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郴”字说到今

一个“郴”字说到今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郴州,一个古老的地方,古老到古人专为她量身定做了一个“郴”字,享受这样的待遇,在偌大的中国并不是很多的。秦亡后,义帝熊心是郴州接纳的第一个也是地位最高的一个被放逐者。熊心是一个爱国者,苏轼称他为“天下贤王”,他的到来,无疑给郴州以巨大的影响。古人所造的“郴”字,从林从邑,意谓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郴州,一个古老的地方,古老到古人专为她量身定做了一个“郴”字,享受这样的待遇,在偌大的中国并不是很多的。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就证明了她的古老,证明了她的独特。

正因为独特,自秦代设郡以来,已有2300年历史的郴州,在全国并没有多大的名气,多数人不知道这个独特的“郴”字该怎么读。如果仅仅是不知道怎么读也就罢了,毕竟还知道这是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对她或许还有一份好奇或向往。偏偏很多人并不这样想,他们想当然地直接读成“柳州”或“彬州”,生生地把“郴州”给迷失了。据说,某著名语言学家居然也来了个“秀才识字读半边”,把“郴州”读成了“林州”,不知道这位是否是过于熟悉河南省的林州市。

为什么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城会被人们忽视甚至误读?人们可能会以为,郴州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只是因为这里是一个战略要地,或者是一个交通要冲。

没错,历史上的郴州是一个军事重镇,她的军事意义远大于其他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50万大军守五岭,修驿道;三国时蜀国名将赵子龙智取桂阳郡,占得了战略先机;宋代爱国将领岳飞的岳家军曾驻军郴州;清末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的太平军在郴州休整38天,扩军3万余人。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郴州就只是一个军事要地。郴州的独特,自有她独特的魅力;郴州的重要,自有她重要的缘由。

郴州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神农氏炎帝在郴州发现了野生稻种,发明了农具耒耜,从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最后,炎帝把生命献给了郴州这片热土。

郴州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头。湖湘文化的发端可追溯到屈原、贾谊的两个时代,但形成于宋。宋代大儒周敦颐在郴州做县官,做州官,开始新儒学的探索与传播。他离任后,郴县、汝城、桂东都建有濂溪祠,各县都建有书院,仅宜章就有十所,都在传播他的学术思想。清代康熙帝称他为“宋代理学之宗祖”。周敦颐在湖湘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郴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如果说炎帝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周敦颐为湖湘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郴州的“地灵”的体现,那么,蔡伦发明了被列为世界四大发明之首的造纸术,就是“人杰”的体现了。韩愈提到的廖法正、孟琯,柳宗元作传的区寄,等等,都是郴州古代人杰的代表。

毋庸讳言,郴州的文明进程和文化发展,是与中国封建时代独有的贬谪文化分不开的。由于区位和交通的特殊性,古代的郴州成了朝廷贬谪官员的地方,或者是被贬官员必须经过的地方,于是郴州成了岭南、岭北被贬官员交流的一个平台,郴州的文化就在这些被贬官员兼文人的生活和交流中逐渐积聚了起来。

秦亡后,义帝熊心是郴州接纳的第一个也是地位最高的一个被放逐者。熊心是一个爱国者,苏轼称他为“天下贤王”,他的到来,无疑给郴州以巨大的影响。随后,先后有韩愈、张署、刘禹锡、王昌龄、柳宗元、秦少游、寇准……或被贬于郴州,或被贬于岭外而往来于郴州,他们的交流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融,推动了郴州文明的进程。

郴州本就是一个山水如画的地方。古人所造的“郴”字,从林从邑,意谓城在林中,林在城中。韩愈诗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渗。”众多的被贬文人在郴州游山赏景,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华章迭出,唐代的骆宾王、宋之问、张九龄、孟浩然、李颀、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刘长卿、杜甫、元结、戴叔伦、韦应物、张籍、韩愈、张暑、刘禹锡、李绅、柳宗元、许浑、李商隐、罗隐、刘瞻;宋代的寇准、周敦颐、欧阳修、王安石、秦观、杨万里;明代的解缙、朱英、李东阳、何孟春、李梦阳、何景明、顾宪成、汤显祖、徐霞客,等等,把古老的郴州描绘得如诗如画。

我们不得不特别地提到两个人:一个是诗圣杜甫,他有个舅舅在郴州,知道郴州山水美,气候好,还有著名的橘井,可静养,可治病,因此心仪郴州已久,可惜他在前往郴州的船上溘然长逝。这是杜甫的遗憾,更是郴州的遗憾。他的《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另一个是有“百代文宗”之称的韩愈,他是第一个全面介绍郴州的人,他虽然没有在郴州任过职,但六次经过郴州,其中第四次经过时在郴州住了三个多月。他的诗《叉鱼招张功曹(署)》写出了他在郴州的快乐体验和对郴州的美好印象,他的两篇序文《送廖道士序》和《送孟秀才序》表明了他对郴州青年才俊的爱惜与扶掖。

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名家的足迹以及他们的诗文,增加了郴州的文化底蕴,成就了郴州众多的风景区的盛名。可以说,郴州的名胜古迹都有他们的足迹和墨迹。比如郴州城区的苏仙岭、万华岩、北湖、南塔、燕泉,郴城近郊的刘仙岭、相山,资兴的云盖山、回龙山、兜率岩,永兴的便江及两岸的观音岩、金狮岩、太平寺,桂阳的芙蓉岭、赵常山庙、石林书院,宜章的将军寨、艮岩、邝忠肃公祠,嘉禾的珠泉、仙桥,临武的韩张亭、赋沙轩,汝城的清风岩、独秀峰,桂东的八面山、东林寺,安仁的云归庵、清溪等等,都出现在名家的笔下,这些风景名胜也因名家的妙笔而美名远扬。

遗憾的是,如此浩繁的文化瑰宝,如此巨大的精神财富,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长期迷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者“养在深闺人未识”,有的虽然遗迹犹存,经有识之士奔走呼号,但仍然被冷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也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

作为郴州人,我们无法拒绝这份使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的一份力量。所以我们决定编写这本《郴州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我们从郴州古代数千首(篇)诗文中精选出诗歌70首,散文30篇,合成100个篇目。对其中70首诗歌,我们逐首予以详细注释,写了6001200字的赏析;对其中30篇散文,我们逐篇予以详细注释、全文翻译,写了10001800字的赏析。

这一百篇古代文人骚客歌咏郴州的诗歌和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全面展现了古代郴州的山水美景和风土人情。帮助本地读者读懂郴州,热爱郴州;帮助外地读者了解郴州,喜欢郴州。

有或优美或忧郁的神话传说。如西汉苏耽的《苏耽歌》,北魏郦道元的《苏耽》,唐代柳宗元的《童区寄传》,宋代李昉等的《成仙公》,明代杨忠爱的《腾云石》,清代蒲松龄的《苏仙》、纪晓岚的《鬼趣》等。

有各领风骚的历史人物。如南朝范晔《后汉书》里的《蔡伦列传》,唐代杜甫的《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宋史》中的《周敦颐列传》,《明史》中的《朱英传》,清代陈起书的《怀魏默深》等。

有文人雅士的深情厚谊和幽幽情怀。如唐代王昌龄的《何九於客舍集》、刘长卿的《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张籍的《送严大夫之桂州》、韩愈的《送廖道士序》《送孟琯秀才序》,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拙赋》,清代魏源的《与陈起书书》等。

有地方官员的忧国忧民。如唐代骆宾王的《北眺舂陵》、元结的《桔井》,宋代周敦颐的《任所寄乡关故旧》,明代汤显祖的《答李郴州乞雨苏仙有应》等。

有贬谪之士的乡思离愁,如唐代张九龄的《宿淮阳亭》、刘禹锡的《度桂岭歌》,宋代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社》、寇准的《经郴州永兴驿》等。

有郴州大地的自然美景。如宋代谢岩的《兜率岩记》,明代何孟春的《燕泉记》、徐霞客的《游苏仙岭记》、解缙的《桂阳连珠岩记》、杨忠爱的《清风岩》、邓庠的《白水垂虹》、李永传的《春游云盖山》,清代王心的《八面山》等。

有历朝历代的人文名胜。如宋代邹恭的《三绝碑跋》,元代陈元明的《义帝祠记》,明代何孟春的《郴州濂溪祠记》、李东阳的《龟鹤轩记》,清代邓世良的《劝农碑》、刘尔芊的《郴州试院》、首启杏的《刘仙岭读书台》、胡星的《重修郴州南塔记》等。

我们编写本书,并不是心血来潮,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我们是当作一项使命来完成的,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的出发点:

文化方面,我们郴州的历史渊源很久远,古今文化一脉相承,古代郴州很多东西是值得传承和借鉴的,但我们渐渐疏离了祖先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把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神财富晾到了一边,我们的精神领域出现了荒芜,现在,该是我们亲近她们的时候了。

教育方面,我国现在的教材都是大一统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郴州相对落后,统编教材上缺少对郴州的关注,使得郴州本地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不能有效地提升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本书可作地方教材,稍稍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同时,开发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时代的要求。

旅游方面,由于本书涉及到了郴州及其所辖县市的众多名胜古迹,对郴州各地的旅游规划、旅游建设、旅游开发、旅游宣传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郴州的旅游商品中,还缺少文化类的品种,本书也许可以填补一下空白,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外宣方面,这些年经过郴州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郴州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把郴州当柳州、彬州、林州的现象已不多见。但由于以往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郴州的美誉度还不够高,我们希望这本书能使人们知道郴州的正面形象。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了本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陈旺、宋长江、段永祥等领导和同仁。

古人歌咏的是昨天的郴州,但能给今天的郴州以力量,给明天的郴州以希望。愿我们郴州的明天更美好!

何忠朝

201011月于苏仙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