色家递网上商城http://www.jiadi365.com/。
C. 政府网络平台。北京221物联网监控平台http://wlw.221.gov.cn,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设施农业远程智能专家系统,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网http://www.bjnhgl.cn/coop.aspx?hzsid=266。
D. 网络平台之间的相互关系。北菜园电子商务各网络平台之间的关系大致如图7-9。北菜园门户网站有专门链接,点击链接可以直接进入北菜园网上商城页面进行购物。从绿色家递网上商城,也可以通过点击所销售的产品,进入北菜园网上商城页面进行购物。
市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网站,则是独立的购物界面,是单独面向市农研中心职工的。但是订货信息同样是传导至北菜园销售部门的后台。
图7-9 北菜园电子商务结构图
所有的落脚点在北菜园网上商城,订单、支付、配送等都在同一个后台进行。最终,所有订单的信息都会传递到北菜园销售部门,由销售部门统一进行备货、配送。
②智能配送
北菜园在一部分涉及网络、电子等方面的技术,实行与第三方电商合作,特别是在网络平台建设、智能柜配送、物联网技术、产品可追溯系统等方面。以智能柜为例,北菜园与北京奥科美公司合作,以中高档小区、机关单位为试点,通过智能柜配送有机蔬菜。30台配送柜分布在北京圆明园小区、双花园小区、莱蒙湖小区、市农经办(市农研中心)等20个社区和单位。消费者通过北菜园网站订购蔬菜,合作社根据订单将消费者所订购的蔬菜直接放到小区的智能柜里,在合作社工作人员产品配送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取产品的开柜密码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消费者手机上,消费者根据收到的信息,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到相应的智能柜输入密码取菜,在消费者取菜之后关上智能柜门的同时,系统又会自动生成一条交易完成信息,并将这条交易完成信息反馈到合作社网络平台,合作社确定消费者已经把蔬菜取走,至此完成了不见面的货品交换过程。智能配送为合作社提供了保鲜冷链配送终端,使得配送过程不用送货人与收货人互相等待,节省了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创新了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③社社对接
2012年3月,市农经办(市农研中心)成立市农研中心职工消费合作社,北菜园与市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签订了课题合作协议和农产品直供协议。实现了生产合作社与消费合作社对接(社社对接),市农研职工消费合作社电子商务网站(http://www.221.gov.cn/shop/)已经投入运行,用户数量166。拥有果蔬、蛋奶等40余种商品,平均销售价格为7元/500克,约比市场价格低40%。所有购买、结算、订单生成传送、货物集中配送指令全部采用电子化操作,通过直销、团购、智能化、封闭式供应链,采用电子商务和智能化配送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双方直接、便捷的交易,有效节约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形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双赢的好结果,有效地解决了安全优质农产品销售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问题。实现社社订单信息、电子结算、智能柜配送等功能,最终实现生产者增收,消费者增强营养健康,现代化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以上三种农产品电子商务形式,北菜园都有一个承诺——“三个五原则”,即北京城区5环路以内、有机蔬菜达到5公斤以上(或每笔订单金额超过180元)的,合作社保证从采收到送到智能柜或者消费者手中不超过5小时。这是目前北京市场所能提供蔬菜产品新鲜程度的最高指标。合作社还使用RFID电子标签及二维码技术,通过采集记录合作社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功能。使消费者可追溯农产品从播种、育苗、成熟、收获、物流运输整个过程的翔实情况,实现为市民提供网上订菜、直投上门的一种全新买菜方式。
3.效益分析
(1)效益分析
根据北菜园销售数据分析,2011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蔬菜3084公斤,销售收入4.1万元,平均价格为13.3元/公斤。2012年销售蔬菜7.3万公斤,销售收入116.8万元,平均价格为16元/公斤。2012年销售量、销售收入和平均价格分别是2011年的23倍、28倍和1.2倍。北菜园农产品电子商务虽处在起步阶段,但增长和发展势头迅猛。
(2)成本分析
网上销售的成本,除生产成本外,主要成本有:
①包装。北菜园的包装部门共有10个员工,主要包装方式是托盘包装,配有包装机和操作平台。目前,这部分成本约占产品销售价格的30%。
②运输。北菜园电子商务的蔬菜几乎全部使用自有冷藏车配送,极少情况会使用物流公司。目前合作社配有一台专门配送的冷藏车。目前,网上销售产品的运输成本约占这部分产品总成本的30%。
从这两部分成本看,目前网上销售在包装、运输方面的成本很高,只有当销量达到一定水平,这部分的成本才会降低。
4.几点启示
第一,北菜园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创了蔬菜果品端到端销售的运作模式,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开辟了新渠道。
第二,北菜园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性的提出了蔬菜“5小时”新鲜度指标,由合作社本身组织配送,保证了蔬菜质量的可追溯性。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技术,满足了当代消费者灵活选择的需求,弥补了超市销售优质蔬菜的不足,有望促进高档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
第三,电子商务能够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利益,是两者双赢的蔬菜经销模式,消除了农民和消费者间的层层中间商,大大节约了销售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都可以得到实惠。合作社以平均低于超市同种类蔬菜产品30%的价格定价,仍然可以保证社员增收30%。
第四,2011年北菜园在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的支持下,精心选出5个蔬菜大棚为物联网应用试点,通过六项环境监测及视频监控设备,提高了合作社对温室大棚的实时监控和科学化管理的能力,确保了蔬菜的品质。
第五,“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销模式为北京更多的农民合作社探索出一条稳定的、没有中间环节的销售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京郊安全优质农产品销售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问题。
执笔人:陈丹梅 王晓丽(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
【注释】
[1]姜方桃,等. 江苏省发展农产品供应链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
[2]陈秉恒,等.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