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

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8年征战,在589年灭陈,统一了全国。从东晋永嘉之乱开始,经过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与对峙,至此全国复归统一。继承人炀帝却对梁陈宫体诗情有独钟,大力提倡,因此笼罩当时文坛的依然是南朝文风。炀帝即位,转为播州刺史,入朝任司隶大夫,不久因逆炀帝意,被害。少落拓,有大志,逸群绝伦,有文武全才之称。隋文帝受禅后,加上柱国。由此可知他是由南朝诗向唐诗的过渡人物。他南征北战,为隋王朝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开创了隋代。经过8年征战,在589年灭陈,统一了全国。从东晋永嘉之乱开始,经过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与对峙,至此全国复归统一。虽然这统一是短暂的,但如同短暂的秦王朝为汉王朝的长期统一与兴盛做了准备一样,隋王朝也为唐王朝的长期统一打下了基础。隋王朝的统一时间虽短,但进行了很多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

首先,隋朝开始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虽然尚有不少不足之处,但终归打破了上品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使寒门士人有参政的机会。对封建门阀等级制度的改革,延续到唐代,大大促进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其次,在隋统一前,南方的经济文化一直高于北方,隋王朝统一了南北,开凿运河,促进南北交流,南方文化成为主体,促进迁居中原的各少数民族进一步汉化,与汉族融为一体。隋炀帝潜邸置学士分类修书,为后世类书所祖。隋统一后,着手搜集汇总南北朝官私秘藏珍典,并分类编目,为唐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此外,隋文帝在政治上厘定官制、兵制等各种行政制度,后为唐代所承袭,如同汉承秦制一样,唐承隋制,为唐代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基础。当时还有一件事必须一提,就是文士颜之推、薛道衡和陆法言等人综合古今语音的异同,斟酌南北方言的特点,汲取前人韵书的成就,撰著《切韵》,统一书面音韵,使唐代的律诗和绝句的音调声律有了依据,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尽管如此,隋朝在文学创作方面却并无创建,而是承袭南朝文风,以诗来说,隋代的诗人基本上是从南北朝过来的,习惯于写绮艳的诗。隋统一后,文帝在政治经济方面兴利除弊的同时,也准备改革文风,于584年曾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据《隋书·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初统万机,每念斫雕为朴,发号施令,咸去浮华。”但风气未及扭转他就死了。继承人炀帝却对梁陈宫体诗情有独钟,大力提倡,因此笼罩当时文坛的依然是南朝文风。为此,我在这里不像历来编写的文学史那样,把隋唐放在一起,而是把它置于南北朝之后,因为隋代的文风实为南北朝特别是南朝的馀绪。但由于文帝有改革文风之举,在文学创作上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刚健质朴之作。在隋代存在两群风格迥异的诗人,一群是由北朝入隋的几位诗人,有卢思道、薛道衡和杨素;另一群是围绕在杨广周围的宫廷文人。

第一节 由北朝入隋的诗人

一、卢思道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少时师事著名学者邢邵,历仕北齐、北周与隋。他的诗受齐梁诗影响很深,纤艳多文采,多游宴酬赠之作。如《采莲曲》:

曲浦戏妖姬,轻盈不自持。

擎荷爱圆水,折藕弄长丝。

珮动裙风入,妆销粉汗滋。

菱歌惜不唱,须待暝归时。

诗写采莲女风姿体态,颇有南朝宫体诗的香艳。他的《听鸣蝉篇》颇负盛名,《北史·卢思道传》:“周武帝平齐,授思道仪同三司,追赴长安,与同辈杨休之等数人作《听鸣蝉篇》。词意清切,为时人所重。新野庾信遍览诸同作者而叹美之。”全诗如下: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暂听别人心即断,才闻客子泪先垂。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河流带地从来崄,峭路干天不可越。红尘早弊陆生衣,明镜空悲潘掾发。长安城里帝王州,鸣钟列鼎自相求,西望渐台临太液,东瞻甲观距龙楼。说客恒持小冠出,越使常怀宝剑游。学仙未成便尚主,寻源不见已封侯。富贵功名本多豫,繁华轻薄尽无忧。讵念嫖姚嗟木梗,谁忆田单倦土牛。归去来,青山下,秋菊离离日堪把。独焚枯鱼宴林野,终成独校子云书,何如还驱少游马!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并无多少新意,无非是游子怀乡之类。但诗中描摹蝉鸣情深意切,用词清新,属对工稳,在诗艺上有不少可取之处。他有边塞生活的经历,善作边塞诗,代表作是《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中写了少年从军征战边塞与闺中思妇的怨艾,这里有少年从军的豪情,有边塞风光,有军旅生活,有思妇的深情。从这些内容来说,在梁、陈诗中已很流行,但梁、陈时的边塞诗多数为五言歌行体,而且色彩过于艳丽,情调偏于低沉,而卢思道这首诗是七言歌行体,情调豪迈,一扫梁、陈的纤柔,透露出北人的刚健。在表现手法上,此诗在时空上腾挪迭换,从而展示出恢宏辽阔的境界,语言清丽流畅,句式灵活多变,句法多用对偶,韵脚流转,平仄韵交叉使用,全诗显得气势充沛,节奏活泼爽朗,实开初唐七言歌行体的先河。

二、薛道衡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齐、周、隋,隋初为内事舍人,迁吏部侍郎。炀帝即位,转为播州刺史,入朝任司隶大夫,不久因逆炀帝意,被害。他的文学创作与卢思道有相似之处,也深受齐梁诗影响,诗多以富丽精巧见长。他的《昔昔盐》颇负盛名: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这是一首闺怨诗,并无多少新意,但抒情委婉细致,辞采华丽,发挥了南朝诗的长处。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为人赞赏,因其能抓住特征,通过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女子独居的凄清孤寂,从而揭示出女子内心的哀怨愁苦。薛道衡也善写边塞诗,慷慨有力,体现了北方文人所重的气质。如《出塞二首·和杨素》其二:

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

少昊腾金气,文昌动将星。

长驱鞮汗北,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

左贤皆顿颡,单于已系缨。

绁马登玄阙,钩鲲临北溟。

当知霍骠骑,高第起西京。

全诗雄浑悲壮,截然不同于南朝诗。同时,也与卢思道的《从军行》一样,结尾微露讽喻,这为唐代白居易《秦中吟》和“新乐府”所本。他还有一首著名的小诗《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这首诗的后两句很精彩,思家之情委婉真切又蕴含不露,启人遐想。

三、杨素

杨素(?—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少落拓,有大志,逸群绝伦,有文武全才之称。初仕北周,累迁至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汴州刺史,徐州总管,以平定北齐有功,进位柱国,封清河郡公。隋文帝受禅后,加上柱国。他以开国元勋,有安邦定国之功,封越国公,官至尚书右仆射。炀帝即位,迁尚书令,拜太子太师,改封楚国公。存诗19首,皆劲健质朴,少有齐梁纤巧柔弱之风,不用过于艳丽的词汇,显得“雄深雅健”(刘熙载《艺概》)。刘熙载称:“齐、梁文辞之弊,贵清绮不重气质,得此可以矫之。”由此可知他是由南朝诗向唐诗的过渡人物。代表作有《出塞》二首: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其一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其二

这两首诗辞气清苍,风骨刚健,透出一股克敌制胜的豪迈之气,为唐初的边塞诗奠定了基调。他南征北战,为隋王朝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兵权在握,功高震主,见忌于炀帝,在《赠薛播州》十四章中,含而不露地道出了他的隐忧。如其最后一章云:

衔悲向南浦,寒色黯沉沉。

风起洞庭险,烟生云梦深。

独飞时慕侣,寡和乍孤音。

木落悲时暮,时暮感离心。

离心多苦调,讵假雍门琴。

第二节 杨广的诗

杨广(569—618),即隋炀帝,为隋文帝次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开皇元年(581)封晋王,后以阴谋设计废太子勇,开皇末得立为太子,5年后(604)趁父病重,与杨素勾结,害死其父自立,在位12年,为宇文化及所杀。他爱文学,为晋王时便喜爱招引文学之士,登基后,这些人大多成为他的文学侍臣。这班人都是由陈入隋的,文风绮丽,作品大多是“应制”、“奉和”一类应酬之作,没有多少可取的,倒是炀帝本人的诗尚有可观之处。由于炀帝生活荒淫,又爱南朝艳诗,所以不少人把他归入宫体诗人之列,他写的诗自然也被列入淫词艳曲,其实并非如此。先来看看被认为“无异于南朝宫体”的《喜春游歌》二首。其中第一首很平淡,只是说他春游时有善舞能歌的宫妃伴随着他。我们着重看其第二首:

步缓知无力,脸曼动馀娇。

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

这首诗专门描绘了一个娇弱的舞女,诗格显得纤细柔弱,但也够不上“淫艳绮靡”。再如《春江花月夜》二首,这本为陈后主所创的曲调,但原词今已不传,炀帝这两首是今存《春江花月夜》中最早的作品,我们来看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四句无非是写春江月夜的景色,把诗题中五个字或明或暗分别嵌入四句中。平心而论,从诗的角度来看,写得并不出色,但为我们保存了乐府诗题,也算是一功吧。到唐代,张若虚运用此诗题,写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杨广早年曾带兵征战,因此他的边塞诗内容充实,气势雄壮,主要作品是《饮马长城窟行》和《白马篇》,让我们来看后一首: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剪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进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大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曾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隋炀帝“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古诗源》中评说:“二章气体自阔大,而骨力未能振起,故知风格初成,菁华未备。”这可视为向唐人边塞诗的过渡。他还有几首写景诗也很有特色:

碧海虽欣瞩,金台空有闻。

远水翻如岸,遥山倒似云。

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

驯鸥旧可狎,卉木足为群。

方知小姑射,谁复语临汾。

——《望海》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野望》

前一首气势宏大,境界开阔,有气魄,有声势,有意境,截然不同于南朝艳丽纤巧之作。后一首写河畔小村的黄昏景色,意象选择得当,配置巧妙,画面清晰,富有情趣,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宋代秦观的名作《满庭芳》中点化了这首诗的前两句,借景抒情,生动自然,可见这首诗的影响深远。杨广还有一首《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这首诗跟初唐那些“风格初成,菁华未备”的七律诗比较,已经相去不远了。

总的说来,隋诗虽无多大成就,但确实是由六朝诗至唐诗中间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隋朝文学呈现出来的南北文风融合的征兆,更为唐诗确定了前进的方向。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缀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所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条引导中国古典诗歌通向顶峰之路,在脚下展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