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郭君是我,归山我非君
归山吟寄友
宋·清豁
聚如浮沫散如云,聚不相将散不分。
入郭当时君是我,归山今日我非君。
清豁禅师,乃宋代漳州保福院僧,福州永泰人。少而聪敏。礼鼓山兴圣国师,落发为僧,受持具足戒。初与冲煦长老结伴,谒大章山契如庵主。得契如庵主开示后,仍有疑虑。遂往泉州,参礼睡龙道溥禅师,终成其法嗣。得法后,清豁禅师便迁住保福院,为众生慈悲说法。直至入寂之前,自感大限将至,嘱言勿置坟塔,并留下一阕临终偈,遂舍众,入山坐化。
《归山吟寄友》从诗题可知,这是清豁禅师寄与友人,告知对方自己欲再度归隐山林的决意。开宝年间,清豁禅师的名号在漳州、泉州都非常响亮,慕名前来拜谒的名士文人络绎不绝。未几,清豁便自觉不适应这样的生活,欲做回林下闲人。而从诗的后两句可推断,清豁所寄书的这位友人,或曾与他一道隐居清修,而后也已入郭奔走,未归山林。因此,纵观本诗言辞之间似有淡淡的劝解之意。
本诗一开篇,便直言聚散。佛说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佛说五王经》中对何谓爱别离苦有过详细论述,“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此是苦不。答言实是大苦。”
相爱难相守,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在世回避不了的痛楚。常谈常新,却又逢言必伤。相见恨晚,偏偏又归去得疾。纵然聚少离多,会者定离,但聚散之苦始终是埋在世人身体里的一根红线,一旦离得远了,便生生地撕扯着五脏六腑全都在痛。“何处结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的这句“字谜游戏”,越读越是哀婉。总让人忍不住祈祷,若是离别,千万不要在秋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纵使酒是越喝越暖,但也无奈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生离死别的苦,是杜康也无可奈何之事。“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凄凉别后,总是月圆更显人孤,月缺总伤离别。正是明月不言,人自清怨。佛劝人看破,但无奈执才是世间常态。数千年来,执得千回百转、凄美动人的故事,从来都不是少数。能破自然是一大幸事,终究离苦得乐。这种乐,或许凡夫终不会懂;但能执也未必尽是败笔,仍可苦中作乐。这种乐,或许佛祖也不会懂。
“聚如浮沫散如云,聚不相将散不分”,清豁禅师毕竟脱俗,言聚散如沫如云,无分无别,皆是因缘和合的虚妄之相。《维摩经》中以种种比喻言诸法空相之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所以聚散如梦,和分两空,由此聚无可喜散无可悲,爱别离之苦自然断灭。
“入郭当时君是我,归山今日我非君”,这两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踏入尘世之时,我与君无别;而今再度归隐山林,我已与君有别。但此二句的般若境界就比较高深了,非言语文字所能完全表述到位的。洞山良价禅师的悟道因缘,便是他云游四方时,一次到洞山过葛溪时,在水中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而开悟。彻悟后写下一篇《逢渠偈》,“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渠中之影究竟是不是“我”?南怀瑾先生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引用了一则庄子《齐物论》里的寓言,罔两问影。罔两,是指影子之外的微阴。罔两问影子道,“你或俯或仰,或束发或披发,或坐或站,或走或止,究竟是为了什么?”影答:“这等小事,何足具问?我自己也不甚清楚。我就如蝉蜕的壳,蛇换的皮,像原型却又不是原型。火与日,让我显形;阴与夜,又让我隐形。我随之而来,随之而去,亦随之而动。”再说回良价禅师的偈语,“渠今正是我”,渠当然是我,是我的影子。“我今不是渠”,蛇皮不是蛇,蝉蜕不是蝉。肉身虚妄,如何是我?唯有法身才是实相,而实相无相,离一切相。性必然要显相,但性毕竟不是相。由此,我不是渠。清豁的这句“入郭当时君是我,归山今日我非君”,也是这个道理。
据《五灯会元》记载,世尊九十日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及辞天界而下,时四众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莲花色比丘尼,自认因是尼身(女众出家弟子),肯定只能排在众大僧之后见佛,因而以其神通之力化作了转轮圣王。果然得偿所愿,最先见到了世尊。但佛却呵责了她,言:“莲花色比丘尼,你为何要越过众大僧而先见我?你虽见到了我的色身,却未得见我的法身。而须菩提只在石室之中打坐,却见到了我的法身。”
佛的法身与色身,便是佛的性与相。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相与众生别。但佛性却与众生无别,一切众生本来也是佛。《金刚经》亦云,“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教中性与相的关系,是即一即异,又非一非异。若仍有疑滞,也无须死守这些字句,毕竟良价禅师的偈语已有点拨,“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