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片丹心照汗青

一片丹心照汗青

时间:2024-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宋之际,国势不振,兵力微弱,难以抵御强敌,统治者仅谋自守,边患空前严重。这类爱国词中融入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人格力量,从而使它们成了全部宋词中“词品”最高的作品。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一个个词人,这一首首词作,是民族的呐喊,是抗战的号角。

一片丹心照汗青——爱国豪情词

【导读】

两宋之际,国势不振,兵力微弱,难以抵御强敌,统治者仅谋自守,边患空前严重。面对如此局面,宋代一大批文人士大夫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范仲淹就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以及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政治襟怀,充分显示了他心系天下、献身社会的崇高理念。此外,幼年时代的苏轼即“奋厉有当世志”,在他的笔下,更出现了这样豪迈的词句:“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阳关曲》)到了南宋,偏安一百五十年间,始有金灭北宋之恨未雪,终有元灭南宋之祸临头,民族灾难不断,词中更是响彻了忧愤忠勇的爱国之音,成为南宋词坛的一大特色。这类爱国词中融入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人格力量,从而使它们成了全部宋词中“词品”最高的作品。

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范成大《水调歌头》:“敛秦烟,牧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陈同甫《水调歌头》:“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同?”

还有文天祥《酹江月》:“横槊题词,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这一个个词人,这一首首词作,是民族的呐喊,是抗战的号角。以辛弃疾、陆游、刘克庄、文天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词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或跃马横刀于阵前敌后(如岳飞、陆游、辛弃疾),或不畏强敌,视死如归(如范成大、王清惠、文天祥),以自己的行动和热血写下了气壮山河、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战斗词篇。这样的诗词,来源于火热的战斗生活,反过来又鼓舞人们投身于火热的战斗生活,它们本身就是杀敌的利器,是民族的魂魄。他们堪称社会的“脊梁”。他们的词作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最为耀眼、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